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职场,便入江湖。江湖之险,在于人心的深不可测;职场之恶,在于欲望的如影随形,白骨精不是谁想做就做得了的。“潜规则”你懂吗?
▲不可冒犯上司的尊严
某公司员工晓舟和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白汉良在部队时关系十分密切,白汉良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后,才把鲁晓舟叫过来帮他。
开始时,鲁晓舟除了单独和白汉良在一起开开玩笑、称兄道弟外,在外边尚能分清关系,礼貌的以“董事长”或“白总”相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鲁晓舟发展到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地称白汉良为“白哥”或“汉良”。也许他认为这样称呼更显得亲近吧,孰不知他这样做实际上大伤了白汉良的面子。出于战友关系,他不方便为称呼问题去和鲁晓舟谈结果,反倒纵容丁鲁晓舟。他不仅仅在白汉良面前说活放肆,而有时候同行或坐车时,手就搭在了白汉良的肩上这使得白议良更多了些恼火。
鲁晓舟的言行,迫使白汉良不得不对他另行安排。白汉良先叫来财务部经理,安排他给鲁晓舟一笔丰厚的报酬;然后让人事部准备一份人事任免文件,等他离开兰州后交给鲁晓舟。
安排好这些事,他乘飞机去了广州。他走了不久,万般无奈的鲁晓舟只好打点行装回老家去了。
与上司相处时,一定要维护上司的尊严。如果不懂得这一点,轻者开会受到批评或责骂,重者会被暗中压制,不得重用。
有时候你会觉得老板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有水平的人,但他不一定真的如你所想是个窝囊废,也许他有某种你无法了解的能力,你要设法去发现他的长处。一般来说,老板既然能身居重任,当然不会一无是处。假如老板真的很无能,你就更应该施展才能,全力辅佐。因为你的作为会及早锻炼你,使你具备做老板的才能。
上司和下属的关系也应当划分清楚,不能上下无别搅乱在一起。随便、轻率,只会给人一种杂乱的感觉。从工作的角度讲,如果没有了主从关系的严格划分,岂不职责不明,分寸尽失?下属未经授权随便出头,上司分配任务无人听从,各自作主。这样的话,整个组织岂不无法控制,无法行事?
上司最为忌讳的是,下属不知礼貌,与自己称兄道弟、甚至直呼自己名字。作为下属,不能不懂得这些,必须分清主从关系,把上司放在他自己的位置上,尊重他、服从他。
和上司相处,即使私交再好,也不能乱了谱。不能和上司以哥们相论、称兄道弟。而必须以职务相称,冠之以“某某长”、“某某经理…”“某某主任”之类尊称。这样,上下之间的关系就明确了,上司的尊严也得到了维护。
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这源自五千年的文化,扎根于社会人际关系之中,根深蒂固。
老板尤其爱面子,尽管这种“面子哲学”是错的,但在中国这种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里,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套用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模式。
几乎所有领导都是很看重面子的,尤其看重下属对他的态度。并往往把它看做下属对自己是否尊重的标志。维护上司面子,作为下属责无旁贷。
再苦也要笑一笑:
当你因为多说了一句话而被上司踢到角落里晒太阳对,你就知道维护上司的尊严是多么重要的事了。职场潜规则之一,上司的尊严不容侵犯,面子不容亵渎。
▲在职责范围内行事
同事小轲在秘书的岗位上已经干了5年了,兢兢业业,经常主动留下来加班,深得老板的赏识。
这天,老板一走进办公室,就着急地对小轲说:“糟了,还是宏大公司的产品好。上周我让你给宏大公司发传真,中止合作并将人家奚落了一顿。你快告诉我电话,我要亲自向人家道歉。”
小轲得意地说:“那个传真我没发。”
老板一愣:“没发?”
小轲解释说:“我认为那个传真欠妥当,所以我没发。”
老板又问:“上周我让你发给欧洲的那几封信,你发了没有?”
小轲说:“我都发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
老板一时无语,闷坐了一会儿,气冲冲地走出办公室。
不一会儿,小轲就接到了人力资源部的电话,她被解雇了。小轲并没有马上离开公司,而是等到老板回来。
小轲问:“难道我做错了吗?”
老板说:“难道你没意识到?”
小轲问:“我错在哪里?”
老板说:“办公室里有一个老板就足够了!”
小轲哭泣着离开了公司。
瞧,“办公室里有一个老板就足够了!”老板的借口看似冠冕堂皇,却切中要害。谁让你站在老板的位置指手画脚呢?
有些时候,员工是无意识地站在老板的位置上,所做的也只不过是老板肯定同意的事情,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甚至还以为,既然老板也会这么做,我替老板做了,又有什么不可?可是,他没有想到,老板在意的不是你做事的结果,而是你站在了他的位置上。你把原本属于他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处理了,他自然会不高兴。再者,虽然是些小事,但你擅自替老板做主,就成了大事,你无视老板的权威,剥夺了老板拍板的权力,这是老板最忌讳的,他势必会给你点颜色瞧瞧,杀杀你的“威风”。
有的员工在老板创业初期,就跟老板一起打拼,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同老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自然在公司里就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有的员工长期在老板身边工作,深得老板的信任。这样的员工容易产生错觉,以为深受重用就消除了与老板之间的界限,从而不自觉地站在老板的位置,替老板做起主来。
我要说的是,虽然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但即使你做对了,老板心里也不会舒服,更不会接受这样的事情,因为作决定的应该是他,而你不过是一个执行者。学会在职责范围内行事吧,切莫越俎代庖,否则后果可能会很惨。
再苦也要笑一笑:
该说时方说,该做时再做。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上司没有授予你定夺的权利,你就不要自以为聪明自作主张。无论我们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无论你代替上司决定的事情有多细微,都不能忽略“他同意”这一关键步骤。
▲小心越级汇报的雷区
陈汉林毕业于重点大学中文系,从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报社文艺部工作,担任副刊编辑。他理论基础扎实、才思敏锐,参加工作没几年,由他编辑发表的不少作品被国内多种文摘类报刊转载。他自己还勤奋创作,先后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大量作品,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而且,在他的努力下,文艺部开展了不少群众性的工作,均取得成功。由于陈汉林越来越受到同事及作者的尊重,影响渐大。部主任慢慢地感到了他对自己的威胁,开始排挤陈汉林、对他的合理性建议也不予采纳。
久而久之,陈汉林和部主任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两人中间出现了一条无形的沟壑:
陈汉林不但多才敬业,而且在事业上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由于和部主任关系的“不妙”,他的一些想法无法付诸实施。于是,他干脆越过部主任直接和总编辑去谈。谈他的计划、设想,希望能得到总编的支持。
结果不难预料。陈汉林的计划不但没能得到支持,还引起部主任强烈的反感。
许多员工有越级汇报的经历,因为有事无法与自己的直接上司沟通,就越级,找到老板的老板。这样做事的员工,多半不太单纯地是为解决问题,或者至少让人看来是这样。
这样做可能是出于无奈,也可能是无意,但不管怎样,越级汇报是违反职业伦理的,有时甚至是不道德的。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问题复杂化。
对于总编来讲,在陈汉林和部主任之间,他不能不考虑中层干部的威信、情绪等因素,不能不维护管理阶层;再者,越级报告,事实上破坏了正常的管理模式,使总编忧虑;
越级报告失败,陈汉林的处境可想而知。和部主任关系的恶化,致使他的工作处于极端被动的状态。无奈,他提出申请,要求调离文艺部,去其他部门工作。
越级报告,一般基于两种情况:一是认为顶头上司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又不赏识自己、甚至压抑、排斥自己;二是和顶头上司关系彻底破裂,无法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