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清华学得到:学会生活与学会工作
4934100000052

第52章 送给自己一些健康(2)

有人会问:难道说笑也是一种运动。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的,笑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大笑时,不仅面部肌肉得到运动,而且四肢、心、肺机能都得到扩张和收缩锻炼,呼吸系统因此而把废物清除出去。消化液大量分泌,从而促进了消化功能,使食欲旺盛;血液循环加快了,使人面色红润,容光焕发。此外,笑还是一种“精神润滑剂”,是快乐愉悦的表现,可以使紧张的心理顿时松弛,内分泌功能协调顺畅,对身心均有良好影响,因而有强身的功能。可见,笑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具有奇特的作用。生活中倘若没有笑声,人就会郁闷而生病;笑口常开,利己而悦人,益处非凡,何乐而不为

英国前任首相帕麦斯松在年轻时作过小吏,由于工作过分紧张,精神失调,身体十分虚弱,虽然长期药物治疗,仍无起色。后来,一位医生对他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检查后,开了一个奇特的药方:“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机智的帕麦斯松对此反复推敲玩味,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天机”。从此以后,他经常抽空去看各种滑稽戏、马戏和喜剧。经常高兴地大笑,愉快的心境使他恢复了健康,又开始新的学习和工作。后来以至登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在我国古代也记载了关于笑的故事。其中一个讲到:从前,有一位知府大人患了一种奇怪的病,茶饭不思,浑身无力,打不起精神,曾遍请名医诊治,仍不见效。患者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更是愁上加愁。一天,有位郎中听说此事后,略一思索,心头一亮,便有了底数,他来到知府面前,经过“望、闻、问、切”之后,便开了一剂药方,用信袋封严后,庄重地递到知府手上,严肃地提示到“请大人每天清晨起床后看一遍方即可,不须煎药,一周后即可见效。”知府大人按照郎中的要求,每天清晨看一遍处方,看过后每天都不时地开怀大笑,一周后果然康复。请你猜猜看那个处方上写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心情经常不好,并因此影响到了你的工作和学习,为何不设法让自己笑一笑呢这是一种天赐的良药,十分有效,与生俱来,用之不竭,且不费分文,何不一试!

●敲腹背健身的方法

敲腹背是我国古老的健身法之一,其特点是腰部按摩与背部按摩相结合,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可做得到。中医理论认为:腹部肚脐处称丹田,也叫做前命门;背部和肚脐相对的部位叫做命门,又称后命门。这种健身法的要领是在腰转动带动下叩打腹背命门穴附近,所以也直接称作“砸命门”。其动作要领分为以下两个步骤:首先是全身放松,膝微曲,轻握拳,两臂自然下垂,意念集中到肚脐,即前命门处。其次以腰转动带动两臂,一臂向前握拳砸在腹部肚脐附近,另一臂也随后握拳顺势敲在背部命门附近。腰部如此左右转动,两臂交替敲打。为了做到这一点,须做到全身放松,以腰转动的惯力敲打。

有几个关键地方需要提示:要凭借腰部转动的惯力敲打;在运动中,两臂仿佛是根绳,靠惯性摆动;前臂和拳头像是槌子,关键就在于利用腰部转动的惯性力量,切忌两臂僵硬。敲腹背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定,以感到轻爽松快,身体微汗为适宜。要循序渐进,用力不可过猛,切不可勉强,由于对内脏有振动,因而不宜在饭后进行。如在早晨空气新鲜时锻炼,效果会更加明显。

●冷水浴健身的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体现在保健方面,国内新兴起所谓“三浴”健康法,即日光浴、森林浴、冷水浴。实践证明,这几种方法对祛病强身,效果确实很大。但凭心而论日光浴和森林浴,需要专门时间到专门地点进行,要受不少条件的制约。而冷水浴呢,则简便易行,甚至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随时随地操作起来,不致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以下几种方法,既可单独进行,也可按顺序集体运用,逐渐由局部到整体。

1冷水洗脸

操作要领是:洗脸以前先用手掌把脸部擦热,然后用冷毛巾轻轻摩擦额、腮、鼻、颈和双耳等部位,真正把脸全部擦得火热为止。这样有助于面部以及周围的血管较好地适应室温变化,有助于血液循环。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有效。

2冷水洗脚

操作要领是:每天晚上就寝前,先将双脚浸泡在冷水里几分钟,不停地摩擦足部,然后用干毛巾把足部擦干擦红。若是在冬天,冷水洗脚后可用热水再洗洗。

3冷水擦身

操作要领是:采用按摩的形式进行擦洗。操作时,应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擦洗:先擦颈部、双臂;再擦胸腹,最后擦背。而后,向下方进行,擦洗两腿、腹部等。在擦洗四肢时,沿向心方向进行,帮助静脉回流,摩擦动作要柔缓,不可用力过猛,可反复多擦几次。

4冷水淋浴

冷水淋浴就是平常说的冷水浴,邓小平同志生前最喜欢冷水浴,终身受益匪浅。操作要领是:刚开始进行时,水温不宜过低,以后可逐步降低水温。淋浴时即可用喷头从上到下冲淋,也可直接用器具盛水浇身。淋浴同时,要不断地自我按摩,用毛巾随水流不断擦洗,全身皮肤在骤然接触冷水时,因感觉到强烈刺激,故时间不要太长,随着锻炼的深入,不断加长时间。最初锻炼时,在寒冷的冬季一般进行一分钟左右即可,最多的不要超过五分钟。

冷水浴最好能从炎热的季节开始,坚持不懈,直至冬季。体质较好的人可在秋冬季节尝试并坚持游泳锻炼;而体质较差的人则不必勉强。

冷水锻炼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它的“量”,要循序渐进。刺激量过小,如水温不低,时间过短等,内脏器官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神经系统也因不够紧张而引不起高度兴奋;反之,刺激过强,热量消耗超过人体生理负荷的极限,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以致导致生病。每次冷水浴前后一定要充分运动,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锻炼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特别是对关节部位更要注意,一般在冷水浴结束后,要迅速将身上的水珠擦干,用干毛巾将全身的皮肤擦红,然后用手掌在关节部位进行快速摩擦或使这些关节快速运动,直至感觉到发热为止。大的关节部位,如膝、肩、腰、面,加热活动约需数分钟,活动完毕以后,应赶快穿好衣服,避免受凉,冷水浴后的最佳感觉是浑身觉得温暖舒服,不出现寒颤,神清气爽。

此外,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去健身房等场所去锻炼,也是开发潜能的有效形式。

●吃饭只吃八分饱

据说,美国有个叫杰克逊的农民,他活了150岁,英王发现后,召他进宫,请他传授长寿之道。可他去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后,面对招待他的美味佳肴,他大大地饱餐了一顿,由于吃得太多,竟然在不久就死去了。宫廷医生对他进行尸体解剖发现:他的各个器官均无衰老征象,问题就出在他进宫后太贪吃才遭此不测。

吃得太饱也会致命,这就是不懂饮食规则而导致的恶果。

有些人一遇到美味佳肴,便禁受不住诱惑,开始大吃大喝,直到“吃饱了撑的”,才肯罢休。这种错误的饮食习惯往往会给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古人云:“一饱为足,十饱伤人”、“一顿吃饱,十顿吃汤”、“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吃得过多,会严重伤害身体的正常运转,正如中医所说:“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吃饭吃得过饱时,就会昏昏沉沉,精神恍惚,很多人以为这是正常现象,殊不知,这就是因为吃得过饱而导致的。饱食使得肠胃负担过重,人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于是大脑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得不到足够的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就出现了头脑迟钝、犯困的现象。同时,进食过饱,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多余的热量会变成脂肪,沉积于皮下及脑等组织器官内,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健忘等诸多症状。

饱食对人体伤害很大。健康专家研究表明,人吃得太饱后,有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长因子”的物质在大脑中快速增长,而这种物质正是引起脑动脉硬化的罪魅祸首。如果我们长期每餐饱食的话,这种物质就会在大脑中不断地积存增多,当它达到一定量时,大脑动脉便会发生硬化。

我们进食的大多是混合食物,从胃排空的角度谈,消化时间根据食物成分的不同大约在1~4个小时左右(消化时间: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而实际上在胃内食靡完全排空之前,就已经产生明显的饥饿感了,如果两餐之间间隔时间过长(4~5个小时,甚至更长),容易产生饥饿感,进而导致过量进食。

经常饮食过饱,不仅会使消化系统长期负荷过度,导致内脏器官过早衰老和免疫功能下降,而且过剩的热量还会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引发肥胖、高血压等“富贵病”。另外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引起冠心病病人发作心绞痛,诱发胆石症、胆囊炎、糖尿病等。少食多餐能够避免饱食现象的出现,对于维护自身健康是很有益的。

正确的饮食规律,应该是一日三餐,只吃八分饱。真正生活有节制、有规律的人大都不会“饥一顿、饱一顿”,而是拥有准时吃饭,到量停箸的好习惯。

有一句这样的谚语:宁可撑死人,也不占着盆。意思是指,吃饭一定要把自己餐具里的饭吃完,即使吃饱了也要这么做。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这就违背了吃饭只吃八分饱的饮食原则,科学的做法应该是“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饭吃不完了没关系,但是如果非要迟到肚子里去,则危害就大多了。

为什么要吃八分饱呢?这是因为一般的食物在胃中约4小时左右即被全部排入肠中,因此除晚餐至次日早餐外,每餐进食时间相隔在4~7小时为宜。间隔时间过短,胃中食物未消化完而又进食,就会影响胃的功能,久而久之容易得慢性胃炎和消化不良。而进食时间相隔过久,胃早已排空,过多的胃酸侵蚀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易发生消化性溃疡,还会使肠液分泌和肠道蠕动受到抑制,出现腹胀、便秘等症状。

托尔斯泰是一个懂得节制饮食的人。作为一代名人,他要经常出席文人墨客、社会名流、政界要人的各种宴会,但是面对山珍海味、美馔佳肴,他从不贪嘴,始终只吃到八成左右便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