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冒一点险
5048100000006

第6章 冒一次险,就是一次进步(2)

要想冒险,就不要害怕失败。愈是称得上冒险的行为,失败的危险性就愈大。那也不要紧,敢于冒险,就是敢冒失败的危险。在美国西部开发之初,一大批热血青年踏上了西去之窗,他们之中会有成功者,也会有失败者。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再证明,成功和失败像一对孪生兄弟,如果只许成功降临不许失败诞生,也就等于扼杀了成功。如果什么事情都要保险绝对成功才可去做,那么创造历史也就太容易了,天下哪有此等容易的事!”所以,一个冒险而成功的企业家一语中的地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当然,这里说的冒险并不是像赌徒那样,完全把宝押在“运气”上。冒险不是靠碰运气,而是靠理智。倘若一点可能性也没有,就冒失轻率地干起来,这就不是冒险,而是盲动,有时简直近于自杀。

冒险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理智思考和周密准备的基础之上。古人云:“六十算以上为多算,六十算以下为少算。”因此,有60%以上的把握,就应当当机立断,敢于大量地去行动。

今天就开始行动,冒险总比墨守成规让你更有机会出头。如果你不想被淘汰,你必须竭尽所能获得相关领域任何的新知,耕耘出一片专属的园地,并使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11让惰性在你身上“死亡”

成功人士的优良经验

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特别是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温饱即可,小富即安,有一点就行,就是不愿意做事,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对于这些人,你必须激发他的“努力和获得的欲望”,让他知道,生活本来是可以更美好的,只要你做出努力,一切会更加美好,而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让他看到榜样和拥有的力量。

惰性是每个人身上都时隐时现的“敌人”,有很多人就是无法靠激励机制调动情绪和干劲,因此无法打败惰性。成大事者的人生习惯是:必须让惰性在身上“死亡”掉,否则在任何时候你都会是一个平庸者。

对于命运的主宰能力和程度来说,人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层面之后,特别是进入了享受上的层次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动力上的“惰性”。为此,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激活”,也就是刺激——强烈地刺激。要通过强烈的和有效的刺激,达到对人们的动力调动与唤醒,消除惰性。

动力的激发方式因国家而异,就美国、日本、中国现在的一些做法而言,长期以来就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奖励机制,一种是回报机制,一种是欺骗机制。奖励机制不用多说,都懂得,本质一样,具体做法上略有差异;回报机制,在模式上也就是“投入一产出一回报”,也不难理解;欺骗机制,比较复杂,一种是承诺不能兑现演变成欺骗,另一种是机制上就把回报放到遥远的“天堂”或“来生来世”等等,其理由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也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一些业外人士看来,这无异于是一种欺骗或欺诈。这三种模式都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听你的话,“听话——能干”是现代社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激活人的内在动力,从而可以消除掉惰性。

(1)奖励机制

在以往的做法中,主要是物质刺激与精神鼓励两种类型。精神鼓励,就是表彰和宣传以及发给各种荣誉证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很重要,形象也是力量)。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用这种方法。另外,就是在物质方面予以奖励,最著名的要算是“诺贝尔奖金”一类的了。

上面说的这两种方式,在现实中,都是复合式操作。就是说,都足精神鼓励与物质刺激两方面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当然,这种激励型的奖励式激活方式,也不是没有极限的。不管它具有多么大的奖励份额,归根结底,还都是“封顶式”奖励。也就是说,奖励不可能是“无限的”,而人们的野心却是“无限的”。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奖励式的激活方式,也还是不愿意接受的。还必须研究出其他的激活方式。

(2)回报机制

就是让你“天天得,天天赚”,支付一点赚到一点,永无止境。可见,强大的叫报机制的建立是用以遏制和满足人们的野心的。所谓回报机制就是回报与奉献都有止境。你创造多少,就回报你多少,甚至摆出一副让人“富可敌国”的回报架式(至少在形式上:如此)。所谓上不封顶,只要你劳动,只要你创造,国家与市场经济的机制就保障你的劳动所得,让你的劳动所得合法化。“投入一产出一回报”,从衣、食、住、行、娱、医、业、安八大方面,予以全面支持。衣,你可以穿很好的衣服,名牌时装,高档服饰,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任你选择;食,你可以吃遍全世界所有的人间美味,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一应俱全。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是别墅加庄园,甚至全世界都可以有私人住宅;娱,可以让你到你愿意去的一切地方旅游,甚至花上一笔钱,就可以驾驶苏—27上天空去一试其极限,体验一下战斗机飞行员的乐趣与人生;医,让你享有比当年的皇帝还要好的健康医疗,拥有比太医还要好的医生与医疗专家,日夜呼唤都是随叫随到;业,只要你愿意,你又支付得起办这种你感必趣的事业,那么,不管哪一个领域,都可以是私人企业与实业(法制下的),让你的人生乐趣得到最大的发挥;安,就是安全保障,说白了,就是可以拥有私人保镖、保安和警卫,及提供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保护。以上诸点,都是无止境的!

当然,我们也要强调一点:衣、食、住、行、医、娱、业、安八大方面的回报与存在,也有一个极限,就是:必须遵纪守法,必须是在法律所规定与制约的范围内。

(3)嫉妒激活机制

这是一种舆论导向式的东西。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特别是有一些人,天生就是温饱即可,小富即安,有一点就行,就是不愿意做事,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对于这些人,你必须激发他的“努力和获得的欲望”,让他知道,生活本来是可以更美好的,只要你做出努力,一切会更加美好,而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让他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让他看到榜样和拥有的力量。

我们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可是作为“个人”来说,是允许他选择自己的生活,存有“并不想得那么多,少于一点啦,得太多了心累”的想法!但是,作为国家、企业、老板、事业来说,都是想得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为此,就必须想出办法来,让所有的人都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终生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才是目的。因此,在奖励机制、回报机制不奏效的情况下,要产生出其他的办法,甚至想方设法“教唆”引导劳动者的积极性。

(4)遏制机制

世界上对付人的方法是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或者软硬兼施。遏制机制就是这样。在力量的激活上,如果奖励不奏效、回报也不奏效、诱导也不行,那么就遏制,或者干脆就采取系统性的激活方式,“四管齐下”形成合力,予以激活,保持活力。运用法制的武器,对人们的体验领域与野心希望达成的领域、行为进行限制。如果不听从的话,就剥夺其自由和财力等人生五大力量和外在的几大力量。剥夺力量,可以消除人们的逆反劲头和人生自主的野心。至于如何剥夺,应该是从剥夺发展开始,到剥夺享受,最后剥夺生存。“不劳动者不得食”,而且是“高层次的食”。比如,在美国有一位网络商务专家说,今后三年之内再不学会网上商务,那么,就可以明明白白地说,他别想赚到一分钱(这就是高层次的不得食)!

人生动力的内容,就是生存、享受、发展。其中,动力最强大的是生存。其他逐一次之。因此,要激励人的动力并刺激使之加强,是必须的,越发展越需要刺激。在动力的激励上,要设法永远使之处在生存线这个层面上,永远不让他的生活享受处在稳定状态——可以享受,但就是不稳定、不保险、不安全——他就不得不努力(比如一夜间可以是巨富,也可以一夜间让其变成乞丐),这种不稳定不是别的,就是一点,只要不努力就会摔下来;这种不安全也不是别的,而是职业与职位不保全,竞争是随时存在的。这样才能迫其好好工作,否则可能出现“生存危机”,至少也是“享受危机”。竞争、诱导和回报的综合办法、系统组合,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人是一种高级动物,高级动物也是动物,动物的激励方式有相同性。有些时候,我们是自己制造出了许多错误的理论,从而导致了人的创造力的下降。

记住:要想说到做到,必须激活自己的动力,消除自己的惰性。

12不要向着你的快乐

给敢于冒险的你

人世万物始终在替换更新。但在转变中,惟一永远不变的就是敢于冒险精神,这也就是从获取成功的欲望中产生出来的力量。因此,所谓的转变及日日新,便是把这种敢于冒险精神因时因地加以活用的结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又是今天的翻版,既单调又平凡。

但如果每天只是这样翻来覆去地延续,人生就毫无希望、毫无意义了。松下认为,倘若希望实现繁荣、和平与幸福,生活不应是单调的反复。今天应该比昨天进一步,明天则比今天进一步,也就是每天要有生成发展。那么生成发展到底是什么?对人生的意义又在何处?

按松下幸之助的理解,所谓“生成发展”,就是日新月新,每一刹那都是新的人生,每一刹那都有新的生命在跃动。这就是旧的东西灭亡,新的东西诞生的历程。世间的一切事物没有一刻是静止的,它不断地在运动、不断地在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是随着自然法则进行的,是不可动摇的宇宙哲理。

假定生成发展是自然法则,那么每天的生活,就必须经常保持日日新的创意和发明。有句俗语“十年如一日”,这是说十年的努力就好像一天的努力那样充满活力和恒力。它强调的是勤劳、努力与毅力这种精神,并不是说在这过程中不要有任何进步。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一定会产生非常新颖的创意和进步。但假如大家的工作十年来没有任何变化,而是千篇一律,那么就是违反了生成发展的原理。松下幸之助曾举例说明这个道理:

明治维新时,功臣之一的圾本龙马常和西乡隆盛长谈,圾本的谈话内容和观念每次都有一点改变,使西乡隆盛每次的感受也都不一样。于是,西乡就对他说:“前天,我遇到你的时候,你所讲内容和今天又不一样,所以你说的话,我有所存疑。你既然是天下驰名的志士,受到大家的尊敬,应该有不变的信念才行”。圾本龙马就说:“不,绝对不是这样。孔子说过‘君子从时’,时间不停地流转,社会情势也天天在变化,昨天的‘是’,成为今天的‘非’,乃是理所当然。我们从‘时’,便是行君子之道。”接着又说:“西乡先生,你对一个事物一旦认为是这样,就从头到尾遵守到底,将来你一定会变成时代落伍者。”

人世万物始终在替换更新。但在转变中,惟一永远不变的就是敢于冒险精神,这也就是从获取成功的欲望中产生出来的力量。因此,所谓的转变及日日新,便是把这种敢于冒险精神因时因地加以活用的结果。

13决心就是冒险

给敢于冒险的你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遇到不幸的威胁时,认真而仔细地考虑一下,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正视这种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使自己相信,这毕竟不是那么可怕的灾难。这种理由总归是存在的,因为在最坏的情况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决不会重要到影响世界的程度。你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性,怀着真诚的信心去对自己说:‘不管怎样,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减少到一个非常小的程度。也许你需要把这个过程重复几次,但是到最后,如果你面对最坏的情况也不退缩,你的忧虑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喜悦心情。”

“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流传已久而又千真万确的格言。一个人如果下决心冒险去做某件事,那么,他就会凭借这种决心的力量,跨越前进途中的层层障碍,冒险成功也就有了切实可靠的保证。相信自己能够冒险成功,往往就能冒险成功,冒险成功的决心往往就是成功本身。因此,真心冒险的决心常常被赋予了无限能量的特点。苏瓦诺性格特征的力量就在于他的意志的力量。和其他性格坚强的人一样,他对意志的力量推崇备至。他总是对失败的人说:“你没有完全成功的决心,不要对成功将信将疑。”如同黎塞留和拿破仑一样,在苏瓦诺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一词。“我不知道”、“我无能为力”和“不可能”这是苏瓦诺最为憎恶的几个字眼。他会告诫自己:“去学习!去做!去尝试!”苏瓦诺的传记作家曾经谈到,苏瓦诺给世人做出了一个光辉榜样,向世人说明了增强自身活力和运用自身能力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而这种活力和能力都是以胚芽的形式潜藏在每个人自身之中的。

世界上没有不通的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无论你往东走,还是往西行,只要坚持走下去,都可以达到目的。

走到悬崖绝壁怎么办?其实,即便走到悬崖绝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有崖必有谷,悬崖绝壁挡住了路,迂回一下也可以过去。

失败引导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在困境面前会产生极大的能量。西方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农夫在谷仓前面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开过他的土地。他14岁的儿子正在开着这辆车,由于年纪还小,他还不够资格考驾驶执照,但是他对汽车很着迷,而且似乎已能够操纵一辆车子。因此,农夫就准许他在农场里开这客货两用车,但是不准上外面的路上。

但是突然之间,农夫眼看着车子翻到水沟里去了,他大为惊慌,急忙跑到出事地点。他看到沟里有水,而他的儿子给压在车子下面,躺在那里,只有头的一部分露在外面。

这位农夫并不很高大,根据报纸上所说,他有170厘米高,70公斤重。但是他毫不犹豫地跳进水沟,把双手伸到车下,把车子抬了起来,足以让另一位跑来援助的工人把那失去知觉的孩子从下面拉出来。

当地的医生也很快赶来,给男孩检查了一遍,只有一点皮肉伤,其他毫无损伤。

这个时候,农夫觉得很奇怪,刚才他去抬车子的时候根本没有停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抬得动,由于好奇,他就再试一次,结果根本就动不了那车子。医生说这是奇迹,他解释说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映时,肾上腺就大量分泌出激素,传到整个身体,产生出额外的力量,这就是他能解释的惟一原因。

这一类事还告诉我们另一项更重要的事实,有某一样事发生在农夫的身体方面,使他产生一种超正常的力量,但是这并不止于肉体反应,它还涉及到心智和精神的力量。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快要淹死的时候,他的心智反应是要去救儿子,而再也没有其他的想法,他一心只要把压着儿子的卡车抬起来。可以说是精神上的肾上腺引发出潜在的力量。而如果情况需要更大的体力,心智就可以产生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