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4900700000006

第6章 我们如何认知世界(1)

◆归因:为什么我们常会认为“小人得志”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那张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每当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从高高的墙上掉下来。它一次次不停地往上爬,一次次地掉下来……

这时正好有三个人经过这里。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蠢,从旁边干燥的地方就能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开始聪明起来。

第二个人看了,他立刻被蜘蛛这种不屈不挠、屡败屡战的精神打动了,并从中得到启发,对自己说:“我要像蜘蛛那样。”于是,他变得顽强起来。

第三个人看见了,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一无所得,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变得日渐消沉。

为什么这只蜘蛛会不断地往上爬?为什么三个人对蜘蛛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差距?

假如我们对人的一生中所说的频率最高的话做一个总结,那么“为什么”一定是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原因是人类天生就有追求事物发展精确性的需求,这是我们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谁也无法摆脱。

在心理学中,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找出问题的原因”。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你一定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没有像某个大学同学一样成功?为什么至今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为什么某个同事似乎比我更能讨取上级的欢心?人们在产生疑问后,总是试图去分析某些行动、事件或后果的可能原因,归因理论便是一种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

关于归因理论,协变原理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会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比如,你与你的朋友一起出游,迎面走过来了一匹马,你的朋友指着马大声尖叫,你便要确定是朋友精神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危险正在临近。

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三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你的朋友是否对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

一贯性: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这匹马过去是否让你的朋友大喊大叫?

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指着马并大喊大叫吗?

归因一般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部归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

试想一下,在某一个交通拥堵的早晨,当你发现一辆小车是造成拥堵的罪魁祸首时,你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恐怕大部分的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都会倾向于认为,小车的司机有问题,因为他的某种不恰当的行为,使得大家忍受着上班迟到而被扣奖金的可能,这个人会在瞬间被我们定义成一个自私的、冷漠的、不为别人考虑的家伙。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对别人的问题进行归因时,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如前面提到的小车中的司机,很有可能他是遇到了主观所无法克服的情况,不得已才造成了堵塞。

有意思的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情况可能就恰恰相反了。被降薪的人大多会认为公司“过河拆桥”,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总是拿员工开刀,而很少立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因为当人的自尊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本能地采取自利归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比如经济不景气),因为承认自己的能力逊于其他的同事,对我们的自尊是一种打击。但是,当我们获得加薪的奖励后,我们又会本能地将加薪的原因归结为是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

这种区别对待的归因方式直接导致我们常会产生“小人得志”的愤慨,当看到某个人比我们成功后,我们便会将其所获得成就归结为好运气,不知不觉地做出外部归因。

◆听众设计:为什么家长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释生理现象?

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有一个困扰,那就是当孩子问及自己是如何出生的时候,家长常常不知该如何巧妙应答。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性始终是一个尴尬的问题。请看下面这样一则笑话:

妈妈怀孕了,4岁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她问爸爸未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

爸爸向她解释道:“先生出头,再生出身子,最后是两条腿,懂了吗?”

“懂了,爸爸,然后你用螺丝把它们组装起来,对吗?”

在这则笑话中,“爸爸”便委婉地解释了关于孩子如何出生的真相,没有涉及到性层次方面的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描述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术语——听众设计。

所谓“听众设计”,是语言生成过程中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比如,现在需要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一幅画,听众是一个盲人与听众是正常人,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也就是听众设计原则。

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如下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你必须判断出你的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错误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当你说话时,听者会假设你能够用合适的证据支持你的断言。当你说每句话前,你都必须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3、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前后有关联。即你必须保证你的听者能够看出你正在说的如何与你以前说的相关联。如果你希望转移话题,那么,你便需要做出解释。?

4、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

说话不要累赘,要简要。

说话要有条理。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华一起吃饭,此时,你接到了你母亲的电话,你母亲问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的母亲并不知道王华是谁,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便不会说:“我正在和王华吃饭。”但是如果你的母亲也认识王华的话,你便会告诉母亲与你一起吃饭的人的名字。

很多家长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释生理现象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讲述真正的生理知识,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讲述,便是因为基于“听众设计原则”,家长必须从孩子的认知层次来解释这个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他们更加疑惑不解。

◆构造社会现实:为什么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法庭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针对同一件事情,被告和原告在描述的时候,使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措辞,在被告的描述中,被告是出于正当防卫才会对原告造成人身伤害,原告在重现事实的时候,则把被告描述为鲁莽的、不怀好意的攻击者。虽然被告和原告经历的是同一事件,但对事件的解释却大相径庭。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构造社会现实”——每个人总是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情境,从自我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来表征事件,从而构造出不同的社会现实。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的例子,“常青藤联盟杯”两支球队——普林斯顿大学球队和达特茅斯大学球队——之间进行了一场橄榄球比赛,结果普林斯顿队赢了。整个比赛非常粗野,犯规处罚也非常多,两队球员受伤都很严重。然而,比赛之后,两所学校的新闻报导对于所发生的事情的描述却截然不同。

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他们同时调查两所大学的学生,给他们看比赛录像带,并记录他们就各队犯规次数所做的判断。结果,普林斯顿的大学生在观看比赛录像时,“看到”达特茅斯球队队员犯规次数是自己球队的两倍之多,对于同样的录像,达特茅斯的大学生却“看到”双方犯规次数一样多。

虽然观看的是同一场活动,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由于自己的学校背景不同,已经天然地具备了某种倾向,所以他们“看到”了不同的比赛。

由此可以理解,不论一家媒体标榜地多么客观公正,但是他们的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总会带着一定的倾向性,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爱与憎,但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他们的立场与好恶。

由此可以想到,我们从书籍上看到的历史故事确实是当时的真实场景吗?当然不是,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不过是记录者眼中的历史事件罢了,这些历史事件多有加工的成分,并非是客观历史的真实还原。有这种一种说法——“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不过是心里学术语“构造社会现实”的另一种表述。

◆信念偏见效应:爱需要证明吗

在诠释“信念偏见效应”之前,先请看下面的这个三段论,并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前提一:所有有发动机的东西都需要油。

前提二:汽车需要油。

结论:汽车有发动机。

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按照逻辑的规则,这种推论方式是不正确的。

再看如下的三段论——

前提一:所有的猫都有四条腿。

前提二:狗有四条腿。

结论:狗是猫。

关于猫的这个逻辑推理,你肯定会说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在产生认知时,相对于用其他事物(如猫)的情况,当用“汽车”时,人们更倾向于判断它是对的,这个结果说明了“信念偏见效应”,即人们倾向于把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错误的。比如,对于汽车知识的了解把握使人们难以看出上面的结论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