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4913300000050

第50章 绯闻篇——耐人寻味是花边(2)

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以孔子的婚恋情况为切入点探寻可能性的答案。其一是孔子因相貌不佳,加上家境贫寒,恋爱时可能遭受过挫折。据说孔子的面相活像个倒扣的痰孟:白眼仁多,黑眼仁少,鼻孔外翻,牙齿缝大,脑袋四周高中间低。且个子也不高,用今天的话来形容,就是实打实的“三等残废”一个。生成这等模样,恋爱时遭女性拒绝嘲笑,落下心理阴影和对女人的偏见也并非不可能。其二是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曾休掉妻,即现代所谓的“离婚”。据《礼记》记载:“门人问诸子思曰,‘昔者子先君子丧出母乎?’”。子思是孔子的孙子,这里是门人问子思:“从前你的父亲为被休出的母亲穿孝服守丧礼吗?”宋代大儒朱熹对此有注解:“伯鱼之母出而死。”伯鱼是孔子的儿子,这段史料证明孔子确实离过婚。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是齐家的重要内容。孔子生前政绩黯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没有齐好,“坏在女人手里”的缘故。正因为孔子在婚恋的过程中屡次被女人伤害,才发自肺腑地感叹“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然而,还有一些人不同意以上观点,他们认为凭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一句话,就臆断孔子对女人有偏见,未免过于草率和武断,难逃望文生义之嫌。对于“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说文》是这样解释“养”字的:“上声,音庠,育也,长也,又取,又姓。”“供养也,从食羊声”,可见,“难养”可引申为“难于共处”之意。因为对她们太亲近,就会无礼;太疏远,就会怨恨。孔子充其量只是说明一个实情而已。

孔子未必歧视女人,这样的实例在孔子一生中可谓无数。如,孔子的儒家学说主张“泛爱众而亲仁”,“仁者爱人”。这里的人,自然包括男人和女人,可见女人同样是被爱的对象之一。又如,孔子坚决反对将妇女作为殉葬品和祭祀品,并对做出此种不良行为的人进行过“忌无后乎”的咒骂,这就意味着孔子是重视妇女做人权利的。

不论孔子对女人有没有偏见,如果有,原因又何在,已经不那么重要。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男女各占半边天才是主流的价值观,才是现代人应该崇尚和践行的。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房奴”生涯

2009年热播电视剧《蜗居》,现实主义地展示了现代社会平民百姓的“房奴”生涯,怎一个“煎熬”可以形容。然而,“房奴”不只是专属于现代社会,古代社会里也出现过“房奴”。与现代不同的是,古代的“房奴”是些退休后的官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代“房奴”哪般生活,顺便和现代社会做个比较。

现代社会的公务员职务因其“福利好,工作稳定”等优点,一直以来被人们尊为“金饭碗”,无数“仁人志士”削尖脑袋地往这个系统钻。相比之下,古代“公务员”却没有如此好的待遇,充其量不过是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一个,理由有三。其一是没有连续工龄,除曾任二千石以上高官者休官后重新出仕时,可授予“比六百石”职位以示优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要想再续前职,又得重新回到起点,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竞争。其二是没有退休费,如秦汉时期,无论原先棒禄多少石的官吏,只要离开职位,除非皇帝特别照顾,一律停发俸禄。因此,古代朝廷要员退休后回乡种地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三是没有余荫,古代官员的许多特权和待遇都与“在职”密切关联,官员一旦离职,与官职有关的一切特权和钱财也就随之凋谢。正因如此,才出现朝廷官员“死”赖在官位上不走的现象。

有人曾做过统计:西汉时丞相一职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东汉时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两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下而的官员自然就更惨了,动不动饭碗就会打破。

古代官员在职时尚且如此仓皇,退休后就显得更加凄凉。唐朝规定,异地官员退休返乡时,是不允许做“公车”的。宋代也实行过退休就不得再用公车的制度。古代官员在职患病可享受公费医疗,一旦离职,诊疗服药都要自掏腰包。损失更为惨重的是,官员一旦退休,就得立马搬离公家的官邸和家属居住,让给继任者,移居乡村住宅。比如南宋规定,凡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可以说,古代官员做官生涯的结束,就代表“房奴”生涯的开始。

不论古代“房奴”,还是现代“房奴”,都不好当。像当年杜甫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在此我们真切地希望:没有“房奴”的时代早日到来……

●管仲为何被娼妓奉为保护神

三十六行,行行有其保护神。理发师的保护神是关羽,屠夫的保护神是张飞,当然,娼妓也有自己的保护神,即为管仲。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赫赫有名的宰相“仲父”怎么会被娼妓业奉为保护神呢?事出有因,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娼妓业“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初现雏形,以零散的家妓、私妓、军妓等为主。要说真正官办的娼妓业,却是从管仲开始的。

管仲在齐国执政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的这些丰功伟绩已经广为人知,在此不加赘述。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管仲还以国家的名义开设“女阊”。所谓“女阊”,就是妓院。根据史料记载,管仲在齐国设立“女阊”300。按照《周礼》的算法:“五家为比,五比为阊”,那么,1阊就是25家,300间就是7500家。至于每家有多少个妓女,则没有明确记载,如果以1家2人算就是15000人,以3人算就是22500人。由此可见,齐国的娟妓行业规模之宏大,生意之火爆。因此,当时的妓院就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畏首畏尾,而是光明正大地营业。由此可见,娼妓行业的开山鼻祖,非管仲莫属。

管仲当年经营国营娼妓业的目的有四。其一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富国强兵。

管仲置“女阊”征收“花粉税”、“花粉捐”,增加国家收入,尤其是军费支出,增强齐国的实力。其二是招揽游士,网罗贤才。当时诸侯争雄,为了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借助美女来招引爱金钱更爱美女的四方英雄,促进齐国发展。其三是为了解决大量女奴隶的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其四是供齐桓公淫乐。齐桓公是一个好色无度之人,引文献“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为证。

事实证明,管仲以国家的名义开设妓院后来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齐国之所以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建立的国家大妓院可谓功不可没。正因如此,当时各诸侯国也纷纷跟风,开“妓”营业,而且后世的封建王朝更是给予娼妓制度合法的地位。所以,千百年来,娼妓们都把管仲作为“保护神”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可悲的是,几千年来这种风气泛滥不止,时至今日已成为社会的一大“毒瘤”,腐化人性,祸害不浅。

●诸葛亮甘愿娶丑妻是否另有所图

提起诸葛亮,人们自然会想到他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形象”。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堂堂,英俊之极,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按照罗贯中的描述是,诸葛亮“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有神仙之态。”虽然其中不乏夸大之意,也却有几分属实。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完人,却娶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做妻子,实在不符合中国传统“郎才女貌”的理想。传说诸葛亮的丑妻身材矮小,黄头发,黄皮肤,身上还有一些鸡皮疙瘩,人一看就全身发冷。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甘愿娶丑女为妻呢?

有人认为诸葛亮非一般人,他的择妻标准和境界也自然和常人不同。诸葛亮注重女人的内在美,他希望自己将来的妻子聪慧过人,够分量充当自己的贤内助。至于外表如何,可以忽略不计。诸葛亮之所以娶丑女黄硕为妻,就是因为黄硕自幼聪明机智,才识过人,且贤良淑德,可谓才德兼备。对此,诸葛亮早有耳闻,以至于在素未谋面的情况下就满口应下婚事。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娶丑妻并非因为他审美标准多么高尚和独特,而完全是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可算是他仕途上计谋的又一笔。诸葛亮家境贫寒,出身卑微,自幼苦头吃尽。虽然如此,他仍心系社稷百姓,崇尚管仲和乐毅,立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那样,跳出“农门”,登上政治舞台,一展宏图,实现历久以来的伟大抱负。为此,诸葛亮不怕众人耻笑,娶丑女黄硕为妻。一是因为黄硕的父亲是河南名士黄承彦,位高权重;二是因为黄承彦的妻子蔡氏和刘表的后妻是姐妹关系,如果做了黄家的女婿,也就攀上了刘表这门皇亲。机智过人的诸葛亮当然知晓这两点对于自己入仕进阶的重要性,所以决心紧抓不放,不顾黄硕的丑貌,毅然决然地娶来为妻。

在娶丑女黄氏之前,诸葛亮出于政治目的,还亲手操弄了另外两宗家庭婚姻。

第一是把姐姐嫁给荆州襄阳地区颇有名望的首领人物庞德公的儿子,诸葛亮因此得以在荆州站稳脚跟。第二是为弟弟娶了荆州南阳地区赫赫有名的人物林氏之女为妻。这些都是可用来证明诸葛亮为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妙点“鸳鸯谱”。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个丑媳妇成为他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师必捷,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得到黄硕温柔的照顾。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情深似海,世上恐怕也是风毛麟角。

●刘备:换妻如换衣

“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是刘备的名言。刘备是不是一个好色之徒我们不得而知,后世对他的感情生活记载也十分稀少。但是从他的话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对于他来说朋友是要向对待手足一样珍惜,而妻子却如同衣服一样可以随时替换。

刘备一生之中有多位夫人,史料可查的却只有四位。这四位夫人跟随刘备连年征战,但是几次危难时刻,却都被刘备抛下。

刘备起兵后不久到达豫州小沛,纳当地有名的美女甘夫人为妾。在甘夫人之前,刘备已经娶了好几位妻子,但都不幸丧生。年轻貌美的甘夫人是三国时著名的美女之一,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如同月下凝聚的白雪一样。甘夫人嫁给刘备之后以嫡妻身份掌管内事,并生下儿子刘阿斗。甘夫人陪伴刘备的岁月中,在危难时刻多次都被刘备抛下。比如,建安元年,吕布袭取徐州下邳,张飞因嗜酒误事,导致下邳失陷,刘备就留下了甘夫人和儿子独自逃命去也,最终弄得两手空空。吕布得徐州之后,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归还了甘夫人;后来当阳桥长坂一役,刘备再一次丢下了老婆孩子跑了,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曹营,才保得甘夫人和阿斗一命。但是却没有能够救得了刘备的另外一位夫人糜夫人。

糜夫人是刘备继甘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夫人,是商人糜竺的妹妹,家境十分富有。刘备失下邳和甘夫人之后,糜竺倾尽家财相助,并且还把自己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刘备与糜夫人共结连理之时,甘夫人却身陷吕布营中。建安三年春,吕布再次攻打刘备,刘备不敌而向曹操求救。来救的曹军和刘军依然不敌吕布,被吕布痛击,全军陷落,甘糜二位夫人又被吕布劫去。直到曹操亲自率军与刘备联合打败吕布,刘备才找回了妻妾甘、糜二位夫人。建安五年,曹操打败刘备,甘、糜二位夫人再一次被抢走,关羽也被擒。关羽听说了刘备流落到袁绍那里,遂带着二位夫人离开曹宫回到刘备的身边。曹操夺取荆州之时,刘备逃向江陵,途中在当阳长坂被曹军追上,刘备又再一次扔下了老婆孩子,糜夫人死于曹营之中。赵云极尽全力救回了甘氏母子。

糜夫人死后一年,受惊过度的甘夫人也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二岁。看来当刘备的夫人并不容易呀,甘、糜二位夫人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三番两次被丈夫丢下,被他人抢走,几乎没有想享过什么福。

继甘、糜二位夫人之后,刘备的第三位夫人是孙夫人。孙夫人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一故事中的主角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建安十四年,孙权为了夺回外借给刘备的荆州,假意以婚姻邀刘备到东昊,刘备有意联吴,便遵从了东吴的婚议,由赵云、孙乾陪同进入吴境。到达吴境的刘备深得吴国太的喜爱,真的就把孙尚香嫁给了刘备,真是应了那句俗话“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新婚一个月之后,刘备带着孙夫人回到荆州。这位孙夫人出身名门,从小嗜武,依仗着兄长的势力,很不把刘备放在眼里。刘备人蜀之后,孙夫人从东吴带来了一批吏卒,在蜀地纵横不法,谁都无法约束,刘备也要时时提防孙夫人的刀剑,不敢违背孙夫人的意思。孙权为了牵制刘备,以母亲生病为由劝孙夫人带着刘阿斗回东吴,途中刘阿斗被诸葛亮救回,孙夫人一人回到了东吴,从此孙夫人也留在了东吴,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他们的夫妻生活大约就持续了三年。孙刘之间关于荆州之争并没有结束,孙权攻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刘备痛心关羽之死,决心为其报仇,出兵伐吴。遭到东吴大将陆逊痛击,败走白帝城之时病死。孙夫人听闻刘备死讯,在长江边祭奠完刘备后投江殉情而死。

刘备在孙夫人之后又迎娶了吴夫人。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五月,刘备称帝立吴夫人为皇后。延熙八年吴后去世。

●为什么曹操墓与儿媳墓相连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写作倾向似乎就注定了曹操一代奸雄的形象。但是,从正史的角度出发,曹操在政治上其实也颇有建树。流传至今的曹操七十二家疑云,又使人们不得不发出“生前欺天,死后欺人”的感叹。

曹操七十二冢疑云是曹操亲手导演的一幕防盗墓的戏剧。至今人们也不知道曹操墓冢究竟在何处。而七十二冢的说法也被质疑,应该是134家。

历来人们对曹操的安葬地点,众说纷纭。

《彰德府志》记载,魏武帝陵在灵芝村。灵芝村位于铜雀台正南5公里。而铜雀台的南面就是曹丕之妻甄后的朝阳陵。公公与儿媳的墓为何又葬得如此之近呢?

甄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女,原名为甄文昭,嫁予袁绍二子袁熙。甄后美名远播,曹操父子早已耳闻其美貌。曹操败袁绍于邺之后,曹丕先曹操一步入袁府,见甄后美貌绝伦,遂纳之为妻。曹操见曹丕娶走了甄后虽无可奈何,却仍对甄后念念不忘。《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子的后人孔融,曾写过一封信给曹操,信中有“武王伐纣,以妲己踢周公”这样的话。孔融给曹操解释时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而曹操一向以周文公自诩,孔融的话也就是在说曹操与甄后之间关系微妙,甚至有私情。这样的“侮慢之辞”其实是在揭露曹操的家丑,曹操在盛怒之下杀了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