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5003400000091

第91章 老子是不是太老了

论老子之老

老子是不是太老了?

老子为什么叫老子?他姓李,但是不叫李子。他不像孔丘姓孔,故曰孔子,孟轲姓孟,故曰孟子,庄周姓庄,故曰庄子,墨翟姓墨,故曰墨子……

我没有见到过有关这一点的任何解释。但是客观上时至今日,你会觉得老子确实很老,他应该老态龙钟,老气纵横,老到化境,老谋深算。如果作画,老子的形象与面容应该最老,其次孔子,其次庄子,其次孟子。

老子的智慧是老年人的智慧,不争,不言,无为,老年人容易接受,他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争而不可得,言而无效有损有失,为而适得其反的事实教训挫折。他们已经少了许多冲动、激情、自以为是。

老年人容易接受厚重啊、冷静啊、质朴啊之类的教训。年轻人则宁愿接受西方的迎接挑战,勇于尝试,不怕失败乃至“失败万岁”(最近一本美国的书籍的题目),敢于冒险的精神。

一位嫁给华人的美国女士告诉我说,她觉得中国人与美国人育儿方面的最大区别是美国人鼓励孩子尝试,老是说“try it ! do it! ”(去作作看,去试试看!)而孩子的祖父母(华人)爱说的是“不要干这个,不可以作那个!”

尤其是不为天下先,这样的老气横秋的说法,只能被某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接受。我们提倡的是创造,是创意创新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为天下先咱们这个民族还怎么前进,怎么迎头赶上?

还有些与“老”有关的不太好的词,也或许可能用到老子头上。如老奸巨猾:看看老子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尤其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太可怕了,这是什么样的招术啊!无怪我的一位定居欧洲的华人友人说到她的前丈夫(欧洲人)的时候,说是“他连《老子》《周易》都读懂了,他就是魔鬼呀!”

姜是老的辣,老子的论述够辣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样的论述除了老子,谁还能做得出来!谁敢这样说话?

老了才能刀枪不入,宠辱无惊,才懂得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老了才能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年轻时候,要做大事,立大功,要遍尝百味,要历经酸甜苦咸辣,否则活一辈子不仍然是零了吗?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有它的成熟性、深刻性、老到性。中国的思想有它的老谋深算处,尤其是老子,名副其实,果然老得了得!

然而中国传统思想中确实缺少青春的活力,缺少应有的挑战性创新性竞争性与实验性,求把握而不敢冒险,求沉稳而不敢创新,求平安稳当而不敢竞争,求保全而不肯献身。求不战而胜而不肯放手一搏。求含蓄而不肯增加透明。求无事而不肯揭露矛盾。世界各国都有探险家,开拓者,创业者,相对我们这里是太少了。

阅读老子,欣赏老子,体会老子的同时,不能不知道他在几千年前的语境,他的针对性、相对性与局限性。有什么办法呢?正像老子说的前后相随一样,精彩与局限也是连结在一起不可分离的。

无怪乎梁启超要提出“少年中国”的口号。他写道: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他写得何等好啊。

在我们研习老子,惊叹于老子的老到的智慧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如果说幼稚毛躁是一种毛病的话,老大避让也求学不是遗憾。只有把竞争精神与和谐精神、创造精神与谦虚精神、俭啬精神与冒险精神、无为精神与有为精神、老到精神与青春精神、养生计较与承担的使命感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地大放光辉,也才能对世界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