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铭人铭言:读人心得
5038400000004

第4章

【1】相知者的难得之道

我的第一篇读人心得,奉献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慨叹。

请看我的点评诗《难得相知》:

伯牙子期遇知音,

高山流水传至今。

鲁迅萧红堪知己,

爱慕至深美在心。

“知己”一词,词典里有两个释义:

一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二是: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的人。

“知音”一词,词典里也有两个释义:

一是:精通音律。《礼记·乐记》中提到“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古代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二是:称“知己”为知音。杜甫《哭李常侍峄》:“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后来,人们用“知音”,来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知己”与“知音”这对同义词就被广泛应用起来了。

“知音”的故事出处,是战国前期老子、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思想著名代表人物列子的《列子·汤问》。其中,写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

我是在30年前,从广播剧中听来的这个故事,认识了这两个名人的。那时,我正在读师范。父亲给了我一个烟盒大小的袖珍式收音机。我如获至宝,天天捧在手心里,课余时间就打开听,尤其是当时的广播剧太吸引人了。“知音”的故事,从那时起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记得当时有一部电影,名字和插曲都叫《知音》。

李谷一唱的歌词的第一段是: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

如泣如诉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剧情大意是:

辛亥革命以后,云南起义将领蔡锷(王心刚饰演)来到北京,目睹了袁世凯(英若成饰演)的倒行逆施,心中郁闷并且忿忿不平。

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就派人监视蔡锷。同时,袁世凯还把京城名妓小凤仙(张瑜饰演)介绍给蔡锷,施用“美人计”对蔡进行利诱。

当时,日本侵略军攻打山东,强迫中国政府签订屈辱的“二十一条”条约。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并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就丧权辱国地签下了条约,并疯狂镇压抗日爱国运动。

袁世凯的这一系列表演,使蔡锷彻底认清了袁世凯的嘴脸。蔡锷秘密联络他人筹备讨袁起义。而面对袁世凯的猜疑,蔡锷又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以麻痹他们。

多才多艺的小凤仙,为蔡锷的英雄壮举所倾倒。但是,两人一开始却相互猜疑。后来,小凤仙掩护蔡锷,并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以表爱国之志,两人从此互通信息取得信任,并把对方当为知音。

小凤仙为了掩护蔡锷,而被投入监狱。蔡锷离京借道日本回到云南,宣布“讨袁”,各省应声而起。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取得了胜利。

可是,蔡锷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日本。小凤仙再奏瑶琴,怀念知音。

插曲《知音》的第二段是:

山青青,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

如颂如歌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真是唱得令人悲伤、令人神往、令人陶醉啊!

我们还是来读一读2000多年前“原版”的“知音”吧。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农历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到了很大的风浪,无法行船,只好停泊在一座小山脚下。

到了晚上,风平浪静,云开月出,景色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大吃一惊,一不留神,手指用力过大,“啪”的一声,琴弦竟然被拨断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的时候,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下山晚了,回家路过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打柴人听了俞伯牙的问话,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荒山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了打柴人的名字叫钟子期,俩人一起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转眼就到了一年,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的到来。于是,他便弹起琴来,想用琴声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村里的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

读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感人之处,我们感慨:知音难觅啊!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和“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的萧红,有一段隐秘的恋情。可惜,萧红31岁便英年早逝。

中年意气浑似酒,少女情怀总是诗。

世界上有些美好事情,有时被梦笼罩着。也许,这就是爱;也许,这就是欣赏。不知有多少夫妻,既没有爱的基础,也没有欣赏的价值。而夫妻之外,比如鲁迅和萧红,虽没有夫妻的名分,却在彼此深深地欣赏着。

欣赏终归是欣赏,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而鲁迅的一生,是极其寂寥的。许广平只是或多或少地填补了他的感情生活。

鲁迅从来就不相信世上存在着一种“完人”和“圣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任何人都有自己复杂的、精细的、隐秘的情感世界。

过去,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所有回忆鲁迅的文章中最感人的一篇,远比许广平的回忆文字写得好。说萧红的才华比许广平高,倒是其次的原因。背后隐藏着更重要的原因:萧红比许广平更加理解鲁迅、更加深入鲁迅的内心——尽管许广平是鲁迅的妻子。

有回忆文章说,当年鲁迅上海的家中,常常来很多客人,而只要萧红到来,鲁迅就会开朗、快乐许多,谈兴也很浓。第一次与先生的见面,是萧红、萧军两人一起去的,而此后去得更多的是萧红一个人。

萧红在文章里写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有一天下午要去赴一个宴会,她让许广平给她找一点布条或绸条,要束一束头发。许广平拿来米色、绿色、还有桃红色的,萧红和许广平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笑,许广平把那桃红色的举起来放在萧红的头发上,并且很开心地说着:“好看吧!好看吧!”萧红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鲁迅这一看,脸是严肃的,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这边看着:“不要那样装她……”许广平不知怎地有点窘了。萧红也安静下来。这个细节很能够说明鲁迅心中复杂的感受,他想说漂亮而没有说,故意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来。他想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细微的波动,却更加明显地表露了出来。先生的心灵也有脆弱的时刻。

对此,许广平后来也有了些许的感觉。她没有直接说什么,却含蓄地表示了对萧红的不满。胡风的夫人梅志也是圈子中的一员,她在一篇文章中提及萧红与鲁迅夫妇的交往。许广平曾经向梅志诉苦:“萧红又在前厅……她天天来,一坐就是半天,我哪里来时间陪她,只好叫海婴去陪她。我知道,她也苦恼得很……她痛苦,她寂寞,没地方去就跑到这儿来,我能向她表示不高兴、不欢迎吗?唉!真没办法。”

鲁迅,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性格脆弱、柔软、敏感、起伏。有着超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在精神意志上,有着百折不挠的钢铁般的力量。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她是个孤独寂寞的女人,是一个大家闺秀,内心敏感纤弱。她受尽了百般挫折,只能以写作和交往鲁迅,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两个人要是真正的相爱,有时很难,难得超出想象;有时很易,也易得超出想象。鲁迅是一位具有人间“大爱”的作家,他在一个缺乏爱的社会里,至死不渝地寻找着爱;萧红是一名“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女子,她那坎坷的人生正是当代女性觉醒和受难的写照。他们那隐秘而忧伤的感情,宛如一朵没有开放的花,在风中孤独地飘荡着。

贵为师生,实属无奈,为避口舌,萧红远走东瀛……

1936年月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传到日本,萧红悲痛不已,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她写下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

读到鲁迅和萧红的隐秘的恋情,我们惋惜:知己难得啊!

【2】关老爷的忠义之道

前些时候,我出去转悠几天,帮助老家的叔伯大哥办点事,找哥们、找朋友,左一环、右一节,总算很顺利地办成了。新朋老友、哥们弟兄相聚,说开心的话,喝交心的酒,办顺心的事。那叫一个“爽”!

朋友,就是朋友,说办什么事,不用求。能办,他就办;他不能办,帮助再找别人。最后就是办成。

大哥很满意,当然要感谢我的朋友,要给人家“意思意思”。我的朋友几乎恼怒。我说,算了,过些日子,去我老家,让大哥、大嫂给咱们做农家卤水大豆腐。我的朋友欣然允诺。

这就是朋友。大哥说,你们朋友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超过了咱们家的哥们。

我说,不,朋友是朋友,哥们是哥们。朋友不同姓,可以同心;哥们是同姓同宗,但不一定同心。同心好办事,不同心该办事还得办。

大哥说,你交的朋友真好,比咱们哥们还亲、还近。

我想,我既要交朋友,又要认哥们。

男人,都喜欢说男子汉大丈夫,我也不例外。因为:

交朋友交的是心,认哥们认的是情,玩潇洒玩的是义,最反感说的是利。

活在这个社会上的男人们,都会这样诚实守信、慷慨激昂、讲究义气吧?

我的老朋友宝哥,几年前得了癌症!

我一直为他的命运而揪心。

两年前,做过一次手术,去年秋天又一次做了手术。平时,接长不短还要去北京检查、化疗。他受的痛苦别人代替不了啊。但是,他很不听话。朋友相聚,大家不让他喝酒,他总是要喝。他说,朋友的交情和命一样重要。我爱批评他,他有时听我的。他说,我是会用批评帮助朋友的。他说的对。我不用批评,还能用什么帮助他呢?

因为病的原因,宝哥忍痛割爱,把自己用血汗以至生命创建起来的厂子转给朋友了。但愿他能静下心来治病,休养。不是还有东山再起嘛!

宝哥办厂,吃苦受累多,收益回报少。因为正是艰苦创业阶段。

因为创业,老牛积劳成疾。朋友们,特别是我,经常在劝不了的时候,用批评的法子,也是一种帮助吧。

几年前的春天,宝哥的厂子要进新设备,手里没有多少资金,需要去厂家赊购。厂家的老板也是宝哥的好朋友、老朋友了。可是,宝哥已经欠了人家首批设备款了。老的还不上,还想欠新的。宝哥邀我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去西安,我明白他的用意,去吧!

为了节省路费,我们没有坐飞机,而是坐火车去的。还好,厂家老板还是相信诚信的宝哥、支持这个义气的朋友的。事情办成了,别提多高兴了!

他和我,互相信任。我和他,互相真诚。他病了,我不舒服。我盼望他尽快好起来,好起来。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了历史上的关羽(关公、关老爷)。我们一起读一读他吧。

准确地说,关羽是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大意失荆州”、“走麦城”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教训。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世世代代的人们却要用香火连续地供奉着他。

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忠义”二字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涵。关羽一生的所作所为,正是可以概括为“忠义”二字。被世人广为传诵的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表现出了他的“忠义”。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俘,曹操“礼之甚厚”,拜为偏将军。后来又帮助曹操斩杀了大将颜良、文丑,封其为汉寿亭侯。但是当关羽得知刘备的确切消息后,尽封曹操所赐之物,修书拜辞曹操,义无反顾地回归刘备。

后人之所以把关羽当神一样供奉起来,就是尊崇他的“忠义”思想。讲道义,不背叛朋友,生死同心,患难与共。关羽以勇立功,以忠事主,以义待友,几乎兼备了中国封建社会“大丈夫”的全部美德。因此,关羽所表现出来的“忠义”思想,统治者需要,平民百姓也需要,宗教同样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