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4947600000003

第3章 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2)

预测表明:一是2006~2050年各时点上西藏人口中0~14岁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人口年龄结构逐渐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过渡,这一转型过程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二是2006~2050年西藏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趋势。2006~2050年西藏各种方案下的年龄中,位数随着成年型人口类型向老年型人口类型的过渡而在不断增加。在低方案中,2006年年龄中岁数为24.48岁,2020年上升到29.39岁,2050年达到40.16岁;中方案中,2020年和2050年的年龄中,岁数分别为28.69岁和37.27岁。三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趋势。从2006年至2050年西藏人口再生产类型由增加型向稳定型过渡,2020年至2030为稳定型人口再生产类型,2030年至2050年过渡到减少型。人口年龄金字塔基本是底宽顶尖,属于增加型,相比之下,2020年和2030年人口金字塔的底部明显变窄而顶部变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为稳定型。四是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低方案和中方案表明,随着少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下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少儿负担系数的整体趋势是不断下降的,2006年至2015年比较稳定,2015年为0.46,2016年至2030年,少儿负担系数下降速度加快,为0.32。老年负担系数将不断上升,2020年为0.1。2021年至2050年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上升趋势明显,2050年低方案达到0.28,中方案为0.26,高方案为0.23,比2006年分别高出0.2、0.18、0.15。五是总负担系数比较稳定,低、中、高三个方案2015年的总负担系数在0.54~0.61之间,2016年至2030年,由于少儿负担系数的下降速度要快于老年负担系数的上升速度,使得总负担系数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31年开始,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同时上升导致总负担系数快速上升,2050年低方案的总负担系数为0.55,中方案为0.57,高方案为0.57。

(三)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1.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一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从1991年到2003年,西藏人口从221.78万人增加到259.21万人,净增37.43万人,年均增加3.12万人。人口出生率从23.5‰稳定下降到14.2‰,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6.1‰波动下降到7.5‰。同时,西藏生产总值(当年价)从30.53亿元增加到184.5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17%,人均生产总值(当年价)从1358元增加到6871元,年均增长率为14.47%,人均生产总值(可比价)年均增长率为9.13%。可见,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均经济容量明显有增加。二是各地区人均经济增长。2003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7118元,在全区7个市地中,拉萨市人均生产总值(15274元)最高,高出全区平均值8156元,是全区平均值的2.15倍;那曲地区(4179元)最低,是全区平均值的58.7%倍;山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率(16.9%)最高,拉萨市(13.7%)最低。三是人均经济容量的横向比较。2003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6871元,比全国平均人均生产总值的9101元低2230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5%,在西部地区高于贵州(3606元)、甘肃(5022元)、云南(5662元)、广西(5969元)、四川(6418元)、陕西(6480元)、宁夏(6691元)。

2.西藏的人口经济压力分析。

一是西藏的人口承载力。依据人口承载计算标准和2003年西藏各市地人均粮食、副食占有量,计算得到西藏各市地按人均年占有粮食和人均年占有副食,分别在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生活条件下的西藏各市地最大人口承载数量。在小康型生活条件下,按人均占有粮计算,2003年西藏总体人口超载17.72万人。其中那曲地区超载36.34万人,昌都地区超载17.25万人,阿里地区超载6.53万人。在小康型生活条件下,按人均占有副食计算,2003年西藏总体人口不超载,各市地人口也不超载。西藏总体人口承载空间为215.29万人。二是西藏人口经济压力的横向比较。从人口对经济的压力看,若以全国人口压力为1.00,西藏人口压力为1.33,在西部12省市区中,西藏人口压力高于新疆(0.93)、青海(1.24)、重庆(1.26)。若以西藏人口压力为1.00,在西藏7个市地中,拉萨市(0.466)、林芝地区(0.579),人口压力小于西藏全区平均数(1.000);那曲地区(1.703)、昌都地区(1.684)、山南地区(1.446)、日喀则地区(1.342)、阿里地区(1.199),人口压力大于西藏全区平均数。

3.人均经济资源量。

一是人均工业品产量和人均农产品产量。工业品人均水平比全国低很多,农产品特别是畜产品人均水平比全国高,新鲜蔬菜和水果人均占有量比全国低。二是人均金融实力。2003年,西藏人均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2379元,比全国人均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6100元少3721元;西藏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5572元,比全国人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12304元少6732元。三是人均工业发展水平。2003年,西藏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为5.8%,比全国平均水平10.50%低4.7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4687元/人年,比全国平均水平73045元/人年低28358元/人年。四是人均财力。1991年至2003年,西藏财政收入从13.97亿元增加到138.7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09%;财政支出从15.00亿元增加到148.2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03%。人均财政收入从630元增加到5354元,增加了4724元;人均财政支出从676元增加到5717元,增加了5041元。2003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8.15亿元,财政总支出145.91亿元,财政赤字137.76亿元,人均财政赤字5102元。西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02元,为全国最低,接近于贵州(322元)、甘肃(337元)、四川(387元)。五是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1991年至2003年,西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0.57亿元增加到138.62亿元,增加了128.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3.9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从476元增加到5348元,增加了4872元,年均增长率为22.33%。2003年,西藏固定资产投资118.31亿元,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382元,为全国平均值的2.47倍。西藏人均固定资产投资4382元,在西部地区最高。六是人均消费水平。从1991年至200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3.85亿元增加到58.30亿元,增加了44.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2.7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25元增加到224.9元,增加了1624元,年均增长率为11.26%。200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元。为全国平均值(3547元)的61%。西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9元),在西部地区高于贵州(1186元)、广西(1766元)、云南(1788元)、甘肃(1823元)、青海(1923元)、宁夏(2083元)。

4.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我国著名人口学专家牛文元教授对不同层次人口的能力和能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主要的结论。人的三大基本能力属性。一是体能:包括自然能力、生理能力、基础能力、初级能力等四个要素。二是技能:包括训练能力、技巧能力、重复能力、中级能力等四个要素a三是智能:包括学习能力、虚拟能力、创新能力、高级能力等四个要素。人口的能力建设的社会投资,即社会成本体能、技能、智能比分别为1:3:9。而人口的能力建设的社会贡献,即体能、技能、智能比分别为1:10:100。本课题根据这一理论研究发现,西藏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文盲率之间也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一0.6509。通过对西藏7个市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文盲率之间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说明,以2003年的情况看,西藏文盲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提高18.367元。二是西藏的人口与科技创新的横向比较。选取科技人员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R&D人员数、R&D经费、R&D人均经费和专利数等6项指标,以全国平均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100分,得到2000年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西藏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为17.76分,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西藏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仅高于海南(15.82分)、青海(16?67分)。三是劳动者文化素质与其劳动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基准,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分别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3%、108%、300%。以西藏的数据计算,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大专毕业生分别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40%、80%、150%、300%计算社会综合生产率。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研究,如果一个小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为1,中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为7,而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则高达40。西藏按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大专毕业生知识能力分别为1、3、10、40计算社会综合生产率。分析表明,2003年西藏各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86年,比全国各类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86年)少4.00年;社会综合生产率为131.43%,比全国平均社会综合生产率(180.31%)低48.88个百分点;知识能力为1.33,仅为全国平均知识能力(5.01)的26.5%。

5.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是科学指导,统筹协调,促进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二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三是项目推进,产业突破,努力增强综合实力。四是推进改革,创新体制,增强发展的内部动力。五是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六是优化环境,大力促销,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

(四)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1.西藏城镇化水平的全面评估。

一是西藏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初具规模。截至2003年底,西藏有小城镇650个。其中建制镇140个(拉萨市9个、昌都地区28个、山南地区24个、日喀则地区27个、那曲地区25个、阿里地区7个、林芝地区20个),集镇508个,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8.4万人,占总人口的38%,而非农人口37.2万人,占市镇总人口的37.8%。二是西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成就,主干道路、给排水系统、垃圾填埋场、广场公园、市场贸易、邮政电信等改善比较大。三是投资。从1997年到2002年,西藏城镇市政建设共投资28.57亿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26千米,道路面积315万平方米。截至2004年底,全区城镇道路长495.46千米,供水管道长785.97千米,供水综合能力达40.51万立方米/日,城镇用水普及率60%,城镇液化气年用量1.1万立方米,城市燃气普及率80%,城区绿地率23%,按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从1991年的13.6%提高到2003年的15.2%。四是城镇化促进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随着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等一批重点基本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以拉萨为中心,由山南地区、林芝地区、IEI喀则和那曲部分地区等构成的核心经济区正在形成,这一区域人口占到全区总人口的67.8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的91.8%。

2.城镇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

一是从1991年至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5兀增加到8058元,增加了6063元,年均增长率为12.34%。2003年,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510.94元,西藏为8045.34元,比全国平均值多1534.40元,为全国平均值的1.24倍。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最高。二是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结构分析。从1990年至2003年,西藏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340元增加到8043元,增加了6703元,年均增长率为16?12%;人均食品支出从888元增加到3541元,增加了2653元,年均增长率为12-22%。预测分析,2004至年2010年人均家庭总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人均食品支出,均按相应指标1990年至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估计。到2010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估计为2819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估计为21232元,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估计为21111元,人均食品支出估计为7457元。

3.城镇贫困人口群体现状分析。

一是西藏城市再就业情况。西藏在2004年,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和退伍军人在内,共实现再就业2.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举办各类培训班2327人次,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569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再就业4835人,培训就业率为56%。对全区5578人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率为86%,4781人获得了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区接受职业指导的有1.6万人(次),职业介绍1.5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8000人(次),职业介绍成功率为53%。二是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要以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和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目标,以充分释放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效应、开发就业岗位和推进劳动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强化技能培训和开展创业培训、稳定推进职业技能社会化鉴定、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为手段,在扩大就业总量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增强就业再就业的稳定性。

4.西藏农村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