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首先走华阳夫人姐姐的门路,通过其姐“以物献华阳夫人”,并说异人如何贤明,“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听了心中“大喜”,对异人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其姐便进一步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继承人。她说:“女人得宠靠的是姣美的容貌,可是容颜易老,一旦年老色衰便会失宠。要想永保受宠的地位,最好的办法是乘受宠时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你没有亲生儿子,应该及早在众公子中选一位合意的。如今异人贤德有加,而他的地位又不突出,他的母亲也不受宠,如果你立他为太子,他会终生感谢你,你的地位也就保住了。”
吕不韦的多次游说与贿买获得成功,华阳夫人被说动了,安国君终于同意,“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确立异人为王位继承人。
【四】“嬴政仲父”
在赵时,吕不韦宠爱的一个美貌的歌舞姬,异人十分爱慕,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异人。不久美姬便生下一子,取名政,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公元前255年,异人与吕不韦由赵归秦,吕不韦让异人穿楚服去进见华阳夫人,因华阳夫人原籍楚国。果然,华阳夫人非常高兴,当场叫异人改名为子楚。
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子楚为太子。
但是,安国君登上宝座三天就去世了,子楚继位,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任相邦(宰相),封“文信侯”。从此以后,泰国的军政大权开始掌握在吕不韦的手中。
然而,子楚即位后三年又死了,年仅十三岁的太子政(即赢政,秦始皇)继位,吕不韦再次出任相邦,并且号称“仲父”,辅孤理政,稳定了秦国政局。
【五】“尽入其国”
此时的泰国经几代人努力,已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由秦来完成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吕不韦任相邦后,仍然坚持用兼并战争来实现统一,并在军事理论上给以论述。他主张兼并战争的不可避免,强调秦国发兵是“讨暴安良”的义兵,阐述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随敌情变化制定战略战术等。但当时的六国还有力量同秦国抗衡。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东周君纠集各诸侯国发动了进攻,“东周君与诸侯伐秦,王使相国帅师讨灭之。周既不祀,周比亡”。吕不韦亲自率兵击退这次进攻,攻灭了东周、“尽入其国”,“东西周皆入秦,周既不礼。”
从此,东周君灭亡了,这不仅是东周最后一个属国的灭亡,也使秦取得了河南(今河南洛阳)等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而重要的是结束了延续八百年的天下共主的所谓正统的最后统治,秦一统天下的合法地位得以确立。
接着,吕不韦又积极进攻,一鼓作气,派蒙骜东伐韩,取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秦的边界逼近魏的大梁(今河南开封),建立了三川郡(黄河、洛水、伊水之间),中原的心脏地区从此为秦所占有。公元前249年至248年,秦完全占有了韩、魏上党郡(今山西东南部),并北向攻赵,设置了太原郡。至此秦占有了太行山以西地区,进出太行山的要道控制在秦的手中。
公元前244年,吕不韦代理朝政后,并不满足已取得的胜利,又派蒙骜攻韩,取得十三城。次年又攻魏取二城。第三年兵分三路向魏进攻,共取得二十城,设置东郡。魏都大梁已处在秦的三面包围之中。公元前241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秦出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秦国又一次打败了五国合纵攻秦。公元前238年,秦又攻取了魏的垣、蒲阳,这样便扩大了东郡,使东郡从三川郡以东,沿黄河南岸向东边伸展,横插在赵、魏、齐三国之间。从此、秦的领土就和齐相接,这就截断了赵与韩、魏两国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秦分割三晋,可以各个击破的有利形势,为最后灭掉韩、赵、燕、楚、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吕氏春秋》
兼并战争的节节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东方六国,它们再也没有力量来阻挡秦统一了,作为即将统一中国的秦国的相邦吕不韦,必然要研究考虑完成统一的军政策略,以及如何统治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问题。因此,吕不韦组织人力,集中宾客三干人,令其著书立说,于公元前239年,编写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故而《吕氏春秋》被人称为”杂家”。但它庞而不杂,融汇儒、道、墨、法、兵、农、名等诸子各家学说,有取有合,兼容并包,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思想体系,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学说。
【七】“德政重民”
随着战国末年各学派逐渐统一的历史趋势的出现,吕不韦主张博采众长,“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即不拘一家取长补短,突破各学派排斥异说、定于一尊的做法、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思想体系。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吕氏春秋》承继了儒家“德政”和“重民”的思想,摒弃了儒家一些不切实际的空谈;批判墨家的“非攻”,“救守”,却赞同墨家“尊师”,“节葬”的主张;吸收法家的“变法”、“耕战”、但反对法家一味地强调“严刑峻法”。由此看来,《吕氏春秋》对各家学派的取舍,是以如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为标准的。虽然《吕氏春秋》融合百家有缝缀痕迹,前后矛盾,重复,但这种建立思想体系的方法却包含有科学、合理的因素,也给人以启示。
吕不韦在政治上主张结束分裂,谋求建立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吕氏春秋》认为战国之所以成为一个“乱世”,是由于“诈术并行,攻战不休”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的。为此,提出“一则治,两则乱”的观点,把国家的统一还是分裂同社会的治乱安危联系在一起。这样,《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最要紧的是拥立“新天子”,重建以天子为首的统一王权,以结束分裂割据的状况。而为了政令的统一,吕不韦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制,即所谓“王者执一而为万物正”,“执一”就是中央集权制。
如何实现中央集权制,吕不韦认为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统一的封建等级制度,即“正名分”并把这当作是控制臣下的手段和方法。
在施政方针上,吕不韦倾向于“德治”,辅以法治。他把行德、义放在首位,否定法家的单纯强调刑罚。这实际上就是软硬兼施,政治说教与暴力镇压相结合的统治方法。对法家所提倡的君主必须有“权势”、懂“君术”,他表示赞同,但《吕氏春秋》却说:“大圣无事而千官司尽能”,劝君主“清静无为”,不必事事躬亲,让臣子去竭诚尽力。这种看似矛盾,既强调君主集权,又力劝君主无为的虚君实臣的主张,实际上正反映了当时秦国政治生活的矛盾,两者的统一也说明,是吕不韦现实中的政治需要。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走向了他愿望的反面,这是他所始料不及的。
【八】“饮鸩而死”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秦王赢政宣布与一起宫廷政变有牵连,而下令免去相邦一职,出居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阳)。第二年,秦王又下令把吕不韦流放蜀地。不久,吕不韦在流放途中“饮鸩(毒酒)而死”。
吕不韦的人生悲剧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吕不韦的人生经历来看,他决不仅仅是一个贪名图利的商贾,而且还是一个有着宏远抱负并可为理想献身的人。吕不韦有门客数千人,史书上说他之所以广招门客是认为“以秦之强,羞不如”战国“四公子”,有点附庸风雅之意。其实,他广招门客的动机与“四公子”有异。他只是为了著书立说,并写成了《吕氏春秋》一书,想通过《吕氏春秋》来表明自己的政治观点,提出自己的建国方略,为自己一手培养的秦始皇日后治国提供思想理论基础,建立一个讲仁政、崇王道、尚君德的新型国家。
可是,吕不韦失败了。秦国的建国方略,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确立了,就是奉行“以耕织为荣,以斩首为勇”的法家路线。
他精心培养的秦始皇,不仅违背了他讲仁政、崇王道的初衷,反而变得更加残忍、暴戾、狠毒。在崇尚权力和刑法方面,他比他的祖宗有过之而无不及。秦始皇是吕不韦精心打造的掘墓人,二人治国理念是对立的,秦始皇要统一天下,巩固中央集权,吕不韦的仁政显然是不合适的,时间一长,吕不韦则成了始皇帝的眼中钉。
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出身商人而成为政治家、思想家的一代奇人,他两任相邦,积极推进统一全国的事业。“秦灭六国,盖始于魏冉,而成于吕不韦、李斯。”这个评价是中肯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与吕不韦的功业是有密切联系的。同时,为了给秦的统一事业作舆论准备,他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创立了新的统一学说,在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增添了新的内容。
作为投机商人的吕不韦,靠投机手段迈上政治舞台后,不免贪求利益和权势,但他对秦的统一事业是有突出贡献的,他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120】杨玉锡的不息之道
杨玉锡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今年正月十二,是承德磁源集团董事长杨玉锡先生六十华诞。
因为县里正在开“两会”,中午嘉宾到不齐,我们很多人都参加了他的生日晚宴。我带去了提前请名望较大的李绍忠老师精心制作的一副寿联:
德为世重
寿以人尊
我在代表来宾的致辞中,献了四副对联,以示四平八稳之意:
磁源集团招财进宝方兴未艾
玉锡老总大德大年甲子重新
天上星辰应作伴
人间玉锡不知年
琥珀盏斟千岁酒
磁源杨发四季财
花甲重开开心快乐
磁源重开开花结果
我和杨玉锡相识、相处、相交已有20多年。他和我爱人是同一个村子的,和我的大舅哥是发小、莫逆之交。
因此,我读杨玉锡,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我把“杨玉锡的不息之道”放在我的《读人心得》篇尾,目的在于给他、我和我的亲人与朋友们带去自强不息精神,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面对现实、快乐地面对未来……
【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
滦平县红旗镇北白旗村,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里是满族聚居的地方。村里刘、杨等几大户,都是满族人。杨氏家谱,至今保存并在续写着,在县、市都很出名。
这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前流淌着伊逊河水。祖祖辈辈的人们,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而又循环往复的的田园生活。
北白旗村有个中医世家,在建国初期,鼎立门户的是杨芳森。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当地十里八村有名的书香门第、殷实之家。
1950年正月十二,在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正月,杨玉锡出生在这个家庭。这个男孩的降生,给这个已有三个闺女的家庭带来的欢乐和喜庆,自不必说。
然而,建国之后的一股股政治空气,也先后笼罩在这个家庭,户主杨芳森,被化成了“地主”。在那个年代,这就意味着,这个“地主”、这个“地主家庭”,就成了贫下中农监督、改造的对象。
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来的时候,杨玉锡已经16岁了。就在这个年代,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几个姐姐先后出嫁,杨玉锡与母亲相依为命,并且担起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的重任,一边上学读书,还要一边为家庭生计担水砍柴、到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
18岁那年,学习成绩优异的杨玉锡,初中毕业了。可是,由于“地主子女”的政治身份、贫困家庭的经济条件,使他与高中无缘。他回村务农,开始了他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杨玉锡,就是杨玉锡。
他凭着吃苦耐劳、友善待人,很快享受到了“地主子女”难以得到的待遇,当过代课教师,还当过生产队队长;
他凭着心灵手巧、善于钻研,先后在大队的草编厂当过技术员、在裁缝铺当过裁缝,能独立裁剪、缝制呢子大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农村。杨玉锡也开始了他的新生活。
1984年,杨玉锡靠着威信,被群众推举为村主任。也就在这一年,经人介绍我和我的爱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当时我的“准大舅哥”刘朝鲜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那时的村子荒凉,村民不富裕。村书记、村主任这哥俩开始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艰苦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