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江苏镇江有一家倡导健康饮食的“八分饱”饭庄,由于饭庄在起名上别具一格,很是抓人“眼球”,在镇江竞争异常激烈的餐饮界广受关注,以“名”夺人而生意红火。其实,这家饭庄在硬件上并没有过多出奇之处,但他们在为每一位食客点菜时,总要刻意提醒菜肴的荤素搭配和营养结构,经过培训的服务员,讲解起健康饮食来,头头是道,明显优于一般饭店的服务员。这家店总部在台湾,是一家连锁店,之所以要起这样一个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现在的人猛吃猛喝、暴饮暴食的太多,不仅不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在饮食的营养上也是顾此失彼,对健康很是不利。
现在人不是没有吃的,而是不会吃,好多现代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将军肚"等都是吃出来的"病"。正是基于此,古人有"事做十分勤,饭吃八分饱"的古训,"八分饱"饭庄即由此而得名。这一古训也是他们的店规,所以在"八分饱"饭庄,他们除了在客人点菜时适当给予"指点"外,他们还会及时提醒在饮食过程中海吃海喝的客人。
日本人吃晚餐也讲究“饭吃八分饱,不把医生找”。他们外出就餐时,有两个好习惯:一是食客按照自己的食量订餐,不够再追加,不讲究排场;另一个是店家精心烹制菜肴,不以量大取胜。日本人在享受晚餐时,利用饮食沟通情感,因此晚餐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长。那么,如何避免饱食呢?那就是少食多餐。中医很早以前就提出了少食多餐的养生观点。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药王孙思邈也曾说过,“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就是关于食不宜过饱,宜少食多餐的阐述。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少食多餐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
★少食多餐是近年来众多养生保健专家所推崇的健康饮食法门。少食多餐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糖尿病人少食多餐还有利于控制血糖。 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可太少,也不可太多,吃到八分饱是最理想的健康状态。★
●饮酒与健康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饮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世界性现象。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离不开酒,酒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们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使者。
对于一个好酒的人来说,喝酒的理由那就多了去了。逢年过节要喝酒,谓之“喜庆酒”;结婚要喝酒,称“喜酒”,生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就是死 了人,办完丧事也要办几桌,谓之“谢和酒”,意思是对帮忙街坊邻居的感谢之意,特别是老喜丧(七八十岁过逝的),更是要多摆几桌。遇到朋友相聚,亲戚来访,随时都喝,故有“无酒不成席”之说。酒桌上是无话不说,不少的事儿就是在酒桌上谈成的。
酒在人类的保健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药酒是人们公认的良药,我国许多中药也是用酒来炮制的。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但是如果过量饮酒,就变成有害了。只有充分了解饮酒对人体健康的益害,掌握科学的饮酒品质、数量和方法,才能使您在酒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老杨一生好酒,却从不贪杯,因此他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他不像一些酒鬼,一上酒桌就不要命,直到把身体喝垮。老杨不同,他有自己的一套“酒经”,说起来既有意思,也给人许多提示。在这套“酒经”里,他把喝酒的人归为“六等”,各等有各等不同的感受。
第一等为“抿”,就是轻轻地用嘴在酒杯上抿上几小口,顿觉爽快,最多喝一两来酒,使人心情舒畅;二等为“品”,就是用嘴一小口一小口地慢品,二两酒下肚,给人有一种陶然之感,心明气爽,恰到好处;三等为“喝”,三两的杯子,三口两口下去后,便有了微醉,一觉睡过来,神志明白,该干什么干什么;四等为“饮”,喝酒如喝凉水,四两起步,喝着、喝着话就多了,两眼犯直,醉眼目蒙目龙,走起路来脚底下没根儿;五等为“灌”,总恨那酒下去的慢,端起杯子仰口而进,半斤酒下去,就大醉了,语言不清,哭笑不能自控,最容易耍酒疯;六等为“吹”,喝酒不用杯子,直接用瓶子嘴对嘴,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是往肚子里顺,一会儿就酩酊如泥,人事不知。
用老杨的话说,这喝酒“二等”为佳,“三等”要即可而止,要是喝到“五等”就没什么意义了。他的这个“酒经”很有道理,得到周围不少酒友的认可。★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能带来欢乐与享受。但要长期过量饮酒,则会伤气耗血、损肾之精、生痰动火、损害健康,并带来种种灾难……
1、对心脏的危害。
对心脏病人来说,饮酒有害无益。大量酒精的长期刺激可使心脏发生脂肪变性,减低心脏的收缩力,影响其功能。
2、对肝脏的危害。
长期的过度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进入人体后,95%以上的酒精经肝脏氧化分解、解毒和排泄。如果过量饮酒,加重肝脏细胞的负担,酒精可使脂类氧化降低,使脂类合成增多而形成高脂血症;酒精转化成的乙醛,使肝细胞受到损害后,还抑制肝细胞合成蛋白质,造成脂肪充填而形成脂肪肝。继续饮酒发展成酒精性肝炎,继而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危害人的健康乃至生命。
3、对性功能的影响。
少量饮酒可加强血液循环兴奋精神,有助性的冲动,但过量饮酒、酗酒、嗜酒影响性功能。因为酒精为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可干扰性兴奋激起的反射传递途径,使性兴奋及性高潮的生理反应变慢、消失。另外,过量饮酒可以破坏分泌激素的腺体降低男性血液中的睾酮,致使男性性欲减退,导致阴茎勃起障碍,甚至出现阳痿。酒精还可严重损害睾丸细胞,影响精子产生,进而影响生育。
4、过量饮酒可中毒致死。
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因大量饮酒引起急性酒精中毒致死的事件。尤其是逢年过节造成的中毒事件较多。据报道,法国每年因酗酒引起死亡的人数达4万多人;全世界发生的车祸,1/3以上是因酗酒造成;英国每年被淹死的人中,有90%是酒醉后落水的。
过量饮酒,轻者使人酒醉,有损身体健康;重者可导致中毒死亡。因此,饮酒的关键在于有节制、有规律地饮用适量的酒。具体来说,饮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首先要遵循适量、少饮的原则,不要过量饮酒。
2. 喝酒前,应先吃点东西,忌空腹饮酒。
3. 睡前不宜饮酒。
4. 情绪不好时,不宜饮酒。
5. 孕妇不能饮酒。
6. 性生活前不宜饮酒。
●饮食搭配有助于长寿
在我们周围,很多老人之所以健康长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很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科学理论也证实,凡是能保证机体活动所需营养结构,并能使机体保持平衡的饮食,即是最优化的,有利于长寿的。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活了91岁,他的饮食相当简单,但很合理,他最爱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也不拒绝肉食。他对饮食很有研究,曾多次修改营养师为他制定的食谱,酒也喝得较少,从不贪杯。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效地保护了他的心血管系统。
大画家刘海粟十上黄山,锻炼了意志和身体,他平时注意饮食,不挑食品的粗细和味道,但很注意食物中的结构,力求荤、素、咸、淡相宜;他爱吃稀饭和软饭,不吃油腻食物。
著名作家孙犁生活有规律,勤于读书,喜爱花鸟虫鱼,书法养生,饮食更为普通,清晨吃玉米稀饭或稀饭一碗,馒头一个,佐以酱菜,中午多是面条,晚饭又是稀饭或玉米稀饭。午饭,晚饭吃炒菜多是豆角,菜里有时加点瘦肉丝,主食除馒头外,也吃烙饼、包子。
著名作家冰心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饮食生活有规律,她每天7点钟吃早饭,喝一碗奶,加上少许咖啡和蜂蜜,小半碗稀饭和一个蛋白,每顿饭吃一个香蕉,中饭、晚饭总是半碗米饭,吃一点肉或鱼、豆腐,各种带纤维的蔬菜和几匙汤,睡前喝一碗牛奶。
诗坛泰斗臧克家把自己长寿之道归纳为:“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臧老认为,适量的营养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他向来与烟、酒、麻将绝缘。饮食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花生是他每顿必吃的菜。
合理的饮食搭配,对人类的健康、寿命都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幼年时起,就必须注意营养饮食,要有科学、最佳的营养结构。否则,不但对幼年时期身体有碍,对其成年以后的健康、寿命都有影响。
在饮食搭配方便,很多人由于受到“应多素少荤”的影响,尤其是听了一些专家言论,说是吃素能够减少患心血管病的机会,更加重了对荤类菜肴的偏见,便以为“吃荤害处多,吃素才长寿”。其实,这种观念不够全面,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是错误的。
有一位高僧在临终前,医生曾为他做过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发现他患有非常严重的营养不良,这才是导致他去世的主要原因。另外,有医学家对嵩山少林寺众多碑文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考证,结果发现一个惊人秘密:碑文中记载的大部分和尚都是死于30~40岁。这些“不沾荤腥”专门吃素者之所以“英年早逝”,是不是同样死于营养不良呢?
荤菜尽管有其对人体不利之处:易致肥胖、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它亦有功不可没之所在:增强人体质,补充脑细胞,促使骨骼生长,使人肌肉更加结实,皮肤更有光泽,精力充沛。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膳食标准远远高于常人,他们只有吃了足够的“荤菜”,才有精力完成超过常人的运动量。如果天天给他们吃“青菜萝卜”,还能“动”起来吗?我国西北地区有一种个头不算高的马,由于它每天要翻山越岭,所以主人每天都要喂给它一定数量的肉食,才使得它们“爬山如履平地”。
近年来,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食用一定数量的肉食才能够长寿。因为肉食中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他们对70岁的老人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长寿需要如下众多条件:血液中的血色素要多,胖瘦适中,手的握力要大,短期记忆力要强,要有热爱运动的习惯,不抽烟、少饮酒,要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多喝牛奶,吃一定量的肉类。专家还指出,老年人每天应当吃50克肉、80克鱼、一个鸡蛋(50克)、一瓶牛奶(200毫升),这是对健康长寿最为有利的。
可见,饮食搭配必须讲究和谐与平衡,吃素、吃荤都不可走极端。最理想的应当是“荤素合理搭配”,二者缺一不可。具体到个人摄入量也各不相同:如患心血管病者自然应少吃肉食和荤菜,免得加重病情;而正处在长身体、长智力时期的青少年,以及孕期女性,则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的分量,促使他们及下一代的正常发育。
另外,那些从事体育竞技运动、艰苦繁重工种、脑力劳动者,都应搭配较多动物性食物作为“动力”的补充,确保充沛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