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川菜文化研究续编
5009700000074

第74章 彝、藏、羌族饮食文化特色初探(2)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岷江上游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羌族的主食有玉米、土豆、小麦、青稞、荞麦;蔬菜有青菜、白菜、元根、萝卜、辣椒、莲花白、豌豆、黄豆、杂豆等;经济作物有花椒、苹果、核桃、梨、茶叶等。肉类以猪肉为主,年底将喂肥的过年猪杀后,取出内脏作为过年佳肴,把割成块的猪肉吊在房梁上风干,称为“猪膘”,吊放的时间越长,颜色越黄越好,吃时把猪肉块切成肉片与蔬菜炒,放花椒、辣椒、盐使味道更好。

用玉米、麦面等做成各种主食,如在玉米粥内加蔬菜,煮熟成玉米稀饭,称为面汤;将玉米面或麦麸面做成馍馍,在平锅内或铁板上烧烙后,放入锅底下的火灰中烧熟,俗称“锅塌子”;将玉米面粒煮半熟后滤水倒入甑子内蒸熟叫“玉米蒸蒸”;或在玉米面粒中加一些半熟的大米饭拌好上甑蒸熟吃,叫“金裹银”;如大米饭多的叫“银裹金”。土豆除了煮成个个吃或切成片片、丝丝炒成下饭菜外,还可做成“洋芋糍粑”吃,其做法是把洋芋洗好放锅里加水煮熟后取出,稍冷去皮,放入碓窝中舂烂到有黏性时取出,捏成坨或块状,用刀切成片片,拌上调料或白糖吃,十分可口。

羌族喜喝酒,有咂酒、青稞酒、玉米酒、油麦酒等。《理番厅志》载:“民间多制咂酒,用麦、粱、粟等米入酒曲,如法拌制,贮大坛、中坛数日始可用,至一二年更佳。”因用箭竹杆咂吸酒,故取名咂酒。每年农历九月九是羌族的酿酒节,这天各村寨羌民都要酿咂酒。咂酒与醪糟酒相似,度数不高,无烈性刺激,清冽甘醇香甜可口,具有舒筋活血、开胃消食作用。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维生素等,产妇喝后有催奶功效,是滋补身体的营养品,也是待客的好礼物,欢庆节日和办喜事不可少的饮品。羌民常在晚上举行坝坝会,咂酒坛放在篝火旁,大家围着火堆跳锅庄。咂酒开坛前先唱开坛歌或祝酒歌,祝福村寨与家庭团结和睦,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请村寨长者开咂酒坛,大家跳起萨朗锅庄或皮鼓舞,边唱边舞,尽情欢乐。口干了去喝咂酒,酒少了加冷开水,直到味淡吃渣,称为“连渣带水,一醉二饱”,不光喝酒,同时还有血饼佐饮,怎么不是一醉二饱呢?这种富于民族特色又十分欢乐的夜晚,怎不使人感到幸福和美好啊!四

从上述彝、藏、羌三民族饮食结构中的粮、菜、肉看,有相似之处。如粮食中的荞子、青稞、玉米、小麦、燕麦三个民族都有;蔬菜中的元根、萝卜、青菜、白菜、土豆、辣椒、豆类三个民族也都有;肉类的猪、牛、羊肉三个民族也有相似;饮料中的酒与茶,三个民族亦爱好。

为什么会有如此相似的饮食习俗文化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是“民以食为天”。人类要生存发展,要健康长寿,就必须要饮食。上述粮、菜、肉、酒、茶的饮食,是各族祖先共同开发、践行、传承下来的行之有效的好食品,是促进身体健康强壮的必需品,否则人类就不能生存发展。因此这需要的相同就没什么奇怪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是相近地域的饮食文化交流密切。四川境内的彝、藏、羌三族生活的地域相近,彼此来往密切,饮食文化的交流影响,相互学习借鉴、促进的机会多,内容广、收效好,也就不言而喻了。如玉米、土豆、油菜传入彝族地区的时间较晚,至今还是借用汉语的称谓,保持了玉米、土豆、油菜的说法,而且,彝区的旱地沙土适合种土豆,个大,产量高,一经传入,便很快在彝区各地种植,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作物之一。第三是中华民族酒文化的历史传承。因为中国不仅是饮酒的国度,而且也是创造酒文化较早的国家。在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直接影响中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甲骨文中早有酒字的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农业开始后不久,就有谷物酿造的酒。商周之际,酒已盛行于世。从此酒与政治、军事、医药、文学、艺术、礼仪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在生活中的贺喜、庆功、感恩、谢师、欢乐、忧愁、团聚、待客等都离不开喝酒,生活因酒的点缀而更加丰富多彩,人们为了使生活更加美好而敬酒祝福,饮酒庆贺。酒有什么特殊作用而使中华各族人民都那么宠爱呢?酒的作用颇多,概而言之,酒有交际礼仪作用、医药保健作用、助兴消愁作用等,起着对人类社会文明有裨益的特殊功能,因而中华各族人民喜欢它,宠爱它。在欢乐的活动中、隆重的签约仪式上,在招待贵宾的宴席里,都要有酒,频频举杯,否则成了“无酒不成席”的尴尬。不过酒也有不好的作用,古人说:“酒极则乱”,如过量饮酒至醉,就会造成乱纪违法的灾害,于人于己都无裨益。所以,如今交通道法规定“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以免造成车祸的伤亡事故。

彝、藏、羌三族主副食习俗中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如粮食方面,彝族以荞子(特别是苦荞)、土豆为主,藏族以青稞、小麦、酥油糌粑、酥油茶为主,羌族以玉米、土豆为主;在肉食方面,彝族以牛、羊、猪、鸡肉为主,藏族以牛、羊肉为主,羌族以猪、羊肉为主;在蔬菜方面,彝族以元根、萝卜、青菜为主,藏族农区以萝卜、元根、辣椒等为主,羌族以青菜、白菜、萝卜、莲花白等为主。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尽相同呢?除了这三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传统主副食习俗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三族生活的地区,海拔高低不同造成气候的冷暖不同,使三族饮食文化也就有所不同。尽管彝、藏、羌三族在四川生产、生活的地区都是山区,但其山区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彝族聚居大小凉山属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和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四川彝区的气候由于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从河谷到山巅的高差往往达两三千米,因此形成寒、温、热带三种不同的气候,处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气候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十几度;而渡口市(今攀枝花)以下的金沙江河谷地带及安宁河、雅砻江南少数河谷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终年无霜,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其余地方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在5℃~30℃之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集中在5~10月。“四川藏区有高峻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深邃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000米。”四川省藏区气候多样,在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无霜期较短,冰冻期较长,积雪6~8个月,年均气温在2℃~5℃,这些地区多是牧区。河谷地带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温度5℃~15℃,年降雨量在400~800毫米,特别是其中海拔在2000米以下的河谷,气候更为温和,如巴塘有“高原江南”之称。羌族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林木葱郁,景色秀丽。河谷台地和冲击平坝早已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而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半山区,却依然是地冻天寒,雪花飞舞。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220天。总的来说,羌族地区是一个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地形多样的宜农、宜林、宜牧的好地方。

上述情况可知,彝、藏、羌三族地区的地形、气候比较复杂,都有寒、冷、暖的不同区域,不过比较起来,藏族地区的海拔较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较高(甘孜州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0米,雀儿山6000多米,是四川最高的山),放牧牛羊的大草原高(在甘孜和阿坝州都有辽阔的大草原,海拔在3000多米),而无霜期较短,冰冻期较长,气候寒冷,只能靠吃油脂重的牛、羊肉和酥油糌粑等来抵御寒冷,又靠每天喝酥油茶和酸奶来帮助消化过多的油脂。由于气候寒冷,蔬菜难以生长,饮食文化的主副食结构的比例不能像彝、羌两族的以粮食为主食,以菜、肉为副食那样明显。羌区、彝区也有寒、冷、暖之地,但都没有藏区的地势海拔高,故寒冷的程度稍好些,特别是蔬菜及其品种的出产都要多些,因而在饮食文化上就与藏区有所不同了。能否这样说,羌区、彝区的主食、副食的划分比较分明,而藏区的主食、副食的划分则比较模糊,因为在藏区,糌粑、牛羊肉、奶和酥油都是必需的主食,特别是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牧区。农区中有些海拔低的地带气候稍温和,出产的蔬菜要多些,也可能会有主、副食的区分吧。

总之,饮食文化的异同是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与历史传承等因素积淀而形成的。饮食文化的同与异并不是什么坏事,而且还应该说是好事。君不见彝家的坨坨肉、烤小猪、苦荞烤饼、酸菜汤、泡水酒及造型优美的酒具、炊具等;藏族的奶茶、酥油茶、酥油糌粑、酸奶、奶渣、青稞酒及锃光瓦亮的茶具、炊具等;羌族的面汤、锅塌子、玉米蒸蒸、洋芋糍粑、猪膘、咂酒等多有特色。彝、藏、羌三族人民长期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美味食品,适合当地人们的需要,体现出民族性、地方性的饮食文化特色,这些不同特色的展现使中华饮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世界是多元的,人类社会中的文化,也应该是多元的,饮食文化花园中的鲜花也应该是多姿多彩。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祝愿中华饮食文化花园鲜花竞放、争奇斗妍,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