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西部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4947600000004

第4章 西藏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3)

一是农村人口与社会发展分析。从1991年到2003年,西藏农业总人口从191.58万人增加到219.78万人,增加了28.20万人,年均增加2.3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6.4%减少到84.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17元增加到1691元,增加了1074元,年均增长率为8.76%。农民人均总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明显增大,从0.16%增加到20.67%,而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显著减少,从93.10 9,6减少到72.21%。二是农民人均收入变动情况分析。从1990年至2003年,西藏居民人均家庭纯收入从447元增加到1691元,增加了1244元,年均增长率为10.78%;1990年至2003年西藏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比重明显增大,从0.22%增加到28.39%,而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明显减少,从93.06%减少到62.09%。三是农村人均支出结构的横向比较。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43.30元,西藏为1030.13元,比全国平均值少913.17元,为全国平均值的53%,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四是农村人均收支增长预测。到2010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4229元,人均纯收入为2900元,人均总支出为2083元,人均消费性总支出为1291元。

5.农村贫困人口群体现状。

根据西藏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00年的调查分析,在整体相对贫困的前提下,又呈现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以相对贫困为主,区域性贫困与零星分散贫困并存以区域性贫困为主,中心地区贫困与边缘地区贫困并存以边缘地区贫困为主,城镇贫困与农村贫困并存以农村贫困为主,返贫与新贫并存以返贫为主的基本特征。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西藏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贫困人口分布在74个县(区)的756个乡镇。全区贫困村有4248个,贫困户257406户,贫困人口1482331人,分别占农村总村数、总户数、总人口的68.5%、69.0%和69.3%。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搬迁,异地脱贫;全方位的实行多项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主要有:灵活引导群众使用有偿资金,实行对贫困群众的生产资料政策性补贴,对贫困地区兴办的乡镇企业、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等本小利微、不易发展的行业实行轻税或减免税的政策等。

6.促进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功能,增强辐射,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二是强化教育,提升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阶段。三是整合资源,项目带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提高卫生工作水平。五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六是增加就业,提高技能,努力解决贫困问题。

(五)西藏人口承载力

1.西藏自然资源的总体判断。

西藏自治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气候资源的总体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雨热同季。水分资源非常丰富,年降水量在1500~2800毫米。西藏地区的年平均大风日数多达100~150天,最多可达200天,是我国大风日数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西藏是我国的三大林区之一,在全区12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地为12581万公顷,其中宜林地面积达1392万公顷,占11.7%。西藏森林面积居全国第十一位,森林蓄积居全国第四位,成熟林蓄积量为10.5亿立方米,占全国成熟用材林蓄积量的20%,居全国首位。人均占有林木蓄积为570立方米,不仅在全国居首位,而且在世界各有林地区也位居前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造就了十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西藏已知高等植物有6400多种。其中有药用植物1000多种,油脂、油料植物100余种,芳香油、香油植物180余种,工艺原料植物300余种,可代替粮食、饲料中的淀粉野果植物300余种,绿化观赏植物2000余种。西藏药材植物种类在1000种以上。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近年来系统调查统计,有脊椎动物798种。其中鱼类68种、两栖类45种、爬行类55种、鸟类488种、哺乳类142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4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94种,共135种,占全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的30%。西藏高原地域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造就了独具特色的自然风景旅游景观,为西藏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巨大潜力。

2.人口发展与土地资源分析。

一是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西藏有86%的土地海拔超过4000米,西藏农业耕地面积很少,草地、林地、水域、冰川和石山等土地类型占绝大部分。二是土地利用现状。全区各耕地面积330多万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耕地占30.7%。70%~90%的耕地属于坡地类,未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7%,是我国土地利用率最低的省区之一。农牧业用地经营粗放,效益低,潜力大。2001年,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4.5万千瓦,水利设施、施肥水平滞后;牧业生产基础设施更少,甚至是基本上靠天养畜,粗放经营。三是土地资源日趋退化。全区30%的草地发生退化,约有10%左右的草地已明显沙化。藏东南山区减少了50%以上的植被。西藏沙漠化面积3835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0.32%。四是传统的种植业结构。西藏的农业分为高原农业与低地农业两大类型,高原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荞麦、油菜等,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低地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鸡爪谷以及各种蔬菜等;半农半牧区处于一个中间地带。五是农业分布地域。西藏农业的立体分布虽然十分明显,但农用耕地却相对集中于海拔3000~4200米的雅鲁藏布江以及其支流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江河两岸谷地,江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0%以上,因此,西藏农业又有“高原河谷农业”之称。六是人口增长速度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激化。据推算,到2030年西藏人口将增加93.72万人,达到336.46万人,耕地面积增加4?80万公顷,达到27.66万公顷,而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82公顷。

3.人口发展与草地资源。

一是草地资源类型和特点。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面积8205.2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地总面积的20%,居各省(区)草地面积的首位。其中可利用面积6636.13万公顷,难利用草地41.93万公顷,无人区1475.8万公顷,门隅地区51.33万公顷;共有17个草地类,8个草地组,185个草地型。西藏草地资源的特点是草地分布广、类型多、草质好,草地分布不均匀,单位生产能力地区差异大。二是草地资源综合评价。西藏天然草地产草量普遍较低,属低产草地,全区年产鲜草7000万吨以上,但可供牲畜采食的量仅有2370多万吨,理论载畜量2708万羊单位。西藏天然草地中质低产型草地面积大,占西藏天然草地净面积的44.29%。三是草地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天然草地退化和沙化严重、牲畜品种老化、畜群结构不合理、生物灾害频发、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牧民群众文化素质低等问题。

4.人口发展与水资源。

一是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100条以上,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数以千计。境内河流自产水量和上游邻省入境水量共3548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补给量约813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的22.9%;冰雪融水补给量约309亿立方米,占8.7%;内陆河流年产水量约300亿立方米,除少部分用于灌溉外,其余部分为内陆区渗漏和蒸发消耗。全区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湖泊总面积为24183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0%。冰川面积约2.7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7%,75%分布于外流水系,25%分布于内流水系。二是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总的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藏东南是河川径流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年平均径流深在1000毫米以上,最大可达3000毫米;藏东北次之,年平均径流深为300~500毫米;藏南较少,年平均径流深为150~300毫米;藏北最少,年平均径流深为100毫米,不少地区不足50毫米。三是农田和天然草地的水利基本建设。西藏以骨干水利工程为主,以国家投资和群众义务投入劳务相结合,开展雅砻河、拉萨河、年楚河等江河的治理,先后在全自治区修建了各类水利工程2万余处。其中大小水渠1.36万条,水库、塘坝5000多座,总库容达3.52亿立方米。已建成上千公顷以上的灌区353个。其中上万公顷以上的灌区23个,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西藏和平解放初期的1.87万公顷上升到13.87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9.4%,草原灌溉面积达到11.53万公顷。四是水利建设投资。仅2003年水利投资15亿元,建设241个重点项目。五是21世纪西藏水资源需求预测。西藏水资源十分丰富,但利用率只有0.38%。根据西藏自治区国土整体规划对西藏水资源的预测,2010年西藏的总需水量为157.91亿立方米。

5.人口发展与资源开发。

一是能源工业的发展现状。西藏建立以电力工业为主体的现代能源体系,国家投资的许多电力项目的投产,有力地缓解了拉萨、山南、那曲等地(市)严重的缺电状况。日喀则、林芝、昌都、山南等地区骨干电站设备水平明显提高,7个地(市)电网基本形成,藏中联网步伐加快。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各类电站436座,总装机容量37.6万千瓦。全区发电量10.05亿千瓦时,全区总用电人口达到150万人左右,人均装机容量143瓦,人均年用电量383千瓦时。农牧区乡镇、行政村通电率分别达到71%和41%。二是农牧区通电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乡乡通”第一批42乡的39座电站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17座电站已实现发电,解决了4698户21416人的用电问题;“117”项目中34座边境乡村水电站已有29座电站建成发电,解决了47个乡(镇)、199个村、85344人的用电问题;县级水电站改扩建和有水无电县电站工程已完成,解决了76个乡、425个村、17.59万人的用电问题。通过以上工程的建设,共解决140个乡、28.26万人用电问题。三是能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区还有3740个行政村、23万户、儿0多万人没有用上电,电力建设速度赶不上用电负荷发展速度,电力建设资金缺乏,电力建设的投资回报率低。四是能源发展规划及新能源开发。西藏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5659.27万千瓦,年发电量6607?5亿度,但目前只开发利用了1%左右。西藏有5个地热活动带,600多处地热显示点,发电潜力约80万千瓦,目前地热发电装机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1.1亿多千瓦时,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8%和17.7%。风能发电自1982年开始试验,现已得到初步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自50年代开始建太阳能温室,60年代中期建起太阳能浴室,70年代初研制成大型热水器,80年代进行了太阳能电池的试验和推行太阳灶,现已在一些农牧区开始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五是矿藏资源。西藏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统计,已发现矿产94种,矿产地2000余处,探明有储量的46种,产地164处。其中独立矿床大型的有37处、中型的有42处、小型的有85处。在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居全国前十位的有18种。西藏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59%的铜矿分布在藏东地区,盐、硼等矿主要分布在藏北地区,85%的煤分布在藏北和藏东地区。

6.人口承载力综合评估。

一是生态发展弹性分析。西藏的喜马拉雅南翼雨林与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的藏东南农林牧区,生态弹性度指数达73.62;地处藏东山地针叶林带的藏东农牧区,生态弹性度指数达66.96;地处雅鲁藏布中上游自然区的藏中农区、藏南高原湖盆自然区的藏南农牧区,那曲高山灌丛草甸地带的藏东北牧区,生态弹性度居中;地处羌塘高原的那曲、阿里大部分地区以及地处阿里山地半荒漠与荒漠地带的藏西北农牧区生态弹性度较低,生态弹性度指数只有20。从西藏总体来看,生态弹性度较稳定以上区域占总面积的40%左右,生态弹性度较低区域占46%,生态弹性度不稳定区域占24%。二是资源承载指数。本研究中主要通过耕地资源、林地一草地资源、资源一环境承载力来反映区域资源承载力。耕地指数从72.8到14.3等。从全区来看,耕地资源承载指数处于较高承载状态的地(市)占42.9%,处于中等承载状态的地区占28.6%,处于较低承载状态的地区占14.3%,处于低承载状态的地区占14.3%。林地一草地资源承载指数从64.6到28.16不等。从全区来看,林地一草地资源承载指数处于较高承载状态的地(市)占14.6%,处于中等承载状态的地区占28.6%,处于较低承载状态的地区占28.6%,处于低承载状态的地区占28.6%。西藏的资源一环境承载力水平分为4个层次,较高承载能力的地(市)占28.6%,中等承载能力的地区占42.9%,较低承载能力的地区占14.3%,低承载能力的地区占14.3%。三是土地资源承压度。本研究采用李毓堂提出的料肉比4:1折粮的方法,将天然草原的理论载畜量折算成粮食产量和相应的耕地承载力,以人农业部计划司颁布的我国20世纪末人均折合粮食总量均570公斤计算水土地资源承压度。林芝、拉萨、日喀则的土地承载力有较大盈余,山南、阿里的土地实际承载力接近资源承载能力,昌都的土地承载力已经超标,那曲的人口压力已经明显大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四是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林芝属于稳定较高承载低压区,拉萨属于中稳定较高承载低压区,日喀则属于中稳定中承载低压区,山南属于中稳定中承载弱压区,阿里属于不稳定低承载弱压区,那曲属于弱稳定低承载强压区。

7.城乡人口生活环境质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