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4953700000234

第234章 僧人达摩并非少林功夫的祖师

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之地,后又因少林武术而闻名天下。早在唐朝时期,少林就以武术和禅宗而享有美名。但是关于少林武术的创始人却一直存在着争议。

在新派武侠小说中,少林派被奉为武学正宗,达摩和尚也被认为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由于武侠小说的潜移默化,达摩祖师创立了少林武术这一说法可谓家喻户晓,成千上万不喜欢动脑筋的人因此也步入了误解历史的重围里,误以为少林武术是达摩祖师创立的。但实际上,达摩与少林武术并无关系。

在我国佛教史上,大多数大德高僧都有正史记载,但是如此出名的达摩却找不到丝毫的踪影。并且从《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开始,包括《旧唐书》、《景德传灯录》等一大批著作中,均没有任何一处提到达摩与少林武术有关。

海外的武术界一般都认为达摩是少林拳法的创始人。达摩是印度人,属婆罗门族大乘佛法一派,全称为菩提达摩,传说他来到中国之时已经150岁。

据唐代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二》,以及在敦煌出土的《历代法宝记》记载,相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约是公元500年左右,有一位名为达摩的高僧从印度来到中国。他从广州登陆,然后一路向北,将其教法传授于中国大陆。为此,梁武帝还特地派人到南京,也就是当时的建业,迎接达摩踏访其国度。

梁武帝向来信奉佛教,即位之后就大量地修建佛寺,撰写经文,塑造佛像等等。他认为自己对佛教在中国的建设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于是他就问达摩自己的功绩有多高,而达摩却不假思量地说他根本无功德可言。梁武帝诧异,又问:“何以无功德?”达摩答曰:“此是有为之事,不是实在的功德。”

由于梁武帝久久不能理解达摩此话之意,达摩便离开梁国而渡江到了北魏。他在游览嵩山的少林寺之后感叹此地为风水宝地,于是决定在这里弘扬禅法,还将自己的《楞伽经》传授于寺中之人。然而由于他的禅法不被当时的佛教信徒看重,达摩就面壁九年创制了中国禅宗和少林功夫。

然而关于达摩祖师之说,多年来在学术界一直持有争议。北京大学的教授张传玺就曾经在光明日报上刊登了名为《少林功夫与菩提达摩无关》的文章。这一论辩给予“少林武术源自达摩”一说强有力的批驳。

安阳师范学院的马爱民教授经过多种渠道考证也认为达摩不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马爱民在研究之后说,少林武术的真正鼻祖是一位叫稠禅师的武僧,他是河北昌黎人,但是生长于河南安阳。稠禅师也叫僧稠,他在到达少林寺之前就有一身武艺,多年后他成了少林寺的第二代方丈,并且将其武艺传于少林弟子。

新派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倒是确有其人。史书中的张三丰生活在明朝初叶,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还曾屡屡派人请他出山。但是与之共为天下武学盟主的达摩却没有在当时留有任何的历史记载,甚至连明朝的《少林棍法阐宗》中也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达摩老祖与少林武术有什么关系。书中倒是提到一位乐神,但是叫紧那罗,而不是达摩。

真正把达摩与少林武术联系在一起的却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易筋经》,但是《易筋经》里的说法严重缺乏可信度。作为中国佛教重要派别之一的禅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专修禅定为主,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了佛教其他各宗的烦琐文字,日益兴起。不立文字是历代禅宗大师所公认的教规。倘若承认达摩是禅宗的开山祖师,那么他就应“不立文字”,也就不可能著有《易筋经》和《洗髓经》。没有哪一宗哪一派的开山人会自己立下了规矩而又去带头破坏它,这是一个常识!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易筋经》和《洗髓经》这两本最能证明达摩存在的书没有依据,达摩与少林武术并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