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台子村是河北省滦平县张百湾镇的一个行政村,有七个居民组,510多户,1900口人。村党委下设两个总支、六个支部,共146名党员。曾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的表彰。省领导称赞这里“创造了塞北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市领导称这里是“承德第一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同志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他两次被授予“省劳动模范”、四次被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实绩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省政府给记了一等功。近些年,他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11次,受到市以上的表彰40多次。2006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的“时代先锋”专栏介绍了他的事迹,新华社、《人民日报》等13家国家级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新华网、人民网等互联网站也做了广泛传播。2005年四月,他作为省报告团成员,在省委全委会、省直机关和各市县作先进事迹报告60多场。他先后四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组部前部长张全景批示:“农村应选范振喜这样的同志任党支部书记。”省领导称他是“奇迹的创造者”。承德市委两次、滦平县委三次做出向范振喜同志学习的决定。2007年,又以高票入选感动承德人民的十大人物和承德十大新闻人物。他于1987年担任村书记,在21年的紧张的工作中,先后得了血癌、心肌梗、脑堵塞、干眼病等严重疾病,先后三次大手术,可以说是几经生死。但他仍艰难而立,奋斗不止。2007年,全村实现产值3亿元、上缴税金5000万元、集体纯收入3000多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基本上实现了住宅楼房化、环境公园化、农村城镇化。
一抓农民教育,治穷先治愚,创造人文环境
这里曾是有名的“一穷二乱三告状”的后进村,1987年时人均收入仅36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村部和学校是危房。恶性案件不断发生。当时这个村是集体穷、村子乱、班子软、人心散。
1987年的冬夜,原支部书记的房子被人用炸药炸坏,老支书含泪辞职。当时,参军四年复员回村的范振喜在镇办企业当会计,全村党员推选他当书记。经过思想斗争,他毅然放弃了收入多、很省心的企业会计工作,挑起了这副担子。在党员大会上,他说:“大家相信我,我就干。干,就豁出个来干好!叫家家都成万元户。干砸了,我无法面对父老乡亲,无法面对党员,我就不在周台子呆了!”
但这团乱麻从那里理起呢?他掂量来掂量去,悟出一个理:“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理。集体有了实力,才能凝聚人心,实现共同富裕。”他反复琢磨:治穷先治愚,治愚靠法治和教育。他和支部成员研究决定从村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砍了三板斧”,刹歪风邪气,归拢人心树立正气。
周台子村后山当时建有国营大铁矿——承德地区铁矿。周边零星的矿石没有纳入采区。改革开放后,头脑灵活的村民上山挖矿石,逐渐形成八个矿点。村班子承认现状,做个合同交俩钱完事。由于疏于管理,问题很多:承包费不交、山皮乱挖、毛石乱扔、矿石乱堆、道路乱占,打架斗殴不断,村民意见很大。他决定收回矿点重新承包。这个消息一传出后就“炸了窝”,有人扬言要和他“玩命动刀子”,有人说:“看他对亲二哥咋办?”
这些矿点中,他二哥的矿点最大,一年能挣6万多元。在那个年代,这个数了不得。范振喜决心拿自己人“开刀”。他二哥一听,气得当众指着他的鼻子说:“哪有你这样的?当了官,就先整自家人!”有人问他:“为了村的事,断了你二哥的财路,得罪了一奶同胞,值吗?”但这个矿点不收回,清理矿点就是一句空话。他一次又一次地找二哥、求二哥,说:我就是给你跪下也得让二哥答应我收回来。二哥的工作算是做下来了,但是绝了情分、掰了生分。别人一看他二哥都认了,说明振喜横了心、黑了脸,也就软了下来。村集体统一办了采矿证照,统一管理。仅此一举,集体一年多收入10万元,群众拍手叫好。
这时,他又抡出第二板斧——收陈欠。有一些村民欠集体款和多年来的提留提取。该收的收不回,该给的就给不了,村民就气不顺。说实的,村干部也尽力了,镇里、县里派工作组清了几次,无功而返。“这么多年了,工作组都没辙,凭个范振喜就清了?那几个‘钉子’谁碰得了?”范振喜就是不信这个邪:“欠债还钱,‘钉子户’就不还了?”
“钉子户”自有当“钉子”的道理,当了这么多年没卷刃,当然不会对范振喜网开一面。开始他不是被骂出来,就是被堵在门外。后来,他也急了,来到最硬的一个“钉子”户,硬挤了进去,拉住这家的牲口坚决地说:“这个骡子是村分的,不给钱,我拉走!”这户一看顶不过去了,交了钱。“钉子”一拔,不到10天收回欠款12万元。
在狠刹了乱砍滥伐风时,他本家侄子砍了10棵树,价值100多元,他二话没说,按规定罚款800多元。接着处理了40多户,罚款6000多元,刹住了这股歪风。
当时,群众还没有组织起来,班子还没战斗力,他是以个人的力量和形成阵势的习惯势力做斗争,是十分艰难的。恐吓信、威胁电话不断,夜间几次大石头破窗而入砸在炕上。不少人劝他别捅“马蜂窝”了。范振喜就是不信邪、不怕硬,又一次赢得了群众的拥护:“振喜是当家的料!跟着他走,没问题!”紧接着,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了十几项规章制度,确定了“固农、强工、兴三产、促文明”的发展思路。群众气顺了、心齐了,在他的带领下,垒坝3500延长米、修渠3000延长米、开发稻田500多亩、植树造林3260亩、推广农业新技术、翻盖了学校危房和村部。到1991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元,在全县率先脱贫。
村子面貌的初步改变,村风民风的好转,靠的是他不徇私情,敢于碰硬,依法办事;靠的是他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公平办事;靠的是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勤俭办事;靠的是批评帮助,团结教育,用心办事。
二抓农业产业,致富挖根基,创意山区模式
就在初见成效,他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厄运却降临到他的头上。
那是1991年的冬,村里搞“社教”活动。一次,他外出考察浴盆厂项目时接触了化学原料菱镁土,先是感到发痒、发烧。后来渐渐的浑身无力、气短发虚、脸色苍白、持续低烧、虚汗直流,人也逐渐瘦得不像样子了。工作组、村干部劝他赶快去体检,他觉得硬邦邦的大小伙子,挺挺也就过去了。“社教”结束了,他才去县医院检查。医生感到问题严重,叫他去北京大医院检查。北京医院确诊为——血癌!
他看过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剧中的杏子就是得血癌死的。如果治疗及时,也只能活两、三年。这晴天霹雳,震得他头发涨,气也喘不上来。
其实,范振喜并不怕死。上中学时,他曾跳进漩涡救过同伴;在部队时,他曾带领全班战士冲进着火即将爆炸的军械库抢运枪支弹药;在采矿厂当会计时他曾用自己的身躯护住工友,躲避飞奔而下的矿石……面对死亡,他没有退缩,但这一次他想的是:“我不能死,我不应该这样死!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得知范振喜得了绝症,许多村民哭了:“振喜是个好孩子,好书记,他不能死,得想法救救他!”但面对绝症,谁也没办法!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到时候,村民薛东林打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北大人民医院能做骨髓移植手术,手术成功率40—50%。但随后的消息又使范振喜的家人心里一沉:手术押金需要10万块钱。这是天文数字,范振喜也绝望了。
这时,乡亲们说:“范振喜是为我们累病的。我们村里不能没有范振喜,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活他!”乡亲们纷纷自发捐款,有几百,有几十。70多岁的孙守兰大娘,颤颤微微地抖搂开手绢,把一沓子零钱递给他,说:“这是我卖鸡蛋攒下的50多块钱,你拿着吧。”短短几天凑齐了十万多元。这里面有打工挣来得血汗钱,有子女孝敬的零花钱,有孩子的压岁钱。
这些钱,在今天的周台子村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对当时的周台子的村民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更主要的:这是全体村民联合起来与死神争夺范振喜,争夺自己的书记!这种血肉情谊、这种干群关系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不是用数字、金钱能够衡量的!这10万元已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价值,这是全村人民滚烫的心呀!县委、县政府,镇党委、镇政府和“社教”工作队也送来救治款。范振喜捧着钱流泪了,他暗暗发誓:“从此时起,我的生命已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全体村民,只要能活着,拼命也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有一口人不脱贫我死不瞑目!”
去北大人民医院那天,几百人把他送到村口,拽着车门,流着泪对他一遍一遍地说:“振喜:你可回来啊!我们等着你!”
1992年12月11日,范振喜带着党组织和群众的关怀住进了北大人民医院。
曾发誓一辈子不再认他的二哥,捐献了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