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4905100000015

第15章 力反台独,以抚为主(2)

康熙十八年一月,康熙令恢复福建水师建制,并擢原郑军投诚骁将,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统辖全闽水师营务。第二年二、三月清军攻取金门、厦门。澄清沿海地区之后,康熙认为进取台湾、澎湖的时机还不够成熟,急需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精兵足饷,于是在这一年四月派兵部侍郎温代前往福建,会同尚书介山、侍郎吴努春及总督姚启圣等人,商议沿海设防及部分裁兵事宜。最后决定:满兵只留二千,由将军喇哈达率领,驻守福州、漳州;绿营督标、提标各留兵五千;巡抚标兵只留一千五百人,通省防守兵依旧额留五万人,裁一万九千人;水师留二万人,裁五千人;提督移驻海澄,铜山、厦门等处分设总兵、副将镇守。

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姚启圣先后接到台湾傅为霖、廖康方密报,得知郑经已在正月病死,因内部矛盾,其长子监国郑克墼被绞死,仅12岁的次子郑克塽即延平王位,随即上疏康熙要求趁机攻取台湾。康熙经过与大学士等讨论后,立即发布了进攻台湾的命令。

但康熙对台策略的转变,在清廷高级官员中引起不同反应。水师提督万正色即上奏反对攻克台湾,不少大臣在讨论“进剿方略”时也给“风涛莫测”为由,甚至闽海前线最高军事长官、宁海将军喇哈达也反对立即出兵台湾。当时支持武力攻取台湾的人,有内阁学士、福建安溪人李光地和总督姚启圣、巡抚关兴祚等人,反映了闽浙地主阶级渴望结束战乱、恢复沿海地方和平安定的迫切心情。

但是康熙坚信此时武力攻取台湾是最好的选择,并接受姚启圣、李光地等人的推荐,力排众议,重新启用遭不少大臣怀疑的前水师提督施琅主持相关事宜,施琅十三年前提出的“因剿寓抚”政策也得到康熙的承认,并让他着手实施。施琅鉴于朝中情势复杂,为了能在征剿过程中保持与康熙帝的联系,特在出发前题请康熙派遣侍卫关启爵“随征台湾”,获得康熙的批准。

十月,施琅到达福建厦门,鉴于过去进军台湾失利的教训,为防止督、抚、提之间彼此掣肘,贻误战机,他极为重视专征大权,上疏请求授予专权。康熙虽然同意巡抚关兴祚“不必进剿”,但坚持让姚启圣统辖全省兵力参与作战。

然而总督和提督确实意见不合。施琅主张利用南风,一人专征,先攻打澎湖以“扼其咽喉”;而姚启圣则主张利用北风,总督、提督各领一路同时进攻台湾、澎湖。由于两人意见针锋相对,根本无法调和,致使出兵日期一推再推。在康熙二十一年七月,施琅再次上疏康熙,请求授予专征之权,令督抚催粮饷接应,让其演兵海上,不限时间,可以见机行事。康熙接奏后极为慎重,特令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在议政王大臣、大学士讨论同意的基础上,康熙终于批准了施琅的要求。

就在清军积极准备攻取澎湖的同时,郑军也在认真备战,派武平侯刘国轩率重兵出守潮湖,相地设险,修筑炮台,修理战船。拜刘国轩为总督,统率水陆诸军,许以先斩后奏之权。但郑氏集团内部矛盾极为尖锐。冯锡范拥立郑克塽后乘机纂夺大权,并与刘国轩相勾结,官民不服,将士离心;郑氏政权为生财裕饷而横征不已,为防守要口而屡征乡兵,从而使百姓极为不满;各地驻兵不服水土,又筑城疲劳,心生怨愤;土著居民不满郑氏奴役,相继造反,等等。这种状况无疑为清军攻取潮湖、台湾提供了有利条件。

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在施琅积极备战的情况下,更倾向于主抚的姚启圣,见施琅暂不出兵,便派人赴台抚招。第二年一月,台湾派黄学、林珩回访,要求按朝鲜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不剃发登岸”。姚启圣上报康熙后被拒绝。第二年五月,姚启圣再次派人往谕,郑氏仍坚持以前的要求,招抚失败,康熙下令施琅“速进兵”。

施琅接到康熙命令后,立即将大队水师齐集铜山,并于六月十四日亲率官兵二万一千余人、各类战船二百三十余艘,从铜山向澎湖进发,并于十五日下午抵达澎湖海面,驻泊于地势险恶而郑军没有设防的猫屿、花屿诸澳。十六日,施琅督舟师齐集澎湖,刘国轩亦坐快船泊于娘妈宫前督战。

由于清军战船过于集中,又各欲争先,导致互相冲撞,不得前进;再加上又遇潮落,风向转变,郑军乘机进攻,清军处于劣势,施琅坐船也被包围。还真亏了金门千总游观光乘风赶到,郑军攻势始被扼制。

清军初战失利之后,为稳定军心,施琅回军人罩,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整顿。首先传令诸将至中军船开会,查定功罪,分别赏罚。其次,针对首战失利于缺乏组织的教训,采取“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船”,叫做五梅花;令各船将主将姓名大书帆上,上便遥观,知其进退。其三是寻找淡水,以供饮用。

二十二日,经过整顿和重新部署,清军与郑军进入规模空前的潮湖决战。战前,施琅派都督陈蟒等领船五十只,东入鸡笼屿、四角山为奇兵夹攻,总兵董义领船五十只,至牛心湾为疑兵牵制,自率大船五十只居中为主攻,其余船八十余只分二股留为后援。经过一天的战斗,焚毁、击沉郑军各类船一百五十只,俘获三十五只,击毙郑军副将以上将领四十七人、一般领将三百余人、士兵一万二千人。郑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刘国轩率残部逃回台湾,余部投降,澎湖三十六岛被收复。

澎湖海战全歼郑军主力,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施琅也积极推行招抚政策,他厚待投诚人员,允许他们回台湾与亲人团聚,同时令他们劝说台湾方面投降。由于施琅统领水陆大军逼临门庭,所到之处安抚地方,民人乐业,鸡犬不惊,所以台湾军民纷纷降伏。

在这种情况下,郑氏集团只有选择降清一条路可走,闰六月初八,郑氏派礼官郑平英、宾客司林惟荣等人,携降表及给施琅、姚启圣信件来到澎湖,面见施琅,既表示请降待命,又要求留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被施琅给拒绝了。为了慎重起见,施琅一面将来使及书信咨送姚启圣,请旨定夺,一面令来使曾蜚、朱绍熙回台湾通知郑克塽等:刘国轩、冯锡范必须亲来军前面降;人民土地悉入版图;所属官兵必须削发迁入内地,听候朝廷赦罪安插。七月初五,郑克塽被迫接受施琅所提条件,重修降表,派冯锡范胞弟、总兵官冯锡圭,工官陈梦炜,刘国轩胞弟刘国昌等人,携降表赴澎湖呈缴。十六日,施琅派侍卫吴启爵、笔帖式常随冯锡圭等带告示前往台湾宣谕,遵旨削发,收缴印敕。二十九日,施琅上疏汇报台湾受抚情况,并请求派人安辑投诚官兵,并命吴启爵带所缴印册及兵民削发奏本、台湾副使刘国昌进京,呈缴御览。

八月十一日,施琅率官兵前往台湾受降,郑克塽先差礼官郑斌等前往鹿耳门引导清军进港,随后率刘国轩、冯锡范等重要文武官员并番民,齐聚海埏,列队恭迎王师,并会见于天妃宫。施琅禁止军兵骚扰百姓,并于十八日主持郑克塽等人削发仪式,当众宣布康熙赦诏;军民人等悉行登岸,赦免前罪,从优叙录,加恩安插。

从此,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与大陆重新统一。

台湾回归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熙非常振奋,即以《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为题赋诗志庆,诗的最后两句是“海隅父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他将当天所穿衣服派人驰赐施琅,所赐诗中写道:“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称赞施琅智勇双全,安定东南海疆,可与汉代伏波将军马援齐名,流芳百世。为表彰施琅等人功勋,康熙还在九月初十加授施琅靖海将军、靖海侯,世袭罔替;随征官兵除照征云南例加级赏赐外,再加官一级,赏兵一次,“以示特加优渥至意”;又破例准施琅所请,赏戴花翎,享有内大臣的殊荣。

4.激战澎湖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澎湖之战,清军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信。康熙帝虽坐踞北京,却对前方战事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彼此乘船对敌困难,……倏而登岸交锋,更难且险。”可以说,康熙帝在战前所作的详尽而审慎的准备是有先见之明的。

康熙二十一年二十二日,经过双方充分准备,清、郑双方相遇澎湖。战斗自早七时持续到下午四时,激励异常,“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清军“五梅花”战术大显神威。即使有个别船只被敌船围困,亦能救出,此次战果辉煌,计焚毁、击沉郑军大炮船、大鸟船等各类船一百五十只,缴获鸟船、赶缯船等各类船三十五只,焚杀伪将国、提督、总兵、副将等高级将领四十七名,游击以下一般将领三百余员,焚杀及溺死敌兵约计一万二千余人。郑氏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刘国轩见力不能支,率残部乘船北向逃往台湾。防守娘妈宫炮城的郑氏将军杨德等,见孤岛无援,遂卸甲弃戈,出海请降。施琅又遣人持令箭分抚诸岛,令其剃发,造报名册。共降官员一百六十五员,士兵四千八百五十三名,遂克澎湖等三十六岛。经连日海战,清军方面总兵朱天贵、游击越邦试等水陆官兵牺牲三百二十九人,总兵吴英等一千八百余人负伤。

施琅于六月二十六日上疏报捷。闰六月十八日,康熙陪同太皇太后驻于古北口外红川避署,接到施琅奏疏,非常高兴,立召学士萨海令他将捷报遍谕扈从八旗诸王、贝勒、公等大臣、侍卫各官。闰六月二十九日,又降旨嘉奖,命在事有功人员照进取云南例“从优议叙”,并明确宣布:“今进取台湾,正在用人之际,福建总督、提督、巡抚,凡有所请,俱著允行,即拟准行票签来奏,切勿遗漏”,表示给予大力支持。

康熙时刻关注着前方战事,深知胜利得之不易。有人“视为易事”,康熙说:“彼此乘船对敌困难;倘对敌之际,倏而登岸交锋,更难且险”。他对澎湖激战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也极感兴趣,得知蓝理腹破肠流继续英勇奋战的事迹,大为感动,后来见面,特召至御前,询问澎湖战况,令蓝理解衣视其伤痕,亲切慰问,赐御书“所向无敌”横幅。

康熙帝这种下恤民情,嘘寒问暖之举,是获得军民凝聚力,是人心归附的关键所在。

5.接纳起义者

康熙二十三年十二月,郑克攘等奉旨来到北京。康熙肯定他们纳士归诚之助,授郑克塽公爵,刘国轩、冯锡范伯爵,编入上三旗汉军,命户部分别“拨给房屋田地”。其他文武百官兵四万多人也都得到妥善安置。为表彰刘国轩“首先归命”的功劳,康熙亲自召见,实授天津总兵官,常例外赏白金二百两,表里二百匹,内厩鞍马一匹。得知刘国轩家口众多,住居困难,又特赐府第,“俾有宁居”。可以说,一切都安排得细致周到。

在收复台湾战斗中,当郑氏集团只有投降一条路时,也就是闰六月初八,郑氏派礼官郑平英、宾客司林惟荣等人,携降表、姚启圣信件来到澎湖,面见施琅,即表示请降待命,又要求留居台湾“承祀祖先,照管物业”。遭到拒绝,七月初五,郑克塽被迫接受施琅提的条件,重修降表,派冯锡范胞弟、总兵官冯锡圭、工官陈梦炜,刘国轩胞弟刘国昌等人,来进缴降书。

台湾投降于清,康熙下令驻守台湾,并在台湾建立地方政权机构。二十三年四月,他批准料理建钱粮事务侍郎苏拜和福建督抚联合提议,改郑经时的东宁府为台湾,于南路设凤山县,北路设诸罗县,府治设台湾县,澎湖划归知府直辖;府县文职官员准福建督抚在本省现任官员内拣选,奏准皇帝调补,三年任满称职即予优升。首任台湾知府由原泉州知府、汉军镶白旗人蒋毓英调补担任,他在任期间,划定三县疆界,丈量土地,确定赋税定额并罢除不急之役;安抚土番,招集流亡;创立义学,振兴文教,很受当地人民的拥护。三年任满升福建按察副使,仍兼管台湾府事三年。

驻军方面,台湾设总兵一人,副将二人,兵八千,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人,兵二千,分二营。每营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与内地编制相同。首任总兵官由康熙亲选正黄旗参领杨文魁担任。

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为台湾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6.启用施琅,专线进兵

在收复台湾的问题上,该说的说了,该让的也让了,和谈不成,只有诉诸武力。康熙帝命施琅后福建水师提督,派武平侯刘轩率重兵出守澎湖。

在这之前,施琅早已从台湾来人中得知,刘国轩以主力防守重要港口,八罩、花屿、猫屿等险恶之处虽有哨船,但兵不多,大兵一到,敌兵必退,可在其地泊船收收。十五日下午四时许,清朝船队抵达澎湖海面,快哨回报说:“各岛悉有船只把守,炮台相望,惟猫屿、花屿、八罩、水垵澳贼船无几”。与原来掌握情况相符。施琅以天色将晚,乃令所有船只,“暂集猫屿、花屿诸澳”。

十六日,施琅督舟师齐集澎湖。刘国轩坐快哨于娘妈宫前督战,清朝舟师各欲争先,互相冲撞,不得前进;恰遇潮落,风又不顺,敌乘机进攻,“遂少却而退”。此时施琅的船只被所乘的流挽下,立即遭到大队敌船的包围。施琅右边被敌炮余焰烧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幸而被蓝理发现,驱船冲入重围,又是发炮又是投掷火罐,击沉和烧毁敌船三艘,敌船才暂时稍有退却。

施琅发炮与蓝理合腙攻打,又击毁敌船一只。正酣战间,蓝理又为敌炮余焰击伤,腹破肠流,包扎之后“战愈酣”。这时又有金门镇千总游观光率船乘风赶到,发炮击贼逼敌稍却,乘机救回了施、蓝两船。刘国轩为防备追击当中易使船只失利,遂收兵。傍晚,施琅将大队舟师收寄西屿头,并认真部署,防备敌人乘潮夜袭。

清军初战失利,主帅及先锋俱险遭不幸。为了稳定军心,赢得最后胜利,施琅从十七日起将水师撤回罩岛,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整顿。首先传令随征诸将至中军船开会,查定功罪,分别赏罚。赏蓝理银二千两,游观光银一千两,其余照功伤轻重分赏;拨船将蓝理等伤者送回厦门医治。詹六奇等十二将领临阵退缩,施琅提督声称要拟请王令,斩首示众。后经吴启爵并众将“连俱保状”改为记过,令其继续效力,施琅同意,但有言在先,指出“倘仍前观望,两罪俱发,决不宥恕!”各将亦皆愿立功自赎。其次,针对首战失利于缺乏组织的教训,采纳吴英献策:“以五船结一队。攻彼一船”,叫做“五梅花”。再次,率主要将领,坐快哨船查看各岛地形,寻找淡水,以供饮用。第四项要事是,施琅再申军令,令各船将主将姓名大书帆上,以便遥观,知其进退。

初战失利,暴露了施琅的轻敌麻痹思想,以为只大军一到,敌人便会纷纷投降,故未进行认真的组织。但经过整顿,重新部署,情况大为改观。

7.台湾建府,大门南开

战火熄,逆贼平,失地复归,然而如何面对疮痍满目、民困土瘠的台湾,是取是舍,朝廷内外,争议不休。康熙帝站高望远发出了建设台湾,造福子孙的号召,使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有了充分的体现。

台湾统一之后,清大臣对台湾弃守问题发生了分歧。有趣的是。原来积极支持统一台湾的李光地思想转而保守僵化,当台湾真的统一之后,竟主张放弃台湾。李光地借口惟恐发生新的分裂割据局面,竟企图将台湾拱手奉送给荷兰,说什么:“乘国威远播,丐其地与‘红毛’,而令世守输贡,似尤永逸长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