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后,也就是公元前7世纪末期,西部沙漠又迁来一支塞姆族人,他们就是迦勒底人。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的首领波帕拉萨尔在巴比伦城上建立了巴比伦历史上最后一个独立王朝——迦勒底王朝,历史上又称为“新巴比伦王国”。
新巴比伦王国消灭了北部的亚述帝国后,占领了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尼基,国势盛极一时,演绎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的最后一段辉煌。
新巴比伦王国历经了10代君主,约90年。其中最伟大的国王当数尼布甲尼撒二世,他对巴比伦的贡献,除汉谟拉比外,无人可及。他公元前604年即位,在位的40余年,无疑是新巴比伦王国的黄金时代。
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其军队攻陷了腓尼基商港、打败了埃及、洗劫了耶路撒冷,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当作奴隶押往巴比伦尼亚,沦为“巴比伦之囚”。在他执政时期,巴比伦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尼布甲尼撤二世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就,更是让其闻名于世。他大兴土木重建并扩建了毁于战火的巴比伦城,使之成为西亚最繁华、最壮观的城市,被誉为“上天的门户”。他修建的马尔都克神庙鹤立鸡群;在神庙和宫殿之间,他铺设了一条节13大道,修建了闻名遐迩的伊什塔尔门;他为了讨得波斯籍王后的欢心,还建造了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辉煌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便开始渐渐走向了没落。新巴比伦人又迎来了波斯人的挑战。公元前539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兵大举入侵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城内祭司打开城门放波斯军队人城,不战而降,国王成了波斯人的俘虏,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从此以后,两河流域被纳入了波斯帝国的版图,两河流域文明也随着波斯人的到来走完了它3500年的历程,退出了文明史的舞台。
边栏
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34年-前562年)是新巴比伦王朝最伟大的君主。父亲是新巴比伦王朝的开国君主那波帕拉萨尔,母亲是出身于伊朗的米底王国公主。他建造著名的“空中花园”而为人赞颂,同时也因毁掉了所罗门圣殿而为人熟知。他巩固了新巴比伦王国的统一局面,为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古代史著名的君王。
专栏:《汉谟拉比法典》
卢浮宫内的汉谟拉比法典
1901年,法国考古工作者在伊朗境内的苏撒古城旧址,挖掘出了一根椭圆形的大石柱。这根黑色玄武岩石柱已经断成了三截,但拼起来还是完整的。石柱高约2.25米,其上方刻着两个人的浮雕像,下方刻着类似箭头或钉头那样的文字。这根巨大的石柱立刻被运回了法国,藏进了巴黎的卢浮宫。经过古文字学家鉴定,原来石柱下方所刻的文字正是用楔形文字记录的法律条文——《汉谟拉比法典》。
石柱顶端所雕刻的两位人物,正是古巴比伦所信奉的太阳神沙玛什,以及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太阳神沙玛什端坐在椅子上,头上戴着牛角状的高冠发饰,下身穿一截一截的长裙。太阳神右手手持一根执权杖,正在把它交付给站在他面前的汉谟拉比王。汉谟拉比王头戴圆帽,双手在胸前弯曲,做出敬拜的姿态。作为人间的君主,他要颁布治理人民的法典,但是必须经过太阳神的授权。石柱下方才是法典的内容,用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记录着当时社会诉讼依据的法条规则。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所以又称“世界第一法典”。
在汉谟拉比统治期间,古巴比伦王国的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时巴比伦人被划分成奴隶主、奴隶和自由民三大阶层。为了加强国王的统治地位,同时也为了维护广大奴隶主的利益,汉拉谟比便制定了这部著名的法典,以文字的形式刻于石碑上,立在一座神庙里。
汉谟拉比法典共有3500行、282条、约8000字左右。出土时,部分条款已经损坏。后来,人们在考古中又发现了汉谟拉比法典的泥板文书,与石碑校补,终于使这部法典完整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汉谟拉比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前言和结语大概占整部法典的五分之一。前言用了大量赞美之词宣扬了王权神授,颂扬汉谟拉比的功绩;结语则表示汉谟拉比遵奉神意,保护人民,创立公正的法典,以垂久远,后世有敢不遵守法典之王,必因违背神意而遭受神的处罚。正文内容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在汉谟拉比法典中,非常注重统治阶级内部和国内各阶层的阶级关系调整。整部法典以“以牙抵牙,以眼还眼”的原则作为处理办法。比如,两个自由民之间发生了冲突,一个人打瞎了对方的一只眼睛,就必须以自己的一只眼睛作为赔偿;打掉了对方的牙齿,就要以自己的牙齿来赔偿。甚至还有这样的规定:假如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那么,建造这所房屋的人要用自己的儿子来偿命。
但是法律历来都是统治者意志的最高体现,汉谟拉比法典其实不过是奴隶主统治的护身符,是实行阶级压迫的工具。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假如奴隶主将一个自由民的眼睛打瞎了,他只需要赔偿一定数额的钱财便可了事。假如奴隶主将一个奴隶的眼睛弄瞎了,那么他可以什么也不赔偿。法典还明文规定,一旦奴隶不肯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他的主人拿出证据证明这名奴隶属于自己,那么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
在法典中,还有着一些更为严厉的条款:盗窃王宫或神庙财产的人,必须处死;侵犯别人住处的人,必须就地处死掩埋;趁火盗窃财物的人,必须当场丢到火里烧死;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里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这些人捉起来,卖酒的人也要被处死……
虽然汉谟拉比法典充满了专制的味道,但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王朝,才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8. 赫梯国家的崛起
赫梯防御工事
公元前1283年,埃及新王国最强盛时期的法老,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同来自东方的赫梯王哈图西里二世缔结同盟。在此之前,这两头巨兽曾经因为争霸进行连年战争,终于,在卡迭什战役中双方损失惨重。而双方发现这场战争再无益处的时候,终于坐下来商量联盟。
这种睦邻友好关系持续的时间不短,埃及卡纳克庙宇墙上的一幅雕刻真实复原了双方结盟将近40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1246年,赫梯王哈图西里三世把女儿嫁到埃及,做法老妃子的情景。相比于千年来闻名于世的悠久的古埃及,赫梯帝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出现,又从开始成为强大到可以与其平起平坐地位的呢?
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一种文明在小亚细亚悄然兴起。建立新兴国度的原始居民叫哈梯人,他们居住在小亚细亚东部的高原山区的哈利斯河(今名克泽尔河)上游一带。众所周知,闪米特人一直是小亚细亚这一地区的“霸主”,但哈梯人并不是闪米特人其中的一支,也和其他古老民族没什么血缘关系。他们的祖先是一支迁徙至此的印欧人种——涅西特人。涅西特人与当地的哈梯人共同生活,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种族——赫梯人。
从原始部落开始,赫梯人的强大之路也是一个征服与被征服的过程。
公元前19世纪中叶,赫梯只是支离破碎的几个小国,库萨尔、涅萨、哈图沙什等城邦,无论哪一个都没有记录在人类伟大古代王国史书上的实力。但是这时候,实现赫梯大一统的君主出现了。公元前18世纪,库萨尔王皮哈纳和阿尼塔父子俩走上了东征西战的统一、扩张的道路。库萨尔摧毁了涅西特人的哈图什城,儿子阿尼塔更是能征善战,曾两次战胜了皮乌斯提统治的哈梯人的国家,征服普鲁斯汉达。当这些果实握在手中的时候,这两个说涅西特语的首领也成了赫梯最早的君主,他们将都城迁到涅萨。
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约公元前1680~前1656年在位)登上了库萨尔的王座,雄心壮志地开始建立赫梯古王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大一统的集权制国家正式成立并逐渐强大起来。拉巴尔纳斯以及他的继承者们还需要走更长、更艰难的一条创业之路。拉巴尔纳斯征服了小亚东部的地区,使赫梯国家的版图从地中海扩大到黑海。
哈图西利斯一世 (约公元前1650~前l620年)是拉巴尔纳斯的儿子。他迁都哈图沙什,调动国内大量人力、财力征服远征西里西亚,将疆界扩大至地中海岸。此时“赫梯”作为一个国家的名字开始用于表示整个赫梯人的国家。
哈图西利斯一世死后,赫梯发生了 “王子们的奴隶的起义”,即被库萨尔征服的地区人民的起义。这次起义的胜利者是哈图西利斯一世的继承者穆尔西里一世。他们镇压了民众以后,迁都哈图什。
穆尔西利斯一世(约公元前1620~前1590年在位)继位,同样也继承了祖先好大喜功的血统,将矛头对准两河流域。在他的年代里,赫梯人与幼发拉底河中游的喀西特人城邦哈纳结盟,约公元前1595年,这个联盟灭亡了巴比伦第一王朝。但此后不久,英勇的穆尔西利斯一世去世了。他并没有死于戎马一生的战场上,而是死于宫廷阴谋。
穆尔西利斯一世去世后的赫梯进入大动荡时代,诸位国家重量级人物对王位的渴求程度远远超出了对经济发展的关心。看到国家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赫梯国王铁列平力图挽救,于是,他在公元前16世纪后期进行了解决王位继承问题的改革。
改革前的赫梯国王的权力受到彭库斯会议(公民会议)和图里亚斯会议(贵族会议)的制约。这两种会议有权决定王位继承,还管理司法等事务。王位继承问题常常造成政治上的动乱。
铁列平确定了王位继承的原则,即首先应由长子继承王位,长子如果不在,由次子继承,依此类推;如果没有王子继承,就让长女选择丈夫做国王。王室内部互相争斗杀戮的问题也得到解决,国王不得任意杀戮其兄弟姊妹,王室内部纠纷由彭库斯会议做出裁决,国王亲属犯了罪,只由其本人负责,不得牵连其家属,也不得没收其财产。改革使赫梯的王权得到巩固,国势日盛。
到泰利皮努斯(约公元前l530~前1510年在位)上台时,他手中的地图相比于祖先手中的小的可怜,仅限于安那托利亚中部一带。经过国王的励精图治,才最终在约公元前14世纪时,国势渐渐恢复过来,发展成赫梯帝国。
公元前1350年,赫梯君主苏皮卢利乌玛斯一世,发动了对米坦尼的战争。他将赫梯王国的国界线推进到叙利亚中部。他的孙子姆尔希理二世在迎娶代表战争女神伊修塔尔的国家最高女祭司为侧妃后,攻陷了卡赫美士城,拿下了整个叙利亚。
也在同年,当时的“世界中心”,巴比伦加喜特王家向姆尔希理二世敬献公主作为其侧妃。公元前15世纪末至前13世纪中叶是赫梯历史上的新王国时期,赫梯帝国达到全盛,它正式登上了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安那托利亚高原,成为这块土地上真正的王者。
赫梯帝国的强盛维持到公元前13世纪末。这时候,突如其来“海上民族”(据学者研究考证,“海上民族”是一支以腓力斯丁人为主,几个不同民族为辅的团体,而不是单一民族)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王国也未能幸免。公元前8世纪,残存的赫梯王国灭亡于亚述帝国的铁蹄之下。
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征战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赫梯人在冶铁方面颇具名气,是西亚地区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赫梯王把铁视为专利,不许外传,以至铁贵如黄金,其价格竟是黄铜的60倍。赫梯的铁兵器曾使埃及等国为之胆寒。赫梯人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武器是战车;在战场上,他们驱赶披着铁甲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使来敌闻风丧胆。
9.社会全面进步的商朝
商朝浮雕壁画
公元前17~前11世纪,从东方而来的高辛氏后裔商汤入主中国,创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高辛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古老的部族。传说中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契,因此,商朝的开国始祖契被称为“玄王”。契生活在太康失国时期,当中央王朝权力动荡的时候,契的孙子开疆辟土,大力向东方扩张,终至东海之滨,成为强大的方国。当夏桀众叛亲离之时,商汤开始积极准备灭夏的工作,为争霸天下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汤先在商丘旧邑的基础上扩建成为亳邑。其次,汤争取民心,获得附近各个小邦的支持。第三,进行征服战争。汤从灭葛开始,相继消灭了韦、顾和河、济之间的昆吾等三国。在控制了广大的东方地区后商汤兴兵伐夏,夏桀战败逃走,死于南巢。
商汤灭夏后,在新建的亳邑定都,建立商朝的统治朝廷。随后,趁着商朝的上升之势,商汤征战四方,使得商朝的领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随着四周部落前来臣服、朝贡的越来越多,边境地区的文化与技术交往也密切起来,生产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
商汤死后,外丙、中壬、太甲相继成为商朝统治者。太甲当上君主之后统治残暴,不遵法度,国相伊尹将他下放到桐宫。三年之后,太甲有所悔悟,决定改过自新。于是,伊尹将这个下台的君主重新迎回。经过这次教训,太甲果真修德遵法,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和平宁静,四方诸侯见状纷纷归服,商朝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但是与所有的王室一样,经济渐趋发达的商朝也陷入了王权的争夺战中。
经过几世王室纷争,盘庚当了君王之后开始着手改革,准备结束经久混乱的政治状况。盘庚为挽救政治危机,决定效仿先王迁都,他选择了“左孟门而右漳、滏,前带河,后背山”的殷作为新都,但是社会上下都反对迁都。盘庚迁都之意已决,他劝说贵族,告诫民众,如果不随他一起前往殷,就要将其诛戮殆尽。在强硬的政策下盘庚终于实现了迁都的愿望,并将殷建设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到了武丁统治时期,商朝达到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