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三十六计大全集
4891600000069

第69章 爱护有加——人才难得而易毁须加保护(1)

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需关心、爱护员工,如同家人。这样,员工也会热爱领导,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在企业中奋力工作以回报领导的关爱。员工具如此的积极性,必然会出主意、想办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企业也会因此而兴旺发达起来。

【妙计详解】

唐代韩愈《与袁相公书》:“不忍奇宝横弃道侧。”不忍心看到贤才被忽视而得不到培养与重用。宋代苏轼《谢馆职启》:“宝玉玙璠,难得而易毁,故箧椟以养其全。”比喻人才难得而易毁,必须善加保护。

贤士难求,对待员工,对待人才,领导者不但要予以信任与重用,更要付出真心,尽力爱护人才,当他们心情低落的时候,当他们工作与生活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非常需要来自领导的呵护。作为用人大师,领导者要成为人才成功路上的“开路者”,创造条件,排除障碍,尊重员工的尊严,是对人才最大的爱护。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几乎每一位下属都想与领导建立一种特殊的默契关系,希望得到领导的关照。那些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的人,更期望得到领导的关爱。领导者善于理解、关心、爱护自己的下属,切实解决下属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当下属工作取得成绩或家中遇有喜事时,要给予祝贺,使下属受到鼓舞;当下属遭到挫折和不幸时,要给以关怀慰问,使下属感到温暖而增强信心。

人与动物不同,人有精神的需求、情感的需求。一个人体力上的疲劳并不可怕,稍事休息即可恢复,而精神上的疲劳却会使人低迷、消沉。那么怎样通过关心来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大家在快乐中工作呢?应从工作、成长、生活三个方面关心你的下属:

首先是工作上的关心。作为一名领导者,你不但要尽你的岗位职责,还要树立一种为下属服务的思想,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消除客观上不利因素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为员工创造一个充分的用武之地,使每位员工都有一种工作上的满足感,同时还要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知人善用,以表扬、鼓励、引导、帮助为主,正面批评为辅的原则,激励每位员工发挥自己的潜能,来提高团队的绩效。

其次是成长上的关心。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在谈到如何关心员工时说的好:“了解他的需要,然后满足他。”作为领导者,要有意识的引导员工把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制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然后指导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做到这一点也许并不难,然而棘手的问题出现了,有这样一个下属向你明确表白:我的职业规划、近期目标就是达到你现在的职位!我不知你是否会听得如雷贯耳、目瞪口呆、心中惴惴不安?

然而,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成为社会共同的财富,国营企业那种“同事相克”的观念应彻底摒弃,压力来自企业外部,竞争来自整个社会,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迫使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因此,你真正的对手不是你的下级、同事,而是你自己。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他人、帮助他人,也就使自己的修养得到了提高。如果你遇见了这样一位下属,你同样应该对他的成长给予关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相信这些话不无道理。你应该为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庆幸。

最后是生活上的关心。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尽可能地帮助员工解决饮食、起居、思想、情绪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及问题,让员工能够轻松、专注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企业出台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该围绕保证员工住宿、饮食的不断改善、各种保险的缴纳、娱乐设施的添置等,应该照顾好企业里的每一个员工,正是这靠多方面的关心,温暖了员工的心,营造了员工心情愉悦,安心工作的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团队的战斗精神来源于领导者的个人魅力,这种魅力不是用企业制度来武装的,而是通过平时对下属的关心,生活上,心理上等琐事,让员工实实在在佩服上司。偶尔的一句问候也许能激励员工,偶尔的一些小惠能化解制度与人情的摩擦。工作本身只是一种表象,工作质量的好坏完全出自员工心里。领导者以心换心,以心交心。必然会换来员工的尊敬,所发出地命令能更有效的执行。

【精彩案例】

让“金子”发光——穆彰阿培育曾国藩

清朝汉族大臣中,曾国藩位高权重,堪称数一数二。曾国藩37岁时,就已官至二品,为清王朝立国以来所仅有。人们也许要问:出身贫寒农家的曾国藩,为何年纪轻轻就能在朝廷大臣中取得显赫声名呢?这就不能不提到满族大臣穆彰阿对曾国藩的赏识提携了。

穆彰阿是满洲镶蓝旗人,历任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等要职,深得道光皇帝的信任与器重。道光十八年,被钦点为会试总裁。

这一年,28岁的曾国藩第三次赴京会试,以第三十八名得中进士。得知这一结果,曾国藩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总算榜上有名;忧的是第三十八名毕竟太后面了些,只怕难有出头之日。他下定决心要在殿试中奋起直追,争取名次移前。谁知殿试结果只得了三甲第四十二名,别说理想中的一甲,连二甲也相距甚远。按照惯例,三甲人员进不了翰林院,只能分发到各部任主事,或到各地去任县令。这对一心想进翰林院的曾国藩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心灰意冷,连以后的朝考都不想参加,收拾书本准备回家再作努力。师友们连连劝慰,才使他勉强留了下来,按时参加朝考。

就在这时,命运之神关照了曾国藩。担任会试总官的穆彰阿,听说湖南考生曾国藩的文章写得好,在朝考结束后,特别调阅了他的试卷。曾国藩应试之文的很多论述,正切合穆彰阿近来的心境。他参与朝政多年,左右之毁多矣,但他觉得自己该是真正的良吏。这个湖南考生言之在理,想必是个有用之才,应该名列前茅,当即决定取为一等第三名。朝考结果呈皇上审核时,穆彰阿在道光皇帝面前,又特别把曾国藩的文章称赞了一番。皇上也颇为赏识曾国藩的说理与文风,觉得不在一二名之下,朱笔一挥,又把曾国藩调升为第二名。由殿试的三甲第四十二名,一跃而成为朝考一等第二名,不仅曾国藩本人觉得意外,所有关注此次朝考的人都大吃一惊。

张榜当晚,曾国藩依例登门拜谢会试总官。穆彰阿首次与曾国藩相见,对这个来自遥远南方的考生印象极佳,觉得其步履稳重,举止端庄,谈吐大方,是个朝廷大臣的样子。他有心多了解一些这位新人对内政外交的见解,便找些话题与之交谈起来。正如自己内心所期望的,曾国藩虽然开始因为不了解这位满族大臣用意何在,有些诚惶诚恐,但很快便领悟到对方并无刁难挑剔之意,便无所顾忌地开怀畅谈,不仅对答如流,而且所谈内容恰合穆彰阿心意。穆彰阿听曾国藩所说,越发感到自己没有看错人。欣慰之余,语重心长地叮嘱这个即将进入翰林院的新人:“翰林院乃藏龙卧虎之地,朝廷宰辅之臣大半由此而出,足下进入之后,宜继续争先奋进,立志做国家栋梁之才。”曾国藩一再拜谢穆彰阿知遇之恩。

有了穆彰阿做靠山,加上自己刻苦修业深造,曾国藩在翰林院果然一帆风顺、步步高升。道光二十年,授职侍讲,官位升至四品。穆彰阿在向皇上禀报新任侍讲时,针对道光帝极重天伦的特点,特别禀报曾国藩家祖父母、父母、弟妹、妻子、儿女一应俱全,堪称有福之家。道光帝听后果然非常高兴,下旨叫曾国藩次日进殿觐见。

第二天,曾国藩进殿后,被带到以往从未去过的房间等候宣召。可一直等到临下朝时,才有太监来通知,说皇上有事,今日不见了,明日再来。曾国藩回到家中,觉得其中有异,连忙去穆府求教。穆彰阿沉思片刻,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便问曾国藩是否留意了房中摆设,特别是墙上的字画。曾国藩摇头说:只等皇上召见,哪还注意那些。穆彰阿顿时显出怅然若失神色,喃喃自语:可惜!可惜!曾国藩不解地说:明日再觐见,还可见到皇上呀!穆彰阿自顾沉思,也不答话。过了一会,突然召唤家人带四百两银子去见宫中一位老太监,请他把那房里四周墙上的字画一一抄录好,再设法送过来。同时让曾国藩就在这里等着,接到抄件,赶紧读熟记住。曾国藩虽未懂其中奥妙,但老老实实照办了。

第二天,皇上召见曾国藩时,问及那间房里的字画,曾国藩顿时恍然大悟。他既佩服穆彰阿的料事如神,更为其对自己的关照而感动万分,心想:要不是穆彰阿,自己对皇上的问话无言以对,说不准会怎么样呢!如今,自己顺顺畅畅地回答了皇上的问话,一字不差地背出了那些诗词,皇上的满意心情,不言自明。穆彰阿对自己的大恩大德当永世不忘。果然,不知道个中详情的道光帝,只道是曾国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超乎寻常,世所罕见,如此贤才,应该重用,稍后不久,便降下旨意,擢升曾国藩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二品。转瞬之间,连升数级,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国藩对穆彰阿一直执弟子礼。在京任职时,常上穆府讨教;出外做官后,每次进京,必先到穆府问安。穆彰阿去世,曾国藩还照常到穆府探望其家人。一个满族大臣与汉族后辈结下如此深厚情谊,实属难得。

穆彰阿对曾国藩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关怀备至。我们发现穆彰阿首先是发现了曾国藩的才能以及可造就之处,觉得此才可造,然后就用心以全面的培养和关心,从穆彰阿在道光帝面前的举荐、褒扬,到四百两银子抄录字画,爱才护才之心令人敬佩。

是金子也需要人来发掘,所谓“金子总要发光的”,但是早遇到好的“掘金者”和“护金者”,金子就会发挥更大的能量。高明的领导者总会做好掘金护金的工作,从芸芸众生中发现金子并不容易,让金子更好发光更不容易,所幸有这样的领导者,会从下属中发现、培养“金子”。

关爱和行动胜于“说教”——张兆栋秉公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