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炒股要懂k线图
4988000000023

第23章 掌握必备的技术指标判断股价的变化(3)

摇晃的动能:股价趋势将反转之前,通常会大幅的震荡。如果每日股价的高低点差距不大,则股价形成主要反转点的可能性较小。如同波浪理论的原理一般,最后的第五波,都是幅度大且快速的行情,也就是行情结束前的特征。每日的高低价差,维持在较小的波动范围时,代表当时股民的情绪稳定。因此,不管股价是涨是跌,大致上都会维持其原来的趋势前进。然而,基于“混乱是获利的好时机”的原理,每一次股民情绪恐慌的时候,都是进场操作的大好时机。这种敏感度,读者们除了必须自己细心体会之外,主要是以近期内,股价扩张的高低价差为判断依据。如果一个密闭的容器内,装着汽油或者任何化学合成物,经过用力摇晃之后,内部压力加大,很容易促使容器爆裂,物质喷出。这种道理运用在股票市场,每每得到应证。MASS指标主要在于侦测这种“摇晃的动能”,由于买方与卖方激斗的结果,造成一股冲突的力量。这股力量是一种警告讯号,提醒股民,目前是两军大会战的时刻。一旦激战停止之后,多空优势会明朗化,股价趋势随即面临反转的危机。注意!“混乱的走势”会造成股民情绪紧张,导致股价的波动幅度加剧,也只有在这种时机下,MASS指标才有可能出现“凸出”讯号。在正常行情中,MASS指标没有任何作用。更简单说,MASS指标只有在股价波动幅度扩大时,才被利用来测量其波带的宽窄度,并且评估个股是否已经进入极度“摇晃”的状态。当“摇晃”的程度到达一定的极限时,暗示股价正在进行反转前的准备动作。

例图:

八、趋势型—抛物线转向SAR

也称停损点转向,是利用抛物线方式,随时调整停损点位置以观察买卖点。由于停损点(又称转向点SAR)以弧形的方式移动,故称之为抛物线转向指标。

1、计算方法

(1)先选定一段时间判断为上涨或下跌。

(2)若是看涨,则第一天的SAR值必须是近期内的最低价;若是看跌,则第一天的SAR须是近期的最高价。

(3)第二天的SAR,则为第一天的最高价(看涨时)或是最低价(看跌时)与第一天的SAR的差距乘上加速因子,再加上第一天的SAR就可求得。

(4)每日的SAR都可用上述方法类推,归纳公式如下:

SAR(n)=SAR(n-1)+AR〖EP(n-1)-SAR(n-1)〗

SAR(n)=第n日的SAR值,SAR(n-1)即第(n-1)日之值;

AR:加速因子;

EP:极点价,若是看涨一段期间,则EP为这段期间的最高价,若是看跌一段时间,则EP为这段期间的最低价;

EP(n-1):第(n-1)日的极点价。

(5)加速因子第一次取0.02,假若第一天的最高价比前一天的最高价还高,则加速因子增加0.02,若无新高则加速因子沿用前一天的数值,但加速因子最高不能超过0.2。反之,下跌也类推。

(6)若是看涨期间,计算出某日的SAR比当日或前一日的最低价高,则应以当日或前一日的最低价为某日之SAR;若是看跌期间,计算某日之SAR比当日或前一日的最高价低,则应以当日或前一日的最高价为某日的SAR。

2、运用原则

买卖的进出时机是价位穿过SAR时,也就是向下跌破SAR便卖出,向上越过SAR就买进。

3、评价

(1)操作简单,买卖点明确,出现讯号即可进行;

(2)SAR与实际价格,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可适应不同型态股价之波动特性。

(3)计算与绘图较复杂;

(4)盘局中,经常交替出现讯号,失误率高。

例图:

九、趋势型—三重指数平滑移动平均TRIX

TRIX(TripleExponentiallySmoothedMovingAverage),长线操作时采用本指标的讯号,可以过滤掉一些短期波动的干扰,避免交易次数过于频繁,造成部分无利润的买卖,及手续费的损失。本指标是一项超长周期的指标,长时间按照本指标讯号交易,获利百分比大于损失百分比,利润相当可观。

1、计算公式

①将每天的收盘价计算成12天的EXPMA(指数平均数),则每天都可以产生一个指数平均值,称为AX值。

②从第13天开始,将AX值计算成12天的EXPMA,则从第13天以后,每天都可以产生一个双重指数平均值,称为BX值。

③从第25天开始,将BX值计算成12天的EXPMA,则从第25天以后,每天都可以产生一个三重指数平均值,称为TRIX。

④从第33天开始,将TRIX值计算成9天的移动平均值,则从第33天以后,每天都可以产生一个TRIX的移动平均值,称为TMA。

⑤此时,你的计算表上第33天以后,每天都会记录一个TRIX数值和一个TMA数值,分别连接每天的数据,TRIX以实线而TMA以虚线画出。

注意!①②③计算步骤是以指数平均的方式计算的,④步骤是以移动平均的方式计算的,两者之间不可混淆。

2、运用原则

①打算进行长期控盘或投资时,趋向类指标中以TRIX最适合。

②TRIX由下向上交叉TMA时,买进。

③TRIX由上向下交叉TMA时,卖出。

①其余可参考MACD指标。

例图:

十、趋势型—布林线BOLL

布林线(BOLLinger)是通过计算股价的标准方差,再求取股价的信赖区间得到的支撑压力线。分为上轨、中轨、下轨三条线,上轨为压力线、下轨为支撑线,中轨也就是计算公式所采用的参数,一般为20日股价的平均线。

布林线运用原则:

1、经过数波下跌后,随后常会转为较长时间的窄幅整理,这时我们发现布林线的上限和下限空间极小愈来愈窄,愈来愈近。盘中显示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差价极小,短线没有获利空间,盘中交易不活跃,成交量稀少,投资者要密切注意此种缩口情况,因为一轮大行情可能正在酝酿中,一旦成交量增大,股价上升,布林线开口扩大,上升行情宣告开始。

2、如布林线在高位开口极度缩小,一旦股价向下破位,布林线开口放大,一轮跌势将不可避免。

3、将布林线和其他指标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如成交量,KDJ指标等。

4、使用布林线要注意判明是在常态区还是非常态区,在常态区可以在上轨卖出,下轨买入;在非常态区按其他原则买卖。

5、买入信号组合:价格不断触及上轨且摆动指标为正。卖出信号组合:价格不断触及下轨且摆动指标为负。

例图:

十一、趋势型—瀑布线

瀑布线是非线性移动平均线的组合形式。它分别代表着不同时间周期的股价运动状况,是及早反映股票的形态反转,把握股价运动趋势的好方法。它是K线绑定指标,适合于各种分析周期。瀑布线的典型形态特征是:六条线段由汇聚到发散、到极度发散,再由极度发散到汇聚,形象揭示股票形态的反转过程。瀑布线是欧美国家九十年代初,广泛应用于金融分析领域中的判断股价运行趋势的主要分析方法,因此线由汇聚向下发散时呈瀑布状而得名。

(一)瀑布线原理

瀑布线系统的本质是股价非线性移动成本均线。瀑布线与普通均线系统相比较,具有反应的速度快、给出的买卖点明确的特点,并能过滤掉盘中主力震仓洗盘,可直观有效地把握住大盘和个股的运动趋势;是目前判断大势和个股股价运行趋势颇为有效的均线系统。以灯塔油漆为例,该股瀑布线系统是在98年1月14日开始粘合汇聚向上发散的,此后主力缓步推高,股价沿瀑布线攀升,在13元一线主力刻意打压洗盘,普通均线系统多次出现了死叉发出了卖出信号,但瀑布线却始终没有向下发散给出卖出信号,有效过滤掉了主力的骗线,随后瀑布线系统重新向上发散,在助涨的作用下,一路强势上行;12月上旬股价跌破了20元整数位,开始汇聚向下发散,表明跌势确立,是中线离场的好时机。

做股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做趋势,换句话说是在做概率,那么运用瀑布线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数学概率理论,即股票在一个瀑布线明显的上升(下降)趋势中,绝大多数时段的买入(卖出)都可以赚到(少赔)钱;其理论依据之二是体现了顺势而为的股市投资精髓,为投资人提供了跟庄追势的操作指南;瀑布线系统还反映了著名的“鱼身理论”,即瀑布线在低价区粘合汇聚向上发散,就好比发现了鱼头于是跟进,当股价有了相当幅度的涨升后开始出现粘合汇聚向下发散时,就如同见到了鱼尾,此时鱼身已吃到肚里,焉有不走之理!瀑布线系统还具有趋吉避凶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预防股市风险,最大限度的获取股票差价利润。

(二)瀑布线的应用法则

1、瀑布线的顺势操作

(1)买点:瀑布线在低价区由粘合汇聚开始向上发散,是明确的买入信号,且如有成交量的配合,则准确率更高,它告诉投资人股价将有一段时间的涨升和一定幅度的涨升;

(2)卖点:瀑布线在高价区由粘合汇聚开始向下发散,是明确的卖出信号,该信号的确立无需成交量的配合,此时投资人不但不能买入股票,而且要坚决卖出股票;

(3)瀑布线所发出的买点比卖点更具准确可靠性,也更具实战价值。

2、瀑布线的逆势操作

当瀑布线极度发散时,可根据个股的股性、题材不同,结合趋势通道、乖离率指标做相应的滚动操作;

3、瀑布线的分析周期选择

做长线一般要用周的瀑布线来分析,做中线波段行情,通常以日K线所对应的瀑布线系统为主,而分时瀑布线系统则是短线进出的好工具。

4、巧用瀑布线十六字诀

瀑布线上考虑买入,瀑布线下坚决卖出。

5、适用范围

瀑布线适用于有趋势行情,在趋势明朗的上涨或下跌趋势中,能给出明确的买卖点和持仓信号,是把握中线波段行情的利器,平衡市操作中可考虑使用分时瀑布线决定短期买卖点。

例图:

十二、趋势型—佳庆变异率VCI

VCI佳庆变异率(Volatility,Chaikin’s),由MarcChaikin研制而成。本指标的作用与MASS相当类似,同样以波幅价差的宽窄度,测量股价趋势的反转点。利用波幅价差的宽窄度,决定反转点的理论,众说纷云。大致上,有下面两种论点:

第一派的说法:假设每一次头部区的行情,股民的情绪都处于紧张及犹豫不决的状态,造成股价震荡幅度加大。因此,头部区的VCI曲绒,通常位于高水平的位置。相反的,每一次底部区的行情,由于股民缺乏信心,交易冷谈及成交量退潮的关系,其每日波动的价差,会逐渐的缩小。因此,底部区的VCI曲线,通常位于低水平的位置。

第二派的说法:由MarcChdikin提出来的。假如目前的VCI曲线,相较前一段时间的曲线位置,明显异常的“凸出”,代表底部已逐渐形成。MarcChaikin认为,这种“凸出的部分”,是因为下跌行情最后的阶段,股民恐慌性抛售后,造成波幅价差扩大的原因。相反的,一段长时间内的波幅价差,维持在低水平的位置时,代表不久之后,股价将形成头部区。因为,一个已经充分反应景气的多头市场,股民对股价仍抱着期望,大部分不会考虑抛售持股。但是,也由于价格涨幅已大的股票,股民也不愿意贸然加码买进。因此,多空双方对峙胶着,波幅价差陷入狭窄的盘整,促使VCI曲绒降至低水平。MarcChaikin认为,一位有经验的股民,不能完全依赖一个指标讯号,对行情下判断。同样的,读者也不能仅依据VCI指标的讯号,来认定趋势反转点。MarcChaikin建议,观察VCI指标时,可以同时配合移动平均线及BollingerBands指标使用。

1、计算公式

2、运用原则

(1)股价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后,出现恐慌性卖压。此时,如果VCI曲线瞬间窜升至高水平,从图表外观上观察,异常凸出于先前曲线之上时,代表股价已经逐渐接近底部。

(2)股价经过数个波段的上涨之后,行情逐渐走缓,并且维持一段时间的狭幅盘整,促使VCI曲线降至低水平。此时,应留意股价是否正在酝酿形成头部。

(3)股价以类似波浪理论的模式上涨,并且出现行情末期加速度现象。此时,如果高低价差波幅扩大,促使VCI曲线异常的凸出时,应留意股价随时都有形成头部的可能。

股价在趋势的发展状态中,有些意外的状况非常难料。因此,利用VCI曲线的“凸出”现象,判断股价的头部和底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相当复杂。VCI指标搭配EXPMA、BollingerBands同时使用,可以减少误判的机会。

观察BollingerBands路径波带的上下限距离,如果出现扩大的现象,而当时的0。15EXPMA正处于上升状态时,则应立即查看VCI曲线,是否也同时出现“凸出”形态。这三种征兆同时存在时,判断为头部的准确度相对提高。另一种状况,如果BollingerBands的波带距离并未变宽,而且VCI曲线也维持在低水平波动。但是,股价的0。15EXPMA,已经向下交叉0。04EXPMA时,代表市场已经完成涨幅,动能消耗殆尽,头部已经形成。BollingerBands的波带变宽,VCI曲线出现“凸出”的现象时,如果0。15EXPMA正处于下跌状态,代表底部已经逐步浮现。出现这类型征兆时,大部因为市场发生重大利空消息。读者应注重,这时候的盘势,会同时伴随失望性的抛售卖压,并且笼罩在一片恐惧的气氛中。

注意!VCI指标、MASS指标及BollingerBands指标,三者都是依股价路径波带的宽幅,来评估股价反转的可能性。因此,三种指标必须经常相互验证,以求得更可靠的信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