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4915400000066

第6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

求同存异,兼容并包

李斯在《逐客谏书》中曾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要招纳任用各处的人才而对一些细小的东西不以计较。一言以概之就是择才任才要“兼收并蓄”,即在大的方向的前提下,把人才的不入主流的方面暂且搁置在一边而“求用存异”。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用人都注意兼收并蓄。一方面用人无国界,蹇叔本是宋人但最后做了秦国的大臣,伍子胥也不是吴国人却做了吴国的大将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很像现代的足球俱乐部中相互引进人才,昨天他人麾下的爱才今天则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俱乐部领导是这样想:只要你有高超的技艺,能够给俱乐部带来利益,不管你来自何方我都可以要。另一方面各国都注意招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全都纳于门下。这时各国诸候纳士成风,比较著名的有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等。他们诚心求贤,一时宾客盈门,其中既有旷世奇才,也有“鸡鸣狗盗”之徒。人才不可以说不杂,但在危险之时他们都各显神通,可见择才重在一个兼收并蓄。

唐太宗用人也遵循这一原则,他提出选择人才要“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成尽其才”。在他即位前和即位后都注重人才的选拔,注意搜罗天下各方面的人才,而对其他方面不以计较。他生前重用了萧璃、秦琼和程咬金等异己集团的人才。特别是大臣魏征,曾帮助太子李建成策划争取皇位,“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是重用了魏征,魏征后来也以强谏而出名。

近代史上,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一方面他聘请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做教授;同时又聘请辜鸿鸿等一批守旧的文人讲学,蔡元培的这一方针实质是要让新旧思想相互竞争最后适者生存,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而且繁荣了学术并推动北京大学的发展。

用人要从多方面考虑。领导者应广收“五湖四海”之人,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然后加以任用。龚自珍说:“善相马者天下无弃马;善相士者天下无弃才。”说明了用人兼收并蓄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郁离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赵国有个人家中老鼠成患,就到中山国去讨了一只猫回来。中山国的人给他的这只猫会捕老鼠,但也爱咬鸡。过了一段时间赵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尽了,不再有鼠害,但家中的鸡也被那只猫全咬死了。赵国人的儿子于是问他:“为什么不把这只猫赶走呢?”言外之意是说猫有功但也有过。赵国人回答说:“这你就不懂了。

我们家最大的祸害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了老鼠,它们偷吃咱家的粮食,咬坏了我们的衣服,穿通了我们房子的墙壁,毁坏了我们的家具器皿,我们就得挨饿受冻,不除老鼠怎么行呢?没有鸡最多不吃鸡肉,赶走了猫,老鼠又为患,为什么要赶猫走呢?”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存在问题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其主流。赵人深知猫的作用远远超过猫所造成的损失,所以他不赶猫走。日常生活之中确实有像赵国人家的猫那样的人,他们的贡献是主要的,比起他们身上的毛病和他们所做的错事来,要大得多。如果只是盯住别人的缺点和问题不放,怎么去团结人,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呢?

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末节,以偏盖全,不会抓住要害问题去做工作。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做起才是正确的。

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妨碍了事业的发展。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失,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

古人把不究小节看作是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他们提倡的是胸怀大局,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看重的是人的才干,而不是他的问题。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业的人,不追究琐事。

战国时卫国的苟变,很有军事才能,能带领五百乘兵,即37500人,那时能带领这么多兵,可说有大将之才了。子思到卫国,会见卫侯时向他推荐苟变,卫侯说他知道苟变这人有将才,可是,他当税务官时白白吃了农民的两个鸡蛋,所以不用他。子思听了,要他千万别说出去,不然,各国诸侯听到了会闹笑话。子思指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认为用人要像木匠用木一样,“取其所长,去其所短”。今处于战国之世,正需要军事人才,怎能因白吃两个鸡蛋的小事而不用一员大将呢?因子思的话说到点子上,卫侯的思想这才转过弯来,同意用苟变为将。如果没有子思的推荐和教导,有大将之才的苟变就因白吃两个鸡蛋而被卫侯弃置不用了。

广泛地招贤纳士,集合起天下有智慧的人为自己服务,进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相反,嫉贤妒能,因为别人有一点小问题,就置人才于不用的人则十分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