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4949400000007

第7章 别乡进城更名考学

冬季的武昌,寒意正浓。一个农村少年肩挑行李,满怀亲人的期望,行色匆匆地走进城来。他,14岁的李仲揆就是这样告别家乡,首次来到这座只有耳闻未曾眼见的省会大都市。

此前,他从祖父和父亲的讲述中知道这是长江流域遐迩闻名的繁华古城,又与汉口、汉阳紧密相依,号称“武汉三镇”。雄伟的龟山、蛇山隔江屹立,长江、汉水波浪接连,素以“九省通衢”的内河航运枢纽著称于世。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代王朝闭关锁国的门户,武汉三镇同时成为列强蜂拥而人的重要商埠。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果然如此,都会里街道纵横,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这一切自然使他感到特别新鲜,真是有些眼花缭乱了。但是由于考学心切,他顾不得观赏周围的热闹景象,只是问或停下脚步向路人探问自己渴望寻找的,地址。就这样,一边走一边问,好不容易才找着这条装在心里的水陆街和处在这条街道上的省府“守备衙门”。

“到了!”他兴奋地望着衙门大院喘了一口粗气,同时自言自语地叨念着,“省府学务处就设在这个大院里。”说完,擦把脸上的汗水,又定了一下心神,觉得万无一失之后便稳健地走进院门。

按照规定,他首先买来一张考生登记表。尽管这是一张薄纸,然而捧在手里却感到沉甸甸的。他深知这张表格来之不易,其中饱含着父母的恩情,同胞的友爱和乡亲的厚望。心想:“这方方面面都关联着自己一生之中仅有的14岁宝贵年华!”

或许是太重情感和过分激动的缘故,他提起笔来急忙填表,不料笔尖刚落就出差了,竟在姓名栏里写上了自己的年龄,致使表格的首栏出现了这样的明显错误——“姓名:十四。”

“这哪行?”他审视着自己的笔误感到一阵懊悔,紧皱眉头深深自责。

当然,这对一般考生来说大概算不了什么,再买一张表格重新填写也就行了。但是他却舍不得花钱,因为这次进城的盘缠都是父亲想方设法借来的,自己哪能浪费分文呢?怎么办?动手改写吧。他首先琢磨着这个“十”字,想了一下便在两侧填上一撇一捺,然后又在下边补了个较小的“子”字,由此合成一个“李”姓,虽然字迹并非理想,不过看上去也还显得较为工整。接着再看一眼后边的“四”字,心里感到好个别扭。“李四”,这叫什么姓名啊!岂不成了“张三、李四、王五”之类的俗称了吗?无论如何也不不能叫这样的名字。不行,还得改!但这“四”字怎么改动,一时间把他难住了。他低头沉思,抬头冥想,偶然间看见中堂上悬挂一块牌匾,上面呈现4个醒目大字——光被四表。

“光!”他眼前骤然一亮,“有了,留下表格里的这个‘四’,后边填上那个‘光’不就成了正经的姓名吗?”想到这里,也就把个“光”字填上了。自己默念一遍“李四光,”不禁一阵暗喜,“四光、四光、光芒四射,光照四方!太好了,就叫这个名字!”

由失误到补错,由别扭到如意,由懊悔到欢喜,仅仅在于一个字的改写和一个字的选取。是聪明所为还是天命注定?无论怎么说都可称作神来之笔,至于下边的栏目也就顺此一气填完,按时呈报上去。

考试情况正像父亲预测的那样:考场肃穆,考生众多,考纪严格,竞争激烈。但是,公布结果:李四光榜上有名。他被录取了,分在西路高等小学堂(也称第二小学堂)。于是在这所学堂里则出现一个名叫李四光的学生。

家乡获得信息,无不为他感到高兴。自此,乡亲们也都把仲揆改称“四光”。而后,“四光”两个字伴随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