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三十六计大全集
4891200000002

第2章 瞒天过海(1)

推销引导手法翻新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

自认为防备周到的,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情绪;平常看惯了的,往往就不再怀疑。秘密蕴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与暴露的事物相排斥。至阴之术,可以为至阳之目的服务。非常公开的经常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计名典故】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率领30万大军以平东土。一天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皇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就向众总管问及过海之计,大臣们都面面相觑。这时,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声称30万过海军粮也已经准备好了。皇帝大喜,就率百官随这豪民老人来至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带着皇上走进室内,室内更是绣幔锦彩,富丽堂皇。百官开始喝酒作乐,十分高兴。不久,风声四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

皇帝吓了一跳,连忙让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皆是一片清清海水,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做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老人是新招壮士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设计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古计新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运用伪装的手段迷惑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从引申的意义上讲,“瞒天过海”指采用伪装手段,制造公开的假象,使对方失去警戒之心,寓暗于明,寓真于假,避开麻烦,渡过难关。在销售活动中,将企图隐藏在明显的事物中,往往是利用人们因为司空见惯造成的意识麻痹,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

最高的销售技巧与方法就是成功于无形之中。销售中使用瞒天过海之计,看起来手法与欺骗相似,但其动机、性质、目的却是不相同的,两者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销售运用,常常是着眼于顾客在购买货品时,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所以销售员能乘虚而示假隐真,让自己的销售手法变得隐蔽,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瞒天过海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此计中的“天”指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象。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用“瞒”解除了“天”的威胁,“过海”也就不难了。

瞒天过海的情形很多,应用于销售之中,可分为以下几种:

(1)阳奉阴违。表面上附和顾客,暗地里坚持自己的销售意图。这样就使对方失去警觉,为“过海”创造有利条件。

(2)制造假象。抓住顾客的需求点,制造假象迷雾,以假乱真,从中取利。

(3)转移视听。把顾客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使对方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销售意图。

(4)隐迹潜踪。《孙子兵法》说:“形人而我无形。”即用迷惑的手段使顾客暴露真实的购买想法及需求,而自己却不露形迹。自己无形而对方有形,当然会无往而不胜。

【精彩案例】

推销员与铅管包商

钱德勒·彼得是铅管和暖气材料的推销商,多年以来一直想跟布洛克林的某一位铅管包商做生意。那位铅管包商业务极大,信誉也出奇地好。但是彼得一开始就吃足了苦头。那位铅管包商是一位喜欢使人窘迫的人,以粗线条、无情、刻薄而感到骄傲。他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嘴里衔着雪茄,每次彼得打开他办公室的门时,他就咆哮着说:“今天什么也不要!不要浪费你我的时间!走开吧!”

然后有一天,彼得先生试了另一种方式,而这个方式就建立了生意上的关系,交上了一个朋友,并得到可观的订单。

彼得的公司正在商谈,准备在长岛皇后新社区办一间新的公司。那位铅管包商对那个地方很熟悉,并且做了很多生意,因此,彼得去拜访他时就说:“某先生,我今天不是来推销什么东西的。我是来请你帮忙的。不知道你能不能拨出一点时间和我谈一谈?”

“嗯……好吧,”那位包商说,嘴巴把雪茄转了一个方向。“什么事?快点说。”

“我们的公司想在皇后新社区开一家公司,”彼得先生说:“你对那个地方了解的程度和住在那里的人一样,因此我来请教你对这里的看法。这是好呢还是不好呢?”

情况有些不同了!多年以来,那位包商向推销商吼叫、命令他们走开,今天这位推销员进来请教他的意见,一家大公司的推销员对于他们应该做什么,居然跑来请教他,使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请坐请坐,”他说,并拉过一把椅子。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他详细地解说了皇后新社区铅管市场的特性和优点。他不但同意那个分公司的地点,而且还把他的脑筋集中在购买产业、储备材料和开展营业等全盘方案。他从告诉一个批发铅管公司如何去展开业务,而得到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从那点,他扩展到私人方面,变得非常友善,并把家务的困难和夫妇不和的情形也向彼得先生诉苦一番。

“那天晚上当我离开时,”彼得先生说,“我不但口袋里装了一大笔初步的装备订单,而且也建立了坚固业务友谊的基础。这位过去常常吼骂我的家伙,现在常和我一块儿打高尔夫球。这个改变,都是因为我请教他帮个小忙,而使他觉得有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

美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说:“驱使人们行动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推销员钱德勒·彼得说服一个顽固的顾客改变了态度,他并没有采取什么神秘的妙招,只是巧妙地掩盖了自己的销售意图,利用了人类的天性,向对方求教,并且在对方欣喜得意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销售。

“坦率诚实”的售楼员

售楼员张琼由于善于推销,业绩极佳。不到两年,就由小职员晋升为主任。令人赞叹的是,他总是能将有瑕疵的房子销售出去,下面看看他是如何进行推销活动的。

现在要推销一间有点问题的房子,按照一般的销售惯例,售楼员要向顾客介绍这间房子是何等的好,如何的富有投资价值,性价比怎样高,采光如何好等。但是张琼采用了另外一种销售手法:他首先是很坦率地告诉顾客说:“这间房子其实有点问题,价格之所以比同一楼盘的便宜,因为它并不是南北通透的,只是卧室和客厅的窗子都朝南而已;另外楼层是一楼,要给老人居住可能还会有潮湿问题,你们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不要买了便宜将来后悔,毕竟房款不是个小数字。”

但无论张琼把房子说得如何不好,如何令人不满,他一定会带顾客到现场参观。当顾客来到现场,往往会发现那个地方并未如张琼说得那样不理想,有时甚至会有点惊喜。比如:顾客发现这个房子虽然不是南北通透,但是光线并不差,白天客厅和卧室里都有阳光;另外房子虽然在一楼,但是有很高的防水台,应该不会有潮湿的情况,更让人高兴的是,房子前面还有个专属的小花园,将来可以种一些花草和蔬菜,对老人来说这个房子已经足够完美了!因此顾客满怀欣喜地当即定下了这个房子。

在这个案例中,张琼运用了瞒天过海的销售手法,他故意强调房子的缺点,给顾客留下了诚实可信的印象,同时也降低了顾客的期望值,当顾客发现房子并没有张琼说的那样糟时,立刻产生了惊喜,甚至有了正在买一个超值房产的感觉,张琼并没有对顾客进行强力的推销,但交易就这样顺利达成了。

限时抢购的外贸衬衫

某内陆城市的一个百货零售店,积压了一大批外贸衬衫卖不出去,这批衬衫质量固然好,但款式确实有点过时了,因此在橱窗里挂了数日无人过问,降价也没有什么效果,堆在仓库里又占地方,这真把经理给愁坏了。

不久,经理去省城出差,路过一个大型商业区时,正看到广场上某减肥药在搞限时促销的活动,一群女士将促销摊位围得水泄不通。这让经理一下子联想起了自己仓库中的那批滞销衬衫。出差回来后,经理立刻对售货员说:“你在门口醒目的地方挂一块牌子,写上‘本店新进一批优质外贸衬衫,原单抢手货!由于货源紧张,数量有限,每人仅限购一件。’”售货员听后只觉得好笑:“不限购都没人买,还限购呢!再降一半价钱我都不要!经理这是在搞什么鬼名堂?”

但是上司之命不得不从,销售员无可奈何地写了一块牌子挂在门前。出人意料的是,牌子挂出不长时间,门口就聚集了一堆人围着牌子看,一边小声议论。经理走出来满脸不耐烦地对售货员说:“怎么回事?不是说每人限购一件吗?乱糟糟的没有个秩序,有人重复购买怎么办!赶快让大家排成一队!”

听完经理的话,不需要人督促,购买衬衫的人就自动排起了长队,你一件我一件地买着,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加长。排在后面的都有点担心,不知道轮到自己时还会不会卖完了。突然有一个外地人说:“售货员,我是来本市出差的,想买两件带回去给朋友一件,行不行?”售货员为难地说:“说好了每人一件,这事我做不了主,得请示经理。”这时,经理从里屋出来了,问什么事。售货员告诉他情况后,他慢慢悠悠地说:“这位朋友是外地的,想买两件,大家就照顾一下好不好?”经理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说:“他买两件,我们也得买两件!”接着,队伍中的吵闹声不止。看到此情况,经理又发话了:“大家不要着急,那就每人两件吧,卖完为止。”就这样,一会儿工夫,积压的衬衫就被抢购一空,最后就剩下两件了,后面还排着长队,但售货员说什么也不卖了:这么抢手的衬衫,她要给自己的丈夫买两件!

人们都存在着这样的思维定式:抢手的货品,大家都争相购买的货品一定是品质出众,难得一见的。更有甚者一种商品假如抢购起来,人们往往不考虑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与否,就已经投入购买人潮中,如果销售员能把顾客的从众心理调动起来,那么销售不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了吗?!

便宜的老虎玩具

有一家专门经营玩具的商店,同时购进两种玩具老虎,造型相差无几,价钱也一样,摆在柜台上很少有顾客问津。

后来,该店经理在标价上出了个主意,他把其中一只老虎的标价从12.8元提到15.8元,另一只老虎的标价不变,仍是12.8元。两只老虎放在一个柜台里,结果标价12.8元的老虎很快销售一空。问顾客为什么会购买这只老虎,顾客答曰:“价格便宜。”其实老虎的价格并没有降低,只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

【活学活用】

不寻常法接近客户

在访问陌生的顾客时,不少销售员会问:“有人在吗?我是某某销售员。”几乎没有一家会轻易地打开门,懂得变通的销售员会问:“先生在家吗?是我。”那么大部分的家庭甚至连“谁呀?”、“什么事?”都不会问一声,就把门打开。在销售当中,销售员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循规蹈矩地接近客户。

销售员如果要向某家公司的总经理或高级管理人员销售产品,他们开口就会说:“喂,我是某某公司的,麻烦您请总经理听电话。”总经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接到电话一定会想:“这人不认识总经理,总经理有交代,没有约定的人不见面的。”于是回答:“对不起,总经理正在开会。”

简单一句话便把他拒绝了。

但是聪明的销售员会想尽办法顺利通过秘书这一关,他们会采用“迷惑术”,使对方“信以为真”。

“喂,我是某某某,请问总经理在吗?”

语气轻松而充满亲密感,好似与其总经理是老朋友、老熟人一般。这样就使接电话的人信以为真。于是,回答就是:“请稍候……”这种办法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是成功率也是比较高的。

如果要想让成功率再高,还有一个更绝的,就是叫出总经理的姓或小名。

“喂,请问张华在吗?”或者“喂,请问阿强在吗?”

“哪个张华?”“谁是阿强?”

“哦,对不起,就是你们总经理。”

这样,接电话的人一定会认为:他一定是经理多年的好友、老熟人,要不怎么这样亲切地称呼总经理。

有家公司总经理就曾这样说:“也许是因为我的性格,我总认为销售能力强的销售员大多是不按常规,通过传达室就来见我。他们找到办公室秘书,问:‘经理在吧?’秘书以为他和我很熟,便立刻引见。一进来,才发现是个销售员。瞧,我公司有十五六辆车,都是这类销售员‘强迫’销售的。”

销售员如果总是循规蹈矩地敲门、递名片、寒暄、准备一段开场白,那么,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这种销售活动是难以通畅无阻的。而如果销售员能巧妙运用漫天过海之计,就能化难为易,轻松实现拜访。

制造热销挑动购买热情

大部分顾客都有一个特性:相信大众的眼光,大家都争相购买的,就一定是最好的。因此,在销售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运用这种从众心理制造“热销”假象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促成销售。

销售员在运用热销开场时,要用真实可信的具体理由或数据说话,这样才能让顾客相信你所说的是真的,而不是因为销售员想要促成这次销售随意编造出来欺骗顾客的。另外,话要因人而异,要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