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4953700000189

第189章 妲己真的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吗

妲己是中国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的宠妃,有苏氏的女儿。据史料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说明,妲己是纣王讨伐有苏时获得的“战利品”。当父亲把自己当成如牛羊一样的礼品献给纣王时,妲己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地来到敌人的阵营中。这证明妲己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用自身的耻辱换来整个部落的生存。

但是,这样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女性,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竟然摇身一变,成了令人发指的九尾狐狸精。直至现在,“狐狸精”一词似乎已经完全遮掩住了妲己的历史真面目。那么,“妲己亡纣”一说能否经得住历史的推敲呢?

据史料记载,商纣王“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这似乎只为了证明纣王是因为什么事都听从妲己才导致亡国的。但是,妲己是以求和的俘虏身份来到朝歌,商纣王怎么会对这样一个俘虏出身的弱女子言听计从呢?也许有人会说,妲己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美貌来迷惑纣王。但是,在商朝,人们迷信鬼神,商王室的一切行政和日常事务,都要靠占卜来探询鬼神的旨意。在这样一个崇尚迷信的王朝里,甚至连纣王都不能完全控制局势,妲己这样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够掌控全局呢?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是由所有人共同创造的,但书写者却往往是男人。所以,后人在史书中很容易看到那些慷慨悲歌、逐鹿中原、天下霸图的热血男人,却很难洞悉一个女子的悲欢情仇、生离死别或爱恨悲歌。其实,就连与商纣有关的历史资料在他生活的朝代都鲜有记载,更何况是帝王身边的女人呢?后人的一再演绎使他们与本来的面目天差地别。

史书对这些女子的有限记载为后人的文学演义或凭空杜撰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文学的影响往往是深远的,如小说《封神演义》对纣王和妲己的妖魔化处理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历史形象,甚至掩盖了真实面目。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首席狐狸精”,妲己或许会觉得委屈。窦娥之冤尚有关汉卿来替她昭雪,但这顶“狐狸精”的帽子不知苏妲己要戴到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