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北大清华学得到:领导素质的培养
4939700000062

第62章 领导赞美口才(2)

领导者用人,应先看其长,后看其短,要扬长避短。

马谡被斩,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舍长就短用才酿成的一个悲剧。史称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是个非常好的参谋、幕佐之才,诸葛亮却弃其所长,用其所短,偏偏派他去带兵镇守街亭,与魏兵对阵,最后招致惨败。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学会多看多用下属的长处,予以发扬,并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得到充分的发挥。

王刚是工厂的部门经理,最近他的部门调来一个名叫李杰的人,别人对李杰的评语是:“时常迟到,工作不努力,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早退。”过去的经理对李杰都束手无策。最初王刚向公司建议调李杰到其他部门去,但领导没有改变决定,希望王刚好好指导他。

正如别人的评语,第一天上班,李杰就迟到了五分钟,中午早五分钟离开单位去吃饭,下班铃声前的十分钟,他已准备好下班了,次日也一样。

王刚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李杰缺乏时间观念,平时独自作业,态度冷漠,极少与同事打交道。但仔细观察李杰的工作状况,王刚发觉他的效率极佳,超过一般的标准,而且成品优良,在质管部门都能顺利通过。

王刚对李杰的迟到早退未置一词,只是微笑着打招呼,对李杰中午提早去吃饭也从未有异议,这反而使对方自觉过意不去。李杰心想,王经理为什么从无异议?过去的经理可能早就对我的作风大发雷霆,至少会斥责几句,但现在的经理却毫无反应。

感到不安的李杰,终于决定在第三周星期一准时上班,站在门口的王刚看到他,以更愉快的语气和他打招呼,然后对换上工作服的李杰说:“谢谢你今天准时上班,我一直期待这一天。这段日子以来你的成绩很好,算是单位的冠军呢!真是一流的技术人才,工作速度很快,如果你继续努力,一定会得优良奖。我发现你才能出众,希望你发挥潜力也许我的话有些不中听,为了你的前途应遵守纪律,认真努力。”

虽然李杰没有立刻改掉所有的缺点,但遵守上下班时间和工作情绪方面,几乎判若两人。

可见,赞扬可以改变一个人,可以有效地激励下属,赞扬是催人向上的最好动力。人的生活离不开赞扬。那些被自卑感压倒的人,那些谨小慎微、猜疑心重的人,往往就是因为少年时代缺少赞扬所致。赞扬对于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没有它,人是无法“开花结果”的。

千万不要认为没有必要去赞扬下属。如果你善于发现下属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就能有效地激励下属为你工作,同时,你也会同时感受到生活的恩赐,下属努力的工作会让你收获成功的果实。

表扬面对困境的员工,会对你忠诚有加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中山国国君宴请臣子,有个大夫司马子期在座,只有他未分得羊肉羹。司马子期一怒之下劝说楚王攻打中山国。中山君被迫逃走,这时他发现,有两个人拿着戈跟在他后面,寸步不离地保护他。中山君回头问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干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奉父亲之命誓死保护大王。”

中山君很奇怪,问道:“你们的父亲是谁?”两人回答说:“大王您可能忘记了,我们的父亲有一次快饿死了,您把一碗饭给他吃,救活了他。父亲临终时嘱咐我们:‘中山君如果有难,你们一定要尽全力报效他。’所以我们拼死来保护您。”

中山君感慨地仰天而叹:“给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当别人困难时;怨恨,不在于深浅,而在于恰恰损害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肉羹而逃亡国外,也因一碗饭得到两个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勇士”。

中山君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表奖困境中的人胜于给那些衣食温饱的人,对待下属也不例外。对于那些功成名就,屡次获奖的下属而言,再多一次表奖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作用,而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下属,这种表奖很可能就是人生的转折点,意义非常。

倪萍刚从山东调到中央电视台时,领导决定把主持《综艺大观》这一重头戏交给她。当时,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风头正劲,受到一致好评,这给了倪萍极大的压力。当时的倪萍刚从山东话剧院调入北京,还从来没有主持综艺节目的经验,所以她对自己根本没有信心,更没把握。而《综艺大观》可以说是倪萍来中央电视台后打的第一仗,它与倪萍的前途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倪萍必须背水一战,无退路可言。

在拍摄时倪萍惴惴不安,不知所措。这一切被导演看在眼里,他走过来,对倪萍说:“别紧张,你有这个能力。你仔细想想自己的工作经历: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演了好几年的话剧,还拍过那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这些应该给你积累了不错的舞台感觉。可以说,你早已懂得了如何与观众交流,心里清楚摄像机的方位和镜头的位置。而且,在此以前,你不是曾经主持了一段时间的《人与人》的专题片吗?”

倪萍听到这里,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导演又接着表扬倪萍说:“你知道吧?就在你主持《人与人》专题版时,就有人说你真上镜,台词说得好。这个倪萍,将来准出名,弄不好还出大名。”

导演的这番表扬让倪萍重新恢复了自信,觉得眼前的一切其实算不了什么,自己应该有能力胜任眼前的工作,她要做出个样子给大家看看。

此后,倪萍信心十足地闯过了第一关,圆满完成了她的主持任务。同时,她也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中华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知名主持人。

每个人的工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当下属处于困境中的时候,领导的褒奖会比平时顶用一万倍。它可以让下属感到温暖和鼓励,对领导感激不已。要是这时候只注意那些风头正劲的下属,被冷落的下属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哼,光知道捧好的,我的困难一点也不考虑,简直是不顾我的死活。这样下属一定会产生消极甚至是对抗的情绪,再想让他努力工作可就困难了。

所以说,作为领导要多表奖一下身处困境仍努力工作的下属,只需付出一些爱心,就能换回下属的忠诚,何乐而不为呢?

实事求是地表扬员工,威信才不会损害

古语说:“誉人不溢美”。对被表扬者的优点和成绩,应恰如其分地如实反应,既不缩小,也不夸大,有几分成绩就说几分成绩,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不能“事实不够笔上凑”,添枝加叶,任意修饰,人为美化,肆意拔高。

不实事求是的表扬,于被表扬者无益,会使其感到内疚、被动,产生盲目自我陶醉的情绪,自以为自己的成就真的具有那么高的意义和价值,损害了励精图治的开拓意图;于其他人则会不服气,议论纷纷,会使下级中间滋生不务实,图虚名的不健康风气,当下级看到小有成就也可得到极高的赞扬,便会动摇脚踏实地、孜孜以求的信心,难免产生浮夸、造假、沽名钓誉、邀功讨赏,从而使本来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的表扬就会异化为下级心目中的目的,其本来的意义就会被极大地扭曲。因此,肯定和表扬下级的语言,决不可套用滥调,任意拔高,“唯陈言之务去”应当是一条基本要求。而于领导者本人则损害其威信。

比如,当一位下级在困难的情况下攻克了某项技术难关时,作为领导者如果这样表示赞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同志的行为体现一个新时期爱国青年的勇于拼搏的意识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为受者来说就会感到前半部分是真诚恳切的,而后半部分就显得大而无当,因为它不能与所赞扬对象之间形成某种契合,没有表明领导者对下级成绩产生起初的心灵回应,给人一种夸夸其辞,空洞无物的感觉,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实事求是地表扬下属,还要求在确定表扬对象时公平合理。表扬谁不表扬谁,应完全根据下属的实际表现,而不应受到领导者个人好恶与亲疏远近的影响。有的领导者为了立自己喜爱的人为“典型”,把别人的长处、事迹也记在这个人身上,这种“把粉全往一个人脸上擦”的做法,必然“高兴了一个人,冷落了一群人”,不仅典型立不住,而且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影响内部团结,被表扬者也会感到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