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18

第18章 爱惜名声

我们每个人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下都试图确保个人的利益和生存。生活的现实是,如果你真心诚意、钱包外露地生活,你必须随时而且做好被伤害和丢失钱包的准备。一位圣人提着钱包在大街上行走,扒手的眼中没有圣人而只有钱包。对扒手来说钱包是他生存所缺少的东西,而钱包是谁的无关紧要。

●成为一个让人信赖的人

人们初次接触厚黑之道时,可能开始醒悟,过去他们常常是狡诈、残忍者的受害者,如今他们强烈希望马上讨回公道,谋求反击。通过学习,人们开始认识到,他拥有惹是生非、报仇雪恨的能力。在对抗中,你会变得渴望采取咄咄逼人的攻势,随时准备投身搏斗。这如同钟摆在你的一生中一直朝一个方向摆动一样,这时你试图调整它的摆动方向,让它往相反的方向摆动。当你将自己强硬的态度付诸实践时,众多好心肠的人们就会受到你的举止的伤害。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恶人,见到谁就冒犯谁。那些无心斯负你的人们,将会把你当做自卫的目标。这样,你再度成为受害者。

“使你觉得受骗上当,想对他人乱发脾气,也欺骗一回对方,这是人之常情,我在碰到这种倒霉事时,基本上也会有同样的反应希望以牙还牙,这是安抚受伤的自尊心的表现。不过,在这一点上,这样的人往往会吃亏,吃大亏。比如你没有签订成一份本来不属于你的合同,如果你因此而大发雷霆,或者冲动性地煽起报复的欲望,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就会有失去更多的危险。”

可是,年轻人会想,难道我们就容忍一些恶人肆无忌惮吗?

但是要知道,那种缺乏诚实的人在任何行业想长期生存下去都是不可能的。老是想欺骗他人、引诱他人,这种人只有苟延残喘之份,因为任何行业的圈子其实都很小。在一段时期内,欺骗顾客中饱私囊的确不难,但是这种小伎俩,长期来看必是导致他在商界惨败的隐患,成功者会像逃避瘟疫一样避开他们。最为重要的商界铁律之一,便是你给别人你不守信用的印象。

具有诚实的人格的人,就会持之以恒地保持高标准道德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这种人的日常生活总是认认真真、诚实坦率。在商界里面具备这种良好的品质是带来长期成功的生命力。

●赚取名誉上的财富

做一个诚实的人真的很重要,人们会认为你值得赖。人们会更多地依赖你。人们会认为你很有责任心。换句话说,你会为自己赢得良好的声誉。而这种声誉又会为你带来许多朋友和重要的商业合作伙伴,所有人都愿意同诚实的人打交道。

阿尤布·甘曾说说:“信用就像细细的绳子,一旦断了线再接起来近乎不可能。”

一般的经营者都是以正当、直率的手段扶持公司,提高效益。但确实也有不是那么正直的人,有的人认为“名誉不如财富重要”,他们高举的标语是和前者相反的。然而,世界不会宽阔得能让企业界无节操的人长期藏身,不能受其影响而将自己的信用置于险境。

洛克菲勒曾说:“我最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问我,在商界生存最重要一点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答道,是诚信。我认为,具有诚实的人格的人,就是有道德且品质高尚的生活态度的人。也就是说,他的日常生活总是正直、坦率的。在企业界,具备这种品质是带来长期成功的生命力。我想提醒你,不要把诚实说成是一种白送的礼物或最贵重的优点之一,而要把它看成是生命力。这是带来长期性成功的真正的‘生命气息’。的确有相当多的人不想诚实地进行商品交易(根本不考虑诚信的基本功用),而且那种人看来似乎多数都是每次背叛别人后就逃之夭夭。可是根据我的经验,你很快就会明白,那些人不可能会永远这样混下去。在企业界,没有比欺诈和违反道德伦理的商品交易的消息传得更快的了。而且这种传闻一旦传开,销售量的下降一般能说明这种状况所带来的后果。”

对于职场中的任何一个人来说,信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当自己不是欺骗对方,而是设法战胜对方,诚实地去迎接企业的挑战时,一定感到精神焕发,这就是守信用。要加强你的公司的信誉,让别人评价说这是一家可靠的公司,就不要忘记你本身和在你手下工作的职员的诚实。

诚实和慈悲心同样,不正直多半是由家庭开始的。最初形成孩子性格的是父母,不是别人。很遗憾,有很多父母一般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多数采取这样的教育方针。行动——父母示范的榜样一对孩子恐怕有10倍的说服力。如果你以各种方式表现出奸诈的行为——如在餐馆结账时,服务员少算了钱对自己有利就高兴,这样,怎样教孩子正直也是白搭。有许多父母由于自己本身的行为,不知不觉地以细微的方式教给了幼小的孩子怎样撒谎、骗人。这种行为常常在孩子长大后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

希腊的哲学家第欧根尼说过:“我在寻找正直的人。”爱尔兰哲学家乔治·伯克利也说过:“诚信是人人都高举的标语,但实践的人是很少的。”诚信也许确实是极少数人所拥有的财富。在企业界,信誉是奸诈的人不管赚多少钱都买不到的,他们无法体验赢得它的乐趣。随便干坏事的人无论怎么做,早晚警官都会敲他们的门。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有多少金钱吗?你希望对方知道你有多少股票、多少资产吗?这都是无聊的念头。只要你有良好的品格、良好的信用,随时都可以得到别人的关注,人格是像最有效的自荐书。人格伟大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个有百万家产的大富豪,见到一个名誉优良的人,就如矮子见了巨人一般;一个以邪术发了财的人,遇见一个严正不苟的穷人,一定会显得很窘迫;青年人应该了解人格的重要和它的伟大价值,否则真是一种无形的损失。

你应该利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赚取那些属于名誉上的财富。

●每天总结自己

“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不总结生活中经验的人只能原地踏步。

戴尔·卡耐基说:“我的档案柜中有一个私人档案夹,标示着‘我所做过的蠢事’。夹中插着一些做过的傻事的文字记录。我有时口述给我的秘书做记录,但有时这些事是非常私人的,而且愚蠢之极。没有脸请我的秘书做记录,因此只好自己写下来。每次我拿出那个‘愚事录’的档案,重看一遍我对自己的批评,可以帮助我处理最难处理的问题——管理我自己。

我曾经把自己的麻烦怪罪到别人头上,不过随着年龄渐增——希望也长了一点智慧——我最后发现应该怪的人只有自己。很多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认清了这一点。”

拿破仑被放逐到圣海伦岛时说:“我的失败完全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怪罪任何人。我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自己,这也是造成我的悲惨命运的主因。”

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订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艾尔伯特·哈伯特说过:“每个人一天起码有五分钟不够聪明,智慧似乎也有无力感。”一般人常因他人的批评而愤怒,有智慧的人却想办法从中学习。诗人惠特曼曾说:“你以为只能向喜欢你、仰慕你、赞同你的人学习吗?从反对你的人、批评你的人那儿,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训吗?”

与其等待敌人来攻击我们或我们的工作,倒不如自己动手。我们可以是自己最严苛的批评家。在别人抓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认清并处理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样做的。当达尔文完成其不朽的著作——《物种起源》时,他已意识到这一革命性的学说一定会震撼整个宗教界及学术界。因此,他主动开始自我评论,并耗时15年,不断查证资料,向自己的理论挑战,批评自己所下的结论。

美国一家大公司的总裁查尔斯·卢克曼曾经用100万美元请鲍伯·霍伯上广播节目。鲍伯从不看赞赏他的信,只看批评的信,因为他知道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东西。

福特汽车公司为了了解管理与作业上有何缺失,特地邀请员工对公司提出批评。

有一位香皂推销员,甚至主动要求人家给他批评。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担心会失业,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他自己身上。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有时他会折回去,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他这个态度为他赢得许多友谊,以及珍贵的忠告。他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总裁。他就是立特先生。

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切不可一错再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没有—个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成就卓著,而有的人却成就低下?其实,答案很简单:有的人一错再错,没有及时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延缓了前进的步伐。

孔子曾夸他的一个弟子颜回,说他:“不迁怒,不二过。”孔子非常重视的一项品质就是“不二过”,就是不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可能还会有另一些你没想到的后果。

●暴露了你的思维模式及行为习惯。如果你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这表明你的思维模式出现了僵化之处。在做错事之后,也许你想很好地反省自己,但你却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所以下次做事时还是出错;也许你发现了问题,但因为受到长期累积下来的行为习惯的束缚,下次做时还是明知故犯。这种人若是带兵打仗,定会吃败仗;待人处事时,也会生出许多是非。由于你何种场合出错早就被人料定,那你在与人竞争时还有什么胜算的可能呢?

●影响他人对你的评价。当人们评价一个人时,往往先看外表,再看其所做出的具体事情。事情做得好,进行得越深人,评价就高。如果老是做错事,人们对你的评价就低。若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评价就更低了,因为别人会对你的反省能力、做事能力及用心程度产生怀疑。即使你是无心之过,犯的是小错,别人也会对你的评价大打折扣。

人慎重地面对犯错及其后果。首先,你要反省与检讨自己,彻底了解自己犯错的原因何在,是能力问题、技术问题?还是性格问题、观念问题?尤其是后面的二者,有必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检讨,这样才不会自我欺骗,逃避真正的问题。其次,要反思自己及别人错误的经验,借反恩来提高自我警觉。人会犯错,经常是因为性格及习惯所造成的,反思错误的经验有助于修正自己性格及习惯上的偏差。

古时候,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古人也讲究“慎独”,把这当成圣人之道。因为只有每天反省自己的人才能从自己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说:“不经过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不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我们的宝贵经验就白白流失了。而实际上我们本来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学会很多东西,但大多数人却没有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总结。年轻人要想从一个“初生牛犊”变成成熟老练的人,就必须要经常反省自己,这样才能加快自己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