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全集
5045400000007

第7章 为人处世与感悟——通过处世,感悟为人,感悟生活(2)

和尚说:“既然已经让了很多次,何不再让农夫一次——这样虽然过不了桥,但起码保持了你的绅士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脸孔涨得通红。

和尚又问农夫:“你真的很急吗?”

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着急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给别人让路也就是在给自己让路啊。”

生命感悟:是啊,给别人让路就是在给自己让路。少一些争斗与计较吧——因为给别人让路,就是在给自己让路啊!

花与人生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

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人的心太浮躁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

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不开了。我们看人也是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他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一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刺。”

生命感悟: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要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司机与拐杖

罗杰斯是美国陆军的一名上士,在军队开了六年的“悍马”车,正是因为车技突出,从军队退役后,罗杰斯又成了政要的专职司机,这一开,又是三年,直到他因一次突发的车祸而失去一条小腿。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罗杰斯痛苦万分,不只是因为他失去了一部分肢体,更让他心碎的是,他的行动只能靠拐杖帮助,彻底告别了风驰电掣的生活。

谁能想到,仅过了两年时间,罗杰斯不但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用假肢开车,他还参加了北美业余车手大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亲友们欢聚一堂为他庆贺时,都想听听他是怎样从人生低谷中走出来,又是如何找回了驾驶汽车的感觉的。出人意料的是,罗杰斯举起了他曾经使用过的拐杖说:我要感谢它!众人当场一惊。

罗杰斯解释说:“悍马车拥有风的速度,开着它越过戈壁时,让我感受了人生的豪迈;林肯车宽大气派,在高速公路上驰骋时,我体味到一种高贵。但当我由于车祸而暂时告别那段车旅生涯时,我万念俱灰,以为自己再也不能重温生活的乐趣了。后来,倚在拐杖上慢慢行走,却逐渐让我领略到人生的另一种趣味。我走过街边花园,闻到了从未留意过的芳草气息;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清了小女孩可爱又充满朝气的脸,蹒跚的行走带给我另一种思考方式。我由此感受了艰辛,也获得了重新冲击梦想的力量,所以说,我的人生,是因这只拐杖而改变的,即使我现在又能在飞速中畅想,但我仍忘不了时时摸一摸我那亲爱的拐杖,正是它,成为我生命中的又一支点。”

不起眼的拐杖让罗杰斯看到另一种人生,可我们中有的人,可能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消沉一生。步履蹒跚的拐杖之行相比汽车的风驰电掣而言,如同贫困与富有、失意与成功,人们总是情绪高涨地追求着后者,却不想,在另一番境地里,人也能获得很多宝贵财富。这其实和“失败乃成功之母”是同一道理。

生命感悟:当你在人生路上走得力不从心时,找一支拐杖继续前行下去,并时刻谨记手中的拐杖那非凡的价值。

机遇就像一条鱼

从前,有一位主人很想吃鱼,于是这天上午,他吩咐仆人去买一条鱼来清蒸。12点钟,开饭的时间到了,却不见仆人叫他吃饭。主人心想,也许是还未蒸熟吧。可是,已经下午1点多了,仍旧不见仆人的身影。主人饿得肚子吐噜咕噜地叫,于是就亲自下厨想看个究竟,却见那条生鱼仍安然无恙地摆在砧板上。主人气不打一处来,叫过仆人质问原因。仆人无可奈何地说,他在市面上挑了一个早上,终于挑出这条最小的鱼,可家里的锅还是装不下,他正苦恼着想办法呢!因为鱼大锅小没法蒸,那天的午餐,主人没有吃上清蒸鱼。

生命感悟:机遇就像一条鱼,一条谁都没法预测其大小的鱼。我们不妨尽量把自己的“锅”扩充得大一些,再大一些,小鱼来了不放过,大鱼来了也能应付,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被历史的大潮所淘汰。

坚守你的高贵

一个人的历史永远是用自己行走的脚写的,不同的人留下的脚步大不相同,有些人的脚步叫无知,有些人的脚步叫高贵。

300多年前,建筑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自信只要用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并列举了相关的实例,他拒绝接受工程验收者的建议。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莱伊恩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糊弄那些愚昧无知却又刚愎自用的市政官员。

生命感悟:作为一个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过去、现在都有大批超出他的人,但作为一个自然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心灵的高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放低些身子不会矮了你的高度

温弗蕾是美国电视台星期天节目的女主持人,她出生在贫寒的黑人家庭,与主流社会相距甚远,且体重超常,长得“毫无魅力”。就这样的状况,她却选择了做节目主持人。什么职业不能选偏偏选这个呢?这可是最讲究外形、最贴近主流社会的行当啊。她能占有一席之地吗?退一步说,能混上一口饭吃吗?

让人惊奇的是,这些年下来,她的节目在美国200多家电视台播放,覆盖率接近100%,收视率也极高,网络点击率达14.2万人次,她的年收入已达1.8亿美元。如今,她不仅是一位闻名美国,而且是闻名世界的主持人了。

温弗蕾占什么天时和地利了?得益于怎样的策划和才气?

没有,都没有。她只是把那些本来只会拖后腿的“资源”,做成了她事业的助推器。比如,节目做到儿童受虐待现象时,她告诉大家:我小时候也受过虐待,而且说得很详细;说到贫穷时,她会十分动情地回忆自己的苦难童年;说到黑人话题时,她会更投入,可以把一些只在黑人中流行的俚语也带出来让大家乐。她从不隐讳她的贫穷和她是黑人,她从不认为这些有什么“低下”,也就是这些“低下”成就了她的豁达大度和善解人意。要说她愚,应该是大智若愚。

生命感悟:当我们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时注意自己的形象的时候,一定是在表演。表演当然不是真实的自己,只有不断地变脸才会与周围协调,这是最尴尬也最辛苦的,也是得分最低的时候。好人缘,除了我们的实力,就在于我们的魅力了。魅力很难获得,但也有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即放低身子,摘掉面具。摘了面具,我不用做,你也不用防,而放低身子,也绝不会矮了我们的高度。

“最好”永远不可及

韩国的青瓷举世闻名。那天,我的一个朋友在庆州市一家青瓷店里,面对满橱的青瓷器具,感受到来自青瓷世界诱人的魅力,凉凉的,滑滑的,亮亮的,如星光点缀的青蓝的夜空。挑尽千瓷皆不是,他只对一盏青瓷油灯着迷。它精巧别致,通体透亮,釉质晶莹,白中泛青,青里透白,苍青欲滴,有爽滑而坚硬的质感,有灵动而凝重的绘饰。把青瓷油灯放在手心,这可爱的小东西仿佛吐出火苗,灵光闪动。

朋友有了购买的冲动,问翻译:“这盏青瓷油灯多少钱?”

翻译说:“1000元人民币。”

朋友听了,心里颤了一下,国内1000元能买到一套高档的景瓷餐具!这么一想,他便把青瓷油灯放回原处。临走时,他安慰自己,韩国的青瓷到处都是,还愁买不到便宜的?

带着对前路的憧憬,他上车了。然而,现实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出了庆州,他走遍了所有青瓷商店,除了一些茶杯、花瓶之类的,再也没有发现青瓷油灯。他疯狂地想念那款油灯,懊恼和怨恨如潮水般漫天而来,他觉得它是这世界上最好的,是独一无二的,甚至那本不存在的一点灯火,在他心里也亮成人间最美的火光。无尽的追忆始于青瓷油灯脱手的那一刻,在长久的惦念之中,那盏失之交臂的青瓷油灯,登峰造极,成了他心中高山仰止的神圣之物。

朋友讲起韩国之旅,总会无限伤感地哀叹:“唉,我真后悔,没有把它买下来,那可是世界上最好的呀!现在,它总在我的心头盈着火光。”

听到这句话,我陷入沉思。

那一盏青瓷油灯,握在手时,无论它及不及一套景瓷餐具,弃之不惜。而在青瓷油灯远去之后,心中逐渐明晰,如添薪的篝火越照越明。此情已逝成追忆。在日复一日的回想之中,弃劣存优,时间将其打磨得光洁照人,神采飞扬。青瓷油灯的“最好”是在追忆中得出的,真正的创作者是时间。

如果真的买了这盏青瓷油灯,它还能拥有如此美誉,如此牵动一个异国游客的心吗?结局肯定很惨,或者摆在柜子里,很少正眼打量一回,或者暗藏于木箱,落满灰尘。没有时间去追忆,何来如此深刻的体验,“最好”一说更无从谈起。

生命感悟:人生处处藏玄机,“最好”如山障眼,此时的青瓷,彼时的油灯,在有与无之间,在念与不念的两边,水分泾渭,地成南北,看重了,高上天,忽略了,深入海,沉沉浮浮,爱爱恨恨,一隔二重天。人生时时在失去,凡心悟,“最好”永远留在不可及的历史烟尘之中,慧心觉,眼前的一点一滴最为珍惜。失去的未必真可贵,眼前的如不珍惜,同样也会失去。烦恼只留五分钟

米歇尔曾是法国摩托车队队员。8年前,他与一位中国姑娘结婚后来到中国,他自筹资金组建了中国摩托车队,由他任队长和教练,他的队员都是一些普通的摩托车运动爱好者,许多人还是上班族,他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训练。

车队组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98年,米歇尔和队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摩托车大赛,在45支参赛队伍中名列倒数第一。但车队在2000年上升至第15名,到2001年又进入了世界前三强,在2002年和2003年则均获世界第一名。

在强手如云的世界摩托车队伍里,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专业车手,米歇尔和他的车队是怎样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记者去采访时,米歇尔并没有谈他怎样带领队员克服困难、勤学苦练之类的事迹。他只谈了一点,他说成功源于他有一个热情投入生活和工作的秘诀,那就是绝不让自己不愉快情绪延续的时间超过五分钟。米歇尔举例说,他每次与人争吵后,马上走开独自静一静,只要过了五分钟,不论谁有理谁无理,他都会主动去赔礼道歉,同与他争吵的人重归于好,消除烦恼,重新找回快乐的心境和友好的氛围。烦恼就像一根打了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我们越是和烦恼过不去,这个结就会越“牵”越紧,烦恼就越来越多。如果为了这些烦恼而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破坏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我们怎么能热情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呢?又怎么能较快地获得梦想中的成功呢?让烦恼只留五分钟,这正是及时解“结”的好办法,也是快速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只要主动及时地解开自己心中的“结”,他人心中的“结”自然也没了。

生命感悟:烦恼只留五分钟,这是米歇尔取得成功的秘诀,同样也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获取成功的秘诀。

你还不肯成全我吗?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广州某大学校园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一名男生捧着玫瑰花跪在一栋女生宿舍楼下,旁边是他用蜡烛摆成的心形图案。五六百人围着他,看着他打电话向“女主角”求爱……最后以保安员将他带走收场。随后,有同学把现场拍摄的DV挂上了校园网的BBS,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有人说他“勇敢”,有人说这种方式“浪漫”,也有人不以为然。据知情者透露,求爱事件的女当事人,对该男子“没有感觉”,并不认为他的举动浪漫;相反,让那么多人知道和讨论,“让她很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