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5003400000063

第63章 道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大道是万物的深秘与奥妙所在,是善人好人的自然的宝贵与宝贝所在。又是并非那么善良美好的人之不那么自然的保持与保有,也是后者的赖以生存与保有——得到保护的依据。

美好的言语,可以赢得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为自己加分。

一个人不够善良美好,这并不是予以抛弃的足够理由,也不具备该人与大道无干的含义,为什么要抛弃他呢?

不论是天子继位,还是封赏任命三公,与其双手捧献上美玉宝马,不如献上这种比一切美好更美好的不离不弃的大道。

为什么自古以来众人都珍贵大道呢?还不就是因为大道能帮助你心想事成, 有了过失罪过也能避免灾难吗?大道因此是天下最宝贵的东西。

这里讲大道的功用与价值,讲大道的普遍有益性与适用性。或将“奥”解读为“庇荫”,想来是有根据的。然而,问题在于,大道与万物的关系不是外物与万物的关系,不是一层皮包围着或保护着万物的关系。大道是万物的起源与本质,是万物的始祖——母亲,是万物赖以存在的道理即究竟,是万物的核心。与其说是大道包围着万物,不如说是大道是深藏于万物的核心,不如说万物是大道的下载,是大道的功能与效用。

我愿意相信,古汉语中“奥”具有庇荫的含义,问题在于老子的观点是不是大道具有庇荫的作用,这里需要花力气讨论的不是一个汉字古词,而是一个论点。我们的古代经典解读常常会因字忘义,对不起。

对于懂得道、自觉地与道一致、守护并贯彻道性的善人来说,大道是他们解决一切难题(前面说过“无不克”)的宝贝。妙就妙在即使那些不懂大道,有时行事无道非道的资质较差、德行较差的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存在,他们的得失也是离不开道的。他们的不尽如道意的情况,本身就是大道的体现,大道并不使人同一面,心同一心,大道注定了智愚、贤不肖、美丑、善恶、寿夭、正奇、治乱……各种相反相成的对立面同时存在与互相转化。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大道的证明,大道的效用,大道的功能、大道的活力。

无限的大道是接近于完美的,然而也是不存在完美的概念与标准的,谈不上完美或者不完美的。自大道而生的万物,则各个是有限的,是完全不可能完美的。

大道本身就不是单向的、一面的、扁平的。大道本身教给我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善恶相伴,美丑相形,贤与不肖相随,万物都同时伴随着对立面或向对立面的转化。你尊道贵道悟道 学道行道如道得道,当然很好。同时人有贪欲,有骄傲,有浮躁,有自命不凡,有其政察察,有不智而又多言,有好勇斗狠,有自取灭亡的种种弱点毛病,这些毛病弱点的必然发生与不幸后果,或者说是这些弱点毛病的得到教训与惩罚纠正,都是大道的体现。非道无道逆道背道而驰者的一切表现,都是大道实现自身的一种代价,是大道的反面教材,是大道对于人的警示。

同样的“背道”而驰者,有的由于一意孤行而自取灭亡,有的由于及早醒悟而面貌一新,终得自保,有的由于最后终于进入道境而无限光明、无不克,这都是大道的必然,大道的效用。这体现了大道的丰富性、功能的立体性、多用性。不善人之所保云云,是双向的保有与保持,不善之人仍然未将道意泯灭干净,仍然有觉悟与转变之可能,叫做仍然保有向道的契机。而同时,大道保有着一切,引导着一切,启发教育着一切:包括不善者。

下面讲可塑性可逆性可作为性。既然美言可以赢得尊重,美行可以给人加分,不善云云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美言美行来改善的,不必抛弃不善者,道体万物,道泽万物,不论善与不善,这正是道的伟大包容无弃无敌至高至德之处。在这个意义上说道歉有庇荫之用,当属不差,但这是道的比较不那么重要不那么本质不那么关键的作用。

说到功用,这里有一个懈处,你过于强调了道的有用,道能使你求以得,祸以免,心想事成,免灾消难,既宝且保……这太好了,但也太实利太通俗太简单化了,太亲爱温柔甘甜润滑了。

讲智慧与效用,讲宝与保,讲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讲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讲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不怎么讲献身与德性,不讲舍身饲虎(佛教)与背起十字架(基督教),就是说强调奉献不足,这是道教在彰显德性上不如另外的某些宗教的原因。等而下之,大道有时被认为是兵法直至阴谋,其原因亦与此有关。

求以得与罪以免,本来很好。但太好就与前面老子庄严宣告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不一致了,这两个“不仁”与两个“刍狗”是何等振聋发聩,天门洞开,一身冷汗!

你身为刍狗,还要“求以得,罪以免”,还要心想事成,消灾免祸,岂非痴心妄想?

后面的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共四十四章中又有极精到的论述,如关于一二三,关于失道而后德,关于治大国如烹小鲜……所以我倾向于(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考据的结果)怀疑这后四十四章的情况复杂,混有一些非原文的东西。

或者,如果并不存在这样的可能,那就说明了老子的思想的非单向性、复杂性。老子的学说并非珠圆玉润、百无挑剔。

那么求以得,罪以免是不是就全无是处呢?当然不是,真正求道得道的人,应该算是圣人吧,他自然不会贪得无厌,求其不能,求其无道非道,求其逆天害人。用道来规范选择自身的所求,这是“得”的保证,就是说你可能得到的是合乎大道的东西而不是违背大道的贪欲。他至少已经得到了与大道一致的恢宏与虚静,得到了尊重与加分。而罪以免呢,当然也不是说他会无恶不作,他至多是悟道悟得比别人慢一点迟一点,他宝贵珍视的仍然是道,有这点道心道性向道之意,不论是“求”还是“罪”,都比坚持无道、“背道”而驰好得多,这样讲就完全是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