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4947600000025

第25章 甘肃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8)

┃ 陕西 ┃ 10.31 ┃ 30.38 ┃ 36.13 ┃ 16.80 ┃ 6.38 ┃ 8.05 ┃ 185.39 ┃ 5.62 ┃

┗━━━━━┻━━━━━━┻━━━━━━┻━━━━━━┻━━━━━━┻━━━━━┻━━━━━┻━━━━━┻━━━━━┛

续表17

┏━━━━━┳━━━━━━━━━━━━━━━━━━━━━━━━━━━━━━━━━┳━━━━━┳━━━━━┳━━━━━━┓

┃ ┃ 各类人口占6岁及6岁以上人口比重(%) ┃平均受 ┃社会综 ┃ ┃

┃ ┣━━━━━━┳━━━━━━┳━━━━━━┳━━━━━━┳━━━━━┫ ┃ ┃ ┃

┃ 地区 ┃ ┃ ┃ ┃ ┃ 大专 ┃教育年 ┃合生产率 ┃知识能力 ┃

┃ ┃不识字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 ┃ ┃ ┃

┃ ┃ ┃ ┃ ┃ ┃ 以上 ┃限(年) ┃ (%) ┃ ┃

┣━━━━━╋━━━━━━╋━━━━━━╋━━━━━━╋━━━━━━╋━━━━━╋━━━━━╋━━━━━╋━━━━━━┫

┃ 青海 ┃ 21.23 ┃ 35.20 ┃ 27.42 ┃ 11.09 ┃ 5.06 ┃ 6.67 ┃ 167.83 ┃ 4.31 ┃

┣━━━━━╋━━━━━━╋━━━━━━╋━━━━━━╋━━━━━━╋━━━━━╋━━━━━╋━━━━━╋━━━━━━┫

┃ 宁夏 ┃ 15.16 ┃ 35.37 ┃ 31.07 ┃ 12.86 ┃ 5.53 ┃ 7.29 ┃ 174.90 ┃ 4.79 ┃

┣━━━━━╋━━━━━━╋━━━━━━╋━━━━━━╋━━━━━━╋━━━━━╋━━━━━╋━━━━━╋━━━━━━┫

┃ 新疆 ┃ 6.57 ┃ 36.80 ┃ 34.28 ┃ 12.36 ┃ 10.00 ┃ 8.28 ┃ 190.68 ┃ 6.63 ┃

┣━━━━━╋━━━━━━╋━━━━━━╋━━━━━━╋━━━━━━╋━━━━━╋━━━━━╋━━━━━╋━━━━━━┫

┃ 上海 ┃ 5.65 ┃ 13.45 ┃ 35.17 ┃ 29.05 ┃ 16.67 ┃ 9.96 ┃ 227.10 ┃ 10.76 ┃

┣━━━━━╋━━━━━━╋━━━━━━╋━━━━━━╋━━━━━━╋━━━━━╋━━━━━╋━━━━━╋━━━━━━┫

┃ 江苏 ┃ 12.86 ┃ 30.90 ┃ 37.01 ┃ 14.26 ┃ 4.96 ┃ 7.64 ┃ 178.25 ┃ 4.83 ┃

┣━━━━━╋━━━━━━╋━━━━━━╋━━━━━━╋━━━━━━╋━━━━━╋━━━━━╋━━━━━╋━━━━━━┫

┃ 浙江 ┃ 12.02 ┃ 33.44 ┃ 34.62 ┃ 13.76 ┃ 6.17 ┃ 7.70 ┃ 180.21 ┃ 5.22 ┃

┣━━━━━╋━━━━━━╋━━━━━━╋━━━━━━╋━━━━━━╋━━━━━╋━━━━━╋━━━━━╋━━━━━━┫

┃ 河南 ┃ 7.83 ┃ 30.45 ┃ 46.47 ┃ 12.04 ┃ 3.20 ┃ 7.93 ┃ 177.02 ┃ 4.18 ┃

┣━━━━━╋━━━━━━╋━━━━━━╋━━━━━━╋━━━━━━╋━━━━━╋━━━━━╋━━━━━╋━━━━━━┫

┃ 广东 ┃ 6.67 ┃ 38.32 ┃ 36.48 ┃ 13.46 ┃ 5.07 ┃ 7.96 ┃ 179.90 ┃ 4.85 ┃

┗━━━━━┻━━━━━━┻━━━━━━┻━━━━━━┻━━━━━━┻━━━━━┻━━━━━┻━━━━━┻━━━━━━┛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计算。

三、甘肃城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

(一)甘肃人口城镇化发展基本状况评估

1.甘肃人口城镇化的进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人口城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省城市由5座骤增到13座,即兰州、天水、嘉峪关、金昌、白银、平凉、临夏、武威、张掖、酒泉、西峰、敦煌、玉门等。1997年又设立了合作市,使甘肃省的城市增至14座。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269.44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13.91万人,22年中增加1.3倍、344.47万人,年均增加15.66万人,年均递增率为3.81%,快于全省总人口年均增长(1.43%)的2.3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41%上升到2000年的24.01%(表1),22年上升了9.6个百分点,处于快速上升时期。虽然这一时期城镇人口发展较快,比1978年翻了一番,但这种发展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结果。

2.目前甘肃人口城镇化水平。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了国家统计局1999年制定新的城乡划分规定。新规定将我国人口划分为城镇人I:1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包括城市人口和镇人口。城市人口包括:地级市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城市人口为区辖全部行政区域人口;地级市市辖区人I=I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千米的,城市人口为区辖全部街道办事处区域人口和区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乡(镇)区域人口;县级市人口为,市辖全部街道办事处区域人口和市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乡(镇)区域人1:1。镇(建制镇)人口是指:镇辖全部居委会人1:1和镇政府驻地城区建设延伸到的村委会区域人口。乡村人I:I是指:除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口。按照这个规定,2000年11月1日零时,甘肃省城镇人口为603.19万人,共有各类城镇244个,其中5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230个建制镇。从14个城市的规模来看,非农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个,即兰州市;非农人口在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3个,即天水市、白银市、金昌市;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i0个,即嘉峪关市、玉门市、酒泉市、敦煌市、张掖市、武威市、平凉市、西峰市、临夏市、合作市。

3.甘肃人口城镇化水平的特点。

(1)城镇人口比重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甘肃省人1:1城镇化水平为24.01%,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2.08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倒数第五位,仅高于贵州(23.87%)、云南(23.36%)、河南(23.20%)和西藏(18.93%),不及全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广东(55%)、辽宁(54.24%)、黑龙江(51.54%)、吉林(49.68%)和浙江(48.67%)等省份的一半,与上海(88.31%)、北京(77.54%)和天津(71.99%)的差距更大。

(2)市州差异显著。甘肃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明显:河西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高,河东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低;省会城市兰州、矿业型城市嘉峪关、金昌,以及拥有3座小城市的酒泉地区,城镇人口比重高;而定西地区、陇南地区、临夏州和甘南州则很低,城镇人口的比重不及全省的一半。全省各地区城镇人口比重的高低,与全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3)市人口比例高,镇人口比例低。全省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65.3%,而镇人口仅占城镇总人口的34.7%,这表明乡村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

(4)人口城镇化水平受城乡划分标准的影响较大。1982年人口城镇化率15.49%,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为71.04%(公安数据);1990年人口城镇化率22.01%,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降为65.66%(人口普查数据)。虽然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较快,但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却下降幅度较大。2000年人口城镇化率24.01%,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为70.33%,虽然人口城镇化率上升较慢,但市镇非农业人口比例却上升幅度较大。如天水市1990年人口普查口径市镇人口为111.45万人,而2000年人口普查口径市镇人口降为57.24万人。可见,甘肃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受城乡划分标准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城镇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在30%左右是合理的,因此,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采用的人口城乡划分标准比较符合甘肃省实际。

4.甘肃人口城镇化中的问题。

(1)城市数量少、规模小。2000年,全国有各类城市66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个,2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363个。甘肃只有14个城市,仅占全国的2.10%。其中特大城市1个占2.70%,中等城市3个占1.40%,小城市10个占2.75%。

(2)城镇人口规模结构不合理。甘肃各城市人口规模很不平衡。从省辖的5个城市来看,兰州市城镇人口规模是其他4个省辖市平均规模的4.88倍,而嘉峪关市城镇人口只占5市城镇人口总数的3.92%,金昌市占城镇人口总数的7.03%。第二大城市天水市城镇人口为57.16万人,占第一大城市兰州市城镇人口的27.57%。一这说明城市等级差别大,尚未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3)城镇化水平低,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00年,甘肃城镇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36.09%)低12.0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7位,在西部排第9位,居西北最后。根据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在10%~30%为初级阶段,在30%~70%之间属于快速发展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按此标准,甘肃仍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4)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大。从城市空间分布看,2000年11月1日,河西走廊5地区人口为468.0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63%,有城市7座;东部、中部9地区人口为2044.0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1.67%,有城市7座。从城镇化水平来看,河西走廊地区为34.07%,而东部、中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仅为21.71%,河西走廊地区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12.36个百分点,城镇化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东西差距大的问题十分突出。

5.推进甘肃人口城镇化思路与对策。

根据城镇数量少、规模小且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实际,现阶段甘肃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大、中城市,通过户籍、劳动用工、土地使用的制度创新,工业化、旅游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基本对策是:

(1)建设兰州都市区。依托黄河水资源,围绕兰州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形成以兰州为中心,包括白银、永登、临洮、榆中、皋兰以及外紧邻兰州的永靖在内的现代化兰州都市区,使城市人口在2020年达到600万左右,成为甘肃段最大的经济集聚区。

(2)加快发展大中城市。沿陇海一兰新线甘肃段发展一批大中城市。陇海一兰新线经济带甘肃段,是全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全省城镇密度最大的区域。要通过科学规划,不断增强这一区域各个城市的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培育发展一批大、中城市,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力争到2010年,天水、白银、张掖、武威、酒泉等5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陇西、定西、金昌、嘉峪关、平凉等5城市跨入中等城市行列。

(3)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县城,合理发展重点小城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强化功能、提高质量的原则,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优先发展沿大、中城市周围,沿交通干线两侧的县城和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建制镇,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以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完善配套措施,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逐步把重点小城镇建成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加工基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成为功能比较齐全、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力争到2010年,有50个重点小城镇成为人口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城镇。

(4)加快城市基础建设,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加快道路改扩建、水源保护与给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环境综合治理等市政工程建设,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建设兰州主城区向榆中和平、夏官营输水工程以及兰州轻轨交通、南山快速过境通道和环城高速通道等城市快速交通工程。加快连接白银、中川、永登、海石湾、永靖、临洮、榆中、皋兰、定西的环兰州快速通道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5)调整工业结构,通过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工业结构的调整,重点要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通过资产重组、加强管理、加大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强企业,由此带动全省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加强对优势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精深加工制造业;二是利用兰州等城市的科技基础,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积极发展具有甘肃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三是要打破条块分割,加强中央企业与地方工业之间的联合协作,促进地区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二)甘肃城镇人口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1.城市人口与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变化。

从1996年至2005年,甘肃省城市人口从577.99万人增加到749.23万人,增加了171.2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30%;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3.43%增加到28.61%,增加了5.1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65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53.94元增加到7377.00元,增加了4023.06元,年均增长率为10.35%。

表18 甘肃城市人口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1996—2005)

┏━━━━┳━━━━━┳━━━━━┳━━━━━━┳━━━━━━┳━━━━━━┳━━━━━━━┓

┃ ┃年末城市 ┃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 ┃城市居民 ┃ 城市居民 ┃ 城市居民 ┃

┃ 年份 ┃ 总人口 ┃ 增长率 ┃占总人口 ┃人均可支配 ┃人均可支配 ┃人均可支配 ┃

┃ ┃ ┃ ┃ ┃ ┃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额 ┃

┃ ┃ (万人) ┃ (‰) ┃ (%) ┃收入(元) ┃ ┃ ┃

┃ ┃ ┃ ┃ ┃ ┃ (%) ┃ (元) ┃

┣━━━━╋━━━━━╋━━━━━╋━━━━━━╋━━━━━━╋━━━━━━╋━━━━━━━┫

┃ 1996 ┃ 577.99 ┃ 23.23 ┃ 23.43 ┃ 3353.94 ┃ 6.39 ┃ 201.42 ┃

┣━━━━╋━━━━━╋━━━━━╋━━━━━━╋━━━━━━╋━━━━━━╋━━━━━━━┫

┃ 1997 ┃ 590.88 ┃ 22.30 ┃ 23.69 ┃ 3592.43 ┃ 7.11 ┃ 238.49 ┃

┣━━━━╋━━━━━╋━━━━━╋━━━━━━╋━━━━━━╋━━━━━━╋━━━━━━━┫

┃ 1998 ┃ 600.62 ┃ 16.48 ┃ 23.84 ┃ 4009.61 ┃ 11.61 ┃ 417.18 ┃

┣━━━━╋━━━━━╋━━━━━╋━━━━━━╋━━━━━━╋━━━━━━╋━━━━━━━┫

┃ 1999 ┃ 612.00 ┃ 18.95 ┃ 24.07 ┃ 4475.23 ┃ 11.61 ┃ 465.62 ┃

┣━━━━╋━━━━━╋━━━━━╋━━━━━━╋━━━━━━╋━━━━━━╋━━━━━━━┫

┃ 2000 ┃ 613.91 ┃ 3.12 ┃ 24.01 ┃ 4916.25 ┃ 9.85 ┃ 441.02 ┃

┣━━━━╋━━━━━╋━━━━━╋━━━━━━╋━━━━━━╋━━━━━━╋━━━━━━━┫

┃ 2001 ┃ 631.19 ┃ 28.15 ┃ 24.51 ┃ 5382.91 ┃ 9.49 ┃ 466.66 ┃

┣━━━━╋━━━━━╋━━━━━╋━━━━━━╋━━━━━━╋━━━━━━╋━━━━━━━┫

┃ 2002 ┃ 673.03 ┃ 66.29 ┃ 25.96 ┃ 6151.42 ┃ 14.28 ┃ 768.51 ┃

┣━━━━╋━━━━━╋━━━━━╋━━━━━━╋━━━━━━╋━━━━━━╋━━━━━━━┫

┃ 2003 ┃ 712.79 ┃ 59.08 ┃ 27.38 ┃ 6657.24 ┃ 8.22 ┃ 505.82 ┃

┣━━━━╋━━━━━╋━━━━━╋━━━━━━╋━━━━━━╋━━━━━━╋━━━━━━━┫

┃ 2004 ┃ 749.23 ┃ 51.12 ┃ 28.61 ┃ 7377.00 ┃ 10.81 ┃ 719.76 ┃

┣━━━━╋━━━━━╋━━━━━╋━━━━━━╋━━━━━━╋━━━━━━╋━━━━━━━┫

┃ 2005* ┃ 790.13 ┃ 54.59 ┃ 30.00 ┃ 8041.00 ┃ 9.00 ┃ 664.00 ┃

┗━━━━┻━━━━━┻━━━━━┻━━━━━━┻━━━━━━┻━━━━━━┻━━━━━━━┛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统计年鉴2004》。《甘肃统计提要2005》。*2005年数为推算

2.甘肃分地区的城市人口与收入变化。

2003年,甘肃省平均城市化率为27.38 9,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57.24元。在全省14个地区城市中,嘉峪关市城市化率最高(87.64%),高出全省平均值50.26个百分点,定西最低(8.82%),比全省平均值低18.56个百分点;金昌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8861.99元),高出全省平均值2205元,甘南最低(4083.76元),比全省平均值低2573元。

表19 甘肃各地区城市人口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2003)

┏━━━━┳━━━━━━━┳━━━━━━━┳━━━━━━┳━━━━━━━┳━━━━━━┳━━━━━━━┓

┃ ┃ 年末非 ┃年末总人口 ┃ 城市人口 ┃ 城市居民 ┃城市居民人 ┃城市居民人均 ┃

┃ 地区 ┃ 农业人口 ┃ ┃ 占总人口 ┃人均可支配 ┃均可支配收 ┃可支配收入比 ┃

┃ ┃ (万人) ┃ (万人) ┃ ┃ ┃入是全省平 ┃全省平均值高 ┃

┃ ┃ ┃ ┃ (%) ┃ 收入(元) ┃ ┃ ┃

┃ ┃ ┃ ┃ ┃ ┃均值的倍数 ┃出(元) ┃

┣━━━━╋━━━━━━━╋━━━━━━━╋━━━━━━╋━━━━━━━╋━━━━━━╋━━━━━━━┫

┃全省 ┃ 712.79 ┃ 2603.34 ┃ 27.38 ┃ 6657.24 ┃ 1.00 ┃ 0 ┃

┣━━━━╋━━━━━━━╋━━━━━━━╋━━━━━━╋━━━━━━━╋━━━━━━╋━━━━━━━┫

┃ 兰州 ┃ 1 72.92 ┃ 299.81 ┃ 57.68 ┃ 7094.29 ┃ 1.07 ┃ 437 ┃

┣━━━━╋━━━━━━━╋━━━━━━━╋━━━━━━╋━━━━━━━╋━━━━━━╋━━━━━━━┫

┃嘉峪关 ┃ 15.17 ┃ 17.31 ┃ 87.64 ┃ 8399.02 ┃ 1.26 ┃ 1742 ┃

┣━━━━╋━━━━━━━╋━━━━━━━╋━━━━━━╋━━━━━━━╋━━━━━━╋━━━━━━━┫

┃ 金昌 ┃ 21.58 ┃ 46.03 ┃ 46.88 ┃ 8861.99 ┃ 1.33 ┃ 2205 ┃

┣━━━━╋━━━━━━━╋━━━━━━━╋━━━━━━╋━━━━━━━╋━━━━━━╋━━━━━━━┫

┃ 白银 ┃ 39.49 ┃ 174.85 ┃ 22.59 ┃ 6525.68 ┃ 0.98 ┃ —132 ┃

┣━━━━╋━━━━━━━╋━━━━━━━╋━━━━━━╋━━━━━━━╋━━━━━━╋━━━━━━━┫

┃ 天水 ┃ 77.75 ┃ 345.64 ┃ 22.49 ┃ 5819.85 ┃ 0.87 ┃ —837 ┃

┣━━━━╋━━━━━━━╋━━━━━━━╋━━━━━━╋━━━━━━━╋━━━━━━╋━━━━━━━┫

┃ 武威 ┃ 29.77 ┃ 193.02 ┃ 15.42 ┃ 5530.00 ┃ 0.83 ┃ —1127 ┃

┣━━━━╋━━━━━━━╋━━━━━━━╋━━━━━━╋━━━━━━━╋━━━━━━╋━━━━━━━┫

┃ 张掖 ┃ 30.1 5 ┃ 127.33 ┃ 23.68 ┃ 6360.00 ┃ 0.96 ┃ —297 ┃

┣━━━━╋━━━━━━━╋━━━━━━━╋━━━━━━╋━━━━━━━╋━━━━━━╋━━━━━━━┫

┃ 平凉 ┃ 30.3 ┃ 222.28 ┃ 13.63 ┃ 5920.40 ┃ 0.89 ┃ —737 ┃

┣━━━━╋━━━━━━━╋━━━━━━━╋━━━━━━╋━━━━━━━╋━━━━━━╋━━━━━━━┫

┃ 酒泉 ┃ 35.43 ┃ 96.62 ┃ 36.67 ┃ 7582.12 ┃ 1.1 4 ┃ 925 ┃

┣━━━━╋━━━━━━━╋━━━━━━━╋━━━━━━╋━━━━━━━╋━━━━━━╋━━━━━━━┫

┃ 庆阳 ┃ 30.59 ┃ 255.76 ┃ 11.96 ┃ 5598.92 ┃ 0.84 ┃ —1058 ┃

┣━━━━╋━━━━━━━╋━━━━━━━╋━━━━━━╋━━━━━━━╋━━━━━━╋━━━━━━━┫

┃ 定西 ┃ 26.14 ┃ 296.35 ┃ 8.82 ┃ 5398.92 ┃ 0.81 ┃ —1258 ┃

┣━━━━╋━━━━━━━╋━━━━━━━╋━━━━━━╋━━━━━━━╋━━━━━━╋━━━━━━━┫

┃ 陇南 ┃ 32.39 ┃ 269.32 ┃ 12.03 ┃ 5013.34 ┃ 0.75 ┃ —1644 ┃

┣━━━━╋━━━━━━━╋━━━━━━━╋━━━━━━╋━━━━━━━╋━━━━━━╋━━━━━━━┫

┃ 临夏 ┃ 21.73 ┃ 192.06 ┃ 11.31 ┃ 4111.07 ┃ 0.62 ┃ —2546 ┃

┣━━━━╋━━━━━━━╋━━━━━━━╋━━━━━━╋━━━━━━━╋━━━━━━╋━━━━━━━┫

┃ 甘南 ┃ 12.01 ┃ 66.96 ┃ 17.94 ┃ 4083.76 ┃ 0.61 ┃ —2573 ┃

┗━━━━┻━━━━━━━┻━━━━━━━┻━━━━━━┻━━━━━━━┻━━━━━━┻━━━━━━━┛

资料来源:根据《甘肃统计年鉴2004》、《甘肃统计提要2005》计算。

注: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甘南州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用各市、州政府所在区、县、市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