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19

第19章 职场基本修养

洛克菲勒曾对子女说:“如果你认为我所经历的一切从头到尾全都是成功,这说明你对我人生的大部分知之不说。成功人士看起来总是始终在朝着胜利的通途行进。为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他们每次败北时所秉持的必要的忍耐能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从没见过根本不为失败、失望以及要求得不到满足而烦恼,且能不断取得成功的人。能否度过种艰难的时期可化分出胜者与败者。我曾多次说过,有很多人由于过于害怕失败而放弃了参与竞争的机会。人总是只看见成功者的现在而无视他们长年的努力、失败、不满,甚至这能前所遭遇过并被克服了的重重困难。”

●对某些必然之事,要轻快承受

“对某些必然之事,要轻快承受。”这几句话是在耶基督出生前399年说的。但是在这个充满忧虑的世界,今天的人比以往更需要这句话:“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

人生的困难有时会接踵而至,就想“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情况是常有的。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极大的耐心。

正如有连遭不幸的公司,同样,也有连遭悲伤和苦恼的个人,这是这个社会的现实。没有人能弄清楚其中的理由,你也可以说命运难以捉摸。你可以痛恨人生不公,可以自我怜悯同时也在拼命挣扎,但是你也能够按照你的想法,直起腰杆,挺起胸膛,不管是个人还是在职务上,努力去面对避免不了的问题。

要相信主动权在于自己,而不在于问题。如果遇到睁开眼睛就是重重困难的境况,你就需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深思熟虑的拟订收复失地的计划的能力,要培养出这两种特别的气质。否则只能停滞于现状,受到严重的打击,日夜悲伤,什么也不想干,一味这样消沉下去。

为了拿出积极的行动,就有必要积极调整心情。这也许是最难的工作了。可是要战胜困难,首先必须要下决心去面对它。无论如何,要努力恢复自信。

可是,年轻人在遇到打击的时候,往往有种感觉:每天早晨起床,都不知道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其实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觉醒来,当前预想的困难一一浮现在脑海里,就容易胡思乱想。在这种时候,必须清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输,我要解决一切难题,我要胜利。”

度过艰难的每一天的关键是由个人的长期目标后退一步,将之改为短期的问题来抓——那就是以一天为单位过日子。闯出逆境的基本姿态,不是把今天一天当做一个星期、一个月或一年,而是仅仅度过24小时这一段,应该这样来调节心情。早上醒来时,你真正能安排的,反正只是这一段吧。谁都不能把一只脚留在过去,或者把一只脚踏进将来,不要受到过去和未来的限制而没有看到今天。

这种时候,一点幽默感可以起到很大的效果。当你失败时,对自己说:“是啊,这是常有的事,而且今后更糟!”年轻人经历的多了,就会发现确实是那样。没有比这更糟的事情,实际上是不可能有的。

在痛苦的日子里,年轻人可以独自呆着,集中精力想想自己人生顺利的一面。比如我们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较好的健康、香喷喷的饭、很好的朋友,这一切的一切。而这些也不过是人生真正的财富的一小部分。人常常会忘记这些宝贵的东西,直到失去了才发现。

●忍耐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用“以一天为单位”这种姿态去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行之有效,最需要的是忍耐。忍耐力强是年轻人特别难以培养的优秀品质。要为人生备战,你就必须在你的堡垒里配备忍耐力。曾经当过医生的法国讽刺作家拉伯雷远在16世纪就曾经说过:“忍耐力强的人,什么事业都能完成。”莎士比亚也留下过同样的话:“没有忍耐力的人,是多么贫穷。”

有时我们感到自己已陷入了窘境。实际上只不过是有一些困难堆成一座小山而已。你得把它们整理整理,一一评价,一时解决一个。要学会忍耐“暴风雨”,一个波浪一个波浪地,一天一天地度过。一般来说,这种处理方法绝不是新的,处于困境的时候,使用这种方式的人很多。在重压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足够的忍耐力。

有时我们会面对人生中某些不可挽回的丧失,这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西方有一句俗语叫做:“不要为泼了的牛奶哭泣。”正如杨柳承受风雨,水适于开始容器一样,我们也要承受一切不可逆转的事实,对那些必然之事主动而轻快地承受。

卡耐基曾这样描述他自己经历的不幸:

小时候的一天,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密苏里州一间废弃的老木屋里的阁楼上玩耍。当我从阁楼爬下来的时候,先在窗栏上站了一会儿,然后往下跳。我左手的食指上戴着一个戒指。当我跳下的时候,那个戒指钩住了一根钉子,把我的整根手指拉脱了。

我尖声地叫着,吓坏了,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是在我的手好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为此事而烦恼,烦恼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接受了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现在,我几乎根本就不会去想,我的左手只有三个手指头和一个大拇指。

几年之前,我碰到一个在纽约市中心一家办公大楼里开运货电梯的人。我注意到他的左手齐腕都截断了。我问他少丁那只手是否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情来。”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一间15世纪的古老教堂的废墟上写了这样一行字——“事情是这样,就别无他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别的样子。但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或者用忧虑来毁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最后可能会弄得精神崩溃。

已故乔治五世在他白金汉宫的房里墙上挂着下面的这句话:“教我不要为月亮哭泣,也不要为过去的事后悔。”叔本华也说过:能够顺从,就是你在踏上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经理凯勒先生说:“要是我碰到很棘手的情况,只要想得出办法解决的,我就去做。要是干不成的,我就干脆把它忘了。”

我从来不为未来担心,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影响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也没有人能说出这些影响都从何而来,所以何必为它们担心呢? 19世纪以前罗马的大哲学家依匹托塔士的理论曾说过:“快乐之道无他,只有一点,只要是我们的意志力所不及的事情就不要为之忧虑。”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老师在教室里给每个小孩一块软糖,并告诉他们,老师要出去一下,等回来后如果发现谁的软糖没吃,老师会再给他一块,如果已经吃了,就不会再给。当老师回来后,发现有的孩子已经把糖吃了,有的没吃。17年后,当孩子长大成人,心理学家对这些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没吃软糖的,即能够推迟享受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些马上吃软糖的,几乎都没有取得大的成就。

同样的,无论是在球场上、在商场上、在战场上,还是在政坛上,那些不为眼前利益所动,能够推迟享受,坚持把最重多、更好吃的

“软糖”。坚强的忍耐,是成功者应有的气质。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长不高看不远;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没有苦中苦,哪来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样脆弱,既然睁开眼睛享受风的清凉,就不要埋怨风中有细小的沙粒。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嘴不言。不要养成挑三拣四的习惯。不要雨天烦打伞,不带伞又怕淋雨,处处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记住,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

●低得下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挺胸昂首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五尺高,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

大师们提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浩瀚的社会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富兰克林就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并把它列入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当你从困惑中走出来时,你会发现,一次善意的低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低头亦是一种能力,它并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比作爬山,有的人在山脚刚刚起步,有的正向山腰跋涉,有的已信步顶峰,但此时,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请记住:要把自己放在山的最低处,即使“会当凌绝顶”,也要会低头,因为,在你所经历的漫长人生旅途中,总难免有碰头的时候。

低头亦是一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走得更精彩。

自考本科毕业的小丽应聘到一家外贸公司,她职位的意向是经理秘书。但是,公司安排给她的工作是杂工,具体的任务就是负责影印文件。工作难找,小丽犹豫了片刻后,还是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同事们有了需要影印的资料,便会拿来让小丽影印。有时资料比较多,同事们将资料撂下,然后一五一十地告诉小丽,哪份材料需要影印多少份,哪份材料需要如何影印。

小丽记忆力好,不必记录就能准确而及时地完成工作。来取资料的同事也只是浅浅地点个头,然后就扬长而去了。小丽是个很有耐心的人,给大家影印资料时,都会甜甜地一笑,然后麻利地完成任务。

有一次,经理拿一份合同给小丽影印,十万火急的样子。细心的小丽习惯性地快速浏览了一遍,当经理有些不耐烦地催促她时,她指着一处刚发现的错误给经理看。经理看完以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小丽的更正为公司避免了五百万元的损失。

小丽立了奇功,经理自然对她委以重任,辞掉了现任的秘书。小丽坐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那张办公桌。在后来公司的例会上,经理说:“简单事,重复做,要有超凡的耐心,更要有过人的敏锐,那样才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

●能把讨厌的事情做好

很多人面临不感兴趣的工作,容易在压力下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如紧张、沮丧、拖延、回避或敷衍等等,但最后都难免要面对不利的后果,如老板的批评、父母和老师的失望、考试失利对人生的负面影响。

所以,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也是部分成功人士的秘诀。那如何做好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呢?

反思自己的处境,认识自己目前的应对措施和后果

你可以问自己是否能够对目前困扰你的事情说“不”,如果不能,那么你正在采取的消极应对策略,如拖延、敷衍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后果是你可以或愿意承受的吗?你可以在纸上反复推敲这几个问题,最后你会发现,不利的后果比目前烦人的工作要可怕得多。

要分析自己为什么对这件事没有兴趣,能否培养自己的兴趣

如果是因为对事情了解少而没有兴趣,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兴趣。

比如当深入处理枯燥的报表数据时,你可能会对相应的电子表格软件产生兴趣,并发现软件中有你所不熟悉的统计功能,而掌握了这些统计方法后,你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些事先干着,兴趣可能就会出现。

如果是自己基础不好,能力不够而导致兴趣不足,就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例如,拿着数学题无从下手,大多是因为基础太差,你会发现对着题目发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那么就静下心来,从简单的题入手,如果你能解决简单的题目,你的兴趣就开始出现了。

如果发现还是不能培养自己对某事的兴趣,那么想想这件事情对自己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如果数学成绩能过关,我就能考上憧憬的大学;如果我和这个讨厌的客户签下合同,老板一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如果事情本身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又不得不做

如写应景的官样文章,你可以跟自己订个合同,确立犒劳自己的方式,如做完后给自己买件衣服、请家人去饭馆吃饭庆祝、或痛快地玩一天自己喜欢的网络游戏等等。也就是说,你可以安排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放在你厌烦的事情之后,想到做完手边的事后就能痛快地做自己喜欢的事了,你就有做好手头事情的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