在战斗中,李世民果敢骁勇,所向披靡。但这也只能算是初历戎阵,小试锋芒。及后他见隋室将亡,便“潜图义举”,他的军事才能在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才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不过从李世民少年时期的表现看,其聪明机灵和“少年老成”的用兵之能已远非常人所能及了。
明经4压乱当恩威并重
“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爱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
——李世民
武德初年,天下未定,各地割据势力蜂起作乱,刚建立起的李氏政权仍然很不稳固。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压乱当为唐室最为紧迫,最为艰巨的任务。然而压乱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诉诸武力,以暴制乱有时会带来诸多的不利;如果在以强大的武力作后盾的前提下再适时施以恩泽,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地是会避免或减少无谓的牺牲。唐王朝在平定各路割据势力的过程中,既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也有过血的教训。
武德三年五月,平定刘武周后,“秦王世民引军自晋州还攻夏县,壬午,屠之。”夏县民吕崇茂迫于官府的焚烧政策,曾起兵以应刘武周。吕崇茂被杀后,余众继续据县拒守。李世民以大军屠杀之,无论怎么说,这总是一桩罪过,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一面。据《高祖实录》记载,李渊认为:“平薛举之初,不杀奴贼,致生叛乱,若不尽诛,必为后患。”所以下诏:“胜兵者悉斩之。”这恐怕是把唐太宗的罪过推诿于唐高祖吧!
第三次大战役结束后,唐王朝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处置明显不同:一个赦免徙蜀,一个则惨遭杀害。这充分地表现了李渊父子的封建统治者立场是何等鲜明。李世民虽然把被俘的建德部众五万人“即日散遣之,使还乡里”,但对河北地区并未作出妥善安置。“唐官吏以法绳之,或加捶挞,建德故将皆惊惧不安”。于是,刘黑闼起兵“报仇”。李世民为了平定刘黑闼起兵,在决战时,竟先派人堰塞沼水上流,待黑闼部众渡水而阵,决堰助战,大水深丈余,淹死数千人,斩首万余级,真是残忍!皇太子的幕僚魏征指出:“黑闼虽败,杀伤太甚,其魁党皆悬名处死,妻子系虏,欲降无繇,虽有赦令,获者必戳,不大荡宥,恐残贼啸结,民未可安”。由于实行高压政策,又惹起了刘黑闼的第二次起兵。据说,这时李渊大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此事可靠与否,不得而知,但透露了这样的事实:李世民、李建成包括李渊已经意识到“杀不能止乱”,而必须改变对河北地区的杀伤政策。所以,李建成到达河北地区后,魏征建议:“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谕遣之,则可坐视离散!”果然是个好办法。因为随着全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农民群众也都想过安定的生活,恢复农业生产,所以,“建成至,获俘皆抚遣之,百姓欣悦。”当时刘黑闼部众犹盛,但在安抚政策的感召下,“众乃散,或缚其渠长降,遂擒黑闼。”这样,河北社会秩序终于安定下来了。
事实证明,杀不能止乱,而只有恩威并施,才能使天下臣服。李世民不但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做到这一点,就是他登基后在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的交往中,也是力主用“恩”来感召他们,尽可能地避免他们挥戈相向,所以他能成就四海一统和民族大融合的空前伟业。
明经5待机而动,克日起兵
“不贪天方动之机,不乘人妄动之气”,“以远祸而缴福”。
——李世民
隋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之下,隋朝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李渊、世民父子目睹了天下形势,开始产生叛隋的思想,这是晋阳起兵的主要动因。李渊在起兵之前,就曾说过:“当今天下贼盗,十室而九,称帝图王,专城‘据郡”’。正是基于这种形势,他才“适欲起兵”。
实际上,农民起义已为李渊、世民父子起兵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不过,李渊、世民父子并没有立即跟风而上,而是等待时机充分成熟后,再一举起兵发难。所谓时机,主要指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外面够“乱”,即隋室完全孤立和农民起义浪潮席卷全国;二是内部够“实”,也就是自身的力量是足够强大。以当时晋阳起兵前的情况看,内外部条件都还不十分成熟,所以李渊、世民父子选择了“待机而动,克日起兵”,这无疑是明智之举。
展开隋末纷纷扰扰的历史画卷,我们更能全面深入了解到李渊、世民父子反隋的特定时代背景。
自从隋炀帝南下江都,带走大批骁勇后,“东都空虚,兵不素练”。这为农民起义军发展提供了机会,河南地区的瓦岗军乘势打败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消灭了隋朝在中原地区的主力部队,使“河南郡县为之丧气”。之后瓦岗军又围困王世充于东都,从而切断了两京和.江都的联系。江淮起义军和河北起义军,也先后打败了隋右御卫将军陈棱和隋涿郡留守薛世雄,消灭了江淮和河北地区的隋军主力。这样就进一步将隋朝政权肢解和分割,使隋炀帝对全国的政治局面失去的控制。正如隋右侯卫大将军酒泉赵才所说,当时天下“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大唐创业起居注》也记载:“炀帝之幸江都也,所在路绝。”其实,炀帝政令不行的情况在大业十二年初已经出现了。《资治通鉴》记载:这年“春?正月?聚集使不至者二十余郡”。隋朝的垮台已是历史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渊父子和封建统治阶级中的许多人一样,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必然要寻找一条最好的出路。同时,在李渊之前已有罗艺、刘武周、薛举、梁师都等人起兵。
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也进一步促使李渊父子下决心走起兵反隋的道路。
李渊起兵反隋,同李渊与最高统治者炀帝之间有潜在的矛盾有关。李渊之妻窦氏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她就曾为此而流涕,并且“自投于床曰:‘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窦氏对隋朝的刻骨之恨,不能不对李渊有所影响。杨坚以宫廷政变的形式夺取北周政权,政权的变易也在李渊的思想深处打下了烙印。杨玄感起兵反隋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逐渐加剧。“时炀帝多所猜忌,人怀疑惧。”有一次,炀帝召李渊到行宫去见他,恰巧李渊有病而未去谒见。当时李渊外甥女王氏在后宫,于是炀帝问王氏说:“汝舅何迟?王氏说有病,炀帝却恶狠狠地说:“可得死否?”李渊“闻之益惧,因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由此可见,炀帝对李渊也有所猜忌。李渊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时时有一种自危之感。大业十一年二月曾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右骁卫大将军李浑(字金才),因“其门族强盛”,遭到炀帝的忌恨,恰好有一个方士对炀帝说:“李氏当为天子。”因而“劝帝尽诛海内凡李姓者”。当时在民间传诵着歌谣《桃李章》,“炀帝疑李氏有受命之符,故诛李金才”。
结果李浑一门三十余人被杀。这件事对李渊也有极大的震动。因为李渊也“自以姓名著于图沪,太原王者所在,虑被猜忌,因而祸及”。这年四月,李渊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发河东兵镇压农民起义。他请夏侯端为其副。夏侯端颇知“玄象”,对李渊说:“金玉床摇动,此帝座不安。……天下方乱,能安之者,其在明公,但圣上晓察,情为猜忍,切忌诸李,强者先诛,金才既死,明公岂非其次?若早为计,则应天福,不然者,则诛矣。”李渊“深然其言”,即对这一精辟的分析完全同意。由此可见,李渊对炀帝的猜忌也早有戒心和防范,这也是李渊起兵的重要的政治原因之一。
其实李渊的反隋之心也非自一日始。引日唐书·宇文士及传》载,唐朝建立后,字文士及便来投唐,并与李渊谈及往事说:“往在涿郡,尝夜中密论时事。”当时,李渊笑对裴寂说:
“此人与我言天下事,至今已六七年矣,公辈皆在其后。”宇文士及降唐是在武德二年二月。由此推算,李渊与士及密论时事当在大业九年上半年。据《资治通鉴》记载,大业九年正月,“诏征天下兵集涿郡,始募民为骁果,修辽东古城以贮军粮”,这时,李渊任卫尉少卿,督运于怀远镇,路经涿郡,才与宇文士及有此次密谈。据史籍记载,李渊与裴寂等人在太原所“言天下事”,都是起兵反隋之事;李渊在涿郡与士及所论时事,自然也是指反隋之事。李渊敢同宇文士及论及这种大事,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事实也是如此,当李渊为殿内少监时,士及为奉御,并与李渊“深自结盟”。李渊与士及这次“密论时事”,也许与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有关。杨玄感于大业九年六月起兵于黎阳,许多贵族官僚子弟都依附于杨玄感,而参加起兵,可见当时在上层阶级中,反隋的思想是较为普遍的。也许李渊、士及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论及天下大事的。但杨玄感的起兵很快被镇压下去,李渊只好把反隋的心事压在心底。如,当李渊受命为弘化郡留守,握有关右十三郡重兵,他的妻兄也曾劝他,于玄感起兵时“可乘其便”反隋。但李渊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便以“无为祸始,何言之妄也”,加以推托。由此可见,李渊的反隋思想显露于大业九年,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李渊同炀帝潜在矛盾的加深,到了大业十一二年时,他的反隋思想进一步明朗化,并最终成为晋阳起兵的思想动因。
李渊、李世民父子反隋的思想变化轨迹,同时也是他们等待时机和创造起兵条件的全过程,充分反映了他们心怀高远,又稳成持重,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不贪天方动之机,不乘人妄动之气”,“以远祸而缴福”,正是李渊、李世民父子的成功之道。
明经6收罗人才,壮大自己
“朕少在太原,喜群聚博戏,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成得其欢心。”
——李世民
当李渊、李世民父子的反隋密谋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其起兵发难的内外部条件已日趋成熟。在李世民等人的多方活动下,李氏父子周围已聚集了一大批“英俊豪友”,随时供其驱策,同时他们又募集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其起兵之势已如箭在弦,不可不发了。
在李氏父子收罗人才,壮大自己的过程中,李世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少在太原,善群聚博戏,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这一点在有关史料中多有记载。
据《大唐创业起居注》中说,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李渊十分注意网罗人才。他指示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世民“于晋阳密招豪友”。建成、世民则“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手鬻僧博徒,监门斯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当时,地主阶级中一些有,政治眼光的人,他们认识到了隋朝的灭亡已是必然之势,因此纷纷寻找自己的依托和靠山。而李渊父子则是最佳人选。
如刘文静“察高祖有四方之志,深自结汪”。文静又见世民“而异之,深自结讷”,并对裴寂说:“此非常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年虽少,命世才也。”又如晋阳长姜善,他评价李渊说:“隋祚将亡,必有命世才”,“唐公有霸王之度,以吾观之,必为拨乱之主。”于是,“深自结纳”,投靠了李渊。又如唐俭,与世民关系密切,并劝说世民,“以隋室昏乱,天下可图”。李渊也曾向唐俭密访以时事,俭说:“若开府库,南啸豪杰,北招戎狄,东取燕赵,长驱济河,据有秦雍,海内之权,指麾可取。,’又如右勋卫长/顷德,右勋侍刘弘基。“皆避辽东之役,亡命在晋阳依渊,与世民善。”左亲卫窦琮,“亦亡命在太原”,他与世民原有矛盾,而世民对他却“加意待之”。这些“背征三卫,所犯当死”的隋朝官吏,李渊却加以网罗,显然有其政治用心。这样在李渊父子周围便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成为晋阳起兵的基本队伍。
但还有一点尤不可缺,那就是李渊虽然身为太原留守,握有重兵,但要密谋起兵,手中还必须有一支私自指挥的军队,才能在发动兵变后牢固地控制住太原及其西北地区。于是,扩充兵力就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公开招募军队目标太大,况且他现在还受炀帝的亲信、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王威的监视和牵制,弄不好会带来杀身之祸。为此,李渊要世民去找刘文静商量对策。经过策划,刘文静假造诏令:“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人年二十已上五十已下悉为兵,期以岁暮集涿郡,将伐辽东。“结果消息传出后,“人情大扰,思乱者益众”。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鼓动人心,激起人们的反隋情绪,并达到结集队伍的目的,这事发生在大业十三年之初。二月,马邑、刘武周起兵,杀太守王仁恭,据郡反隋,自称天子,国号“定扬”,并引突厥率兵南攻楼烦,进占汾阳宫,还将进逼太原。这时,李世民对其父说:“大人为留守,而盗贼窃据离宫,不早建大计,祸今至矣!”于是,李渊便以讨伐刘武周为辞,召集将佐商议。并说:“朝廷用兵,动止皆禀节度。今贼在数百里内,江都在三千里外,加以道路险要,复有他贼据之,以婴城腮柱之兵,当巨猾豕突之势,必不全矣。进退维谷,何为而可?”面对如此情况,王威等人则说:“公地兼亲贤,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提出了“先当集兵”的要求。于是李渊就命李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各募兵,“远近赴集,旬日近万人”。接着李渊又调整了军队的部署,使“兵铠仗,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等大权,均由李渊和李世民亲自掌握。这支队伍便成为由李渊、李世民父子私自控制和直接指挥的军队,并成了晋阳起兵的主力军。之后,李渊派遣使者到河东和长安,令建成、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等急赴太原。
至此,万事俱备。只剩最后一搏了。而经过李氏父子多年苦心积虑地精心策划和准备,特别是随着他们周围人才济济,自身力量已是够强大时,这所谓“最后一搏”,其胜负当在意料之中了。
(下)
明经7蓄势待发,深藏不露
“但不必露出行迹。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
——李世民
大凡举大事者,都会选择一个最有利的时机来展开全面攻势,只有选准了最佳时机,才能产生最大和最好的效应。
而在这个时机到来之前,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蓄势待发,不露行迹地静观其变;如果行迹一旦败露,最明智的办法则是“明而行之”,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中奥妙全在于统率者的精确把握。李渊、世民父子在晋阳起兵前夕,就面临着这样艰难的决择。
就在李渊、李世民父子加快起兵的步伐时,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渊有异志,二人“密伺帝(李渊)隙”。尤其是李渊重用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更引起了王、高等人的怀疑。他们私下对武士美说:“顺德、弘基皆背征三侍,所犯当死,安得将兵!”王、高的怀疑是有道理的。的确,顺德、弘基是逃避兵役而亡命太原的。窦琮也是因犯法而避居太原,按理应予治罪。李渊父子不仅不将其绳之以法,反而委以重任,授以兵权,其用心是不言而喻的。但当时武士芰早已投靠了李渊,曾私下劝过李渊起兵,并向李渊“进兵书及符瑞”。所以武士芰便袒护李渊说:“此并唐公之容也,若尔,便大纷纭。”由是王威等便疑而不发。留守司兵田德平亲见李渊父子大量募兵,也起疑心,欲劝王、高追查募兵之事。
这事为武士芰所知悉,他找田德平说:“讨捕之兵,总隶唐公,王威、高君雅并寄坐耳,彼何能为!”于是田德平也不追问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