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5029200000024

第24章 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1)

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不断地落实领导所制定的计划,不断地努力落实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不断成长壮大。可以说,落实工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落实,自然就没有成就的取得。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落实呢?这就需要每一名员工具有一种责任感,一种勇于负责的心态。

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不仅要敢于承担小的责任,而且更要懂得在重大执行、紧急情况下,不推卸责任,不死板执行,而是运用自己的智慧,作出正确的判断,避免损失甚至是灾难的发生。

责任是落实的灵魂,我们要找到能够完美落实责任的人,并把他安放在相应的岗位上,从而确保责任的落实到位。

当然,还得回到“责任心”问题上来,仅仅具有“责任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责任心”:无论做什么工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不可能完成的。假如一个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却没有责任心,那么他很可能千方百计地去推卸责任,尽量少承担责任,那么,再高的责任能力也等于零,因此,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同等重要。

责任一缺位,执行必缺位

执行要到位,首先责任要到位。责任不到位,执行必定缺位。只有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当中,才会打造出一流的执行者。

近年来,有关“豆腐渣工程”的报道不时见于报端。

2007年8月20目的《报刊文摘》上摘刊了一篇名为《老城经600年不倒新墙才数月已塌——明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被指“豆腐渣”》的报道。

报道中称: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安徽凤阳县明中都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7月9日大面积倒塌,引起当地群众普遍不满:“明皇故城历经百年风雨,整修城墙却因一场梅雨坍塌!”这不仅使国家数百万元投资付诸东流,也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遭受损毁。

皇故城午门修建工程总造价820万元。据事故调查小组介绍,东、西翼楼几面墙体完工最早的仅年余时问,最晚的才半年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午门西边不远,是600多年前修建的皇故城西华门,尽管已历经几百年风雨,但城墙整体仍相当完好。

为什么一边是历经600年风雨不倒,另一边却是刚刚建成就已倒塌?按理说,现在的建筑技术、材料远远超过600年前,但质量为什么反而不如以前?

答案只有一个:责任一缺位,执行必缺位。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

这不由让我想起几年前在江苏参加世界华商大会时的一个细节。

整个大会组织得非常好,但让我最难忘的是在参观六朝故都南京时看到的一个情景。

在一面建于明朝的古城墙上,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每一块砖上,都标有名字。

后来经导游介绍才知道,这面城墙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砖上的名字,就是负责砌城墙的工匠的名字。

几百年过去了,城墙还保存得非常完好,恢宏的气势、坚固的墙体,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工匠砌墙时的用心。

当责任已经刻人了每一块砖里,执行就不可能不到位,墙体就一定能坚固,就绝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在古城墙砖上刻下名字的做法,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不仅重大的工程要责任到位,工作中每一件事都要责任到位。

责任不到位的执行,就像一盘散沙,散掉的不仅是执行的效果,而且还会散掉人心,造就一支松松垮垮的团队。

那么,如何才能让责任不缺位?

一、明白“所有人都有责任,实际上就是所有人都没有责任”。

执行中最怕说“这是你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所有人都负责,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负不起责:有了问题你指望我、我指望你,结果是谁都不去解决;出了问题则互相推诿。

二、明确“这就是你的责任”。

也就是将执行的责任分解到每一个人,明确告诉执行者执行的范围和标准,哪一点、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是你的责任”。

三、出了差错,一定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尽管南京明故都古城墙的砖上只标出了工匠的名字,但毫无疑问,这背后必然跟着相应的惩罚措施:哪块砖出了问题,都能查到相应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责任细到了每块砖上,谁敢掉以轻心!

如果有了上面这三点作保证,那么,责任就必然到位,执行就不再缺位!

一流执行必有一流把关

责任要彻底到位,还需要一流的把关作为保证,否则即使执行不缺位,也有可能因为疏忽或考虑不周全而导致执行的不完美。

所谓一流把关,就是对交到自己手上的工作,要检查再检查,细致再细致,考虑再考虑,以确保执行的万无一失。

雷英夫是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曾经担任总参作战部长。他就是一个能够帮助领导把关、高度负责的人。

有一次,周总理带领我国政府代表团出访某国,将与该国政府签订一个很重要的协定。

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协议写得很好,眼看第二天上午就要举行签订仪式了。这时候,当时随行的雷英夫却找到周总理,说他看出了协定文本中的一个问题。

原来,国与国之间的重要协定的签署,按国际惯例都是用法文作为正式的文本,因为只有法文的表达才是最准确的,但雷英夫部长在最后一次审定文本时发现正式文本上少了一行文字,便找到周总理。

周总理便问雷英夫,好像你不懂得法文啊,你怎么知道有问题呢?

雷英夫说,我虽然不懂,但我看出法文本的协定比中文本的少了一行字,这不是小事。

周总理十分重视,马上布置对文本进行了重新校对,直到万无一失,才与别人签订协议。

事后,周总理对雷英夫大加表扬,称赞他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人。

一流的把关,不仅来自于执行前的再三检查,也来自于执行中对多种可能性的了解和考虑,以随时作出调整。

美国著名演说家格里·富斯特讲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流把关”的含义。

作为公众演说家,富斯特意识到自己成功的最重要一点,就是让客户及时见到他本人和有关他的材料。为此,公司还专门为他配了一名助手负责。

前后两任助手——琳达和艾米的不同表现给富斯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8年前,富斯特去多伦多参加一个会议。在芝加哥换机时,他给琳达打了一个电话,以确认是否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琳达,演讲的材料送到多伦多了吗?”

“6天前我就已经将材料寄出去了。”

“他们收到了吗?”

“快递公司说他们保证两天后送到。”

尽管如此,富斯特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从表面上看,琳达已经将该做的都做了,甚至还提前几天将材料交给了快递公司,为意外情况留下了时间。

但似乎还是有疏漏,那就是她没有确认结果——材料到底是否已经送达。

结果,当富斯特赶到会场时,他的材料还没有送过来,为此,他不得不将重要的话题挪后,直到材料送来。

8年后,富斯特又一次前往多伦多参加会议,同样是在芝加哥,换机时,想到8年前的经历,他心中有些忐忑不安,于是他拨通了后任助手艾米的电话:

“我的材料到多伦多了吗?”

“会议负责人丽西亚说材料三天前就到了。”

接着,艾米又说:

“另外,丽西亚告诉我听众人数可能比原来预计的多四百人,为此我又多寄了六百份材料,这些材料也已经到了。

“还有,她问我您是否希望演讲开始前让听众手上都拿到资料。我告诉她您通常是这样做的,但这是一个新的演讲,所以我也不能确定。

“所以,她决定在演讲开始前才发资料,如果你不同意这样做,可以提前告诉她。我这里有她的电话号码,您可以记下来,随时跟她联系。”

艾米的一番话,让富斯特彻底放下心来。

富斯特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一流执行力必有一流把关的道理。

毫无疑问,琳达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员工,她不仅寄了材料,而且为了保险起见,还提前了几天。但由于对结果没有把好关,而让富斯特陷入了很被动的境地。

而艾米则恰好相反,处处把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让富斯特处处处于主动的地位。

从这些优秀的执行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如何才叫有责任心:

一、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本分事”,只要与单位的工作有关,就要认真负责。

如雷英夫,协议的文本照理应该与他无关,但是为了对国家的事情负责,自己主动去做检查。

二、能力重要,但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

雷英夫不懂得法文,可是他却能发现法文文本中的错误。这说明了什么?很多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首先靠的是责任心,而不是专业能力。

有责任心缺乏专业能力,也可以想办法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有专业能力但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也有可能难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果有了责任心再有专业能力,那就可以如虎添翼达到最佳效果了。

三、执行一定要问结果。

执行千万不能像琳达一样,只重过程,不问结果,而要学艾米,一定要对结果进行确认。这样,万一出现什么意外,也能及时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四、要及时了解事情的变化,以便迅速作出调整,保证每个细节都万无一失。

正因为及时了解到听众可能会比原来预计的多四百人,艾米才能及时将不够的材料寄过去,不至于措手不及。

很多单位都强调员工的自觉性。但责任要到位,光靠自觉是不行的,必须用制度来保证。

但制度也得落实到位。很多时候,单位的制度只是贴在墙上,并没有真正落到执行中去。

要想责任到位,制度就不能形同虚设,而必须从墙上走下来,用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当中去。

在现实中,有很多因为制度形同虚设而导致执行出问题的案例。

“雪印”曾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牛奶制品厂家。

它创立于1925年,在日本拥有34家奶制品工厂,年销售额在54亿美元左右,居同行业之首。

然而,自2000年6月27日开始,大阪、京都、奈良等日本关西地区的居民因喝下“雪印”相继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仅一天,大阪市卫生部门就接到200多起投诉电话。

紧接着,“雪印”的另一种鲜奶制品喝后也出现了中毒现象,而且中毒现象多达14000余起。

中毒事件立刻引起了日本全社会的震惊,大阪警方立即着手进行调查。

中毒原因很快查清,“雪印”大阪工厂生产的鲜奶中含有金黄葡萄球菌霉素,这些细菌滋生在生产牛奶的输送管道阀门内壁以及阀门附近管道的内壁。

内壁为什么会滋生细菌?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原因是雪印乳业公司大阪工厂的工人没有按规定操作而引起的。

据调查,雪印乳业公司有严格的卫生制度规定,生产线要每天进行水洗,每周进行一次手洗杀菌处理。

但大阪工厂职工在回答警方询问时却表示“这几年基本没有按规操作”,并且承认:“3个星期没有清洗”……

几乎一夜之间,“雪印”这个日本奶制品王牌就名誉扫地了。

我们不难想象,要想在这次灾难之后重建公众对“雪印”的信心,企业要花费多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

尽管有明确的制度,但却只是贴在墙上,并没有落到实处,责任当然就会不到位,执行必然会出问题。

“雪印”因为制度没有落实到工作中而酿成了悲剧,同时也有很多企业因为严格执行制度而保持了经久不衰的活力,如麦当劳。

麦当劳的制度非常严格,比如坚持用100%的纯牛肉,供应来源必须符合国际标准,要通过40多项指标的严格测试;如炸出来的薯条在保温槽中摆放的时间超过7分钟就必须扔掉……

正因为将制度严格落实到了每一个细节中,麦当劳才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品质。

所以,制度一定要从墙上走下来,为了保证这一点,需要做到:

一、有了制度,就必须落实到执行的层面。

二、如果没执行,就一定要对不执行的人采取惩罚措施,以强化执行。

将责任种在脑袋里

让公司问题成为你个人的问题。——吉姆·基尔特斯

吉列公司的董事长兼CE0吉姆·基尔特斯是一个善于拯救那些濒于崩溃的企业的行家里手。

当基尔特斯在2001年2月接手时,吉列是一个生产消费品的烂摊子。这家Mach3剃刀、金霸王电池和Oral-B牙刷的制造商曾经业绩辉煌,但却连续14个季度没有盈利。五年来,销售收人和盈利均没有增长,三分之二的产品市场份额下降;这家位于波士顿的公司的股票已从过去的热门变得无人问津,其价值在1997年和2000年间下降了30%。

基尔特斯认为,处理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让公司问题成为你个人的问题。到吉列的第一天,他就试着让人们了解这一点。“你必须有责任感,”他安然地坐在位于波士顿培基大厦48层的吉列总部的办公室里这样解释道,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神情严肃,让你联想起一位小学校长。“人们总是喜欢说,‘是管理层让我这样做的。’好吧,我们全都是管理人员。”

在一次各部门全体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上,他要求大家举手发表意见:“你们中间有多少人认为我们的成本过高?”房间里的每个人都立刻举起手。然后他问,“你们中间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部门成本过高?”没有一个人举手,基尔特斯认为,这是“问题”企业经理们的一个普遍回答:每个人都知道存在问题,但是没有人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这就是基尔特斯开始的地方——他要使问题成为他的问题——还有际的问题,如果你还打算保住工作的话。

所有与基尔特斯共事的人都知道,这位芝加哥人非常严格,要求非常高。现在和原来的同事们都使用同样的形容词描述他,“要求严格”、“要求高”和“高效率”等词语一再出现。基尔特斯对预算的审核极其严格,不论一个项目花费500万或5 000美元,他都会仔细审查所花的每一分钱:如果你的业绩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去找能够达到这一要求的人。

在他30年的职业生涯中,基尔特斯设计出了一个拯救“问题”企业的“蓝图”。基尔特斯坦率地谈论了这一“蓝图”,以及他如何将其应用到吉列。正像他本人承认的那样,这不是尖端的火箭科学,但这也是一个一丝不苟和步步到位的过程。他没有梦想吉列宏伟的远景,而是晚上工怍到深夜,考虑卖电池应该使用六只还是八只包装。他没有集结全体员工大讲吉列如何能够改变世界,基尔特斯做的是放幻灯片,与竞争对手比较费用的高低。这并不引人人胜,也没有特别的吸引力,这仅是一个正统的经商之道。而这的确奏效了。

在正式上任六个星期以前——基尔特斯就对吉列,以及吉列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他审查以往的年报、华尔街的研究以及业界的评论。他行程数百英里:与吉列的销售人员一起出差,走访商店,视察仓库和制造厂。他研究吉列的广告,并仔细阅读消费者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