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康熙创大业的九九加一方略
4905100000005

第5章 少年皇帝政治早熟(4)

大清的皇帝康熙就是这样的人,康熙的记忆力是超群的,对此,侍奉过康熙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回忆说:康熙的记忆力极强,他只要稍微认真听一下别人谈到的事,哪怕是细小的国事,或是只见过一面人的名字,他就历久不会忘记。他亲自处理过的事情,不管数量是多是少,时间或长或短,他都不忘记。

关于康熙过目不忘这一点,不仅白晋,就另一位神甫也对此惊叹不已,有一次,西方传教士南怀仁甫,就遇到了一件非常罕见的事。他陪康熙帝外出游览,皇上看到一只鸟儿,便问道:用贵国话说,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南怀仁神甫当即说出这种鸟的名字。这已是几年前的事,当时南怀仁神甫由于多年在异国,加上这种鸟的名字很奇特,所以他早已记不得了。可是皇上马上询问道:这种鸟的名字不是这样叫吗?南怀仁听到连自己都已经忘掉的鸟的名字,皇上却依然记着,则越发感到惊讶。

四十三年八月和三月,大学士称颂康熙帝是天使成为的圣人,聪明异常,记识不忘,古今无人能及。康熙帝对自己的记忆力,也曾如此讲过:朕看过的书,虽经日月相隔,也不遗忘。如今年岁已经大了,但记忆力仍可和以前媲美,就拿我们眼前陈列的各种各样的书籍来说,想查找某卷某处,只要让人去取,即可得,而不会耽误。

人们惊叹康熙的记忆力怎么如此惊人,他是怎么形成这超群过人的记忆力呢?康熙告诉大臣说:大约存心清虚,无私心杂念,不但事不遗忘,对于人的养生之道也是很有益处的。存心清虚,即清静无为而精神集中,不为外物所诱惑,于养生有益,既能活动身心,又使其大脑灵活、多变、思维敏捷,且能善记。康熙告诉文武大臣及文人学者说:朕听政四二年,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凡是朕亲自处理过的事,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康熙手下的大臣及文武百官,无不钦佩皇上的记忆力。

事经久而不忘,人经见而即识。也就是说,实践出真知,康熙惊人的记忆力就是从学习和实践中得来的,康熙认为,学问之道,无不徙言空,惟当躬行实践,才能有更深的体验。康熙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古今中外的知识领域无不涉及,上至天文,中至人文,下至地理,无不知晓,而举凡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经史子集四部书,以及东西方的自然科学及几何、代数、医学、水利、农业等,都是他探讨的问题。阅历多、见识广、思维宽,各门知识之间互为联系,互为理解,融会贯通,记忆力自然会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康熙还重视实践活动,并且从中更加增强了他的记忆力。康熙帝是一个喜爱动而不爱好静的人,为此他经常不断地出巡,走遍了全国各地。几乎每一年,甚至每个月他都有些时间是在外面渡过的,在行宫和旅途中处理国事,而且无论国事还是家事他都十分留心,大事小事耳濡目染,日积月累,记忆力也很自然地犹新。因为关心国防安全,他常到边疆地区观察,加上平时他在宫中不断查阅大量地图,所以对边疆要地无不记忆于心。又因为关心河务管理,经常巡河查检险滩,所以对河道情况了如指掌。这正如康熙所说:朕要经过巡阅河道,对哪里应排应疏、应分应合,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10.亲奉儒书,学无止境

在中国封建时代,历代贤哲之君,或创业,或守成,惟有将道德与传统相结合,方能安民强国,久长于天下。

身为泱泱大国的君主,康熙帝知孔孟于亿万汉民心中的地位,便决心以儒学治国,以身作则,亲奉儒书,不耻下问,可谓用心之良苦也。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我国历代皇帝都尊崇孔子以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清代,除太祖努尔哈赤晚年一度执行诛儒政策之外,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两代皇帝均执行尊孔崇儒政策。史载:“世祖等好儒术,手不释卷”,并采纳给事中张文光建议,按明嘉靖十九年封号,仍称孔子为“至圣先师”。孝庄皇太后不崇儒,因有“汉俗盛则胡运衰”之虑而加以排斥。康熙即位之初,尽管汉官一再建议举行经筵日讲,辅政大臣仍贯彻太后意图,予以拒绝。既不搞尊孔崇儒,亦不设经筵日讲。而康熙帝竟大有乃父遗风,从治理国家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学习汉族传统文化抱有强烈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自八岁登基开始,他“即知虽勉学问”,因未设经筵日讲,便自己主动向太监张、林二人学习句读经书,书写汉字。张、林二人原为读书之人,后为宦官,不仅教他读书,还能讲说明期典制及宫廷轶事,使康熙受益匪浅。乳母恐其过劳,就把他的书藏起来,祖母亦劝阻说:“贵为天子,倒不必为应付主司考试而苦了自己。”康熙竟不为所动,仍勤学不辍。

康熙八年四月十五日,康熙采纳汉官建议,于宫中致斋后,在诸王、大臣陪同下,乘步辇诣太学祀孔,他以很是虔诚之情,于棂室门外降辇,步行进大成门,至孔子位前行三跪六叩头礼,亲奠完毕,又至彝伦堂听满汉祭酒、司业以次讲《易经》、《书经》,并鼓励说:“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尔师生其勉之。”

康熙八年,还亲诣太学祀孔之后,立即宣布恢复以八股之取士之旧制。八股文是明清以来流行之科举之体,有固定的段落和字数限制,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内容只许阐发圣贤微旨,不许任何人有创见。康熙二年废除八股取士的决策本就是正确的,但是二百多年来,汉族士大夫早已习惯于这种死板、生硬之八股文,认为不作八股文章,便是不讲圣贤之学,因而要求恢复八股取士的呼声越来越高,康熙帝并非不知八股之弊,只为“牢笼志士,驱策英才”,于是迁就汉族士大夫要求,于康熙八年题准:“嗣后照元年以前例,仍用八股文章考试。”

自然,此举有得有失,其得是对争取汉族士大夫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有“自是发后,汉族始安,帝业始固”之说。

既知儒家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康熙便认真学习,始终不谕。据他自己后来回忆说:“及至十七、八岁时,更笃于学,诸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他十七、八岁,正是康熙九年、十年,首先开经筵日讲之际,康熙在听讲过程中,经常向日讲鲁咨询时政,“有疑必问”,尤以问询讲官熊赐履之多。

康熙对儒家学说的学习注重实际,仅对过分溢英之辞,十四年二月,他看过经管筵讲所拟《四书》、《五经》讲章二节,传谕说:“讲章内书写称颂之言,虽系定例,凡事俱宜以实。这《中庸·诚者天之道也》一节讲章内有:秉至诚而御物,体元善以宜民,固已媲美三王,跻隆二帝等语,似属太过,着另改来看。”与此同时,他还反对那种“讲官敷陈讲章,于经史精义未能研究印证”的传统进讲方式,主张“讲学必互相阐发,方能融会义理,有裨身心”。就为这,他还在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决定,今后讲官讲完之后,他适当进行复讲,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不久,从听后复讲发展为听前先讲。这种方法的确有创意,皇帝试讲之后,讲官再针对皇帝理解和体会进讲,比原来深入多了。

同年的五月十八日,讲官喇沙里、陈廷敞等进讲《孟子一暴十寒章》,康熙听后体会说:“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君子小人势不两立。孟子所谓一暴十寒,于进君子退小人,亲贤远佞之道,最为明快,人君诚不可不知。”

随着学识的增长,康熙帝已能对所讲的内容加以评论并指出具体的要求:

“讲章词取达意,以简要明白为尚。如本意敷衍太多,则断章未免重复。……今后所撰《诗经讲义》亦须要言不烦,期于尽善。尔等知之。”

《圣谕十六条》发布后,颁行全国,“通行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每逢初一、十五,在街头或指定之所宣讲,居民必须来听。康熙皇帝倡导信奉儒家思想,在当时极利于联络广大汉族官员之感情,缓和满汉民族矛盾。

【异点】人小志大,广学博览

翻开中国古代帝王画卷,少年天子确而有之。终成大器者,却廖廖无几,康熙可算成功者之一。与康熙齐名的两位封建帝王,汉武帝刘彻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在二十几岁时才开始建功立业的,名满天下。而康熙则是8岁登基,14岁擒鳌拜亲政。比前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真正能与康熙媲美唯秦始皇赢政一人而已。康熙与其他少年天子不同之处在于少小立志,广学博览。

8岁之童,尚在顽劣,不谙世事之时,而康熙深知自己乃一朝仁王帝主,坐天子位,当谋天下事,当解万民忧,时刻以治御天下为已任。故而,勤耕不辍。广学不厌。以积治天下为已任。终至父治武功冠绝非凡,成为帝王中的佼佼者。

【胜点】果敢坚定,藏而不露

中国有句话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它向人们讲述了一个道理:做事要果断,而不要优柔寡断。不然肯定后患无穷。古今成大事者执此作法有之。赤壁之战的年轻统帅周瑜。面对气势汹汹的百万曹兵,当机立断。战则生,降则死。终于成就一世英名。唐太宗李世民,痛下决心,发动“玄武之变”,而创“贞观之治”。

康熙过人之处也在于此,他果断坚定,擒鳌拜,撤三藩,收台湾,击沙俄无一不及应了他立场坚定,果敢无畏的一面。然而他更高明之处则表现为深藏不露,善待时机成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也是做事成功的一种特殊手段。

【焦点】欲成事,先成器

有多大的本领做多大的事,一个人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先修身、充智、博学、精思此四者为成事的几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