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冒一点险
5048100000016

第16章 弱者都是不敢冒险的(1)

勇敢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心是治疗恐惧的天然药物,勇敢和信心能够中和恐惧思想,如同化学家通过在酸溶液里加一点碱,就可以破坏酸的腐蚀力一样。当人们心神不安时,当忧虑正消耗着他们的活力和精力时,他们是不可能获得最佳效率的,他们是不可能事半功倍地将事情办好的。

31自己给自己壮胆

给敢于冒险的你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宁却这样说道:“有时……把胆子放大一点敢作敢为最聪明。”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不敢冒险,只求稳妥。这里所谈的有时胆子要大一点,就是指要克服只求稳妥的弱点,就是要敢作敢为、胆敢冒险,相信自己能展翅飞翔。有时胆子要大一点不是在说要粗枝大叶、闭眼蛮干,也不是在谈论只求前进而不管实际。那不是敢作敢为,那是莽撞蛮干。

人们在此要考虑的是:在我们这一生中,在某些时候我们必须采取重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但这只是在仔细考虑这次行动成功的可能之后才把胆子放大而采取的行动。

生活中伟大的成功者在机遇降临时总愿放大胆子一试身手。有趣的是,这类成功人士多数聪明能干,严于律己。

有这样一个人,头脑聪明、机智灵活。他一生几上几下,如果把他的成功和失败画成图形,那看起来肯定像阿尔卑斯山那样起伏不平。尽管他经常冒险,但奇怪的是他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赌鬼,例如,他从不去赌赛马,也不去拉斯维加斯赌博。

此君在飞机上同邻座的陌生人谈了一会儿话之后就给某个工程投资50万,这一工程像火箭一样升得快,但后来却像枯草那样垮下来;他曾坐着雇有司机的劳斯莱斯轿车到处兜风,但有一天他跑去向朋友借车,因为他已没钱购买从芝加哥到底特律的车票。幸运的是,他的成功多于失败。最后他住在一幢豪华的公寓里。

他这样不是放大胆子敢做敢为,是蛮干。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得到某个机遇时却退缩不前,因为这一机遇涉及到冒险。他有成功的潜力,但是如果他没有被迫这样做,他当时也许根本不会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着这样坚定的信心,去建立公司并走向成功之路。

我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像这样。

此外,世界上有许多人没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过分谨慎就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他们知道自己能干得更好,但他们从没有放大胆子往前冲。同那些比他们成功的人相比,他们有同样的能力,但他们却甘愿屈居下风。他们看见机遇但不去抓住它们。他们看到老朋友成功了就纳闷为什么自己不行。他们有时也有一些“赚百万元的念头”,但就是不采取行动。

从很大程度上看,他们的问题是惰性。

还有忧虑。

惰性指的是物体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受外力作用就不会变化。惰性的原理也适用于人,也许,适用于你。要想在工作中取得很大的变化,也许得下大决心、花大力气。

在面对是否采取行动的问题上,特别是这种行动涉及到冒险时,我们会发现自己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在这种情况中,是传统的观点在作怪:“不要鲁莽行动,这里很可能有危险,不要去尝试。”

这常常是明智的劝告,但身为作家兼牧师的威廉·埃勒里·查宁却这样说道:“有时……把胆子放大一点敢作敢为最聪明。”

我们常常犹豫不决,使我们的信心得不到升华,因为我们本身缺乏信心。我们能完全意识到我们的弱点,而怀疑就经常从这种事实中产生。我们对一切了解太多,所以我们生性谨慎,愿意推迟重大的决定,有时甚至无动于衷。

但怎样才知道别人比你决心更大呢?如果你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你可能会对他们的恶习和弱点感到吃惊。他们完全有可能比你更加踌躇不前。

问题是,你对你的一切知道得又具体又透彻,而对他人的一切却了解甚微。

你同“那人”可能习性相同,只要你有相同的成功机遇,你完全可以同他一决高下。

你所需要的只是放开胆子敢拼敢打的闯劲。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在多伦多有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此人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他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

他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无分文。惟一可能的市场是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他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

他对此苦苦思索,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正式肖像。他回到家,开始画起来。

他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他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

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他约会,他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投其对名利的爱好。

他决定大着胆子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

他梳好头发、穿上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并要求见见他,但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年轻的艺术家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吧,我就回来。”

一会儿,她回来了。“他想见你。”她说。

当艺术家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年轻人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25美元,结果成交了。

为什么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计划会成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他刻苦努力,精于他所干的行业;

他想象力丰富:他不打电话先去约好,因为他知道那样做被拒绝;

他敢想敢做:他不想卖给邻居,而是去找大人物;

他有洞察力:他能投合总裁对名利的爱好,所以选择了他的正式肖像是明智的,他知道这肯定对总裁的口味;

他有进取心:做成生意后,他又请银行总裁把他介绍给他的朋友;

他敢于另辟蹊径,在采取行动前研究市场,认真估计第一笔生意后的事,他成功了。

还有,最重要的是他有胆子不害怕去做那些“做不了的事情”。

32能拼才能赢

给敢于冒险的你

“幸运”一词,容易遭受误解。幸运是你努力了九十九分之后,成功拿来敲你门的那最后一分。盼望幸运降临,若不先努力开创一道幸运门,幸运从何而入?但创造幸运若没有良心标准,也会把人引入歧途。“成者王,败者寇”,世俗眼光衡量的成败,只认既定事实,没有道德裁判,实在是真“不幸”。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以为这也是创造幸运之一种,至于铤而走险作歪门邪道的打算,更是失之谬误。

不是有人常说:爱拼才能赢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情最紧张的时候,丘吉尔对全英国人民广播:我从来没有说战争是容易的!这场大战必须靠大家的冒险血汗和拼命才能获胜!但是我向你们保证: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是的,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力行冒险、成功的方程式,同时拥有在苦难环境中争上游的承受度与永不屈服的毅力——我们就能迈向成功!

在人生的风雨中,我们总要有忍受风吹雨打的抵抗力,才能让自己茁壮成长。山脊上的树木,经过多少暴风雪的洗礼,才能长成坚实的树干。每一次搭飞机时,我们都会为在风中颤动的机翼担心,万一折断了怎么办?然而波音的设计师这样告诉我们:机翼必须有相当的随度、适当的弹性去接受风速的考验,它不会那么轻易被折断的!

一个人若不敢向命运挑战,不敢在生活中做出开创之举,命运给予他的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牢笼;他举目所见将只是蛛网和尘埃,充耳所闻,只是唧唧虫鸣。

当然,各个人出生命运之不同,由不得抱怨,因为责任不在你我。西方谚语说,幸运儿出娘胎嘴里便含着银匙。平凡的你我生来除了两手空空,小嘴一张也仅有哭啼之声。哭诉也罢,抗议也罢,幸运既然没有“与生俱来”的获取之道,惟有靠自己创造。

“银匙儿”虽以喜剧拉开人生序幕,但我们不必羡慕得过早。富家子弟有父母余荫可以依恃,事业也不见得就一帆风顺,遭受挫折并不因有钱势得以幸免。若谈感情之事,古时候凭借财势能把中意的人据为己有,或重礼聘来做媳妇;可是今天就没有这种“运气”了,遇到对方看你不对眼,你就是有敌国之富,或者开出“愿拿江山换美人”的条件,也不一定能“掳获芳心”。

看来,掌管命运的也是各管各的辖区,互不侵犯。接受“爱情馈赠”的,就得不到智慧和财富;取了财富或选择“智慧礼物”的,则往往与爱情无缘。福无双至,幸运当然也不会连续敲门。

幸运的滋味若各有不同,不幸的感受必也因人而异。以爱情来说,乐观的人遭遇失恋,或许能以“大丈夫何患无妻”、“俏姑娘不愁没人娶”来自我解嘲。万一不幸,碰在一起的是痴男怨女,谁能担保不会一念之差寻短见?读《殉情记》我们不免为男女主角的玉石俱焚而叹息。然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生于世仇家庭,不可能结合原是命中注定。一般恋人遭遇这样的家庭拦阻,要么抱怨以终,要么遗憾度日,全是向命运屈服。莎翁笔下创造的这对金童玉女,却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以自家性命当利剑,狠狠向命运之神刺去,这种挑战,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了——生命死去,爱情因而永生。

“幸运”一词,容易遭受误解。幸运是你努力了九十九分之后,成功拿来敲你门的那最后一分。盼望幸运降临,若不先努力开创一道幸运门,幸运从何而入?但创造幸运若没有良心标准,也会把人引入歧途。“成者王,败者寇”,世俗眼光衡量的成败,只认既定事实,没有道德裁判,实在是真“不幸”。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以为这也是创造幸运之一种,至于铤而走险作歪门邪道的打算,更是失之谬误。

与其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不知挺身反抗人世无涯苦难,通过挑战的勇气,创作幸运的人生。幸运如何创造?努力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就是一种创造!厨师若把菜做得更美味可口,裁缝若把衣服做得更美观耐穿,建筑师盖出更舒适的房屋,司机若开车更安全,作家努力写出更好的文章,都会为自己带来幸运,同时也为他人带来幸福。

诚如约翰·厄普代克所说:“真正冒险者相信:追求做得更正确更好,任何活动都变成创造活动。”这种追求,使我们在生活中敢与恶魔缠斗,也使我们在性灵上能与天使会面;从而在生命的荆棘丛中,窥见了天堂的奥秘。

33尝试去做的人才有出路

成功人士的优良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觉“看着黑”,但是走下去“未必如此”,往往是走到黑暗“近”处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并不太黑,甚至根本就是“亮”的。这不仅是自然的一种情形,在人生的事业、爱情、家庭、金钱和人际关系等等方面也是如此。坐在那里想,越想越可怕;坐在那里看,越看越黑暗。如果我们能够尝试着向前走,不畏艰难和黑暗去进行尝试,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在尝试中前进,在尝试中成功。对于那些成大事者而言,他们不可能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地就捞到胜利的果实,而是在尝试中逐步逼近成功的目标。显然,没有尝试,任何人的面前都是黑暗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觉“看着黑”,但是走下去“未必如此”,往往是走到黑暗“近”处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并不太黑,甚至根本就是“亮”的。这不仅是自然的一种情形,在人生的事业、爱情、家庭、金钱和人际关系等等方面也是如此。坐在那里想,越想越可怕;坐在那里看,越看越黑暗。如果我们能够尝试着向前走,不畏艰难和黑暗去进行尝试,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问题。

一般人会这样认为,尝试的前提是“冒险”。美国人推崇“冒险”精神,认为做事情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主张在稳重决策的同时,还必须有一点儿“冒险”精神。无疑,冒险能激发创新、拼搏精神,大大鼓舞人们的士气。这一点我们可以从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玛丽·凯的奋斗故事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

“制造冒险气氛要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做起。假如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没有冒险精神,那么你很可能在该公司里看不到冒险精神。这是一种自上而下潜移默化的特点;总经理要是放手让其他经理人员去冒险,后者同样会放手让自己手下的人员去冒险。这样,每一个经理在自己的范围内都是决策人。如果两名经理意见不一,上级经理则支持有能力作出决定的那位经理。当然,也有这样的时候:一位经理做出的决定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在鼓励经理们冒险的公司中,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在玛丽·凯化妆品公司,流行着一句最适用于公司经理们的格言:‘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放手让人们去冒险,并允许他们在冒险时犯错误,这一点十分重要。这是一条促使他们进步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最好途径。

“我首次举办玛丽·凯化妆品展销时砸了锅。我当时急于想证明可以在三五成群的女子中销售我们的护肤品,我希望自己举办的展销大获成功。但是那天晚上我统共只卖了一块五毛钱。离开展销地点后,我驱车拐过一个角落,伏在方向盘上哭了起来。‘那些人究意怎么了?’我问自己。‘她们为什么不买这种奇妙的护肤品?’一阵恐惧掠过我的脑际。我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怀疑自己在公司里的新的冒险。我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因为我把毕生的积蓄全部投入了公司。我对着镜子问自己,‘玛丽·凯,你究竟错在哪里?’这一问却使我恍然大悟——我竟然从来没想过请人定货。我忘记了向外发定货单,而只是指望那些女人会自动来买东西!你可以判定,我在第二次举行化妆品展销时没有重犯上述错误。

“是的,我失败了,而且几度忧心忡忡。但是分析了前因后果之后,我从失败中汲取了教训。我数千次向玛丽·凯公司的人讲述这段往事。我要他们知道,我首次举行化妆品展销时砸了锅,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罢休。我们这次失败是后来的成功之母。我确信生活就是一系列的尝试和失败,我们只是偶尔获得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尝试,勇于冒险。

“我们对拒绝采纳不合理的建议十分谨慎,因为我们深知,人们对自己的建议十分谨慎,我们还深知,人们对自己的建议遭到拒绝是多么敏感。批评雇员提建议的公司,最终将挫伤雇员的自尊心,使他们从此不再提出任何建议。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总是给提建议的人写信,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