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昌都
4907500000005

第5章 解秘西藏(5)

从一个字的开始到结尾,再到这篇电文的最后,我们仿佛在观看一场气势宏大的纸上舞蹈。

同一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命令,就进军西藏做出具体指示:

以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于4月开始组织向西藏进军,10月以前解放全西藏。进藏部队到西藏之后,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争取上层,影响和团结群众,保护爱国守法的喇嘛寺庙,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亲密团结这个民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集中打击帝国主义及其忠实走狗——亲帝国主义分裂分子。

中共中央、毛泽东解放西藏的心情非常急迫。

在重庆,刘伯承、邓小平接到毛泽东发来的写着四个粗黑A字的电报,经协商并征得张国华同意后,确定由张国华率二野十八军进藏。

1月7日,刘邓致电毛泽东,将这个想法作了汇报。

1月10日,毛泽东回电刘邓贺,对此表示完全同意。

也就在1月10日,在成都的贺龙经过充分调研,就进军西藏问题向毛泽东、彭德怀和刘邓写了《康藏情况的报告》,对进藏路线提出具体意见。

他说,经康进藏,通常走的路线有三条:一是由打箭炉经甘孜、德格、昌都、嘉黎至拉萨。此为清朝末赵尔丰进藏旧路,有驿站。但山多且陡险,昌都至嘉黎间有东西两大雪山,均在海拔五六千公尺,每高1000公尺,温度(摄氏)降低4度,终年积雪,最难走。二是由昌都至恩达西北行,经类乌齐、德庆、萨尔松多、索克宗至黑河,再折向拉萨。三是由甘孜至玉树西行,经布母拉,沿格尔吉河上行,至唐古拉、黑河,这条路是高原的脊背。贺龙强调指出:路线的选定,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无论走哪条路,均需以甘孜为补给站。甘孜到打箭炉有旧公路基,可以修复通车。我们已着手编三个团,稍加训练准备后,即可开去修路。

贺龙还就西藏气候、教派情况作了详细报告。他特别强调:“对宗教问题处理得适当与否,是决策的一个关键。”

与此同时,贺龙还派测绘人员协助西藏地理学家任乃强教授很快绘出了中国第一套二十万分之一的西藏地图,印发给部队。

为了分散旧西藏地方政府抵御力量和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从而保障西南方面进军顺利进展。刘伯承和邓小平就向中央建议,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四疆四省对西藏多路向心进军,中央收到刘邓的报告后,于1月24日向西南局和西北局发出关于进军西藏的指示,其中第一条就是部署“多路向心进军”:“刘、邓已决定十八军为进攻西藏主力,并提议由青海、新疆及云南各出一支兵向西藏多路向心进兵,以便解决粮食及地形上的困难,刘邓提议由西北局负责派工兵迅速修复由西宁经玉树至甘孜的公路,并调查玉树飞机场的情况电告。以上望西北局立即讨论并提出意见电告中央及刘邓。由新疆向西藏西部进兵问题,望王震立即调查并提出意见。又据龙云说,由云南丽江有一条路到西藏,骡马勉强可走,在云南地区多为汉人,在西藏察隅一带气候温暖,粮产丰富,并有一条公路通至印度,和印度商业关系密切,应有一支兵从云南进到察隅。此点请刘邓在陈赓占领云南后令陈赓计划并布置。”接到这一指示后,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便命令二军组建部队。4月18日,王震向西北军区和中央军委发电,报告了新疆入藏部队初步行军路线。6月13日,二军从四师、五师和军部抽调30多名干部,在于阗成立了骑兵师师部,何家产任师长兼政委,下辖一、二、三团,共4500人,另外还有一个骆驼运输团。

7月27日,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派出一团一连为先遣连,从南疆翻越昆仑山,以便侦察道路,了解情况,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争取上层,建立据点,为大部队进藏创造条件。先遣连包括汉、回、藏、蒙古、锡伯、维吾尔、哈萨克7个民族的战士。其中藏族翻译人员如贡保等,是彭德怀从兰州藏民干部学校调来的,他们乘坐一架军用飞机,从兰州飞到新疆,又乘汽车赶往于阗。师部从全师抽调了20多名战斗骨干充实进连队,还配齐了参谋、干事、翻译、机要、通信等专业人员和掌工、卫生员。全连配备战马170匹,并充实了武器装备。一、二、三排战士每人一支步枪,每班一挺机枪。四排为机炮连,装备了马克沁重机枪两挺、“八一”炮两门,“六○”炮四门。为充实部队领导力量,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奉命率先遣连执行任务。新疆军区选派了战斗英雄彭清云担任副连长。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23周年的纪念日,先遣连在南疆普鲁村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大胡子王震亲自前来送行,他说话也斩钉截铁:希望大家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胜利红旗插上青藏高原。二军政治部主任、独臂将军左齐,把一面印有“向阿里大进军”字样的红旗交给了李狄三。

永远被白色冰雪覆盖的阿里高原,从此有了一种鲜红的颜色。连当时的外国人也注意到了这种颜色,他们猜测这是毛泽东的又一高招。为配合昌都战役的进行,这支小小的部队,从西北堵住了噶厦政府和外国勾结的可能性,并使多路向心进军形成的大包围圈完整起来。

先遣连是沿着古于阗前往喀喇昆仑山和西藏的一条古道进入大山的。昆仑山如剑直刺青天。

他们最先遇上了雪灾。

在一个叫乱海子的地方,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帐篷和人全被埋在雪中,好容易才爬出来。

从此他们便被雪海埋没。李狄三牵着一匹灰色伊犁马,吃力地奔走在深雪中。雪已经托住了马的肚皮。强烈的雪光犹如万根银针扎来,闭上的眼皮如一层透明的薄纸,一戳就破。李狄三的眼睛红肿得如两只熟透的桃子,粘稠的汁液不断从眼窝里淌下来,不知道是血还是泪。

他得了严重的高山雪盲症。全连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士都得了雪盲。

为治好雪盲,有人用雪球揉搓双眼,眼圈周围的肉皮搓破了,血乎乎一片,像被猛兽撕咬过,让人不忍目睹,但作用似乎不大。也有人架起汉阳锅蒸雪水,把头埋在腾腾雾气之中,眼球就像掉进辣椒粉里一样,火辣辣的,疼得难以忍受。熏过之后,仍什么也看不见。

最后,蒙古族战士阿廷芳出了一个主意。小时候,他生长在草原上。草原上的人都用马尾编成眼罩,以遮挡雪光。一束马尾被剪下来,阿廷芳编了几个给大家做示范。于是,一批土眼镜制造成功了。戴着马尾巴编成的眼罩,尚能看清道路的战士牵着马,吃力地走在前面,眼睛完全失明的战士拽着马尾巴,跟在后面,向前方走去。

走过一个盆地后,一座如刀削的冰峰立在眼前,中间只有一个窄窄的石缝可以通过。石缝里布满了坚冰。早上,东方刚刚微白,李狄三就组织全体官兵劈冰开路。这里海拔6000多米,躺在地上也头疼欲裂,更何况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每个人的太阳穴似乎如充满气体般要爆裂。所以大家用手帕把头紧紧裹起来。

冰道慢慢打通了。

但石缝狭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战士们的皮衣和皮肉都被刀刃般的石锋割破了。风从这惟一的通道中灌进来,又大又急,呛得人喘不上气来;更兼脚下有冰,稍不小心就要滑向石尖。

李狄三在抗日战争时几次负伤,体质虚弱,他边走边呕吐不止,一下子栽倒在地。年轻的战士乔巴克和周奎棋轮流背着他走过石缝。

刚走出石缝,一阵骤起的风暴裹着拳头大的冰雹和石块急袭而来,人连抱脑袋都来不及。先出去的几个如鹅毛般飘下山崖,其余的人也全被砸得鼻青脸肿。

从8月1~15日,李狄三率先遣连横跨昆仑山脉,进入阿里。

先遣连进入阿里近两个月,直走到一个名叫两水泉的地方,还是没见到一个藏族人。李狄三的雪盲症已经治好,但他仍感觉自己像一个盲人,看不出西藏阿里的真正面目。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进军新疆时,毛泽东就指示第一兵团:“你们的进军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新疆军区组建独立骑兵师,就是为了解放阿里,而先遣连是独立骑兵师的“眼睛”和“耳目”。到现在还没见到一个藏胞,李狄三开始心急如焚,并派出两个侦察组四处去找人。

10月初的一天,李狄三正在两水泉驻地的帐篷里记日记,二排长杨福成策马奔来,报告情况。彭清云副连长发现几个带枪的藏族人,身份不明,现正予以严密监视。

李狄三扔下日记,钻出已经残破的帐篷,带着一名藏族翻译赶去。

在一片枯黄的草坡上,彭清云等已和几个背“叉叉枪”的黑脸汉子对峙了半天。他告诉李狄三,昨天,他们发现了一行行脚印,像是人、狗和羊群留下的。他们循着脚印追了半天。傍晚,发现前面有一团火光。他带着侦察组猫腰疾进,远远地看到一堆篝火旁坐着两个牧民和四个小孩。旁边,还有一顶黑牦牛帐篷,三五成群的牛羊在游荡着吃草。怎样和他们接触?彭清云觉得心里没底,就派人去报告李狄三,自己则带人隐蔽在一个土坎下,等了整整一夜,也没敢合眼。不料天亮后,牧民一见到持枪的汉人扔下帐篷和牛羊就往山上跑去。彭清云怕群众误会,不敢紧追,又怕找了两个月才找到的这几个人跑了,就这么不即不离地跟着,一直等到李狄三赶来。

李狄三分析,这几个人如此害怕我们,却又不逃走,一定是舍不得那些牛羊和帐篷。想到这里,他让随身的翻译手捧一条洁白的哈达,吆喝着一群羊去送给山上的牧民。接着,他走上前去,拿出一包糖块、一包茶叶,还有一块漂亮的花布,献给对方一位小头人。

小头人告诉李狄三,就在解放军到来之前,他听到谣传,说什么一群穷汉人要来藏北抢东西,杀生灭教,云云。同时,他也接到阿里噶本的三条禁令:不准和解放军接触,不准卖给解放军东西。刚才他们误认为解放军是来抢羊的。

他告诉李狄三,这个地方叫多孟,属阿里改则宗头人管辖。李狄三发出命令,让部队从两水泉移师多孟。战士们帮助牧民们放牧,打柴,背水,捡牛粪,治病,还节衣缩食,拿出自己的布匹、衣服、粮食、茶叶等物品救济贫苦牧民。

所有谣言不攻自破。

牧民们不顾阿里噶本的禁令,为连队搬帐篷,寻马匹,送情报,当向导;还把珍藏的盐巴和猎获的野牦牛等送到部队帐篷里。

水乳已经交融。

解放军的好名声在牧民中不胫而走,也传到了阿里首府噶大克。

四、和谈中画蛇添足,藏军比武掉链子

阿里的一切事务,均由噶厦政府委派的阿里总管裁决。总管由一名四品俗官担任。到藏历第十四绕迥的木羊年,即公元1835年,又形成给予两名五品俗官以“外台吉”职位,令其分别担任东西“噶本”的制度。阿里在西藏的边境地区,为不使境外可疑人员从西、北、南等地偷偷进入西藏,各宗本、头人有阻截任务。如果遇到无法决断的事,则须向总管报告。有关边务的重大问题,则须向噶厦政府请示。此外,噶本要负责收税、执法,管理各处金矿、盐池、集市。

听说有解放军到了阿里,阿里噶本派出代表才旦朋杰、扎西才让于10月7日到达巴空,与先遣连在一个帐篷里进行谈判。

几个从噶大克来的藏兵,背着叉子枪,紧张地踱来踱去。身穿清式官服的才旦朋杰、扎西才让,也各在怀里揣了一把顶了子弹的白朗宁手枪。而李狄三只扎了武装带,没有佩枪。他的翻译扎西平措、通信员乔巴克也没带任何武器。

时间一秒秒地过去了。

双方经过一番舌战,最后基本达成协议:阿里噶本同意先遣连进驻距巴空二十多公里的居民点扎麻芒保,彼此和平相处。先遣连保证尊重藏族的风俗习惯,不干涉噶本行政,不要藏民一粒粮食。而噶本则保证以兄弟态度对待先遣连,并协助开展群众工作。

协议达成了,但狡猾的才旦朋杰想摸一下解放军的虚实,就提出要与解放军比武。

第一项比的是赛马。藏兵的骑艺娴熟,博得当地牧民的叫好。先遣连是骑兵部队,他们在快速奔驰中表演的马背倒立、转体、空翻、绕体等特技,让人目瞪口呆。

接着比枪法。

帐篷外是一片开阔地。有人在百步开外摆了一排牛羊骨作为靶子。周围看热闹的牧民越来越多。穿着破烂藏装的藏兵先出场。叉子枪吐出一道道火舌,牛羊骨纹丝不动。一阵阵哄笑从周围传来,扎西才让脸上热辣辣地,恨不得找个地老鼠洞钻进去。他暗骂藏兵笨蛋,又恨这些平日见了自己弯腰吐舌的属民,竟敢伸直腰板,嘲笑藏兵。有一种恐惧在他心中隐隐作疼:过去的天难道真要塌了。他的手在不知不觉中抖动着。先遣连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彭清云。他是全军闻名的神枪手。只见他飞身上马,向更远处跑去,接着猛一转身,抽出短枪,连射了三发子弹,牛羊骨头不是应声倒下就是被炸得粉碎。

一排长架起重机枪,点射,五发五中。吓得藏兵直吐舌头。

才旦朋杰冷笑着,想出一个馊主意:和解放军比射箭,他们准输。他找来一个箭法极准的头人,非要和解放军比箭法不可。先遣连连长曹海林想拒绝这一要求。李狄三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叫巴利祥子的蒙古族战士来。巴利祥子是新疆和静县人,25岁,出身猎户之家,虎背熊腰,臂力过人;一双鹰眼凛然有光,何不让他一试。

头人先射。他闭目运气,似乎眼睛都要鼓出来了,果然是箭箭中的。

巴利祥子接弓在手,又让人把靶子往后移了五十多步。只见他一个“骑马蹲裆”,左手托弓,右手搭箭引弦,两臂一张,“咔嚓”一声,箭杆还没出手,弓背却断成两截。这需要多大神力啊!草原上谁都知道,射箭首先要有臂力,没有臂力就张不开弓。

人们惊呆了,张开嘴巴半天合不拢。

李狄三趁势命令进行炮击表演。炮声隆隆,被假定为目标的石堆被炸得乱石横飞。别说牧民,就连藏兵也不知这种被称为“炮”的东西有如此神威。

这一阵炮击也轰得才旦朋杰和扎西才让顽石般的脑袋开了窍,和这样的军队对抗,非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不可。看样子,共产党和解放军是真心真意为西藏人民谋利益的。经过商量,他们以两个人的名义给毛泽东发去致敬电,表示接受和平解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