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4934400000018

第18章 聚焦新经济下的新方法(2)

在分析投资哪家企业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企业管理层的品质。只有选择了优秀的企业管理层,才能选到优秀的企业。

56. 公司财务准则必须保持的四项关键性要素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不认为应该对每股盈余郭玉关注,因为虽然1979年我们可运用的资金又增加了不少,但运营的业绩反而不如前一年。所以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经营好坏的主要依据,取决于其股东权益回报率,而非每股盈余的成长与否。

——197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用来评估经营效益的财务手段,都是以典型的巴菲特原理为基础的。巴菲特的财务准则与大多数投资者的不同,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分析,这也是他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他不看重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而更看重4、5年的平均业绩。因为他觉得企业创造效益的时间,通常不太可能与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正好吻合。巴菲特一直遵循以下几个财务准则来评估企业价值。

1.重视股东权益回报率,而不是每股收益

很多股票分析师喜欢通过分析每股盈余来评估企业年度业绩。他们觉得如果今年的每股收益比去年增长了一定的百分比,那么企业今年的经营业绩就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而巴菲特认为,每股收益就想一个烟幕弹。他认为对公司经营业绩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在没有不合理的财务杠杆和会计操纵下取得较高的股东权益回报率。

股东权益回报率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让我们预估企业把盈余再投资的成效。巴菲特认为,成熟的企业都有机会把盈余的大部分以高回报率再投资。这样虽然本年度每股收益减少了,但是真正的回报率是上升了。例如股东权益回报率20%的企业,不但可以提供高于一般股票或债券一倍的收益,也可以经由再投资,让我们有机会得到源源不断的20%报酬。巴菲特的大部分投资,都具备这一财务特点。美国运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是23%,吉列超过35%,可口可乐更高达55%。这些公司的回报率仍在持续上升。

2.重视股东收益而非现金流量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应该明白,会计上的每股盈余都只是评估企业经济价值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巴菲特曾经说过,并不是所有的盈余都代表相同的意义。例如那些必须依赖高资产才能实现获利的企业,必须向通货膨胀付出代价,所以它们的盈余通常都如海市蜃楼般虚幻。因此,会计盈余只有分析师估计现金流量的时候才会用到。

而现金流量也不是度量价值的完美工具。现金流量只适合于用来衡量那些最初需投入大量资金,随后只有小幅支出的企业。像制造业需要不断地支出资金,就不太适合用现金流量来评估。

在巴菲特看来,真正的股东盈余没有精确的计算方法,它是指企业的净所得加上折旧、耗损、分期偿还的费用,减去资本支出以及其他额外所需的营运资本。我们只能粗略估计股东盈余。尽管如此,巴菲特还是觉得宁愿对的迷迷糊糊,也不要错的明明白白。

3.重视运营成本

在巴菲特的投资经验里,运营成本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巴菲特很讨厌那些不断增加支出的经营管理者。每当一些公司宣布要进行大量开支削减时,巴菲特总是很无奈的叹息,觉得这些公司还是不明白运营成本对股东的意义。巴菲特觉得真正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像每天呼吸一样随时削减运营成本。

当卡尔·理查德在1983年接手富国银行时,富国银行正处于管理混乱的时候,但是卡尔·理查德从不怀疑富国银行作为一个实力很强的公司,能从银行的管理混乱状态中崛起。他有决心带领银行走出混乱的局面。他认为一家银行要成为卓越的关键不在于什么时髦的新战略,而在于必须清除100多年来管理不严,成本过高的旧传统。有一天一个主管打算买一颗圣诞树摆在办公室时,他告诉那位主管要用他自己的钱来买,不能花银行的钱。当巴菲特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增持了更多富国银行股票。

4.保留盈余转化率

巴菲特曾经说过:“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的工作就是,挑选出那些有潜力的公司,它们的每一美元保留盈余,都能转化成至少一美元的市值。”巴菲特觉得,保留盈余就像股价一样,短期波动不随企业价值波动,但长期变化轨迹和企业的实际价值基本吻合,如果企业不能将保留盈余做有效的运用,那么长期下来企业的股票必然在股市中无法有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样地,如果企业能够运用保留盈余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回报,那么这种成功也会反映在股市上,推动股价上涨。

在从事投资活动中,不要将每股盈余作为是否投资的指标,而是要重视股东权益收益率、保留盈余等数据。最好再通过各方面渠道多了解一些公司运营状况的新闻。

57. 公司市场准则中的两条相关成本方针

【巴菲特如是说】

虽然我们从来不愿尝试去预测股市的动向,不过我们却试着评估其合理价位。记得在去年股东会时,道琼斯指数约为7071点,长期公债的利率为6.89%,查理和我就曾公开表示,如果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则股市并未被高估:一是利率维持不变或继续下滑,二是美国企业继续维持现有的高股东权益报酬率。

——1997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价值投资哲学并没有什么秘密而言,唯一的核心就是评估企业价值。巴菲特认为,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就是先预测企业未来几年的现金流量,用一个合适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可以计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再判断目前的股票价格是否在一个适合投资的安全边际区域内。

1.评估企业价值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价值是企业未来存续期间的净现金流之和,根据合理的利息率折算成的限制。巴菲特说他寻找的企业的未来现金收益必须是可以预测的。如果企业是简单易于理解的,那么他一定可以计算出企业的未来现金收益。如果他没有信心预测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那么他就不会尝试估算公司的价值。巴菲特曾经说过,微软公司是一家强劲的公司,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去估算微软的未来现金收益,所以他无法预测该公司的长期收益潜力。

1988年巴菲特第一次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可口可乐股票价格是其收益的15倍,巴菲特支付了账面价值的5倍来购买这家收益率仅为6.6%的企业。当别人问他可口可乐公司价值何在时,他说价值和价格无关,这是由可口可乐公司未来存续期间可能产生的所有者收益总额,根据适当的利率折现决定的,。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可口可乐股票为巴菲特赚进了巨额利润。

2.以合理价格购买

巴菲特的投资目标是寻找收益高于一般水平的公司,在其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购买公司的股票。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只在股票价格与价值间的差额代表安全边际时购买。这点很重要,至今仍是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从童年开始,巴菲特就一直关注着可口可乐。当年他花了25美分从祖父的杂货店里买了6杯可乐,从此他就开始观察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但是他一直没有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直到1988年6月,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价跌倒每股约10美元,巴菲特才认为投资的时机到了。巴菲特在接下来10个月的时间内以10.23亿美元购买了9340万股股票。1991年可口可乐股票就升值到37.43亿美元,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仅仅一只股票就为巴菲特赚取了100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

选择投资的企业时,要认真分析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且选择合适的时机购买。在最佳的购买时机还未出现前,请耐心等待。连股神巴菲特都需要等可口可乐那么多年,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58. 像树懒一样,懒散正代表着我们的投资模式

【巴菲特如是说】

无所作为像明智的行为一样推动着我们……我们和大多数的公司的经理都不会因为预测联邦储备局的折扣利率发生小小的变动,或者因为华尔街某位专家对市场的观点发生变化,就幻想着对高盈利的下属公司进行疯狂的交易。那为什么我们在优秀的公司中持有少数的股份,我们的行动就不一样了呢?

——1996年伯克夏·哈撒韦年度报告

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买入过数十只股票,但其中只有少数股票持有时间较短,大部分持有期限都长达数年甚至几十年,如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华盛顿邮报》、吉列等企业的股票,自买入后巴菲特就一直持有着。

巴菲特说:“树懒天生特有的懒散正代表着我们的投资模式:1990年我们对于6只主要持股中的5只没有买入也没有卖出1股。唯一的例外是富国银行这家拥有超一流的管理、很高的回报率的银行企业,我们将持股比例增加到接近于10%,这是联邦储备委员会允许的最高持股比例。”这种类似树懒的长期投资方法,不仅为巴菲特带来了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率增加资金外,还为巴菲特带来了两个重要的好处。

1.降低交易成本

对于长期持有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少。而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计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会减少投资收益。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分析了1990年-1996年内的7.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略高于17.1%的平均市场收益率。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还低了1.5%。他们还发现交易最频繁的20%家庭的年净收益只有1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品均收益率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或20年,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由此可见,频繁交易不是什么好事,只会增加交易成本。

2.增加税后收益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你过去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交纳。因此,资本利得税也是交易成本之一。

巴菲特曾在1989年的伯克希尔年报中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投资者只有1美元进行投资,但它每年可以获得1倍的收益。如果投资者每年出售投资,付税,然后把净收益再投资,持续这种行为20年,那么在20年后,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000美元,投资者可以赚到25250美元。如果投资者一直持有这项投资20年,从来不出售,那么到第20年末的时候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56500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可以获得692000美元。不同的交易方式,得到的利润差别如此之大,真令人惊讶。

当你选择到合适的企业后,不要被短期的股价所迷惑。如果你是在一个较低价格购买到优秀企业的股票,那么就不要希望明天就能获得利润,我们应该看远一点,三年、五年、十年之后,回头看看,也许你会发现原来钱是那么轻易赚来的。

59. 巴菲特仍然没有投资高科技股票

【巴菲特如是说】

即使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将会改变整个社会,但问题是——就算我们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哪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1999年巴菲特致股东函

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股票世人皆知。在巴菲特看来,身为一个投资人,不必像专家那样同时研究许多公司,只要以合理的价格买进少数几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很容易了解且其盈余在未来5~10年内会大幅成长的公司股票就可以了。能力范围大小没有关系,但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非常重要。

巴菲特承认自己对分析高科技企业并不在行。在1998年伯克希尔的年会上,当巴菲特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在未来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时,他幽默地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巴菲特说,确实有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公司在按百分比计算的成长性会比诸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发展要快得多,但是他可以理性地预测到投资可口可乐公司的现金流量,却没法预测到10大网络未来20年里的现金流量。他觉得既然他无法预测出未来的现金流量,那么就他无法知道这些网络的价值,也就不会随便投资这些高科技公司。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好朋友。巴菲特也公开称赞过比尔盖茨是当前全球商业界最聪明及最有创意的经理人,微软公司棒透了。但是,巴菲特说他不能很放心地去预估微软公司的未来盈余,无法计算微软的未来价值,所以他无法投资微软公司。当比尔盖茨和他说让他买点微软股票时,他仅仅买了100股,而且他还用的是自己的钱而非伯克希尔的钱。

巴菲特认为,“缺乏对科技的洞察力丝毫不会使我们感到沮丧。在很多行业诸如评估专利、制造工艺、地区前景等,我和查理都没有特别的资本分配技巧。我们唯一的优势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什么时候我们是在能力圈之内运作良好,而什么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于能力圈的边界。在快速变化的产业中预测一个企业的长期经济前景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圈边界。如果其他人声称拥有高科技产业中的企业经济前景预测技巧,我们既不会嫉妒,也不会模仿他们。相反,我们只会固守于我们的能力圈。伯克希尔公司总是有机会在我们已经画出的能力圈内做得很好。”

既然巴菲特都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那么作为普通投资者的我们,对某些产业不熟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懂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我们没必要为了跟风去投资自己不熟悉的产业。我们应该首先了解自己熟悉的能力圈有哪些,然后在这些能力圈内进行投资。只有当我们熟悉我们所投资的企业时,我们才有更大的胜算获得不错的回报。

60. 中小型公司也值得持有

【巴菲特如是说】

我们不在乎企业的大小,是巨型、大型、小型还是微型。企业的大小无所谓,真正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企业、对生意懂多少,是否是我们看好的人在管理它们,产品的卖价是否具有竞争力。

——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

巴菲特认为,他可以投资的企业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在熟悉的能力圈内、具有良好的竞争力、拥有诚实和能干的管理层。在他看来,企业不分大小,只要符合他投资的标准,他都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