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03

第3章 选对池塘钓大鱼(2)

第二种情况,则是通过这种形式作广告,对公司作一些宣传。报纸招聘、现场招聘都有这种情况。有许多公司都会在招聘启示的最后注明清勿电话联系,未约勿访。既然你不知道哪个公司真招,哪个公司假招,就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死等一家。有的公司为了提高公司的档次,显示公司的实力,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出现并在招聘启示中虚设几个职位。

有的单位感到平常养那么多打字员和校对员没必要,可突然有“大活”又不能按时做完。于是,他们定期在报纸上登一些招聘启示,将报名人员记录在册,一有“大活”来了,就通知一定人数来面试。面试的意思就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考考你。打字员吗,就交给你每人两大篇文章,看谁打得又快又准确;校对员吗也同样如此这般。求职人员一定会尽心竭力去完成,自然是最优秀的水平。如此半天一天下来,应试人员的考试结束了,他们的工作也OK了。既然是考试就不是一定能录用,更不必付工钱,就这样白白地利用人家的劳动力。

●招聘公司的欺骗行为

面试收费。在人才招聘市场中,常有人利用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诈骗学生,伪造招聘信息,或拿来现成的招聘信息改头换面,然后通知学生前往面试,要求学生出发前把面试费汇到他们的某个账户,金额一般为50元至200元不等。其实,招聘面试是一种双向选择的机会,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单位,并没有为对方提供任何具体的服务,所以根本不应涉及费用。所以,凡是看到要汇款或者带现金给面试方的这种信息,根木不用理睬。如果是你心目中的公司,可直接找对方人事部,确认面试的时间、地点。

扣留证件。到外地应聘成功的应届生,在接到聘用函后,通常会碰到户口迁移问题。作为公司,理所应当为他们办理。但在试用期内,应届生发现公司原先承诺的种种条件都未能兑现,便理直气壮地提出在试用期内无条件地走人,这时有些不规范的公司便以办理户口为由,扣着应届生的身份证等证件不放,要求赔偿所谓的“违约金”(其实试用期走人不用赔偿违约金,况且是公司不兑现条件在先),甚至就是卡着不放人,应届生面对此类情况往往一筹莫展。其实,毕业生初到用人单位,不要急于把证件交上去。一来多了解这家公司的背景、口碑,二来在刚开始工作的数天内多长个心眼,和同事熟悉之后,随便聊一聊这家公司的情况,三来自己用心观察公司的员工、管理层做事是否有规有矩、认真可靠。当你确认这是家值得信赖的公司的时候,再把证件交上去。

以高职位作诱饵,实际挂羊头卖狗肉。现在许多公司在招聘中都美其名曰招聘“销售经理”“客户主任”来吸引应届前去应聘,当学生信以为真地去了,才被告知是从事拉广告、直销、甚至是陪客户喝酒等工作,有些学生不愿意屈就,愤而离开;可也有些学生、特别是一些外地来的大学生,迫于工作难找就勉强留了下来。

还有的招聘启示很会打动一些人:良禽择木而栖;创业之路就在你的脚下;不要为暂时的逆境而困惑,不要因命运的坎坷而叹息;到这里来吧,它将帮你扬起生活的风帆,带给你丰厚的收入。底下还有煽动性的注解:月薪要求两千元以下者免试;招聘职位大都为业务经理、业务代表、美容讲师……其实业务经理也好,业务代表也罢,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到公司(通常租用中档旅馆或学校用房)集合,交若干押金(足够产品成本),领若干产品,组织者带领大家象入教那样高呼一些“我能成功”之类的口号,然后两两组合,昂然走向大街小巷,利用公司培训时传授的所谓最先进的营销方法,销售其公司的产品。

其实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应该从基本做起。在一两年工作期间,表现出你的天分和潜力,被管理层认可,才会把你放上管理岗位。所以,现在开始,脚踏实地地努力。

求职时要当心七种非法招聘:

一是非法人才中介机构。重点是:未经批准,单位名称、业务范围有“人才”字样的;外地人才服务机构未经批准在本市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的;职业介绍机构未经批准从事人才中介业务的。

二是非法人才网站。重点是:本市互联网机构未经批准专营或兼营人才中介业务的;外地人才网站未经批准在本市从事人才中介业务的。

三是非法人才中介行为。重点是:人才中介机构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年检、变更等手续的行为;人才中介企业擅自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特别是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人才中介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欺诈、违规收费等行为。

四是擅自举办人才交流会的行为。重点是: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举办交流会冠以“人才”、“毕业生”字样的交流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未经批准举办各类人才交流会;各区(市)市场、分市场未经批准举办跨区域或全市性人才交流会的。

五是非法招聘行为。重点是:用人单位收取应聘人员报名费、培训费等违规费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会场内以招聘为名实际从事促销等商业行为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会场内擅自张贴招聘小广告的。

六是非法人才引进。重点是:人才引进中存在伪造学历、伪造档案等造假行为的;以给外地毕业生和外地人才落户为条件实行假接收,违规收取费用的。

七是非法招聘广告。重点是:发布不符合有关管理规定的人才招聘广告的单位和媒体。

总之,年轻人进入社会,需要了解社会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在求职的过程中要提高警惕,谨防各种陷阱,免得在求职中走不必要的弯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

●最常见的求职失败原因

年轻人因为没有或缺少工作经验,在求职应聘中会有一些盲目,或者因为自身的能力或品行方面的原因,难免会遇到失败。最常见的求职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期望值太高或职业太热门。

有些求职者在选择单位时,不切实际地确定了过高的标准,因而导致求职失败。对于落聘者来说,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适当降低这些“高标准、严要求”,针对各自的特点与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单位。有的单位具体情况不能兼顾你的要求,就要抓住主要矛盾。例如,有的求职者首选专业对口并且有任务干的单位,有的求职者用发展的眼光分析该单位,认为它很有前途,故而予以考虑等。

●经验或修养不足。

有些求职者竞争实力本来不差,但是应聘面试经验不足,回答问题不是紧张回答不上来,就是回答一些不着边际答非所问的话,临场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或平时修养不够,给主试人印象不佳,从而痛失良机。面试中,你的目的是说服对方录用你,那么就要将你的有力条件和潜力尽量展示给用人单位,而不能采取“待价而沽”或过分谦虚的态度。总之要很好地把握自己,掌握分寸。

●成绩、能力不佳或所学专业不对口。

专业口径窄,出现专业不对口怎么办?应聘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应辩证地认识专业对口的关系。从主观方面来讲,在校期间要努力拼搏、主动学习增强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选择学生要看基本素质以及其智能和技能等多方面的情况。

●弄虚作假或投机取巧。

一些求职者为争取好工作,不惜涂改专业成绩隐瞒实际情况,这首先在人格品行上就没有过关,当用人单位了解真实情况后,便不予录用。

●夸夸其谈,锋芒毕露。

相互尊重和以诚相待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在与用人单位面谈时要注意通过谈吐谦逊、自然来增加自己的可信度和亲和力。夸大其辞与不恰当的锋芒毕露使旁听者产生反感,反而暴露了性格中的弱点。当然,谦逊不等于自卑,在该表现自己个性和独特见解时,也需大胆沉稳。具体而言,在应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时,谈话应谦虚一些;而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许多管理方式较为现代、西化的单位,可大胆表现,灵活随意。这与国内企业和外企在理念及管理方式上的本质差异相关。

●思想作风和态度不端正。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聘用后。一般都有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在试用期间被辞退,除了极少数是因为专业知识、能力太差外,许多人因为忽视工作态度,不遵守组织纪律所致。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态度、组织纪律和业务能力都一样看重。他们最不欢迎的就是眼高手低,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牢骚多,缺乏埋头苦干精神的人。可见思想作风、工作态度不好的人,再有才能也不易被聘用,更不会重用。若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作风散漫,不能与他人合作共事,势必办事效率低,也影响到整体的效率和带坏工作风气。这样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频繁跳槽,自我炫耀。

人才的流动日趋频繁,每一个进入人才市场应聘的人相信都有一定的跳槽记录,虽然大多数单位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但同时与之相矛盾的是,很多领导又忌讳跳槽很频繁的人。不从一而终,不安于本职工作,老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不肯埋头工作以求进取,只是单纯要求回报,必然被用人单位所唾弃。因此,对工作经历在短时间内频繁更新的求职者而言,切忌不要把自己跳槽的经历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

这些都是初涉社会的年轻人应尽量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