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新课程
5049000000006

第6章 农村基础教育及其新课程因应(1)

§§§第一节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和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村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基础性即要满足每个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习需要”和基本学习内容;普及性即不论处于社会哪个阶层群体的适龄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全面性即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是一样的,即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农村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和谐小康社会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事关农村、农业改革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最终成果。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及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教育普及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所以说,农村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的热点。

一、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变化成就巨大

2009年,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3%。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发表的《2004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的统计也证实,目前农村6岁~17岁人口占全国相应年龄组人口的56%~73%,年龄组越低,农村人口的比例越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村基础教育。据2002年的统计,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总体规模情况为全国总计有中小学校53.7万所,中小学在校生20444.58万人。其中,农村中小学校42.37万所,占总数的78.9%;农村中小学生11255.5万人,占总数的55.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关于发展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危房改造、义务教育寄宿制项目、远程教育和“两免一补”工程顺利实施,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女童失学问题得到很好抑制,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逐年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等。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其巨大发展成就和世人公认的发展质量,举世瞩目。

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凸显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基础教育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教育不容乐观,教育状况堪忧。

1.农村基础教育目标错位,“城市化”倾向严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规定了办教育的总目标。然而,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社会上许多人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一些地方、一些学校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都紧紧围绕着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转,形成重智育轻德育丢体育,重分数轻能力,重升学轻实用的“三重三轻”的恶性循环局面。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差,个性特长受压抑,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更无兴农爱农的思想意识。从学生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只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它放弃了对“升学无望”学生的培养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必然导致教育内容视野的狭窄,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一切都围绕升学转。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城市中心”价值取向而弱化了农村基础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严重脱离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与农村社会的血肉联系,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和教学内容偏多、偏深、偏难,缺乏同生活、生产、社会实际的联系,适应现代化的新内容较少,灵活性不强,缺乏农村特色。现在的农村教育不是为了农村、为了农村的未来,而是反农村的,整个教育是与乡村无关的教育,整个农村教育城市化倾向非常严重和突出,用城市模式来进行农村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村孩子通过高考逃离农村。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中国农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农村向城里跑。”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在其作的报告里举例谈到有个老师在一次座谈会上很兴奋地跟他说:“我刚刚从上海参加一个培训班回来,城市的教育太好了,我就跟我的孩子们讲,你们好好地学习,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再也不要回来了。”显然,这个老师是在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教孩子逃离农村,这实在是太危险了。“城市取向”的教育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了困境。

2.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区域发展失衡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但薄弱的财政能力仍无力保障教育的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仍是影响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41%,政府预算仅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则要求其他来源去填补。

长期的经费短缺严重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校舍旧而不足、基础设施差,课桌椅添置等诸多问题无法解决,音、体、美、劳等课程无器材、无场地,甚至有些学校连黑板都残缺不全,更不用说语音室、劳技室、多媒体教室了。据统计,20世纪末全国中小学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二是教育负债严重。2003年度国家审计署审计调查的50个县,2001年底的基础教育负债为23.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30%;到2003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又增长了25.7%,达38.98亿元。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的80%。虽然从2006年春季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表面上看各学校基本保障了办公经费,能够维持学校基本运转,但是义务教育经费只能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偿还债务等支出。三是教师工资屡遭拖欠。据中国教育工会1999年上半年调查,中国有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已累计拖欠教师工资达100多亿元,即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从1996年至1999年已经拖欠教师工资6.4亿元。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加上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农村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差距更大,农村基础教育区域发展失衡。

3.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待提高

最新中国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总数分别为363.7万人和163.2万人,占全国小学、初中专任教师总数的64.6%和46.6%。但农村师资力量的矛盾正在由过去的数量性矛盾向结构性和质量性矛盾转变。小学教师继续减少,初中教师基本稳定,高中教师出现短缺。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全国农村小学在校学生减少幅度为13.2%,专任教师减少幅度为1.1%;初中在校学生减少幅度为7.6%,专任教师减少幅度为2.9%;高中在校学生增加幅度为61.7%,而专任教师增加幅度仅为30.8%。2005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达到1036.38万人,其中农村小学教师占63.81%,初中教师占44.18%;从学历水平看,小学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仅占47.49%,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仅占24.34%,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年龄结构比例不合理,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学科分布不均衡,农村中小学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普遍短缺。代课人员大量存在,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49.9万名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并且在农村还存在编教师“名超”而“实缺”的现象,即因布局调整,农村教学点规模小、布点分散、班额不足,按统计名义上师生比1∶23计算,教师超编了而实际上也是“缺编”。教育投入的“马太效应”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况且农村学校多处于偏僻地区,各方面设施较差,教育教学压力相对较大,又不能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机会,加之教师们在读大学时已经适应了城市舒适的生活、自由的个人行为和城市中较好的文化设施,这些无疑都使农村学校很难吸引和留住合格教师,人心不稳、人心思动。

不仅如此,在农村学校拔高使用教师的现象十分严重,这批教师大约占30%至50%。据山东宁阳县反映,近几年高中扩招,招生数量增幅40%,缺教师170位,只好从初中挑选优秀骨干教师补充到高中,几乎每个乡镇初中的优秀教师都被挖走,平均每所学校每年被抽调两三名教师。而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不少县城中学的优秀骨干教师被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名牌高中高薪挖走,优秀教师的“逆流”迫使县城高中只能从农村中学教师中择优补缺。如此一来,势必造成初中教师紧缺,初中只好从小学选拔,于是一大批学历不合格的小学教师被补充到了初中教学岗位,一大批初中未毕业的代课教师走上小学讲台。高中缺教师从初中选拔,初中缺教师从小学选拔,层层拔高使用结果导致农村教师素质越“拔”越低,整体素质下降。“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的状况在农村十分普遍,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受到极其严重的影响。

4.学校“空壳化”,教育资源浪费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适龄儿童减少,造成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源锐减。由于学校离家远上学难、家庭经济困难、读书费用多且学而无用、学校教师水平低教学质量差、升学无望就业无路等诸多原因,造成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童的辍学率较高。2002年的一项对全国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发现,农村初中辍学率高达74.37%,平均辍学率为44.71%,辍学主要发生在初中阶段且随年级增高呈递增趋势,初三为辍学高峰。不仅如此,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移民”日渐增多。农村孩子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城市“留学”,另外,农村不少家长认为农村学校品质差、教育质量低,担心“误”了孩子的“前程”,于是也想方设法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等等。“教育移民”致使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源不足。适龄生源的锐减、居高不下的辍学流失率、“教育移民”等等都造成农村中小学校的“空壳化”,大量教育资源闲置,无法有效利用。

由于农村人口居住面广而分散,环境艰苦,导致教学点设置多,而有限的教育投入必然造成各教学点软硬件设施的薄弱。另外,学校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呈现学校教育单兵作战的倾向。这些无疑都会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5.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学生家长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急功近利的功利思想严重,教育孩子的态度不端、方式方法欠科学,致使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甚至缺位,从而导致许多孩子从小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引导,行为习惯差,任性偏执,脾气倔强,唯我独尊,性格缺陷。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富余劳动人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他们的“抛家舍业”结果造就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人,在全部儿童中约占28.29%。“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家长焦心,学校烦心,邻里担心,社会关心”的一个突出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易形成良性的由学校、家庭所构成的教育合力;缺乏理想的交流和沟通;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亲情缺失;农村学生家长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一系列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农村学校无力承受家长所期望的责任等等,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

6.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缺乏实用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而导致学业失败。学生学的都是基础文化课,即使有个别农村学校开设了劳动技能课等课程也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农村学生毕业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就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经济建设,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据统计,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返乡务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高达80%以上。还有一些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孩子只好融入滚滚的打工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