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贾大泉自选文集
5011100000082

第82章 发挥历史科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史学传统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一直保持着爱国主义的史学传统。宣传爱国主义是贯穿我国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

我国古代史学著作,虽因其作者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存在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但所有杰出的史学家都在其史学著作中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的自豪,表达了对推动我国历史发展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的讴歌。因此,在他们的史学著作中仍然详细记载和保留了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斗争、科学技术上和在哲学、文学、军事学、政治学、历史学及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以及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而终生奋斗、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这些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从秦、汉开始建立的伟大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发展和巩固的重要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我国近代史学中的爱国主义又增添了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统治者卖国和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新内容。近代史学中的救亡图存、自强保种、振兴中华的呼号,推动和鼓舞着中国人民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推翻清朝统治的伟大胜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我国史学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无产阶级史学。无产阶级史学的爱国主义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史学的爱国主义思想,利用历史题材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并在救亡图存和抗日战争中表彰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历史功绩。阐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反抗民族压迫,维护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又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阐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适合我国国情的革命路线及革命策略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使我国—大批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近几年来,一些主张“全盘西化”的人,反对批判继承我国的历史遗产,大肆散布民族虚无主义,菲薄祖国优秀的历史传统,诋毁爱国主义。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我国史学的爱国主义传统,用历史科学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具有十分迫切和特别重要的意义。

用历史科学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近百年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史学著作使广大群众认识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沦为国际资本的殖民地,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有国家的统一,主权的完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从而自觉坚持改革开放,并了解改革开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树立热爱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是加强历史知识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应该满腔热忱地向人民群众介绍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的历史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介绍我们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铮铮骨气和崇高民族气节的历史知识,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心;介绍近百年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侵略、干涉和压力面前,团结对外,奋起反抗,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的历史知识,激励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斗志,树立为祖国四化大业献身的精神;介绍我们祖先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利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知识,树立爱国主义的义务感、责任感,把报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介绍我们祖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大义灭亲等优良道德品质的历史知识,反对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以权谋私、享乐腐化、拜金主义等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道德情操,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世界上最进步的史学。继承和发扬我国史学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挥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在社会主义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既是无产阶级史学的重要功能,也是它自身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历史知识》198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