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揭示比尔·盖茨的隐秘财富道
5010700000062

第62章 选好合作搭档,成功需要伙伴帮

纵观现代企业的成败,无一不与人的水准和素质密切相关,如“巨人风波”、“亚柯卡挽救克莱斯勒”以及郭士纳使IBM复兴,无不展示了人才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盖茨正是清楚地认识到这点,所以他非常注重对人才的正确使用。正是科学合理的用人观,让别人也来为他赚钱,使比尔·盖茨走向了财富的巅峰。

用人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最实用的艺术。善于用人不仅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还可以使自己变得强大无比。

比尔·盖茨认为,成功经营公司的第一法则,就是找最棒的人来帮你工作。他找的人不但懂计算机,同时也懂得如何做生意。所以他找的人一开始就具备了经营和技术上的条件,所以他可以不断地良性循环。比如,在微软最初的时候,还只有4个雇员,他们住在阿尔伯克基一个没有多少家具的房子里,盖茨要跑来跑去地上学(后来盖茨就干脆放弃了学业,专门搞电脑了),艾伦则服务于微型仪器公司,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公司只有两名雇员是长住的。

然而,正是这个只有4个人的公司,却赢得了IBM、苹果电脑等当时大型的电脑制造商的青睐,并逐渐确立了在软件行业的领袖地位。这一切成就的得来,并不单单属于盖茨一个人,在盖茨的光芒之下,还站着他创业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在盖茨的创业搭档中,最应该提及的就是保罗·艾伦。这个因与盖茨一同创立微软辉煌而成为亿万富翁的人。

保罗·艾伦是盖茨在湖滨中学一起读书的同学。1968年,艾伦与盖菠在湖滨中学相遇时,比盖茨年长两岁的艾伦以其丰富博学的知识让盖茨佩服得五体投地,而盖茨的计算机天赋,又使艾伦目瞪口呆。两人成了好朋友,一同迈进了计算机神秘的王国,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软件革命。

关于他们之间的友谊,盖茨在他的回忆录这样写道:“他读了4倍于我的科幻小说,另外,他还有许多解释自然之奥秘的书,所以,我就问他有关‘枪炮工作原理’和‘原子反应堆’之类的问题,保罗把这些都讲解得头头是道。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数学和物理作业,这就是我们何以会成朋友的原因。”

艾伦是一个非常喜欢技术的人,所以他主要专注于微软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盖茨则以商业为主,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一人全兼了,两位创始人配合默契无间。艾伦在研发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才能。正是对于技术上的敏感和深刻认识,艾伦才不断地向盖茨提出创办公司的要求,并一再鼓动盖茨退学创业。

艾伦为微软制定了“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的公司发展战略。1981年,IBM的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急需一个配套操作系统。又是艾伦从西雅图计算机公司搞到了SCP - DOS程序的使用权,两人对该软件程序作了扩展和修改,将其重新命名为MS - DOS,再返销给IBM。MS - DOS是微软开始走向世界软件业第一品牌的发家宝。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艾伦是盖茨创业道路上最大的推动力。“艾伦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业务,而是对技术本身的痴迷。”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劳拉·里奇在这一点上也承认艾伦在微软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软之所以能够被载人商业史册就是因为其操作系统的成功。”

1982年,保罗·艾伦在一次商业旅行中突然病倒,诊断结果表明有癌变的可能,应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患病期间,艾伦意识到自己无法给予盖茨所要求的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艾伦想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一个以“互联世界”为核心的事业。1983年,时任微软副总裁的艾伦终于离开了已经蒸蒸日上的微软。

前不久,有人写了一本书,称保罗·艾伦是一位“一不留神成了亿万富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与一个注定要成为亿万富翁的人交往,自己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穷人呢?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微软发展到今天这样显赫的地位,还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不可忽视。

这个人在微软的早期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但现在他却是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文·鲍尔默。他是盖茨在哈佛大学同一层宿舍楼的同学兼好朋友。1974年,18岁的鲍尔默在哈佛念二年级时,认识了同楼里一个瘦瘦的红头发学生盖茨。对数学、科学和拿破仑的激情使他们成了神交,鲍尔默和盖茨搬进同一个宿舍,起名为“雷电房”。

1980年,在比尔·盖茨创建微软的第六个年头,盖茨聘请小自己1岁的鲍尔默担任微软公司总裁个人助理,也就是他自己的助理。在盖茨的私人游艇上以5万美元的年薪和7%股份的合同聘用了鲍尔默。当时微软仅有16名员工。从此,鲍尔默就开始了他在微软至今已长达26年的激动人心的职业生涯,最终成为了仅次于盖茨之外的第二号最有影响力的人物。1998年,鲍尔默正式担任微软总裁,2001年1月,鲍尔默接替比尔·盖茨担任微软首席执行官。

鲍尔默与盖茨一样,也是个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的“夜猫子”。他俩都是能说会道之人,可以“无所不谈”,他们还经常会为某个问题争执不休。在谈话时,两人的身体会同时开始摇晃,两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却互相能听得清对方说的每个字。据说这种边说边听的本领只有很少人具备,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就是其中之一。

鲍尔默是早期微软公司中唯一的一个非技术的受聘者。他对电脑也没有兴趣,也不具备基础技术知识。鲍尔默与盖茨不同的是,他善于社交。鲍尔默穿梭于哈佛的每一今角落,他似乎认识哈佛的每一个人。鲍尔默有句口号:“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只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飞翔。”正是他的这种性格特质,使他为微软招聘培养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着重要的软件开发团队,同英特尔和IBM等重要伙伴打交道,控制公司的营销业务并建立了庞大的全球销售体系。性格狂躁的他与性格偏内向的盖茨成为完美搭档。那些与鲍尔默进行过谈判或是完全进行对抗的竞争对手,都了解他的强人作风。

鲍尔默的出现无疑为微软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激情。而且他在管理方面的得心应手让盖茨终于可以从尴尬的管理状态中逃脱了出来,成为一名专职的程序研究员。

1988年这位更擅长团队管理和公关的微软新掌门一上台,就向媒体公开了“重组微软”的核心价值观:将在合作伙伴、客户和业界同人中塑造微软诚信的商业新形象。20几年发展起来的组织机构被全盘打散重组,将产品研发和营销功能组合为各自以目标客户为中心的六个业务部门,几个主流产品线从研发到销售连成一气,每个部门由同一位副总裁负责;另外有一个统管市场营销和服务的集团副总裁扮演鲍尔默从前的角色,对这6个人协调指挥,并兼管客户服务。

有人说,如果把微软比作人体,那么盖茨就是微软肌体的“大脑”,而鲍尔默就是微软公司赖以起搏的“心脏”。盖茨与对手在法庭上对簿公堂之时,鲍尔默主持了微软的大部分工作,撑起了微软的一片天;当盖茨正醉心于计算机软件研发之时,鲍尔默又成为他的市场战略家。微软公司的销售工作在鲍尔默的主持下几乎是一步一台阶,使微软的年利润增长率达到28%。

此外,头脑敏锐的鲍尔默始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决策。

随着鲍尔默在微软公司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他的巨大价值和威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人称他是嗅觉灵敏的推销员;嗜血成性的市场开发商——像攻击犬一样喜欢竞争对手的鲜血,还有冷酷无情和强烈的取胜欲望。许多人都认为,听鲍尔默讲话,就像是聆听上帝的福音。微软公司雇员深深地为他充满活力、令人振奋的谈话所感染。一位市场经理这样评价他说:“他要求你思考时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与史蒂文交谈后,你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一位熟悉鲍尔默的朋友认为,鲍乐默充满了人格魅力。他还说:“人们没有意识到他具备了传统大学生的所有素质,他实际上绝顶聪明。人们一般把他看成一个商人,但是作为讲究策略的思想家,他也同样是最好的一个。”

他被《福布斯》杂志估价为120亿美元的富翁,2000年1月3日,从全球主管市场、销售和服务的副总裁升为总裁的18个月后,史蒂文·鲍尔默接管了比尔·盖茨递过来的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人的能力有不同的特征。有的人能将自身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成为某个方面的顶尖高手。而有的人却能使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前一种人被称为人才的话,后一种人可谓之“帅才”。“帅才”就像一种化学媒介,能激活一个化学反应过程,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柴一样。显然鲍尔默就是这样的管理帅才。正是有了鲍尔默的加盟和传递,比尔·盖茨的激情得以有效传播,微软才可以走得更远,这个激情的同盟者不愧是一个了不起的、令人心悦诚服的人物。

不难看出,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合伙人,通过与性格、能力互补的合伙人共同创业,盖茨将他的优势运用得恰到好处,用到了具有巨大财富的市场。这样的搭档选择,创业中途绝不会陡然夭折,而且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增加了数倍。在互补的发展过程中,盖茨最终如愿以偿戴上了软件帝国的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