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4991600000031

第31章 风起云涌的近代(1)

经历过封建社会的繁荣和辉煌,到了近代,亚洲的发展开始变得步履蹒跚。当新生的资产阶级兴起在欧洲,新社会形态开始放眼世界,亚洲的封建制国家却从强盛步入没落,接二连三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从此,亚洲人民开始了在战火硝烟中走向近代的历程。

65. 哈瓦那教派与伊赫万运动

7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虽然维持了好几个世纪,但是已经江河日下。公元1402年,巴亚吉德死后,他的儿子苏赖曼?穆罕默德和木萨兄弟展开了长达十年的夺位战争。此后,争权夺势的手足相残几乎成了争夺苏丹之位的必经之路。而登上王位之后,新的统治者不是富国强兵,只是一味贪图享乐,这一切都导致奥斯曼帝国急速崩溃。

公元1566年,色里姆二世登上王位后,后宫干政,从此朝廷之中随意任用官员、卖官鬻爵现象日益严重。而一直以来苏丹所依仗的童子军(近卫军团,奥斯曼帝国建立伊始就确定的童子军制度)却利用手中实权频频叛变,最后发展到随意废立苏丹的地步。

公元1596年,穆罕默德三世挥师奥地利,但他没有料到手握实权的帝国劲旅童子军团将领阿布杜勒?哈里木?卡拉亚兹吉竟趁机叛乱,一举夺取埃迪沙,直逼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公元1625年,穆拉德四世准备收复巴格达,可是童子军又突然哗变,未能成功。公元1730年,苏丹阿赫默德三世率兵抵抗来袭的阿富汗亲王,童子军倒戈相向,推翻了阿赫默德三世。公元1804年,色里姆三世做出改革的决策后却被近卫军团废黜了……这一系列的童子军动乱,已经成为威胁帝国的严重问题,到了1826年,马茂德二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血腥镇压并解散了童子军团。

相比于奥斯曼帝国内部权力的争斗、更迭,外来的侵略使得这个庞大的国家陷入沦亡的境地。

从十八世纪起,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崛起。最早敲开奥斯曼国门的是恶果,经过十几年恶战之后,奥斯曼帝国被迫在公元1703年和公元1718年分别签订了卡洛维兹条约和巴沙维兹条约,丧失了欧洲的一半领土。接下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丧权辱国。公元1770年的切斯米战斗中,帝国的舰队败于俄国舰队,克里米亚成了俄国海军基地,奥斯曼帝国陷人全面崩溃和任人宰割之中。公元1798年,拿破仑侵人埃及和巴勒斯坦。公元1815年,赛尔维亚人成功地举行起义后,在英、法、俄等国的支持下,希腊人终于取得了独立。公元1833年,奥斯曼帝国被欧洲国家瓜分殆尽。

面对国家的衰亡,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列强入侵之际,由于总督、贵族或近卫军团的叛乱以及封建领主的独立等,使苏丹又无法组织一支强大的军团来保卫帝国的疆土。同时,战争的摧毁,大量的军费和统治者的挥霍都变成赋税压到人民的身上,不满的情绪在民间迅速蔓延,对广大穆斯林来说,这个民不聊生的时代堪比十三世纪蒙古人入侵一样残酷。如此历史境遇,穆斯林的史学家们称之为“黑暗时期”。当民族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胁时候,阿拉伯穆斯林热切渴盼用以前的那种纯真教义和伊斯兰真精神来拯救日渐衰落的阿拉伯与伊斯兰世界。

18世纪末,阿拉伯半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派别,“瓦哈比教派”。瓦哈比派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瓦哈布(公元1703~1792年)是一位宗教学者,他在创造了瓦哈布派后借助沙特家族的力量推行其教义,因此从创建之初就与沙特王室密不可分。

瓦哈比教派主张回归古兰经,坚持严格的一神论,恢复伊斯兰教真精神为己任。同时,还禁止饮酒、吸烟、赌博、淫秽、音乐和舞蹈,禁止穿戴华丽服装和金银首饰,以端正社会风气,净化教徒心灵。在政治上,瓦哈比派主张回归穆罕默德时期的伊斯兰正道,以圣战方式恢复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反对土耳其对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和英国的侵略,实现民族独立、以教治岛治国的使命。由于清规戒律多而严,因此又名“伊斯兰教的清教派”。

瓦哈比派问世以来,其思想主张在伊斯兰世界引起普遍反响, 成为近现代阿拉伯半岛上影响最大、传播迅速、教徒众多的一个伊斯兰教派别。北非赛努西运动、苏丹的马赫迪运动、印度的瓦哈比运动、印尼的帕达里派运动等以及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现代主义的某些人物皆直接或间接地受过其影响。

20世纪初,随着沙特阿拉伯的崛起,瓦哈比派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公元1912年,阿齐兹在瓦哈比派的基础上建立了既是宗教组织,又是军事组织,也是促使游牧民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的“伊赫万兄弟会”,自此,伊赫万运动顺势而生,蓬勃发展起来,沙特国王一直任该派领袖。

伊赫万兄弟会在严格信奉瓦哈比耶的宗教思想的基础上改进了不足之处,采取了宽容的政策,使得一直剑拔弩张的苏非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得到缓和。伊赫万兄弟会反对多神论,只信独一的“安拉”, 只承认对《古兰经》原文的正确注释,对一些隐暗的字意不妄加解释。此外,伊赫万兄弟要求认真履行“五功”和献身圣战的义务,帮助同教兄弟,用伊赫万的互助,代替部族的传统互助,进而把信奉瓦哈比耶派的坚强信念与加强国家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政教合一的王国。

它面对严峻的现实而制订了“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净化信仰,消除腐败”的纲领,并果断地采取行动将纲领付诸实施,以净化宗教振兴社会,从而赢得了广大逊尼派穆斯林的同情与支持,最终取得了成功。在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之后,该运动的掌权者们,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朝觐盛会,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哈吉 (朝觐者)进行大力宣传,使伊赫万运动在伊斯兰世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至今,瓦哈比派至今仍有很强的活力,对全世界穆斯林依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信徒除沙特外还分布在苏丹、印度、独联体国家和中国新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等地。

66. 伊朗巴布教起义

公元1796年,阿加?穆罕默德建立了卡札尔王朝。在这个封建王朝中,最大的封建主国王和王权的主要支柱阿訇高高在上,管理着国家的各种事务。在地方,虽然也设置省和州的行政区,但这些总督和州长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各个阶层的封建主拥有几乎全国的土地,人民终年为其劳作。

到了公元19世纪,伊朗的封建制王朝仍有条不紊地行进着,而此时欧洲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俄、法等国却已盯上了这块肥肉。1800年,英国人首先开始了对伊朗的渗透。东印度公司先是对伊朗国的王公权贵进行大肆贿赂,诱使伊朗国王缔结了准许英人在伊朗购买土地、自由贸易,免交进口税等有利条约。

公元1804~1813年,伊朗和俄国开始了第一次伊俄战争。这次战役的结果可想而知,伊朗战败后把格鲁吉亚等地割给俄国,允许俄国在伊朗自由贸易权,并放弃在里海保有海军的权利。尝到甜头的俄国变本加厉,在公元1826~1828年发动了对伊朗的二次战争后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2000万卢布的赔款。

俄国在伊朗的接连胜利让英国人惴惴不安,引起英国的不安。于是在1841年强迫伊朗签订了有利于自己进一步扩大贸易市场的条约,同样给予英国5%的关税、豁免国内一切捐税、在大不里士、德黑兰等地设立商业代办处和领事裁判权等。随后,奥、法、美等国风闻而来,先后与伊朗缔结类似的不平等条约,伊朗无可奈何地沦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半殖民地。

正当列强们瓜分伊朗的时候,伊朗国内出现了出现了饥荒和瘟疫,大批人民挣扎在生死线上,与此同时,加上统治者的剥削、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矛盾愈加尖锐。下级阿訇、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掀起来一场以巴布教徒为首的,反对封建压迫和殖民侵略的起义运动,即公元1848~1852年的巴布教徒起义。

巴布教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新生教派,出现于饱受侵略的19世纪40年代。1820年,在一个小布商的家庭里,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出生了。公元1844年,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自称为“巴布”(“门”的意思),宣称自己是传达救世主的旨意的信徒,在民间广收徒众。三年后,他的经典《默示录》问世,成为巴布教的精神指导。

巴布教认为时代是将来胜过现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旧制度、旧法律会被真主遣派的先知制定的新制度和新法律所替代,《古兰经》也应让位于新生代的经典《默示录》。因此,巴布教被伊斯兰教看做邪说异端。

除了要更新法律,巴布还为“改朝换代”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巴布教要求把封建领主和资本家的财产分配给巴布教徒;废除刑法和苛捐杂税,保护私有财产;政府保护人身自由、改良邮政、统一货币等要求,这一系列使得巴布教派带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为触动了封建朝廷的利益,政府在1847年把巴布逮捕入狱,开始镇压巴布教。

这样一来,受到压迫的巴布教徒开始反抗,同时他们把宣传的重心移至人民群众中去,号召广大人民用武力推翻伊朗封建统治,建立新王国,这样一来,由于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愿望,巴布教迅速蓬勃发展起来,终于形成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公元1848年9月,伊朗宫廷出现皇位之争,各个州出现混乱。巴布教徒趁势崛起,打着“平分财产,实行共餐制”的旗号在马赞德兰省起义。朝廷屡次派兵镇压,都没能平息起义军。无奈之下,只好先骗取了巴布教首领的信任,随后进行血腥镇压。

巴布教徒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后,于公元1850年5月又在津章城发动起义。7月,伊朗国王为了严惩巴布教,下令处决巴布。此举大大刺激了巴布教徒愈加英勇地战斗着,一直坚持战斗到1851年。公元1852年8月,巴布教徒在德黑兰谋杀国王未遂,伊朗国王以此为借口,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捕杀巴布教徒,使巴布教元气大伤,起义最终失败。

巴布教徒起义虽然披着宗教的外衣,领导权在商人和下层阿訇手中,但仍是一场以下层劳动人民为主的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在起义过程中,领导者没有明确提出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最广大的农民的积极性没有被彻底调动起来,各地的起义活动也缺乏呼应,各自为战,最终给了朝廷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是,这次起义沉重更重大的作用是沉重打击了卡扎尔王朝,是伊朗近代以来最重大的一次起义活动。起义后,国内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朝廷新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遭到破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此外,这次起义是在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使得巴布教徒起义也成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的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性质,对亚洲其它国家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产生了影响重大,是19世纪中叶亚洲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67. 阿富汗的两次抗英战争

阿富汗地处南亚西北端,是连接南亚次大陆、印度洋、地中海和中亚、西亚的交通要塞。因此,从古至今阿富汗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为了建立自己的北非和印度殖民地,把矛头指向了阿富汗。而在欧洲亚洲地区,趁奥斯曼帝国衰败的时候俄国崛起,为了南下印度洋,争夺出海口,俄国也对阿富汗这个天然基地垂涎三尺。就这样,英国和俄国在阿富汗引发了连年的战争。

公元1839年~1919年,英国三次出兵侵略阿富汗,但在阿富汗人民的顽强抗击下惨败而归。

第一次英阿战争(公元1839年~1842年)

19世纪初期,饱经割据和内战阿富汗终于在多斯特?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建立起了统一的政权,但与此同时,英国和俄国也加紧了侵略步伐。1839年,在印度成功建立殖民地的英国人开始对阿富汗进行渗透,俄国见状也不甘示弱,很快就骗取了阿富汗统治者的信任。英国人见状马上抛出“俄国威胁”论,进军阿富汗。

1839年4月,一支3万多人的英国军队经长途跋涉,侵入阿富汗西南部;另一路英军穿越开伯尔山口,配合主力作战。相比于英国人,阿富汗方面只有装备陈旧的1.5万人作战部队,英军很快兵临喀布尔城下。面对节节败退,多斯特?穆罕默德向俄国求援又遭到拒绝,只好逃到布哈拉避难,英国随在喀布尔建立傀儡政权。虽然多斯特?穆罕默德弃国逃跑,但阿富汗人民却并没有向英国侵略者投降。阿富汗游击队利用有利地形打击敌人,袭击英军哨所,切断敌交通补给线,收复重要城镇。英军在阿游击队沉重打击下,士气低落,惶惶不可终日。

1841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英勇的喀布尔市民没有先进武器,拿着能找到的一切东西冲向各个预定目标。在各地游击队的配合下,起义军当晚就占领了喀布尔全城。第二天,起义军冲向城外的英军据点进攻,11月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英军残部和家属1.6万人在向贾拉拉巴德撤退时又遭到起义军的伏击,最后除了一位身受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全军覆没。

英殖民者一战失败后马上调兵遣将,卷土重来,阿富汗与英军展开正面交战。1842年9月,阿军终因力量悬殊,主动撤离了喀布尔。英军重占喀布尔疯狂报复,但同时又怕阿富汗游击队的侵袭,在10月12日撤回印度。历时三年半的第一次英阿战争到此结束。此次战役阿富汗人民大获全胜,此后30多年英军再也不敢踏上阿富汗一步。

第二次英阿战争(公元1879~1881年)

19世纪70年代,英俄两国在阿富汗南北两翼不断进行扩张,边界直接与阿领土接壤。这种情况下,阿富汗无力抵抗两个侵略者同时渗透,只好向俄国投出橄榄枝,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条款的条约草案,拒绝了英国使团来访。英国殖民者见状大怒,在1878年11月,悍然发动3.5万人兵分三路入侵阿富汗。面对强敌,阿富汗统治者采取不抵抗策略,盼望俄能施以援手,使得英国人长驱直入。公元1879年1月8日,南路英军占领坎大哈城,中路英军在派瓦尔山口受阻后撤退,北路英军占领了贾拉拉巴德。阿富汗大片国土沦丧,此时,阿富汗征服再次请求俄国出兵相助。但是他们再一次失望了,俄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5月26日,阿富汗同英方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甘达马克条约》,沦为英国的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