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5022800000031

第31章 生两个好(3)

有一种日渐普遍的感觉是:如何培养孩子是门很大的学问。中产父母不仅为此经常去学习相关理念,潜意识中还会把与孩子的互动看作是自身人格和经历的完善过程——并不只有孩子才得到成长,新爸爸新妈妈也是。他们虽然是父母,但对施展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心怀疑虑,因为他们深信更人性化的商讨、讲道理会是更好的交流方式和社交管控方式。这也促使他们对孩子采取一种更平等的态度,正如《不平等的童年》中所说的,“家长和孩子之间讨论问题是中产阶级抚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会促使“中产阶级孩子在这个环境场景里学习对成年人提出质疑并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和成年人讲话”。中产阶级父母还常常十分反感自己父母当年在回答孩子是从哪里来时,给予的“你是捡来的”之类的答复,因为他们觉得这不仅是错误的,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为了尊重孩子,孩子的降生往往还意味着一个城市家庭住宅空间的巨大改变。传统社会通常都没有独立的儿童间,但如今的孩子不仅会有自己的房间,还会在家中占据不小的一块活动空间,堆满他/她自己的衣物和玩具。日本也曾发生类似的变迁:家人(尤其是儿童)拥有个人的独立空间,这是欧美文化传入日本后才发生的观念变迁。传统日本住宅的独立性很差,家人之间没有隐私,直到年留美六年的桥口信助强烈主张改造住宅以“重视家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他当时所倡导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本位住宅”在如今的中国城市中产家庭中也随处可见:家里的空间分隔和陈设实际上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对抚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一点就更为明显了。许多家长为之苦恼的主要方面之一就在于,如何在这个房价高企的时代,为两个孩子都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时,正是这一点而不是别的因素,阻止了年轻的中产阶级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

确实,对他们来说,两个孩子将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常常并不是因为经济负担,而是他们得付出更多精力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以及那种一旦没有这样做时涌起的负罪感。然而尽管如此,人们却依然感到这是值得的,这本身就是中产阶层一系列价值观发生改变的最亮眼的指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