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知识全知道
4935600000011

第11章 自我篇——“我”就是未解之谜(2)

可见人都有自尊,我们只有尊重和培养孩子的自尊,他才会有羞耻感,“脸皮才薄”。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感觉就不敏锐了。

无论是当父母的,还是当老师的,无视孩子的自尊,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日久天长,孩子就会视辱骂、训斥为“家常便饭”,不再脸红,不再害羞,也就是变成了“脸皮厚”的人。那时候,不仅孩子的心灵受伤,而且即使你想再影响他,也不像先前那么容易了。这是多么可悲的结局啊!

在学校里,我们会发现,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反而经常犯错,甚至屡教不改;而那些极少受批评的学生,受到了一次批评,会难为情、内疚好几天,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上面张老师和刘老师就是鲜明的例子。

这个对老师适用的道理对父母也同样适用。

做家长的都知道,要孩子们反省是很困难的,他们通常这样指责孩子:“你是怎么搞的,我已说过了多少次了”,这时孩子如有反驳行为,父母又会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然后就是没完没了的说教。这些批评的方式很容易让人厌烦,从而让孩子变得越来越麻木。这对孩子的改过和成长是很不利的。

不论是父母、老师对孩子,还是职场的上司对下属,都应该了解厚脸皮定律,对待对方以鼓励和夸奖为主,批评为辅,同时要注意批评的火候和方法。

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指责也要小心这个定律所产生的影响。有的夫妻之间,刚结婚的时候相敬如宾,但是过起日子来,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琐事就会使他们经常发生矛盾,动辄为一点小事吵架,以致后来升级为大吵大闹。

一开始,两人还觉得怎么能这样不文明,但是矛盾却没有办法通过文明的方式得到解决。这样久而久之,吵架吵的多了,双方已经不觉得什么文明不文明了。男人觉得这个女人太不讲理,而女人却觉得是他把自己变成了泼妇。

其实,导致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因为两人缺少足够的耐心和理解别人的心胸,没有去努力发现交流的艺术,以至于最后两人潜意识里都觉得破罐破摔,反正自己就是粗鲁的人,什么都无所谓了!

我们应该时刻避免“厚脸皮定律”给我们造成的消极影响,也要懂得去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 为什么有人喜欢极限运动?——自我实现

在电视里我们常看到国外汽车拉力赛的场面。几乎在每场比赛的过程中,都有“人仰车翻”的镜头,也都有车手死伤的情况,但是车赛却年复一年,久盛不衰。还有,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举世皆知,那更是对死亡的直接挑战,也正因如此,它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很多人对那些强刺激而又十分危险的运动不以为然,常常发出感叹:“何必这样玩命呢?值得吗?”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揭示了这种特殊活动背后的心理原因。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正常的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潜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说:“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能力要求被运用,只有发挥出来,它才会停止吵闹。”“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些话的确揭示了人类深层的本性。

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黑格尔举过一个例子:一个小孩用石片在水面上扔出了一连串的水圈,他从一串串的水圈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感到满足和高兴。

有人曾经问过不少钓鱼爱好者:钓鱼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最高兴、最快乐?他们一致的回答是:鱼上了钩把鱼提上水面的时候。按我们的想象,钓鱼大概是为了吃鱼,为什么最高兴、最快乐的时候不是在吃鱼的时候,而是在把鱼钓上来的时候呢?这恐怕是因为把鱼钓上来,让钓鱼人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才能,从而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吃鱼的目的倒在其次,因为吃鱼也可以去市场上买呀!

人们的本性就是注定要向前发展。如果停滞不前,人会无法忍受。有的人生活表面似乎平静,没什么变化,其实只是他的变化我们看不出来罢了,或者他的变化比一般人要小。但人向前发展的本性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世界上许多喜欢冒险的人,就是因为对平常的生活感到太习以为常了,没有新奇感,没有刺激感,使他们无法振作起来。就是为了追求那种刺激性,他们选择了那些向自己挑战、表面上看似乎与自己过不去的活动。

比如比尔·盖茨那样的大富豪,他的钱已经足够他几辈子花的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殚精竭虑地工作,在市场竞争中奋力拼杀呢?

说到底,他们无非就是要在自己的活动中实现自己想要实现的价值。这种心理追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支配着许多人的行为,甚至赋予他们激情和韧性。

在新中国成立前,赵一曼本来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吃穿不愁,如果她像一般的女子那样嫁个家境相当的婆家,也许就过上了普通人甚至更加富裕的日子。可是她没有,而是偏偏选择了那条和她的出身似乎很不相符的非常艰难、危险的革命道路。这是为什么呢?这大概也是一种内心深处自我实现的需求支配了她,就是不以小我的幸福为幸福,而是渴望救国救民,渴望为做出一番事业。

向自己挑战,是不甘于现状的一种表现,是要发掘和贡献出新的东西。一位哲人说:“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不仅要看他比前人多提供了多少东西,而且要看他比前人多提供了多少新东西。”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东西,有所作为,这正是人们所追求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格言是“更高、更快、更强”。更高、更快、更强,就是要提供新的东西。体育比赛为什么吸引人,关键在于它永远向极限挑战,永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挫折必然性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比如生了病不能上班、上学、游玩,乘车外出突然车坏了,上街买东西买了伪劣产品,做饭切菜不小心切破了手,两口子拌了嘴,在单位受到了批评,工作没完成任务,恋爱婚姻失败,亲人亡故,等等。这些情况,在心理学上概括地称为挫折。

挫折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是必然要发生的。它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古今中外,即使贵为天子,富可敌国,也无法逃脱挫折。

一个人在一生中不知要遇到多少挫折。人生道路上,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酷暑产寒,没有人能逃避。

为什么挫折不可避免而具有必然性呢?就是因为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困难是层出不穷的。战胜了旧的,新的更大的困难又会冒出来。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项成就,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许多挫折和失败。

比如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刻认识,就是在挫折中获得的。

全长346公里的泰晤士河,像条彩带飘荡在大不列颠的东南部,然后从西插入伦敦市区,东流入海。

一个多世纪之前,英伦三岛成为“世界工厂”。无数的工业品通过泰晤士河运往海外,无数的矿产、羊毛、粮食、橡胶……从这里进入伦敦,使泰晤士河成为大英帝国的黄金之源。

然而,工业的发展虽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垃圾、化肥和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充斥在泰晤士河中,伦敦的雨水还将大量烟尘和灰渣冲入河中,使河水发黑发臭,泰晤士河变成了一条死河。

与此同时,从工厂烟囱和无数居民家壁炉的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又在伦敦上空形成了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浓雾,使伦敦成为“雾都”。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严酷的事实使人们警醒——只顾经济发展,无视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必将受到惩罚。从此,英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到了1981年,伦敦的环境才开始大大改善。

尽管世上有无数成就卓越的科学家,但是面对人们预料不到的各种困难,人们仍需要从挫折中学到智慧。

对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其实生活中人们智力的差别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们公认的一些天才人物,与其说他们智慧超凡,倒不如说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超乎常人。比如爱迪生,为了找出适合做电灯的材料,试验了几千次,最后才成功。你说他聪明吗?如果聪明,怎能失败那么多次?其实他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会被挫折打垮,他执著地试验下去,直到成功。

其实,一个人只要在前进,他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因为几乎任何一个进步都是挫折带来的。正是因为过去的水平遇到了不可战胜的困难,才让你意识到需要提高水平。只有挫折才能让你意识到需要提高,没有挫折,人只会止步不前。所以进步必是与挫折同在的。

因此有个名人说:“成功的次数比失败要多一次。”也就是说,失败成功只是跌倒爬起的不断更迭而已,而最后一次,只要你爬起来了,你就算成功了。可是许多人看不到的,却正是成功者成功前的无数次跌倒。

■ 态度决定一切的秘密——态度支配行为

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一直以勤奋写作著称。他坚持每天写作,甚至废寝忘食。他曾说过:“一个作家,应像画家一样,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个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幅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个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有一次,果戈理请一位朋友到饭馆用餐,一份菜单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拿起笔来,在笔记本上抄写。饭菜上齐了,他还在埋头抄写,早把朋友忘到了九霄云外。朋友见他如此冷淡,嘟囔着:“你是请我来吃饭,还是请我来陪你抄菜单的?”气呼呼地离开了饭馆。后来这份菜单被用在了果戈理的一篇小说中。

果戈理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行为呢?从心理学来讲,他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态度:就是把写作视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谓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主要价值观和自我概念。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美的追求,那么他对艺术就会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一个人喜欢维护正义,性格勇敢,他可能选择当一名警察;一个人如果原则性不强,就会显出与世无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总之,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态度支配和左右着一个人的行为。

态度往往决定着我们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国外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普林斯顿大学和达得毛斯大学两校的足球赛拍摄下来,再分别播放给两校学生看。结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现,达得毛斯球队犯规次数比裁判指出的多两倍。可笑的是,达得毛斯大学的学生则指出,普林斯顿球队有许多次犯规都没有受罚。

这两种不同的判断,是因为两校学生维护各自学校荣誉的立场和期望本校球队获胜的态度造成的。

有时候态度会增强我们的忍耐力。比如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认同感、荣辱感,并忠诚于此,就会表现出巨大的能量和惊人的耐力。历史上许多革命者和爱国者身上惊人的耐力和牺牲精神,就是和他们崇高的信念和对祖国人民的忠诚态度分不开的。

在学习中,态度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一般的,对学习的意义了解的比较清楚,对学习抱有兴趣的人,会对学习采取认真、积极的态度,也便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同样,态度对工作效率也有影响。人们如果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就会认真努力地工作,也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就。

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是否能得到一份工作,85%取决于他的态度,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和业务知识。

有个女孩从化工专业的大专院校毕业后,被一家橡胶公司聘用,试用期为6个月。在她进入公司4个月后,公司要裁掉一人,因为她资历较浅,便被选中了,再有3天,她就得离职。

本来,女孩可以把工资结清就走,但她认为,她还是公司的职员,有义务把工作做完。最后那天,同事们让她下午不必来了,活由他们来干。但女孩没有同意,仍然和平时一样认真地工作。她把工作台清洗得一尘不染,把用过的烧杯和试管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第二天,劳资部负责人告诉她,她被留下来了。原因就是她突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米卢·蒂诺维奇在国足执教时,也一再强调“态度问题”。正是因为重视了“态度问题”,国足才能在2001年十强赛中表现突出,踢进了日韩世界杯,而米卢也入选了2001年“世界十佳教练”。

可以说,态度决定一切。有认真的态度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作风,做任何事都会有更大的成功概率。

■ 规定指标就能提高效率——指标定律

曾有教育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小学生阅读—篇课文,不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全班用了8分钟才完成,而当规定5分钟必须读完时,全班同学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都读完了。

这个实验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做事情如果事先定一个指标,会有利于这件事情的完成。

让我们试想,一个人随兴所欲地去做事,和被规定了完成指标地去做事,哪一种效率更高呢?很多人都明白,后一种效率更高,虽然后一种会让人更不舒服。

但是人就是这样,天生有一种惰性,如果随着自己的性子,恐怕什么都不想干。我们必须要认清人的这个本性,在做事时,尽量避免惰性对我们的影响。

怎样战胜惰性呢?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做事时给自己规定指标。虽然我们经常有别人给自己规定指标,所以没有人规定时,最好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个,否则人就很难避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规定任务指标给任务接受者,会给他造成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可以激活任务接受者的行动,使他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而做出各种努力。这就是“指标定律”。

指标在人生中就是目标。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时,问石匠在做什么?三个石匠各有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挣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楼房”。

最后,前两个石匠做了一辈子的石匠,而第三个石匠则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

这个故事中的第三个木匠之所以最后取得比较高的成就,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成为建筑师的目标。这个目标激励他去努力,去实现。当然目标不一定都能实现,但没有目标肯定什么都实现不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做了一项调查——关于目标与人生绩效的关系。通过对一群普通人进行的二十五年的跟踪,调查者发现没有目标的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目标模糊的人成为蓝领;目标明确的人成为白领,属于专业人士;目标远大,且把目标写在纸上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最后成为社会的顶尖人士、各行各业的领袖。

调查显示:目标对人生的积极影响极端重要。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依据,就有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