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新课程
5049000000014

第14章 农村学校教师(3)

树立新观念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要充分认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要把转变观念作为第一位的任务认真抓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必须深切地体会到:实施新课程,就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新型的教学观、新型的评价观、新型的课程资源观等,以保证新课改在农村的顺利实施。

2.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一是建立城市学校、高等院校和优质资源学校支持农村和社会各界帮扶贫困地区农村的联谊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支持办学质量高的城市小学跟农村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多种有效形式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同时教育部门应多组织城市优秀教师下乡开展教研活动,传经送宝,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选拔农村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城区学校开眼界、学技术,为农村学校培养“永久”牌人才。

三是因地制宜拓宽支教渠道,积极开展多途径的智力支教活动,如送优秀教师示范课和远程教育课件下农村,社会各界解囊赠送农村教师教育理论书籍,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便使农村教师充分享受针对农村地区需要的同步课堂、教学光盘和卫星数据广播等优质教育资源。

四是积极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色岗位计划,由上一级别财政直接支付教师工资,吸引优秀人才到边远地区农村任教。

五是师范学校要组织高年级的师范生到农村实习执教,在农村建立实习机制,积极探索实习执教多种有效途径。

六是政府应出台相关的诸如城市教师晋升高级职称须有在农村校任教经历的优惠政策,也可设立“农村教师服务岗位”,在经济、评优、晋级等多方面充分调动和吸引城市教师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任教的激励措施。组织“携手行动”,通过“调研指导”“送教下乡”“农村优秀教师教学示范”等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加强城乡之间联系,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推行催化助力。

七是打破校限,统筹配置,切实加大教师的校际流动和对口支持。确立乡镇内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调配中心小学与村小的教师,实行“上挂下联”和“走教制”等办法,每年从乡镇中心小学选派一定的骨干教师赴村小任教,村小也可选派少数学生到中心小学学习任教;对村小师资紧缺的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可请一些骨干教师到村小进行走教,支持村小开全规定的课程。

3.强化继续教育培训

大力推进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利用并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推动农村教师培训方式的变革。鼓励和支持县级教师培训与教研、电教、电大工作站等教师教育机构资源的整合,建立具有多种功能、适应多种学习模式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完善和加强县—乡—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的标准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与统筹,强化其师资建设,提高教师培训机构的运作能力,并要立足农村教师实际,坚持学用一致、学历和学力并重的原则,除学历补偿提升教育外,还应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等非学历的学力、技能教育。同时,积极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和选择。要立足农村及农村教师实际,积极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使他们在自家门口便可以参加学习,如可以将教师按地理区域以乡镇中心校为圆心划片开展联片集中培训,尤其要注重校本培训。

构建质保机制,确保培训的实效性。教师培训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地进行,需要通过完善的组织制度来实现。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教师培训工作责任制,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并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杜绝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乱收费;要加强有效的评估激励制度建设,可将教师培训制度与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再认证、教师职务评聘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教师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和持续;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监管,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和质量评估制度,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以多元并举的考评形式来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培训的发展和提高。培训考评可以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侧重过程考评,并且过程考评还应着重看教师在培训学习中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行为表现以及努力和进步程度等。

目前,农村普遍缺少促进教师培训的学校文化,教师对培训缺少主体意识,往往是在学历补偿、提升后,不再主动进修学习。教育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增强全面推进培训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确保教师培训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和足够的经费等,营造浓郁的学校培训氛围,并要积极引领教师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明确培训目的,端正培训学习态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重形式为重实效。强化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探索立足本校及岗位,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引路、师徒结对的校本培训模式,从团队精神出发,倡导教师资源共享、经验分享、信息交流、相互指导,大力营造浓郁的农村教师培训氛围,支持、鼓励、引领广大农村教师积极参加和开展校本研训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切实解决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的工学矛盾,减轻教师负担,确保实效。

对年老教师可让其提前离岗,对年青教师则进行轮流培训。这在短期内既能较好地解决急缺的师资问题,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超编和专业不配套等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对中年以上教师知识老化问题,应以脱产的形式进行培训。对各小学均紧缺又急需的音体美教师、英语教师则进行脱产进修、培训专业,以解决燃眉之急,且这种培训应讲求质量,要保证受训时间,一般至少要半年以上,培训要有结果、效果。

农村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要经常化系统化。随着新课程实施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培训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把它作为一项长久性工作来抓,对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4.引领教师教育科研

学校管理者必须真正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树立科研兴校(教)理念,彻底澄清和消除教科研无用论、教科研神秘论及教科研“短期效益”论等错误认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确定为教科研的起点,着眼应用,立足实践,关键在创新,提高学校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学校领导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科研兴教”“教科研能力是教师生存的必需素质”“课堂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等观念,把教科研当做锻造自我和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并指导他们从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课题进行研究。

学校应成立专项教科研经费基金,对需要经费的课题予以支持。改善学校的办学硬件,如通过图书馆、校园网等建设,为教师教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把教师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有足够时间读书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工作;要通过宣传发动广造舆论,营造有利于学校教科研的良好氛围,如通过名师评选、授科研奖金和荣誉称号、支持并帮助教师著书立说等推出一批有突出成就的教科研名师,以点带面推动群众性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此外,学校领导要身体力行地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努力成为教科研带头人,以这种“做中学”的行为参与策略来带动和强化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机构,配备足够教科研专职人员并定其责,岗责分明,人尽其职,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从课题的立项到结题等都要制订并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备的可操作性强的教科研制度,尤其要形成教科研的督导、检查、评估和激励机制,确保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富有成效。

全程规范教科研。一是选题要科学,应偏重应用研究,既不贪大求全也不赶时髦追“热点”,课题确定后还应进行深入论证;二是方案制定要详实,具有可操作性,应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实施举措,同时又要有一定弹性,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且方案一旦制定要坚决执行,绝不能因在研究中遇到点困难就轻易放弃;三是方法选择要切实可行,除教科研常规方法外,目前行动研究法也已成为小学教师进行教科研的主要方法,应对这些方法加以整合,灵活运用;四是课题研究活动要有记录,注意积累并及时整理资料以形成完备档案;五是要重视及时总结和转化研究成果。

作为农村的校长一定要提高对校本研究的认识,积极引领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把理论与实践、工作与教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即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走“实践—反思—实践—总结”之路。在实践中要做到“四个结合”和“四个为主”:集中教研与分散教研相结合,以分散为主;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请进来为主;“洋”专家与“土”专家相结合,以“土”专家为主;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在实践中提升理论水平。同时,指导教师学会教科研,如采取课题参与策略,鼓励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逐步培养教科研兴趣,丰富教科研知识,提高教科研能力,逐步实现由参与课题研究到承担课题研究;对从未参与过课题研究的教师实施低起点策略,“把启动的基点或目标首先定在教师基本功的培养上。通过各种措施和多种途径,培养教师对教科研的热情和兴趣,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创造必备的条件。”鼓励教师协同合作。学校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课题捆绑、学术沙龙、教科研小组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教科研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师教科研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

专家引领。一方面,可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教科研专题辅导讲学,让教师有机会与专家学者对话;另一方面,也可加强同高校与教科院所的教科研合作,以求在与专家学者的对话与合作中得到有力指导和帮助,最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水平。此外,尽可能组织教师走出去,到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参观、学习、观摩、取经,以收“他山之石”之效。另外,教研员作为研究、指导和服务于教学的主体,作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合作者、探索者,在各级各类校本教研活动中要善于从学校实际出发,针对教师教学、教研组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开展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积极引领校本教研,为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在农村,课题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直接应用,即将他人的教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移植,即把某一(学科)领域的教科研成果移用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三是发展,即在推广成果的过程中,对原课题进行再研究以深化和提升;四是渗透,即把成果中内蕴的教育理念等渗透到众多教师的整体工作之中,等等。当然,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和形式,则要因校因师制宜,使成果真正活化为学校工作实践的活生生的强大力量。

最终,通过“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来真正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创新培养机制,强化农村师源建设

1.“定向选派”培养农村教师

由当地县教育局负责从本县区域内的在职农村教师中选拔业务素质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教师,经省教育厅组织测试,合格后选派到菏泽学院等高校接受两年的学历教育。这些农村教师的学费由省政府负担,住宿费、教材费由培养学校负担,生活费、交通费等由教师自己负担,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在管理上实行“校来校去”,不迁户口,不改变原教师身份,入学时必须与县教育局签订协议,保证毕业后回所在县农村校任教5年以上,县教育局为其保留教师编制。当他们在高校修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后,颁发省教育厅统一注册的专科毕业证书,在本省范围内承认专科学历,在省内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与普通高校专科学历同等对待。

2.“定向招生”培养农村教师

各县(区)教育局应组织本区域志愿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品行良好、成绩优秀、身心健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报名,由培养学校与县教育局共同组织面试,确定预录名单,预录学生要与培养学校和县(区)教育局正式签订培养协议并报省教育厅审批录取。同时,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如设立“农村教师培养奖学金”、适当减免学杂费、给予一定生活补贴、优先就业等以吸引优秀毕业生报考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由县(区)教育局按照协议派遣到生源所在县的乡镇以下小学任教5年以上。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目标,安心农村教育,激励他们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小学教育的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3.完善高校师资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学术的前沿阵地,理所应当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发源地、实验场。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应当是最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但调查发现,目前一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师范类毕业生非常不适应农村中小学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不”:一是不愿到农村任教;二是不安心,即使他们被聘用到农村,也把在农村任教作为一种过渡和跳板;三是由于现在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与教育类课程教育的矛盾、专业教学与教学法教育和教育实习的脱节、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失衡;四是由于师范毕业生不安心和不适应农村教育教学,致使农村及其教育主管部门不欢迎大学生来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