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甘肃省农村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研究
4946900000029

第29章

首先是实施农村公共道路的“三通”工程,使乡村公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到初步缓解。

2003年到2005年,实施通县、通乡、通村的农村公路“三通”工程,共安排县际公路即区域经济干线“畅通”项目43个3500多公里,覆盖58个县(市、区),惠及人口近1800万人。同时解决4个乡不通公路和947个行政村不通机动车的问题,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2004年,已安排县际公路项目29项2641公里,4个不通公路的乡2004年底通路,安排解决300个行政村不通公路的问题,剩余的14个县际公路建设项目2005年全部开工,2004年和2005年是甘肃省县际公路的建设高潮。

其次是实施农村公共道路的“铺油”工程,完善乡村公路的配套设施,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保障。2006年至2010年集中资金全面实施乡村公路铺油工程,为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和甘肃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并完善桥涵和防护工程等配套设施,使乡村公路的抗灾能力明显提高,行车条件明显改善。

第三是实施农村公共道路的“联网”工程,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2011年至2020年重点实施乡村公路的联网建设,对重点的农村经济干线进行改造,形成与干线公路网相协调、与城镇化建设相协调、与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相协调的乡村公路网。

(三)农村公共道路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

甘肃省农村公共道路发展是关系到2 1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乡村1869.55万人口生存发展环境改善的一项巨型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任务非常繁重,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前甘肃省乡村公路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第一是对乡村公路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由于各种原因,各级干部对农村公共道路发展的重要性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在思想上存在等、靠意识,没有把乡村公路建设放到各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缺乏积极主动的筹措资金和动员社会力量发展乡村农村公路的办法,在全省范围内还没有形成知难而进、大干快上,全面建设

第二是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紧张。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是甘肃省发展农村公共道路最大的难题。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严重短缺,许多农民还没有脱贫,交通部门又缺少融资渠道,养路费收入又非常少,因此。仅仅靠地方政府的财力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发展乡村公路是相当困难的。今后几年,甘肃省乡村公路的发展规划能否实现,建设进程是否顺利,关键取决于中央财政的建设资金支持的力度。

第三是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不足。甘肃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不足,公路建设等级偏低,桥涵等防护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差。由于农村公路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和沿线群众修建,通过群众投工投劳,只能完成路基土石方工程,自筹资金能力非常有限,很难配套桥涵及防护排水设施,造成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较低,大多数通达项目仅是打通了路基,晴通雨阻的现象依然存在,一遇大雨,农村公路就受到整段水毁,恢复很困难。这类项目全省约有48个(主要是2004年和2005年的通乡等级路项目),大部分在陇南和甘南、天水、临夏等地区,庆阳、平凉、定西、武威有个别项目还需要完善。

第四是乡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2004年甘肃省的地域总面积为45.44万平方公里,乡村人口1869.55万。由于农村区域面积大和乡村人口居住分散,造成乡村公路建设的线长、点多,项目小、数量多,加上公路建设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匮乏,很难做到乡村公路建设的管理到位。部分项目的前期工作相对滞后,先开工后批设计,致使施工不按设计进行;对年度建设计划的调整和变更不及时报批,统计数据不准、不实、不全面、上报不及时等;工程质量意识还不强,质量管理工作不够到位,有部分市(州)跑项目积极,对抓项目质量重视不够,没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落实奖惩措施,对工程质量的中间控制把关不严,对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不重视,许多项目无质量保证资料;资金管理上还有个别单位还存在着建设计划未全部分解,挪用、挤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账套不分离,记账不及时,财务资料不完整等问题。

第五是乡村公路建设的施工力量薄弱。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交通法,乡村公路的建设主体是县(市)和乡(镇)两级地方政府,但是,甘肃省的县、乡都没有专业化的公路建设施工队伍,机械化程度低,基础管理较差,很难满足近几年乡村公路快速建设的发展需要。目前农村公路快速发展所必需的技术管理广度和深度与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可靠的工程质量和严重缺乏的机械设备之间的矛盾普遍存在,在部分地区还十分严重。陇南片的东乡、两当、碌曲、玛曲、合作以及河西地区的肃南、肃北、阿克塞等少数民族县和陇东地区的华亭、泾川、正宁等县交通局只有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有的还是刚分配来的学生,缺少实际工作经验。除河西地区部分县区工程机械能够勉强成套外,全省大多数县(区)交通局仅有1_2台陈旧的压路机或推土机,没有成套的施工设备。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较粗放,部分项目技术标准达不到设计要求,路基平纵线形不顺,轮廓不清,边沟尺寸不够,填方路基缺少压实,砂砾路面厚度不足;特别是在通村农二级道路中,多数是由乡村组织进行路基施工,不能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造成许多项目难以达到相应技术标准,甚至有些项目没有简易设计文件。

四、甘肃省乡村公共道路发展中应该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甘肃农村公共道路正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触及社会各方面的不同利益。因此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乡村公路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到能够促进农村公共道路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法。我们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大关系:

(一)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农村公共道路发展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在乡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中,一定要树立高标准的服务理念。乡村公路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民群众,服务目标是如何使广大农民尽快走出泥泞,改变他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因此,乡村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要紧紧围绕“为民、亲民、便民”的基本原则,把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维护农民利益的关系。

乡村公路建设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但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征地、拆迁等诸多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些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何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关键是要一切从农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到透明、公开,做好农民群众思想工作,得到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征地拆迁要依法进行,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第二,在乡村公路建设筹资、筹工时,要按照“一事一议”制度,与村民商量;第三,筹集建路资金,不能把眼睛只盯在农民身上,要拓宽资金渠道,防止乱集资、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益。第四,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坚持就地取材用才,就近使用农民工,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做到不拖欠民工工资、不拖欠征地拆迁费;第五,要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尽量少占基本农田。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近年来,征地拆迁费用在公路建设总投资中所占比例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有的地方高达15%。但此项费用,很少能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有的地方甚至将其挪用或克扣。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提高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对乡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到位情况、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情况、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情况要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通报。针对乡村公路的特点,应制定乡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以规范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

(二)处理好发展乡村公路与建设村级公路的关系

通村公路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公共道路设施,通村道路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处理好国道、省道、县道与村级道路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国道、省道就非常重要,村级道路就不重要。由于村级道路比较落后,在农村公共道路发展中,村一级公共道路的建设任务最大最重。村级公共道路是农村公共道路的基础。农村公共道路发展的好坏,关键要看村级道路的建设管理水平。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村级道路是村民自己的,建设资金要村民自己筹集,管理也是村民自己的事。这实际上是把村级道路排除在社会公共道路之外,是违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的。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左右,他们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他们的利益是最大的公共利益。因此,村级道路的建设任务是农村公共道路发展的主要任务,村级道路的建设资金和管理责任应该由各级政府承担。要树立村级道路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仅仅是当地村民事业的观念,把村级道路建设当作全民事业建设来抓,国家、省、市(州)三级政府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去建设、管理村级公共道路。

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很重,重点公路工程的建设任务也很繁重,特别是国道主干线的建设项目要在2007年底前确保全部贯通,西部地区的8条省际公路通道也要在2010年全部贯通。甘肃省在乡村公路建设和重点建设项目上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因此,我们一定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分清轻重缓急,优化投资结构,分步组织实施,提高投资效益。甘肃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等不靠,紧紧依靠各级政府和农民群众,加大对乡村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使主干线建设和乡村公路建设同步推进,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强化工程质量的关系

质量是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生命。乡村公路虽然技术标准比较低、单个项目规模也比较小,但质量标准绝不能降低。尤其是目前处于乡村公路建设的高潮阶段,往往容易忽视质量。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指导和监督,一定要以对农民群众、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建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决不能留下质量隐患,“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

针对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投资少、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的特点,在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方面,不要生搬硬套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管理经验。要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乡村公路质量监督新机制,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更大地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把乡村公路建好,让农民走上放心路。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要制定乡村公路质量管理办法,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建立符合乡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举报投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质量监督活动。

(四)处理好乡村公路建设与公路养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