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当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你怎么办
4981200000030

第30章 信息布局——财富就在信息中,把握住就成功(1)

信息中当然藏有财富,关键是我们要以快速、准确的方式去获得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隐藏在信息中的财富为我们所得。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得到更多,我们就要比别人知道得更多,就必须注重信息、研究信息、快速获得最新消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先别人一步占据优势,先别人一步将信息中的财富夺过来。信息之中蕴含的机遇并不是谁都可以发现的,如果你能够准备识别并且及时把握,自然可以更顺利地成功。

●得到多少,取决于能知道多少

现代社会是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人们从事的各种工作,都要和信息、打交道,甚至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和信息打交道的。而信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拥有信息量的多少、收集信息速度的快慢、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都决定了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就藏在信息中。创意丰富的人,其实也都是占有大量信息的人。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他要想生存发展,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掌握与其命运攸关的有关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不断产生,同时这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又被广泛的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上,因此,不了解这些信息,企业就不能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最先进的设备生产出最新的产品,企业就不能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生命越来越和市场连在一起,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市场的调查研究,随时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变化的信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谁掌握的信息、更多,谁发展得也就更好。

1815年6月20日,一大早伦敦证券交易所便充满了紧张气氛。因为昨天,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决定两国命运的战役——滑铁卢之战。毫无疑问,如果英国获胜,英国政府的公债将会暴涨;反之法军获胜,英国的公债必是一落千丈。此时,每一位投资者都明白,只要能比别人早知道哪方获胜,哪怕半小时、10分钟,甚至几分钟也可以大捞一把了。战事远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当时还没有无线电,没有铁路,主要靠快马传递信息。对方的主帅是赫赫有名的拿破仑,前几次的几场战斗,英国均吃了败仗,英国获胜的希望不大。大家都在看着尼桑的一举一动,他还是习惯地靠着厅里的一根柱子——大家已经把这根柱子叫做“罗斯查尔德之柱”了。

这时,尼桑面无表情地靠在“罗斯查尔德之柱”上开始卖出英国公债了。“尼桑卖了!”这条消息马上传遍了交易所,所有的人毫不犹像地跟进,瞬间英国公债暴跌,尼桑继续抛出。公债的价格跌得不能再跌了,尼桑突然开始大量买进。“这是怎么回事,尼桑玩的什么花样?”大家纷纷交头接耳。此时,官方宣布了英军大胜的捷报,交易所又是一阵大乱,公债价格又暴涨,而此时的尼桑已经悠然自得地靠在柱子上欣赏这乱哄哄的场景了。他狠狠地发了一大笔财!尼桑怎么敢这么大胆买卖?万一英军战败,他不是要大大地损失了吗?可是,谁也不知道,尼桑拥有自己的情报网!

原来,罗斯查尔德共有5个儿子,他们遍布西欧的各主要国家,他们非常重视信息,认为信息和情报就是家族繁荣的命脉,所以他们别出心裁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欧洲的专用情报网,并不惜花大钱购置当时最快最新的设备,从有关商务信息到社会热门话题无一遗漏,而且情报的准确性和传递速度都超过英国政府的驿站和情报网。因此,人们称他是:“无所不知的罗斯查尔德”。正是因为有了这一高效率的情报通讯网,才使尼桑比英国政府抢先一步获得滑铁卢的战况。

在这个故事中,尼桑正是因为知道得比别人多,所以赚了如此之多的财富,这就足以说明信息中自然藏有财富,关键是我们要以快速、准确的方式去获得信息,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隐藏在信息中的财富为我们所得。

想要得到更多,我们就要比别人知道得更多,就必须注重信息、研究信息、快速获得最新消息,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先别人一步占据优势,先别人一步将信息中的财富夺过来。信息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有时能发挥关键作用。所以,千万不要忽视了信息的作用。如果你能收集到比别人更多的信息,也就有了更高的胜算。

盖茨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绝妙的生存时代,信息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羊皮卷上也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可以用来说明财富就隐藏在信息中:“即使是风,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你就可以知道它的来历。”

在这个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关注信息就是关注财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包含着让我们成功的信息。假如你拥有了比别人更多的信息,你更具备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你就比别人拥有了多得多的优势和胜算。

●该怎样对待“内部消息”

首先我们一定要明确:大凡小道消息都会失真,不管其本身是真是假。制造小道消息的人,目的无非是以下三种:

一是引人关注,提高自己或当事人的知名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炒作”;二是制造事端,借机攻击他人,发泄不满;三是混淆他人视听、制造影响,使自己得利。

其中又有一种内部消息,由于与事实相符或类似,再加上是从“内部”得知,更显神秘。可这些所谓的内部消息,能不能相信呢?

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故事,可以解释绝大部分内部消息的秘密:

坐庄婆罗洲锡业(婆罗洲是印尼的一个岛屿,也称加里曼丹岛)的一个机构,为了把股票出货给利文斯顿——他是美国当时著名的投资人,因此故意在利文斯顿的老婆吃饭的时候,安排人装作投资机构大老板的样子,在旁边的桌子上大谈这个锡矿的增长潜力和股票拉涨价位。

当然,他们的目的是让利文斯顿的老婆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利文斯顿。他们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利文斯顿的老婆确实对自己偷听到的“惊人秘密”深信不疑,并且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买了这只股票。

但是他们的第二个目的没有达到,他们不知道利文斯顿的老婆是不服她丈夫的,她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赚一笔大钱给丈夫看一看,现在,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因此她并没有告诉她老公这个消息,她在等着羞辱老公。

不久,当利文斯顿看到婆罗洲锡业的股票开始上涨的时候——这正是庄家给利文斯顿制造的假象——不但没有追,反而把已经持有的部分全部卖给了庄家。

这就是大部分消息的实际来源,即使庄家本人,也可能并不知道他深信的所谓内部消息的确切来源和产生原因。但是,投资者仍然是那么的迷恋消息,丝毫不知道消息本身就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

大部分投资人无法分辨投资对象的优劣,因此把朋友、经纪商以及投资顾问视为其投资建议的可靠来源,殊不知这些来源可能正是导致其亏损的罪魁祸首。

杰出的投资顾问与经纪商就如同杰出的医生、律师、棒球选手一样,百不及一。自己的判断才不会欺骗自己。

而更多的小道消息纯粹是人们凭空想像后制造出来的谣言。

靠内部消息真的行吗?90%的消息都是假的。只有10%是真的,但更害人,它让你得点甜头之后相信更大的假消息。一般来说,正常的消息是传播不出来的。

你听过这样的消息吗?“谁也别告诉,绝密消息,今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很好。”“绝密消息,这个公司有一个团结奋进的经营班子,长期前景看好。”“绝密,这只股票明天要涨停。有机构在做。目标价位:翻一番。”你仔细想一下,作为散户,消息传到你耳朵里经过了多少道手续?即使消息是真的,也没什么价值了。

有一项调查发现,投资者根据小道消息或内幕消息操作的结果是:54%有赔有赚,35%输多赢少,只有11%赢多输少。看来,调查结果并不符合投资者打听小道消息或内幕消息操作的初衷;而输多赢少所占的比例高达35%,也表明投资者听小道消息、赚钱不容易。

当今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大富翁,一个是比尔·盖茨,一个是巴菲特,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打桥牌。比尔·盖茨还教巴菲特上网,给巴菲特讲了很多次关于他的企业——微软的情况,但巴菲特就是不买微软的股票。他说,我怕我养成了靠消息——哪怕是最好朋友的消息,而购买自己不了解的公司股票的坏习惯。经常想要得到内部消息的我们,是不是应当引以为戒呢?

在这个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提取出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并非易事,然而这绝非听从“内部消息”的借口。

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清楚,在实现信息真正的公开共享之前,任何小道消息都是值得怀疑的。但是人总是摆脱不了“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于是只好落得个自己吃亏。切记,消息中当然蕴含着商机和财富,但要靠自己用慧眼识别,轻信或依赖内部消息的做法往往让自己陷入被动。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事情才难的。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他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一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世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用不着什么钢铁般的意志,更用不着什么技巧或谋略。只要一个人还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人的一生,总有种种的憧憬和想法。为了行动和人生高效,每个人在行动之前,都会盘算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进行各种沙盘兵棋推演,否则可能非常莽撞。但是,如果不能把握一个度和一个分寸,过于追求“万无一失”,结果不是时机被耽搁,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甚至是自己吓死自己。

客观地说,许多人之所以迟迟不敢行动,并不是因为不知道果断行动的重要,而多半是出于心态上的患得患失、精神意志上的畏惧困难、习惯上的拖拉成性。这正是最常见的三种不敢行动的“心理病”:

心态上的患得患失。曾担任过UT斯达康公司总裁和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的周韶宁就如此说:“世界上有两种人,假设大家智慧都差不多:一种是看到一件事会思考分析,再思考再分析,最后觉得看不准,放弃;第二种是想做,第二天就做了,也不知道里面有多少艰苦,但坚持下去了。往往成功的人都是后者,因为只有做的过程中才知道怎么做。”

精神意志上的畏惧困难。天津大学校长龚克就曾这样批评一些留学生回国畏惧困难的现象:“有一些留学生满怀热情回来,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预想的那么顺利,可能会感到沮丧、灰心,甚至后悔。有的人也许会想‘如果不回国,或许会有更大的作为’。我想这些都是不理性的,因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能战胜困难的人,在哪里都不会真正成功。”

拖延的习惯。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譬如“离毕业还有几年,先玩一年再说”、“再过一天再做吧,明天还来得及”……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当一个人让“办事拖拉”成为白己习以为常的方式时,通常警报就会响起。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一拖再拖,当然是一事无成。

2001年,互联网经济低迷,搜狐股价降到1美元以下,做互联网企业的人个个灰头土脸,以为世界末日到来。信中利投资公司的总裁汪潮涌则迅速与合作伙伴逆流而上,从高盛、英特尔手中收购大量搜狐股票。后来寒流过去,搜狐股价大涨,汪潮涌因此得到了不亚于搜狐早期VC的投资回报,这正是汪潮涌投资的得意手笔之一。对此,他总结:这次之所以能够当机立断,是因为过去有过因为拖延而错失良机的教训。

1998年,正值搜狐公司融资最困难的时刻,张朝阳先后跑了美国五趟,才找到20多万美金。张朝阳和汪潮涌也是熟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汪潮涌已经决定,“我个人可以给你投资30万美金。”后来,跟汪潮涌一起准备投资的合作伙伴,出于谈判压价等原因故意拖延。结果,急缺资金的搜狐选择了英特尔和IDG融资。这也成为汪潮涌投资生涯当中一大遗憾,因为当时如果投入30万美金,大约能得到搜狐股份的5%,而等到搜狐上市退出时,这30万美金可以变成上千万美金。

我们都知道把握机遇需要天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地利(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人和(个人和团队有充足的实力)合一,才能进而取得跨越性的成功。这就如同烹饪一样,火候太足与不够,菜都不会可口。行动也一样,盐多则咸,盐少则淡,只有审时度势,及时行动才能获益。在机遇面前畏首畏尾、优柔寡断,只会让我们错失良机。开始行动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因为你不敢。

●在低点进入,请保持最清醒

当大家都丧失理智而责怪你时,如果你能够保持清醒;

当大家都很怀疑你时,如果你仍然能相信自己,同时还能斟酌他们的怀疑;

如果你能等待而不觉得厌烦,或者当人们憎恨你时,你不会还以憎恨,但是,你不会看起来过于善良,说话不会太明理;

如果你能梦想——但不会被梦想牵着走;

如果你能思考——但不会把思想当成目标;

如果你能够应付胜利与灾难,而又能够平等看待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