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贾大泉自选文集
5011100000092

第92章 《新修(民国)铜梁县志》手稿简介(1)

(一)

1988年6月,我受铜梁县志编纂委员会邀请,回县讨论县志编写提纲,得睹郭朗溪先生于1949年主编的《新修铜梁县志》手稿,匆忙浏览一二,甚觉珍贵,但因时间仓促,未能全读,心存歉然之感。于是,在1989年底,又在大足县副县长郭相颖同志处借得一部复印本,利用春节假日粗读一遍,始释积年之憾。

但是,读完之后,旧憾虽释,又因珍贵而产生一种新的心理上的不安。

一是铜梁县志编纂者不多,存世者更少,而郭氏新修铜梁县志又鲜为人知。据商务印书馆出版之地方志综录内引铜梁县志共四种:一为明隆庆六年(1572)高启愚纂修;二为清乾隆十六年 (1751)周澄纂修;三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徐瀛、白玉楷纂修,四为清光绪元年(1875)韩清桂、邵坤、陈昌等纂修。此外,尚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云程所修《铜梁县乡土志》3卷,民国三十三年(1944)张佐周编《铜梁县地理志》8篇。这6种铜梁县志,据《四川省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在今四川省、市、地、县公共图书馆系统、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档案馆、博物馆系统共收存4种。其一是省图存有清徐瀛、白玉楷等修光绪十二年刻本《铜梁县志》8卷的胶卷;其二是省图、重图,北碚、泸州、万县市、川大、郫县等图书馆存有韩清桂等修光绪元年刻本《铜梁县志》16卷;其三是省图存有清夏云程修光绪三十一年抄本《铜梁县乡土志》3卷的胶卷;其四是重图、北碚、达县、重博、西师、省社科院存有张佐周编民国三十三年排印本《铜梁县地理志》8篇。明隆庆《铜梁县志》,清乾隆《铜梁县志》在四川省内均无保存,固亦少人见及者。这现存的4种铜梁县志,一为乡土志,一为地理志,并非完整的县志;两种为刻(排)本,两种为胶卷;能方便使用者仅县志和地理志各一部而已。而郭氏《新修铜梁县志》手稿这部完整的县志,没有付印,没有任河文献著录,少有图书馆保存,鲜为人知,它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埋藏40年无人发现,而未加以利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为文献事业特别是方志事业的一大损失。

二是郭朗溪先生等是在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新修铜梁县志》手稿的。据郭朗溪先生在《新修铜梁县志·序言》中说:入民国后两次筹款兴修县志,均款耗而志未成。民国三十五年县参议会以县志关系一邑文献,不可听其年久失修,推朗溪董其事。一经着手,乃知有不易克服之困难四端:第一,文名素著者大都年老力衰,只能稿成后润色修饰;第二,县乡人士对纂修县志感兴趣者少,托为采访多半置之不理,久无回音;第三,县署旧日卷宗均于民国二年张海云入城时付之一炬,入民国后之档卷又不为当局重视,随便搁置,极难清查;第四,所得县志编印经费,共谷300余市石,因之朗溪未受分文薪资,定聘编辑人员,亦仅视中学教员薪水以为报酬;至于乡镇采访则纯属义务,纸张笔墨之资都未议及,以至成功匪易,完成愆期,幸赖少数热心人士囊助,得于1949年勉强完成。于此可见,《新修铜梁县志》是郭朗溪等已故先辈在没有或很少报酬的情况下历尽艰辛完成的。其精神令人感动,若任其长期湮没无闻,日久失传,发挥其应有效能,则失前人修志初衷,而使今人不安。

三是郭氏《新修铜梁县志》是一部少见的完整地记载民国时期的县志。该志实继光绪元年韩桂清《铜梁县志》而作,书中记载之事,截至1949年年底铜梁解放,人民政府成立时止。在《四川省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四川各地馆藏民国时期295种地方志中,其下限年代最晚者,有民国三十七年排印本《续修筠连县志》7卷,民国三十七年稿本《丹棱县志杂稿》17卷,1949年排印本《资阳县志稿》(建置、方域、庙坛、食货)4卷,1949年石印本《泸县乡土志》2卷。严格地说,在四川省内真正完整地记载民国时期的县志仅郭氏《新修铜梁县志》一种,这在全国属罕见,如此珍本,无人所知,不能不令人感到可惜。

四是郭氏《新修铜梁县志》,不仅对历代铜梁县志补缺纠误不少,而其修志宗旨亦与旧志有所不同。正如郭氏在《引言》中所指出:“方志之作用,今昔微有不同,昔以为历史删要为著述大业,故必文字高深,追踪《史》、《汉》,今则除历史外,尚有供建设参考,教科取材,旅行指导等多种用途,故文字易解不贵高深……窃愿追昔而从今。”因此,郭志的存史资政价值益多。它虽属一县之志,记载范围有限,然于民国时期记载尤详,窥其一斑而见全豹,对研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补益匪浅。这部重要文献,未为史学工作者所知,实为研究四川历史的—大损失。

由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我不揣冒昧,挂一漏万,对郭志略为介绍,使这部县志手稿为人所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以遂郭朗溪等先生当时艰难条件下修志之愿。

(二)

《新修铜梁县志》手稿共11卷,30余万字,兹将各卷内容简介如下:

第1卷。一、位置疆域:按经纬度、方向、道里记载民国时期铜梁县位置、面积、乡镇数目并附图。二、建置:记唐宋至民国时期铜梁县的建置沿革,城池、衙署、坛庙、津梁的建置时代、地址及其演变。三、乡镇概况:记明代至民国时期乡镇的设置、变迁及民国三十七年全县乡、镇、保数,男女人口数。四、纪事:记唐至1949年12月20日铜梁县人民政府成立时止之重大及有意义的事件。

第2卷。一、山岳:记县内山脉并附县城内外诸山一览表。二、地质:记县境地形、地层、地质等情况。三、土壤:记县内植成土、幼年土、水成土的分布,并附各乡镇土壤色泽表。四、河渠:记涪江所经大小安溪诸水及其境内的旁支细流,并附河流一览表。五、气候:记境内温度、风、雨、云、雾、霜、雪、冰等情况,并附民国37年每月温度雨量表。

第3卷。物产。一、动物:记县内兽类、禽类、鏻类、介类、虫类等各种动物的分布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二、植物:记县内谷类,蔬菜类、药材类、花类、果类、木材类、竹类、草类等各种植物的分布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

第4卷。一、实业:首记农业中地主、自耕农、佃耕农、半耕农、雇佣农、典当农的情况及农业生产中耕作、农具、施肥、季节等情况;次记工业中造纸业、挖煤业、冶铁业、陶瓷业、缫丝业、玻璃业、酿酒业、纺织业、染色业、榨油业、土木建筑业、雕刻印刷业等情况;次记商业中纸商、米商、煤商、铁商、纱商、匹头商、盐商、药商、油商、烟商、糖商、酒商、杂货商、银钱商的货源进出口量、资金和营业规模等情况;次记蚕桑业的分布、产量、产值;次记畜业中农家饲养牛、猪、羊、鸡、鸭、鱼、蜜蜂的规模及其收益;次记清末民国时期林业之管理和境内大小丘陵林木之分布情况;次记县境渔猎资源。二、水利:记县境农业水利设施、工业水利;航运水利及其境内水利资源潜力。三、交通:记铜璧(山)公路、铜潼(南)公路、铜大(足)公路的修建和邮局、电报局的兴建历史。四、社会福利:记仓储沿革、清代和民国仓储积谷数量和慈善机构、合作事业等情况。

第5卷。一、财政:记清代之县财政、民国元年至24年之县财政、民国24年至38年之县财政。二、赋税:记清代全县盐课、茶课数额,清代至民国时期田赋演变和数额,契税、屠宰税、房捐等各种捐税沿革演变、征收标准和数额,以及公债认购和钱币演变等内容。

第6卷。一、行政:记历代县行政机构之组织沿革、官吏俸给薪金,佐治机关的员役兵警数,历代行政长官姓名及其政绩。二、司法:记旧日司法及民国时期司法情形、监狱和囚犯待遇、民国时期历年案件和犯人数。三、团警:记清末至民国时期警察、工役沿革、职责及其变化。四、兵役:记民国时期兵役负担。五、自治:记县议会、城乡议会的组织及其情况。六、党会:记中国国民党、三青团、哥老会、青帮、商会、各种同业公会、产业工会、农会、教育会、妇女会、在乡军官会等社团组织及其活动情况。

第7卷。一、教育:记科举时代,民国时期各类学校的设置,教学内容及校产等学校教育情况和民国时期社会教育情况。二、宗教祠堂:记祠祀、家龛、宗祠祀事及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播等民间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三、古物古迹:记历代和现存古物古迹,并附冢墓碑坊。四、礼俗:记婚丧旧习和民国时期的婚丧仪式,社会上的一般礼节习俗和人民生活状况。

(第8—10卷)。人物:记宋代至民国时期重要人物及其事迹。

(第11卷)。艺文、方言、风俗、杂记。其内容均极富存史资政价值。

从上述各卷内容中,不难看出《新修铜梁县志》是记述一个历史时期自然的社会的内容十分广泛翔实的方志文献,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加以利用。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