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学原理
4994600000051

第51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8)

苏珊认为,她首先要做的是对公司的组织进行改革。就目前来说,公司的6个地区经理都全权负责各自地区内的所有分店,并且掌握有关资金的借贷、各分店经理的任免、广告宣传和投资等权力。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以后,苏珊便提出了改组组织的问题。

一位副总经理说道:“我同意你改组的意见。但是,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是分权而不是集权。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虽聘任了各分店的经理,但是我们却没有给他们进行控制指挥的权力,我们应该使他成为一个有职有权,名副其实的经理,而不是有名无实,只有经理的虚名,实际上却做销售员的工作。”

另一位副总经理抢着发言:“你们认为应该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这是对的。但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我认为你的看法是错误的。我认为,我们不需要设什么分店的业务经理。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集权。我们公司的规模这么大,应该建立管理资讯系统。我们可以透过资讯系统在总部进行统一的控制指挥,广告工作也应由公司统一规划,而不是让各分店自行处理。如果统一集中的话。就用不着花这么多工夫去聘请这么多的分店经理了。”

“你们两位该不是忘记我们了吧?”一位地区经理插话说:“如果我们采用第一种计划,那么所有的工作都推到了分店经理的身上;如果采用第二种方案,那么总部就要包揽一切。我认为,如果不设立一些地区性的部门,要管理好这么多的分店是不可能的。”“我们并不是要让你们失业。”苏珊插话说:“我们只是想把公司的工作做得更好。我要对组织进行改革,并不是要增加人手或是裁员。我只是认为,如果公司某些部门的组织能安排得更好,工作的效率就会提高。”

讨论题

1.有哪些因素促使该图书公司要进行组织改革?

2.你认为该图书公司现有的组织形态和讨论会中两个副总经理所提出的计划怎么样?

虹光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

不断改革企业管理体制,是适应不同产品结构、人才结构和科技结构,发挥企业各种资源效率的内在要求。虹光公司近年来在组织机构方面的改革主要有:

推行事业部制。为了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与管理效率已势在必行。虹光公司精心研究和策划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方案,作出了先实行模拟事业部制,而后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决定,将厂部的八个职能部门重新合并成八部一室,压缩或分流102名处室人员。这一措施激发了各经营分厂的活力,管理效率得以提高,而厂部的工作则着重于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及协调各经营分厂的经营战略、技术战略等更高层次的决策。

生产组织管理从工艺专业化转向产品专业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虹光公司采用以工艺专业化为核心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常常出现如下问题:(1)该种生产组织是跨行政部门的,在各生产工艺环节出现生产进度不一致时,有时难以协调;(2)由于原料品种多,可能会引起原料组织不到位而出现停工待料现象,影响生产效率。虹光公司对该公司的产品的生产组织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主导的三大类产品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必要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车间,于是打破了原来低效率的工艺专业化生产格局,建立起产品专业化的新体系一年内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

改革科研体制。1991年以前,虹光公司将研究所集中于总厂,负责全厂的技术开发,由于科研人员远离市场,缺乏市场意识,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品种均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针对这一矛盾,虹光公司作出了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的决策,即解散远离市场的集中式新产品开发研究所,而将其转移到相关的经营分厂。这一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表现在:(1)技术开发以市场为导向,消除了科研与生产、销售脱节的弊端;(2)由于有了经济观念,产品开发中的不合理费用得以减少。

引进多种经营机制,实行“一厂多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有其各自的优势,国有企业引进多种经营机制、提高自身活力是一种新的尝试,虹光公司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例如,虹光公司的传输分厂积极采用横向联合方式进行生产经营,一方面与某省古荡镇政府合办企业,解决了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土地与厂房和企业富余人员的流向问题;另一方面与香港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爱华达有限公司,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既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又得到了先进的技术。

讨论题

1.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该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进行评判?

通用电气公司管理制度的变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公司规模大了,权力完全集中于美国纽约总部,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改良组织结构。于是公司总裁卡迪纳先生决定实施分权制度,该分权制度由斯密迪一手策划,斯密迪行伍出身,非常强调纪律的作用。他认为:要实施新的制度时,肯定有阻力,所以,必须由他说了算,基层人员要绝对服从,不能有异议。

斯密迪的制度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一个经理自己所能管理的企业规模是有界的。

他认为,一个经理自己能胜任的经营规模,最大不能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再大就管不了了,按照他的观点,通用电气公司拆成了150个部门,各部门的经营规模不超过5000万美元一年,各部门相对独立,各有各的经营业务,由各部门的经理负责管理,每个部门的经营直接对总裁负责,这样,通用电气公司就等于分成了150个“小公司”。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不好的格局:当某部门的经营业务超过5000万美元时,按照斯密迪的观点,必须分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

第二点,对部门经营的好坏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斯密迪在测评一个部门经营好坏时,设计了8项指标,其中,两个较为典型:一个是利润;一个是部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稳,可实际工作中,利润是很容易测定的,是多少就是多少。而长期利益的平衡怎么测定呢?当时无法测定,实际情况也测度不了。

第三点,管理是一种职业,真正懂得管理的人,什么都能管理好。

他认为,能管理好一个钢铁厂的人,也能管理好一个大菜市场。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应特别注重流动能力的训练。一个管理人员应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做许多方面的工作,要训练他做市场工作、工程工作、制造工作等。这样,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这3年可能在做洗衣机生意,另外3年可能又去做核能的生意;让这些经理们流来流去,以训练他们的流动能力。

后来,斯密迪制度在公司的系统经营方面碰到了困难。1966年通过竞争,通用电气获得丁新加坡一发电厂的承建权。该业务要求电厂的设计、基建、设备和安装等所有业务全由承建方一家公司承包下来,搞系统经营。由于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分成150多个相互独立的业务部门,其中,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承包所有这些发电厂的业务,要参与这种国际竞争,公司不得不必须成立一个协调部门——通用电厂公司,来组织各个业务部门共同承接下这种系统业务。但是,由于各业务部门已经有了自己的责权利,互相独立,其开展工作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当通用电厂公司到各部门去购买各种设备时。各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本部门的利润,就尽量提高设备的售价。最后,通用电厂公司发现,各部门提供设备的价格,往往比外公司的价格还高。

1970年博希当上了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时,这种情况进行了改进,采取有关措施对分权制度进行了完善。

讨论题

1.按照斯密迪的出发点,分权管理后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2.按照斯密迪的理论,要在通用公司实现什么类型结构?

“海尔”的用人机制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认为,中国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出人才的机制;而最好的人才机制是“赛马”而非“相马”。海尔用平等用人的机制,告诉每一位员工,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人才,都能在工作中超越自己,更新自己。

中国历来把世道清平、人才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清官好皇帝身上,“包公”、“伯乐”的故事千古流传就是这种传统心态的体现。张瑞敏认为:“伯乐相马”在封建社会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马”作为一种人才制度,不规范,不可靠,这种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的机制出人才的效率是很低的。

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选人路子肯定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选用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公平。要做到用人的公平、公正、公开,“赛马”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好制度,它能激发人的活力,让人才脱颖而出。

要形成赛马的机制需要两方面的努力,其一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局面,在万马奔腾中使“千里马”脱颖而出;其二是,想成为“千里马”就不能回避这个赛场,必须积极参与显示才能。

在欢迎新分配到海尔的300多名大中专学生时,张瑞敏交流了他对知识、学识、能力、智力、素质、觉悟、机遇等看法,他说:我想着重讲两点,一是怎么看待知识,二是怎么看待机遇。获得书本知识只好比是拥有一杆装备精良的枪,能不能打准要靠自己的努力。外国公司招聘人才无非是三点:学历有上限,不是越高越好;其次是动手能力强;此外人际关系要和谐。这与海尔提倡的智力比知识重要,素质比智力重要,觉悟比素质重要的道理是一样的。

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则建立了“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三工”是指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工。优秀者为固定工,合格者为合同工,试用者为临时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而且在福利、分房、补贴、医疗费、退休养老金、出国培训、休假疗养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差别。这个制度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铁饭碗”的问题,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感和进取精神,使企业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经过三工改革后,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海尔用“三公原则”改革传统的用人方法。从1992年10月开始对干部实行合同聘任制,彻底打破了专业、岗位、干部、工人等界限,给人们以充分的选择岗位的自由。大学生第一次不受专业限制,可以在全厂范围内自由择岗;工人第一次可以直接与干部竞争上岗;干部第一次不受部门约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愿去的地方。集团各部门人选统一制定标准,考试上岗。

讨论题

1.“海尔”的用人机制说明了什么?

2.企业应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员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