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寓言悟管理
5010600000023

第23章 管理就是让每个员工都清楚任务

在一个畜栏里,绵羊、山羊和小猪被关在了一起。有一天,主人捉住了小猪,小猪拼命地挣扎,并且大声地嚎叫,吵得绵羊和山羊很不耐烦。于是它们俩议论:“主人经常捉我们,我们从不叫,小猪未免太小题大作了吧!”猪听了一边挣扎一边回答:“这根本是两码事,他抓你们只是为了剪羊毛、挤羊奶,可是抓住我,却是想要我的命啊!”

事不关己,自然无关痛痒,只有当事人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感受,甘苦自知。即使是类似的经历,对于处于不同立场、不同情况的人来说,结果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一次创伤,对于老人儿童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而对于年轻人,也许很快就能康复,无关大碍。所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待别人的不幸,要多一分关心和理解同情,而不是冷漠或者幸灾乐祸。

现在企业管理中,领导也应该能够设身处地地从员工切身的感受和立场出发去进行管理和布置任务。在管理和布置任务时,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员工才能更好地去执行。目标确定了,至于员工用什么方法解决,不要去过分干预,以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限制住了员工的更快进步。真正好的领导能为员工着想,能让员工有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由于精力有限,领导人不可能做到事事关心,对一些细小的事情,完全可以不管,要求属下去完成,只要有一个很好的结果,这就达到了领导的目的。

【事典】英特尔总裁葛洛夫:在公司提出“结果导向”

所谓的“结果导向”,就是设定可评量的目标,依设定的时间表提出阶段性的成果。葛洛夫不仅要求英特尔的每一位成员严守这项务实的原则,对他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他曾写过一本书《高效率管理》(High Output Management),198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主要就是在讨论如何令组织达成可预期的目标。

我们相信,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思考模式让英特尔务实而创新,无论在产品、制程或是服务,都能为客户带来最大的利益。创新的想法,往往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产生。

结果导向意味着英特尔所肯定的价值在于积极的目标、具体的结论与成果。要让每个人了解团队的方向,必须设定高目标,还要以量化的手法,务实地制定能够展现进度和成果的指标,这样一来,每个成员就能站在自己的岗位尽一己之力。英特尔是以“计划式管理”来推动结果导向的理念。每一个事业部、每一部门以至于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设定一季的目标,并且为完成度设立具体的标的,所有的目标设定都以公司的方向为指导原则。每一季结束之时,每个人为自己的成果评分。同时,也经由相同的步骤设定下一季的目标。

为了使所有的人了解公司的方向,每一季英特尔都为所有的员工举行公司的营运会议。在会议中,英特尔公布公司营运以及市场上的竞争状况,还有当季事业计划的完成度等。英特尔也在会中讨论公司下一季的主要目标。这样的会议无非是希望每个人不至受限于自己的工作范围,而能够着眼公司整体的状况,并对未来的方向有一致的脚步。如此一来,才有可能凝聚每一分力量,完成公司整体的目标。

英特尔习惯于为各个组织设定那种乍看之下让人觉得无法达成的“高目标”。然后,葛洛夫再和相关的小组密切讨论,找出合理的标的,并且对市场的需求和公司的资源作合理的评估。

1993年,英特尔订立PCI晶片组的业绩目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葛洛夫觉得英特尔能够把晶片组的业务提升到100万套;但是部门的总经理依照他的经验,预估当年的业绩是20万套。葛洛夫向他指出,PCI将会广泛地被业界接受,所以100万套的业绩并非天方夜谭。但是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PCI的市场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架构起来。最后,一致同意,60万套是一个可接受的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在不停推动PCI规格与新产品之后,终于在年底达成了预定的目标。每个人都扬扬得意。

第二年,同一个经理人、同样的团队,自发地提出了500万套的销售目标,这可是远超过葛洛夫的预期。而且,他们再次做到了!小组积极而自发地设定了高目标,并且实现了。

“看管式管理”是驱动所有组员往同一个目标前进的最佳工具。一个具体的例子是1994年600万颗奔腾微处理器的产销故事。英特尔把进度张贴在会议室。每天,每个人都为各种进度而雀跃不已,英特尔也终于在年底达到了这个目标。对生产部门而言,进度非常明确,产量、库存量、成本等等是最具体的指标。而对业务部门而言,接单、出货以及即将敲定的案子,同样是清晰可见的标的。

除了生产与业务之外,组织上的产值就没有那么容易评估了。通常,大部分的公司都不去评估市场行销部门的产值,因为市场行销的成果很难量化。早期,英特尔是用“用以设计”来判定市场行销的成果。一旦一家公司投入资源,以英特尔微处理器展开设计,比如说购买英特尔的开发系统,英特尔就认定这是一个“用以设计”,因为客户投入资金和人员,相当于对英特尔的一种承诺。一旦厂商采用英特尔的系统来设计,在产品量产之后自然会转化为订单,变成可见的业绩。在80年代推动“制胜”计划时,英特尔每周检讨“用以设计”的状况,随着数量节节上升,英特尔知道“制胜”计划奏效了。当英特尔推动“Intel Inside”媒体计划时,英特尔以市场的曝光率和使用者的喜好度作为成果的指标。英特尔直接搜集世界各地使用者的意见,这是使用者对英特尔最直接的评分。随着指数上升,葛洛夫相信“Intel Inside”逐步达成了原先期望的市场效果。

对开发产品的设计部门而言,产品是否能即时上市,就是最好的指标。评估的标准可以是由制定规格直到量产的种种阶段,或者是由送样到出货100万颗所需的时间。英特尔最早期的成就是486D2X晶片,从完成样品到100万个晶片出货,只用了52周的时间。后来,英特尔更是一次又一次打破这个纪录。

一句话点评:权授得好,公司收益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