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论语》
4982200000021

第21章 成功的启示(4)

但是很奇怪,生活越好,我们越不觉得快乐。忧愁、郁闷、压抑、痛苦纷至沓来。这是为什么呢?那么,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是如何看待人生快乐的问题呢?当遇到难心的事情时,他又是如何调整心情、调节情绪的呢?《论语》中有哪些智慧可以吸取呢?

活的是心情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今译】

孔子说:“君子的道德有三项,我还不行。仁爱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讲自己啊。”

【评注】

朱子曰:自责以勉人也。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进学以知为先。

故夫子之言,其序有不同者以此。

《论语》里有这样两个名句,一是《论语·子罕第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一是《论语·宪问第十四》“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两个名句语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一样:一个人如果具备仁慈,智慧和勇气这三种品质,那么他在认识上就没有疑惑,在生活上就没有忧愁,在行动上就没有畏惧。,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眺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显光。面对同样的际遇,前者持一种悲观失望的灰色心态,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明快心态,看到的自然是万点星光、一片光明。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即使我们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而且,就现实的情形而言,悲观失望者一时的呻吟与哀叹,虽然能得到短暂的同情与怜悯,但最终的结果必在是别人的鄙夷与厌烦;而乐观上进的人,经过长久的忍耐与奋斗,最终赢得的将不仅仅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那饱含敬意的目光。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命运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窗外有土也有星,就看你能不能磨砺一颗坚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透过岁月的风尘寻觅到辉煌灿烂的星星。

司马牛曾经问孔子一个“君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所谓君子就是指那种在自己的心灵上完全没有忧虑与恐惧的人。

司马牛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一个人在自己的心灵上完全没有忧虑和恐惧的人,我们就可以因此而称之为一位真正的君子吗?”他认为老师的答案有点过于简单,所以反问了一句。

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当一个人扪心自问而认识到自己没有做任何使自己感到羞愧、感到遗憾、感到良心的不安与良心的谴责的事情时,这不正好说明他也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吗?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物欲对人的刺激百倍强烈;现代人际交往全面开放,社会关系对每个人都是严峻挑战;现代生活节奏快速,谋生的奔忙使人失去了精神的依归;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化渗透到一切领域,人也成了技术运转中的一个环节……

人人在竞争中生存,时时有朝不保夕的紧迫感,处处有喧嚣有矛盾,忧虑充满人生。孔子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坚定执著地努力,成败听诸天命,把一种崇高的信念安放在日常具体的行为中,因而就结果看虽似一无所获,但就过程看人生的每个环节、每个举措却都是那样充实、丰厚、自足,因而坚忍紧迫而不惶惑忧惧,因而对外来的刺激,对命运的沉浮皆受而不惊……我们只能于静中侧耳聆听,希望它有一两个音符在我们的生命中响起,与我们的人生相伴。

快乐在心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原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

吃粗粮,喝生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

【评注】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孔子一生顺心适意的事不多,而碰壁倒霉的事倒不少。孔子遭人讥笑嘲讽,受人迫害,有时处境十分不妙,乃至于有“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经历。

孔子与弟子们来到卫国,当经过匡(今河南长垣县内)这个地方时,一个驾车的学生用鞭子指着匡城的缺口说:“当年我跟阳虎就是从这里攻进城的。”这句话正好被一个当一人听见了,一看孔子的长相,又十分像曾攻打过他们的阳虎。于是当地便把孔子一行拘禁起来。

五天过去了,匡人不仅不放,还威胁要杀死他们。孔子便发了一番感慨:“周文王死了以后古代文化不是保存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种文化,我们当然也就无法再传承这种文化了。如果上天并不想毁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们怎样呢?”后来,在当地一位贵族的调解下,孔子一行才摆脱了困境。过了不久,孔子一行来到宋国。当时宋国的司马桓拖要为自己造一口石头棺材,造了三年还没有完成。孔子听说后十分不满,便说道:“与其如此铺张浪费后再死去,还不如早点死了好。”这句话传到了桓拖耳朵里,他对孔子十分恼火,乘孔子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习礼时,要砍倒那棵树以迫害孔子。孔子的弟子们十分恐慌,孔子安慰说:“上天把圣德赋予我们,小小的桓魅又能把我们怎样呢?”后来,桓拖还想加害他们,孔子不得不乔装打扮一番后逃到郑国都城。在混乱中,孔子与弟子们被冲散了,孔子孑然一身,又是一副落荒而逃的装束。后来,他的学生子贡打听孔子的下落,一个当地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但是腰以下,赶不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

后来,子贡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犬,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一生对待坎坷与挫折就是如此地面对它,虽然也曾有过时运不济的感叹,但更多的是抱着乐观态度。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第七》)粗茶淡饭,以手肘作枕头,生活的清苦自不待说,可孔子“乐在其中”。

据说,有一次孔子游泰山,碰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头,只见他穿着粗布衣服,腰里系着一根麻绳,一边弹琴,一边嘱歌,好不自在快乐。孔子便走上前去,鞠了躬后问道:“请问您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那位老人爽朗地回答说:“我这老头,至少有三大快乐。天地间有飞禽走兽,有昆虫鱼虾,但只有人最尊贵。我能为人,这是第一快乐。

人有男女,男的常受人尊敬,女的易受人歧视,我却是男人,这是第二大快乐。人,有的了出娘胎就死了,有的活几岁就夭折了,有的活到六十多岁就死了,而我却活到了九十岁,这是第三大快乐。至于我的贫穷潦倒,不足以使我忧愁,现在很多人与我一样穷困。还有死亡的到来也不足以令我惊慌。因为死是人的最后归宿。你想想,我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孔子微笑着点头称是。

快乐,是人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很难从外在条件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快乐。物质生活的优裕富足不一定意味着人的精神愉快。就此而言,庄子与惠施的一番谈话颇有意味。有一天,庄子和惠施外出游玩,来到濠河的一座桥上。庄子看见鱼儿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便说道:“你看,鱼儿多快乐啊!”惠施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是不是知道鱼的快乐。

可你也不是鱼,当然不会知道鱼的快乐啊!”

孔子真不忧愁吗?孔子说自己是“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第七》)。其实,孔子既乐道又忧道。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第七》)这种忧是一种远虚,是人能弘道的一种使命感。世界就是如此奇妙,如此令人不可思议,忧与乐,一体二面,未曾真正感受过痛苦的人,就很难体验到快乐的滋味。忧苦至深,才可体会快乐至极。

快乐是我们心灵的追求,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过得快乐。但是,快乐不快乐,在人不在天,在己不在物。顺境中人能开心,逆境中人也能开心;富贵中人能开心,贫穷中人也能开心;在物质世界中人能开心,在精神世界中人也能开心。快乐需要去寻找,更需要靠自己的心去感受。

寻求内心的恬淡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

孔子说:“真有贤德啊,颜回。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巷子里,别人禁受不住的那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真有贤德啊,颜回。”

【评注】

程子曰:颜回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尔。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

在孔子的72位弟子中,颜回是孔子屡加赞赏、倍感得意的学生。

在饮食上,颜回只一箪饭食,一瓢饮水;在居住上,只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其他的什么都不过分要求,这种简朴的生活对于别人是无法忍受的,而颜回却安之若素,依旧不改原来的快乐,丝毫不受外界物质的困扰,并被后人尊为“复圣”。

颜回何以让孔子如此赞赏?主要是他的生活态度。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依然保持内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反观现代社会,许多人为了追求生活上的享受,竟纷纷丢掉了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变成了俗不可耐的物欲的奴隶,导致道德沦丧。虽然都未必做到颜回这样的境界,但是作为一个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总是要有追求的目标。

在孔子所称为“贤”的人中,包含了他的两大理想:立功与立德。

立功就是推行仁道,造福天下,实现大同世界;立德则是建立一种乐道自足的强大的精神境界,富贵贫贱,始终如一。所谓“仲尼颜子乐处”,就是指立德。

人生的一切欲望,归纳起来也就两种:精神欲望和物质欲望。为了满足这两种欲望,相应地就产生了两大追求: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

庸人、小人把物质欲望当作人生的全部,所以没有多少精神的追求。

君子、贤人的精神欲望特别强烈,但是却也不能没有物质的欲望,所以他们得承受这两种欲望的激烈冲突,他们比庸人、小人多承受一份根本的人生痛苦。只是他们最终能以精神欲望居于主导地位,达到一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的心灵和谐,这种有伟大包涵力的崭新和谐,就是“安贫乐道”。

安贫乐道是激烈的内心冲突的产物,同时又是精神力量强大的表现。它是“安于贫”,而不是“乐于贫”;之所以“安贫”,是为了“乐道”。

为了追求内心的欢乐和理想,而不问生活的贫贱与否,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境界呀!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文人志士,深受儒家“安贫乐道”思想的熏染,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

陶渊明小时候喜欢读书,颇有“济世救民”志向。他家里情况不好,于是到了29岁,由别人的推荐,陆续做了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也就是给大官做助手。他最看不惯官场逢迎拍马那一套。所以在仕途中辗转13年以后,一腔热情便冷了,决心弃官归隐。这里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那是他刚当上彭泽县(位于今天的江西湖口)不久,一天,上面派人来视察工作。县衙内有一个老于世故的小吏,凭着多年的经验,劝陶渊明准备准备,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接领导的光临。陶渊明听后叹口气说:“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这些人献殷勤。”当即脱下官服,交出官印,布衣还乡了。

回家以后,陶渊明开始从事农作,干得比较辛苦。不过,他善用诗歌来解乏。他在《归田园居五首》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创作了许多劳动诗篇,获得了“田园诗人”的称号,同时,他还写出了封建时代农民的某些要求和愿望。他晚年创作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桃花源记》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却反映了当时饱经战乱的人们希望过上安定的、没有剥削压迫的生活,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更重要的是,《桃花源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洒上了一片阳光,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开出了一朵玫瑰花。

古代文人学者的“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难免有些不思进取的味道,在如此激烈的竞争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人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什么是成功?每个人对成功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成功的界定也不一样,有的可能很宏大,想当大家,赚大钱;有的可能很现实,如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和朋友重归于好等等。无论是怎样的追求,只要努力过付出过,在努力与付出时感到快乐,也就无憾了。

一个人可以很贫穷,贫穷到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在精神上却照样可以不改其乐,为什么呢?当一个人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懂得了为人的道理,虽然物质上和肉体上很困厄,但精神上却高踞众人之上,俯视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不由感到由衷的快乐。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他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着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

“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便能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我们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我们痛苦时,不妨想到往昔的快乐。

心往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环境的黑暗,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只有颤抖于寒冷中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才会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坦然面对生活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怀宽广,小人老是烦恼。”

【评注】

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