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全集
5045400000008

第8章 为人处世与感悟——通过处世,感悟为人,感悟生活(3)

在我看来,这个男生的举动一点也不“浪漫”,只能叫“讨厌”。好在他并非是死缠烂打娶七个老婆的韦爵爷,尚有知耻之感,急流勇退,只上场表演了一回。生命感悟:真爱的基础是尊重。以自己的诚意打动对方,锲而不舍地追求固然是一种表达方式,但这种追求不能有胁迫的意味。

拒绝尴尬

走出师大校园,来到一个县城中学执教,为抖落一周的疲劳,周末成了影院常客。

电影还有20分钟开映,现在还未到进场的时候。一个衣着整洁、彬彬有礼的男士优雅地停在我面前:“先生,我很想看这场电影,出来散步时身上又没带钱,可否麻烦你高抬贵手赞助6元,我不胜感激。”他微微抬起头,目光镇定,表情中颇有些钢琴大师偶尔在酒吧里演奏一回的那种礼貌中夹含着高傲的味道,令我倾倒。但我的求知欲显然还没有到必须付钱买风度的地步,于是我抽回了那只下意识要去掏钱的爱惜文明的手,尴尬地掩饰着小气悭吝的可鄙的用意。“先生,如果没有的话,就不必勉强了。”他继续高雅地说。

于是我看出这里头的古怪名堂。我对我自己因为不想破费而又暗自忏悔的内心状态感到吃惊。每个人都有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和独立的判断能力,哪怕是为了救济买不起电影票的钢琴家的这种慈善事业,你也有权利拒绝,而完全不必感到什么愧疚。联想到这位先生落落大方的不凡气度,联想到为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坦荡向陌生人伸手要钱的博大胸怀,遂产生出见贤思齐的心情。人家都不尴尬,我反而尴尬什么呢?于是我也“海派”了一回:“对不起,6块钱我还是有的,但我们非故非亲,又不是希望工程,所以我不予赞助。但是我建议你找电影院经理谈谈,我想很多座位是空的。”我尽量优雅地说出这番话,然后光明正大地看着他。他嗫嚅着什么,想说而没有说出来,“贵族”作派荡然无存,一脸尴尬地走开。

生命感悟:拒绝尴尬,或者让使你尴尬的人自己去尴尬,这样,你可能会失掉一些肤浅的交道,但得到的,绝对是同气相求的至爱亲朋。这也算是一种人际关系中的“精品”意识吧。

做个真人

关于真人,过去以为是云里来雾里去、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一次与一位普通人的偶然接触,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在我们周围就有不少真人。

那天,办公室来了一位穿着朴素、相貌平常的人。因为我们那摊子事属于服务性,加上自己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在机关里呆长了,便练就了一张左右逢源怎么说都有“理”的嘴,这大概就是通常说的“机关病”。而这位来者一没有套近乎,二没有撒香烟,等我们把手头上的事干完了,才问哪位姓李,于是,我们开始扯起来。这是第一次接触,不知怎地,他给我颇好的印象,要知道我这儿整天人来人往,一开始就在记忆中占个位置特别是好位置的还真不多。

后来,我们又有几次接触,按现在的说法,都是他“求”我,可我却十分乐意甚至有点殷勤地给办了,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谢。再后来,我们就成离朋友还差一步之遥的熟人——感觉上很谈得来。

产生真人印象是另一件事。

我一直为自己的电脑不能连续打印而犯愁。有一次,也不知怎么地扯到这事儿,他说他懂一点,晚上到我们家看看。不清楚他具体住哪儿,但知道离我们家挺远,加上那“看看”给我的直觉就是“随嘴答”,也没放在心里,可没想到晚上他真的来了,也不知他怎么找来的。“笃!笃!笃!……”我还以为谁敲错门了。我将他迎进来,彼此也没多少寒暄,他便坐在电脑前,把打印机的说明书拿出来参照。他试着敲了好几个键,在显示器上寻找打印机适用的种类,然后就在键盘上操作调整、对应,再试机打印,效果很好。他调出一份文件,再试打一次,看确实稳定了才关上机。

没有喝矿泉水,没有抽烟,“问题”便解决了,他就告辞且坚持不要我下楼送行。对于他的“能耐”我抱着好奇心,后来才得悉,他是工学院教授,曾在上海的一所著名大学攻读,取得博士学位。在此之前,我怎么也看不出他的“闪光点”。

生命感悟:我们都很平凡,做不了名人,却可以做真人。“真”是一种含蓄、谦逊、更高层次的美,这种美就在不平凡之中。

失踪游戏

为了一条苏格兰丝巾,她和丈夫爆发了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争吵。他的一句“挣钱没本事花钱如流水”极大地伤了她的自尊,她摔碎一个青瓷茶杯,摔门而去,带着1000块钱,坐上火车直奔200公里外的一个古村旅游点。

她走了,丈夫开始一点也不急,及至天黑,他才埋怨起妻子来,不耐烦地打电话给她的同事、朋友、同学,后来又打电话给百里之外的她的家人,然而,谁都不知道她的下落。他慌神了,反反复复地自问:她会去哪儿?她晚上住哪里……静等,只听见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门铃悄无声息。午夜,他简直要发疯了,冲出家门找遍恋爱时走过的地方,只有一对对比自己更年轻的恋人在作亲密状。

四天后,她回来了,风尘仆仆,一副农妇的装束。失而复得,他高兴啊,把妻子抱得紧紧的。

人失踪,情感疲劳消退,爱情回归,多好的游戏啊。她体会到了那种大悲大喜的效果,妙不可言。再遇不顺,再有吵闹,她便不假思索地玩一把失踪游戏。然而,效果却大不如从前,离家的路,越走越远,再见丈夫时的那种激情却越来越淡。他再没有那种对爱更进一步的表现。是爱不真,还是游戏不灵?她迷惑不解。那次,因为洗不洗碗,二人吵翻了天,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全掏出来了,家庭战争爆发,他打了她。那一刻,她的心枯死,一个念头闪现:一定要狠玩一把失踪!她选择2000公里外的一座城市作为自己的藏身之地,在火车上,碰到了致命的艳遇。她狂热地爱上一个流浪画家,不顾一切随他游走天涯。

她的丈夫阅尽沧桑不知惧,毫不理会她的出走。只是在她应归未归的时候,他才乱了方寸,急急地报案,登寻人启事。一切努力都在时间里分解成徒劳,她杳无音信。终于,他体味到失妻之痛。

时间是伤心的最佳疗方,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慢慢缓过神,知道是自己的终归属于自己,不是自己的强求亦不得。心渐如古井水,微波不兴。直到有一天,她厌倦了流浪,回到家里,出现在他面前,两人都没有那种“失踪游戏”后应有的效果,而是在平静中办理了离婚手续。

生命感悟:适可而止,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生活方法。

好人·普通人

有一位母亲,苦于自己的女儿对两个追求者难以做出抉择,决定亲自过问这件事。

母亲对女儿说:“我已经约了江帆和赵伟到家里来,我先要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我们再商量选择谁做你的未婚夫。”

“太好了,妈妈。”女儿回答道。

到了晚上,江帆准时到来,赵伟晚来了几分钟。“请坐,孩子们!我注意到你们俩都对我的女儿有意思,都想向她求婚对不对?”母亲问道。

两个青年都点点头表示默认。母亲开始问话。

“你是哪一种人?”

“我是一个好人。”江帆抢先回答。“我是一个普通人。”赵伟淡淡地回答。

“噢,有趣,那你说说,江帆,你好在哪里?”“喏!我是一个有好习惯的人:我早睡早起,勤奋工作,不大吃大喝,尽量攒钱。我没有坏嗜好:我既不抽烟喝酒,也不打架骂人,更不追逐女人和赌钱。按照这些标准来说,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循规蹈矩的江帆谦逊地表白自己。

“赵伟,你呢?你说你是一个普通的人,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普通的人呢?”母亲问道。

“人是一种动物,但还有精神生活。作为前者是与大地相结合,作为后者则追求理想,我不认为将生活按习惯分好坏有什么好处,因为生活是为人所过的,不是为人所实践。当我工作时我就工作,当我休息时我就休息。”

“我能理解‘我工作’的意思,”母亲沉思地说道,“但你是如何休息的呢?你有没有沉溺在江帆所提到的各种坏习惯中?”

“我样样都沾上,但我不认为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当我与朋友在一起时,我喝上一两杯酒,使我们的交往更愉快;在美餐一顿之后或者在思考什么的时候,我会抽上一两支烟;当我心中的怒气憋不住时,我就会骂起来,我不觉得这有多坏。至于女人,当我还是一个单身汉时,与其说是追逐她们,不如说是爱慕她们,在我结婚后,我把她们当做朋友看待。谈到打赌,我只是逢场作戏,没想靠打赌来捞钱,但可以在输赢中交朋友。”生命感悟:选择很简单,你是想要过一种规规矩矩的生活呢,还是想过真正的生活?

“今天上帝也休息”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汉密尔顿驱车来到奥克兰,去看望一位已定居新西兰四年的老乡。真没想到,在这里,我与新西兰女总理海伦·克拉克迎面相遇!

我几乎是猝然间看见克拉克的。当时大约是下午2点,我与老乡去广场喂鸽子。我一抬头,一眼就看见克拉克正快步朝我走来。我一下子惊呆了!

“你怎么发起呆来啦?”老乡用力捅了我一下。

“我没有做梦吧?”

“看,前面那人是不是总理克拉克?”我悄声地问老乡。“是她,当然是她啦。”老乡不以为然地说,“我早就认出来了,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堂堂国家的总理,出门连个保镖都不带?”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要知道今天是星期天,老兄,连上帝都休息呢。”老乡习以为常地说,“保镖也是人,总理也是人,既然是星期天,大家有权利休息嘛。”

这时,我发现克拉克已走到我的身边来了,我很想冲上去向她问声好,或者合个影,但是被老乡狠狠地拉住了。“别去打扰她,让她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过一个平民的生活吧。”老乡轻轻地说。

老乡的话虽轻,却使我受到极大的震动。尊重别人,尽量不去影响别人的生活,竟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这位“古板”老乡。既然老乡不希望我去打扰克拉克的私人生活,我也只能作罢。老乡的劝告是对的,如果我去问好或合影,别的人也这么做,那么,克拉克这难得清闲的一天就彻底毁了。

我怀着敬意注视着克拉克。我发现街上有不少市民也认出了他们的总理,但是大伙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依旧悠然自得地散步、遛狗、逗鸟、闲聊,偶尔也有人朝克拉克招招手或点点头,而克拉克也像对待老朋友似地予以回应。

生命感悟:两目相碰,会心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往大里说”和“往小里说”

宝玉回到怡红院,恰好碰上两件相反的事儿。

头一件是,宝玉问晴雯吃没吃他特意留给她的豆腐皮儿包子,晴雯面露怨艾,抱屈地说,被宝玉奶妈李奶奶拿走了。过了会儿,宝玉问雪茜,怎么不把早上沏的枫露茶端上来。雪茜满脸不高兴,说被李奶奶喝了。两事相叠,勾起宝玉怒火。他嚷了起来:“不过是我小时候儿吃过她几日奶罢了,如今惯的比祖宗还大,撵出去大家干净!”说着,“嘭”的一声,将手里的茶杯摔到地上,立马要去找贾母告状。

紧接着发生的第二件是,贾母听说宝玉发脾气摔了杯子,忙派人到怡红院问是怎么回事。袭人接过话茬儿说,没什么事儿,不过是自己倒水时没留神滑了一跤,把茶盅打碎了。贾母那边一听,也就不再追问。小说中紧凑连缀的这两件事形成鲜明对照:晴雯、雪茜情绪外化的话实际上是把事情“往大里说”,结果激起宝玉一腔怒火,导致怡红院里平地起风波;袭人呢,恰好相反,把事情“往小里说”,平淡的三言两语,让业已泛起微澜的大观园波平如镜。

在新世纪工作、生活的旋涡里,人们遭遇着数不尽的非原则性矛盾。碰撞这些矛盾时,当事人往往不介意,跟着感觉走,有时性起,引发出无谓的争端,事后自个儿又后悔不迭。遭逢这类言语纠葛时,涉及自身也好,与己无干也罢,话语操作宜采取“往小里说”的原则,尽量“大事化小”。如此处置,方有益于避免引发睚眦之怨,扬弃形形色色的人际冲突。这是一条从大处着眼、从长远着眼的话语原则。

生命感悟:小事糊涂,才能专注于大事;小事清楚,锱铢必较,则贻误大事。

先说断,后不乱

凤姐受托去宁府料理丧事,眼前的事务千头万绪,凌乱纷杂。

从何入手呢?凤姐没有急于立即办理繁复的杂务,而是先做了两件事:

一是清楚明白地对所有人员进行了细致、周密、具体的分工。责任到人,明白宣布。谁管亲戚茶饭,谁管上香守灵,谁管照看门户,谁管点收祭礼等,分派得停停当当。

二是反复申明纪律,讲清要求,宣布对违规的处罚条例。她严肃地向众人说:“错我一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清白处置。”又告诫领班:“偷懒的、赌钱、吃酒、打架拌嘴的,立刻拿了来回我。你要询情,叫我查出来,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宁府一向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府内管理紊乱,“偷安窃取等弊”接连发生。风姐接手后如此操作,使办事面貌顿然改观,人人尽责,个个经心。一切井井有条、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假若凤姐一来就投入琐屑事务的旋涡,哪怕天天起早贪黑,忙个不休,也难免捉襟见肘,漏洞百出,按下葫芦起了瓢。

生命感悟:在现代生活中,应先做必要的交代,向有关人员具体、细密布置任务,大事小事分派到人。同时,反复申明纪律,讲明处罚条例,营造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

总之,事先说断,后头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