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自己的心理调节师
5077800000005

第5章 交友坚持适度原则

朋友之间,既有同性的友情也有来自异性的友情,要想保持长久的友情,就必须真诚待之,以平淡来维持,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并不是友情深厚了,我们就得过多地关注着,刻意地在乎着,痴情地牵挂着,深情地依恋着,这样反而不利于彼此的友情,还会让自己变得敏感、变得脆弱,最终受累的只能是自己。

把握原则,不要太迁就朋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与朋友一定会平等。在你的眼中,朋友比自己有钱,朋友比自己能说会道,朋友比自己成功,与他相比,自己显得渺小得多、可怜得多。正因为如此,我们会感到一丝自卑,从而总是很迁就朋友的所作所为。并且,你会这样安慰自己:“谁叫人家比我强呢?”

甚至有的人,还会迁就朋友对自己过分的玩笑。这种人也许会认为:朋友与自己走了这么多年的路,能忍则忍,别毁了这份友谊!诚然,你那份超乎常人的忍耐力,让你获得了一份友谊,赢得了一个朋友,可是你的内心是否快乐?人活一世,就是为了体会世间的种种美好,因为过分迁就朋友而丧失自己的追求,这岂不本末倒置?

更严重的是,如果你总是迁就朋友,那么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那份友谊很容易破碎。

陈鹏大学毕业已经三年了,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在一次和客户交谈中,他意外发现了一个老朋友——程雷。陈鹏和程雷是高中同学,当年两人关系非常好,只是后来因为大学异地的缘故,联系才逐渐少了下来。

意外的邂逅,让这两个老朋友非常高兴。下班后,两人一起吃了顿饭,回忆起了当年的生活。陈鹏从聊天中得知,程雷已经是某企业的老板。后来,程雷总是会给陈鹏打电话,两人一起玩乐,似乎回到了高中的时光。

不过,在陈鹏看来,现在的程雷已经和当年不一样了。如今的他已经是大老板,因此有时候说话就会透出命令的口吻:“陈鹏,你帮我把车开过来!”“陈鹏,明天一早到我家来一趟!”陈鹏当然也会觉得有些不舒服,不过他安慰自己:“谁叫人家现在比自己强呢,能迁就就迁就吧!”

渐渐地,陈鹏的迁就成了习惯,而程雷自然也更加过分。有一次的酒宴,则彻底让陈鹏明白了什么叫做伤心。

一次,陈鹏和程雷的几个朋友吃饭,那几个人都是大老板。酒宴上,程雷总是命令陈鹏做这做那,这让其他几个朋友说:“老程,你的助理年纪怎么这么大了?”程雷没有解释,和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陈鹏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可他还是忍住了,毕竟程雷是自己的朋友。一会儿,大家都喝多了,这时程雷居然对陈鹏说:“陈鹏,去把我的车加点油,快点!不然这几个老总让你去喝汽油!”说完,大家轰然大笑。

一味地迁就,让陈鹏不仅没有感受到友谊的快乐,反而遭到了朋友的嘲讽。陈鹏的初衷没有错,毕竟驳朋友的面子不利于两人的友谊。但是,如果朋友的玩笑已经伤害了自尊,那么这份迁就,还有什么意义?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这不能因为朋友的地位比自己高、财富比自己多,就可以“打折”。

须知,和朋友相比,我们的财富不能平等,但是,我们的内心是必须平等的。任由朋友拿自己撒气,任由朋友骑在自己的头上,这已经不是友谊的范畴。相信这样的“友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期待。所以,照顾朋友的情绪没错,但是我们不能总给自己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总是迁就朋友的各种无礼行为,否则,你只会感备受打击。这种心灵上的打击,会比遭受事业的失败更让人痛苦!

心理调节师

总是迁就朋友,这是不自信、不懂得自尊的表现。想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就必须告诉朋友:“我们是平等的!”

太在乎朋友的情绪,只能让自己痛苦

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乎的事情有很多,甚至连朋友也不放过:和朋友吵了两句嘴,回到家里坐立不安,生怕朋友因此而厌烦自己;朋友受伤住院,自己的情绪愈发失落,幻想从此人生出现拐点;朋友失恋了,总是一遍遍地给他打电话,安慰他的情绪……

也许你觉得,自己的这种心态,不正说明自己很在乎友谊,很在乎朋友么?话虽不错,可是,在乎朋友的情绪时,你知道他的实际想法么?也许,人家根本没有什么沮丧,而你的安慰,只能让你自己紧张。而这么做的结果,只能让朋友反感你的“热情”,或让你独自“享受”那份痛苦。

一天,赵云飞和好朋友王子辉因为某个小事起了摩擦,两人最后甚至还动了手,最终被其他朋友拉开了。王子辉离开时,还愤怒地喊道:“赵云飞,咱们两个没完!”

回到家,赵云飞疲惫地躺在床上,回忆起白天发生的事情。他已经记不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和王子辉打了起来,只是记得当时两人的情绪都失控了。

想到这里,赵云飞充满了愧疚。他和王子辉是从小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历过许多事情,就像亲兄弟一样非常了解彼此,怎么会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呢?如果王子辉因为这件事情想不开,继续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想到这里,赵云飞赶紧蹦了起来,急忙给王子辉打电话。然而,王子辉却没有接听。一遍,两遍……五遍,六遍……赵云飞沮丧地说:“完了,完了!”

整整一夜,赵云飞都在惊恐中度过,他很担心王子辉出了什么事情。给其他朋友打电话,却也是没人应答,这更加深了他的猜测。终于,在邻近午夜时,他扛不住压力昏倒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周围是王子辉和一帮朋友。赵云飞惊愕地说:“王子辉,还有你们,你们昨天晚上……”

“昨天晚上?”大家相互一愣。王子辉说:“我们一起去酒吧玩,本来想叫你的,可又怕咱俩……当时酒吧很吵,我没听见铃声,后来才发现你给我们打过电话。我回了过去,见你一直不接,大家担心你出事,就直接去你家找你,才发现你昏倒了……”

听完王子辉的话,赵云飞笑了起来,为自己昨晚的行为感到可笑。

赵云飞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考虑王子辉的情绪,这说明他的确很够朋友;可是,这种不必要的担心,也让他自己付出了代价。所以说,太在乎朋友的情绪,有的时候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试想,当王子辉和其他朋友知道了此事,也一定会嘲笑赵云飞的大惊小怪,这不是更加得不偿失么?

事实上,想要体会到友谊,就必须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道理。我们和朋友不必总是在一起,因为无论是多好的朋友,距离太近,总是会有很多的矛盾产生;其次,如果真的出现了矛盾,你和朋友也不会上升到“仇人”的地步,根本没必要太多纠结于对方的情绪。其实,只要能给双方一点时间调整情绪,那么等下次再见面时,你会发现之前的摩擦早已不复存在。所以,别太在乎朋友的情绪,大家都是成年人,过多的安慰和劝解,反而会让他有些反感,认为你有些婆婆妈妈,最后受伤害的只有你自己!

心理调节师

对于成年人来说,调节自己的情绪根本不是问题。所以,我们不必活在朋友的世界里,别为了帮助他,把自己的情绪也搞得一团糟。

莫给朋友太多的溺爱

每个人都有“爱心泛滥”的那一刻,尤其是看到朋友遇到不幸时,不仅会伤心不已,还会及时做出行动,帮助朋友走出难关。正是身边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才能化解悲痛,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为朋友伸出援助之手,这的确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这份援助也应该有个限度,不能过分在乎朋友,让他“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一个人如果得到了太多的溺爱,那么他注定将会一事无成。到头来,他还会谴责那些溺爱的人,认为是他们让自己到了今天这一步。

一天,陈嘉琦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了医院的电话:她的好朋友李倩因为车祸,被送到了医院。陈嘉琦一听,顿时浑身一颤。李倩父母双亡,家里有没有其他亲戚,自己和她就像亲姐妹一样,遇到这样的事情,她怎能不担心?于是,陈嘉琦急忙取了一万元钱赶到医院。

经过医生的救治,李倩的命保住了,不过双腿却因为某些问题不能正常行走。医生告诉陈嘉琦:“她的腿部神经坏了,以后必须经常尝试着走走,才有康复的机会。”

陈嘉琦想:“李倩的腿已经伤得不成样子了,怎么还能让她走路?”

每天,陈嘉琦都会来医院陪李倩,李倩也非常感激。姐妹俩每天都一起聊很长时间的天,渐渐地李倩也从意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不过,令李倩有点想不通的是,每当自己想尝试着坐起来的时候,陈嘉琦总会急忙说:“你赶紧躺着,赶紧躺着!你这身体,起来不是折磨自己么?”见陈嘉琦如此,李倩也只好躺了回去。毕竟人家也是关心自己,自己怎么好意思太执拗呢?就连医生也说:“李倩,你的这个朋友可真溺爱你!”

然而,就在一个月后的一天,陈嘉琦突然被医生叫到了办公室。医生沉重地说:“很抱歉,李倩这辈子恐怕不能走路了。”

陈嘉琦很惊讶:“为什么?”

医生抬头看了看她,说:“还不是因为你?因为你太溺爱你的朋友了,从来不让她自己做点什么,结果她的腿部得不到活动,原本还有点生机的细胞,现在全死了。”

听完医生的话,陈嘉琦不知道说什么好。片刻后,她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

关心朋友本没有错,但是,一味地溺爱,只能让朋友在甜蜜中渐渐丧失奋斗的勇气。而对于你来说,正是因为自己的行为,将朋友再次推进了火坑,看着这样的结果,你一定会比朋友还要痛苦,从此陷于自责中不敢抬头。

所以,对于朋友的意外,我们既要伸出热情的双手,也要给朋友适当的个人空间。表面上看,我们什么事情都帮朋友做,这满足了自己热情的心理,却不曾想,这对朋友、对自己都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一份溺爱,对于健康人来说都是一种伤害,更何况受了打击的人?溺爱,只能让朋友丧失越来越多的独立能力,更让你痛苦地体会到:原来这一切,都是由我造成的!

心理调节师

关心朋友不是替朋友做任何事,更不是溺爱。溺爱,只能毁了朋友,更毁了你那颗原本热情的心。

别太关注朋友的胜败得失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种奢望:身边有一个优秀的朋友,他不仅能够帮自己解决人生中的困惑,更能做出一些耀眼的成绩。学校运动会的冠军、部门的领导、成功的企业家……毕竟,朋友能不断取得成功,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件有“面子”的事!

于是乎,对于朋友的胜败得失,我们就显得非常关注。一见面,我们就会主动地询问“上一次的生意怎么样”,看到他的胜利,就会手舞足蹈;听到他的失败,也会叹一口气。

也许在你的眼中,自己的这种行为,会让朋友以为你很关心自己,然而,朋友却不一定这么看。谁都知道,朋友是可以给自己带来放松的人,你的那种“关心”,会让朋友感到压力,同时也会觉得你有些“势力”。久而久之,朋友就会逐渐疏远你,这个时候,你一定会焦躁、彷徨,意识到“朋友是不是讨厌自己了”?

这天晚上,杰西卡参加了一个小型Party,这时看到了老朋友格里森也在其中。她急忙走了过去,说:“嗨,格里森,咱们有一个月没见面了!”

格里森说:“杰西卡,你也来了。你最近怎么样?”

杰西卡神神秘秘地说:“我还是老样子,你呢?前几天的马术比赛怎么样?”

格里森是个马术运动员,获得过很多奖项。因此,朋友们也都以他为骄傲,总是在别人面前说起他。对此,格里森也并不介意,毕竟能给朋友们带来一定的荣耀,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这一次,格里森并没有说话,只是吐了吐舌头,然后做了个鬼脸。杰西卡明白,格里森的比赛失败了,不过她依旧问道:“哎,真可惜。你最后败给了谁啊?”

格里森坦然地说:“还是乔治,这个老对手可真是厉害!”

杰西卡说:“是啊!他那么厉害!你和我说说具体过程吧!”

此时,格里森感到杰西卡的话让自己又回忆起不好的往事,于是不想说这个话题了,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说:“也没什么,就是我的马当时被绊了一下。”

“哎,我还以为你能赢呢!当时我买的是你赢!”

格里森说:“好了,杰西卡,那边有个朋友,我先过去一下,失陪了。”

杰西卡抓住他的胳膊,说:“格里森,你下周是不是还有场比赛啊?”

格里森点了点头,说:“对,明天我就去伦敦开始备战了。”

“那你好好练,我可等着看你的夺冠呢!对了,比赛完给我打电话啊!告诉我结果怎么样!”

格里森转过头,笑了笑说:“杰西卡,既然你那么关心我的胜负,那你到时候看电视转播吧!”

听完这话,杰西卡愣住了,不知怎么办才好。整个Party,她都心不在焉,她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让格里森有些生气。

杰西卡不明白,其实Party就是让人来放松的,格里森也不例外。但是,她总是显得那么关心格里森的事业,总是不断询问,这自然会引起格里森的不高兴。毕竟,比赛是属于格里森的,而不是由杰西卡参加,那份失败的痛苦,也只能由格里森一个人承担。

所以说,我们关心朋友,我们期望他获得成功,但我们不能总讲这些话挂在嘴上。试想,如果你的朋友每天都在问你工作怎么样、比赛怎么样,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情?当朋友反感了你的这种做法,那么你也势必会产生失落,因为朋友的不满意,已经全部写在了脸上。而朋友本身就比自己优越,他对你抱有成见,必然会让你诚惶诚恐,生怕失去这段友情。

心理调节师

关注朋友的胜败得失,这本身不是什么错事。但是,我们不能将此当做是与朋友之间的唯一话题,否则就会伤害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对朋友的过分依赖要不得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上不顺心,生活上不如意,因此就想找个“避难所”缓解情绪。而这个避难所,正是陪着我们一起走过风雨的朋友所带来的温暖。

的确,对于这个钢筋混凝土的冰冷社会,有一个知心朋友陪伴自己,这何尝不是件幸福的事?有了苦恼,向朋友说说心里话、听听朋友的建议,找出解决的办法;经济上困难,请有能力的朋友施以援手等,这些都能让我们从低谷中走出。面对困难,有朋友的相助,总比自己扛着要好得多。

但是,我们还要明白,哪怕朋友的能力再强,我们也不能产生依赖心理。朋友也有自己的事情,他也有难题要解决。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过分依赖朋友,那么时间长了,朋友也会感到疲惫,因为这种友情成了他的负担,使他不堪重负,他只能逃之夭夭。

赵文芳刚刚进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因为她待人热情、能说会道,因此同事们都很喜欢她,尤其是崔佳倩,总拿她当自己的亲妹妹一样。很快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

因为单位里有了这个好姐姐,所以,赵文芳非常喜欢这个工作,每天都是在愉快中度过。不过,因为她的能力有限,因此不免好多事都要求助崔佳倩,而崔佳倩也是乐此不疲,帮助她做了许多工作。

不过时间一长,崔佳倩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刚开始,赵文芳还会自己攻克难题,只是遇到过于棘手的问题时才会求助自己。但是现在,赵文芳几乎任何什么事都会找自己。“佳倩姐,你快过来看看,这个WORD怎么打不出特殊符号!”“佳倩姐,这个图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每天,赵文芳的求助呼喊都会响彻公司。

事无巨细,这让崔佳倩感到了一丝疲惫。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看似聪慧的小妹妹,却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求助自己,并且这些问题有些很简单。就这样,崔佳倩每天都是在帮助赵文芳中度过,自己的工作效率下降了很多。

终于,崔佳倩发现自己的工作业绩越来越低,她知道事情不妙了。从这天开始,她有意回避赵文芳的求助。不过,也许赵文芳习惯了崔佳倩的帮助,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央求她。崔佳倩感到很为难,不帮助吧,赵文芳工作做不完;帮助吧,自己的工作又拖延。这种矛盾,几乎把崔佳倩拖垮了,最后不得不选择跳槽。

崔佳倩离职没多久,赵文芳也离开了公司。毕竟,一个自己不能独立完成工作的人,公司怎么可能会让她白领工资?

也许在赵文芳的心里,总有这样一句话在萦绕:“佳倩姐,我该怎么办?”正是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让崔佳倩感到了身心俱疲,最后不得不割舍了这段友谊;没了崔佳倩的帮助,赵文芳的工作也不能顺利进行,她的心里自然也不好受。

你看,一个貌似平常的依赖心理,却导致了两个人的心态都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明白,朋友并非父母,他们能给你支持但不可能包办,你必须清楚,他们不过是朋友而已。你自己不能缺少主见,否则就会为友谊埋下不祥之笔。

当然,如果朋友对你表现出了依赖之心,那么你也应适当纠正他。你可以婉转和间接一些,对朋友打趣地说:“其实这件事很简单,你一定可以应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见左右可能不妙。”这番话是间接在提醒他:想要成功,必须独立、自信。何况,这样说一点也不会损伤你们之间的情谊。

心理调节师

一味依赖朋友,这不是真正的友谊。想要自己与朋友都能感受到快乐,那么就必须学会独立自主,而不是单纯的“伸手要”。

“良药苦口”的耿直伤人伤己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正是因为这句话流传千年,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意识:“对于朋友,我就应该有什么说什么,毕竟我很在乎他,这是为他好!说点难听的话也没有关系,反正自己是替朋友着想,我相信,他一定会明白我的苦心的!”

表面上看,我们这样的确很耿直、很率真,然而事实上,你的好心未必真的能有好报。甚至,朋友还会对你产生憎恨,让你也感到不舒服。因为,朋友也要面子,他不喜欢别人痛斥自己,更不喜欢自己的朋友抨击自己。要明白,忠言不一定要逆耳,顺耳也会收到奇效。

面对朋友的不满,你也会很伤心,并感到:“听不得我的忠言逆耳,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有这种想法,说明你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你劝慰朋友的时候,是不是只强调动机的利他性,却忽略了过程的复杂性?在朋友看来,你这样只是挖苦、讽刺自己,想粗暴地拿鞭子将自己赶入天堂。朋友有这样的心态,你又怎么可能感到友谊的存在?

江平是一家网络公司的销售部职员,平常和同事的关系非常好,经常一起做调研工作。他的同事中,有一个人名叫戴瑜,他很聪明,做事也认真精细,但不太善于沟通,尤其是面对别人的错误,他更是喜欢批评,而且还喜欢说一些讽刺挖苦的损话。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每次戴瑜批评的意见没有错,但是面对那种挖苦讽刺的语言,没有一个人会感到舒服。不过,戴瑜自己却一点也不觉得,还美其名曰道:“我这个人吧,就是胆子比较‘肥’,还就不怕得罪人。”所以,每次有人指出他的这一缺点时,他不仅不虚心接受,反而认为对方是“嫉妒”自己:“你们那是虚伪,我才是光明磊落的汉子!”

江平明白,戴瑜总是如此,自然不利于团队的凝聚力。可是面对这样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人,直接批评一定没有效果,毕竟这一点已经被证实。于是,江平决定换一种批评方法。他给戴瑜写了一封邮件,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你的胆子是有些‘肥’,但还远远不够‘肥’,谢谢你的肥胆,我们的工作离不开你的肥胆。但养生学告诉我们,胆要肥,心要宽,胃要壮,手要勤,这样才会身体好。嘲笑不是笑,挖苦会更苦!得罪人不难,难的是让别人笑着接受你的意见,你说对吗?”

江平的这封邮件,让戴瑜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是受排斥。他给江平打去电话说:“谢谢你!我已经把那段话打印出来了,就贴在我的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这件事后,戴瑜开始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他欣喜地发现,自己和同事们的合作愉快得多了。他很感激江平的“批评”,并把他当做一辈子的良师益友。

人之所以总无法接受直接的批评,就在于人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从而难以听进理性的忠言。所以,“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在和朋友交往中,你要学会像螺丝钉一样,婉转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你和朋友的友谊才能永远长存。

当然,想要做到“忠言不进逆耳”,那么我们必须学会语言的艺术。劝说朋友时,多讲究一些技巧,多在批评中裹些“糖衣炮弹”,这样就能避免说出逆耳的话,更能让朋友体会到你的对他的真心,也让你体会到友谊的甜蜜!

心理调节师

说话太耿直,不仅会令朋友难受,自己也要承担朋友误解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劝说朋友时,不必总遵循“良药苦口利于病”的原则。

别因为亲密忘了保持距离

古语有云:“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希望友谊长久而稳定,就要把握好交往的分寸,过于亲密和过于疏离,都不利于长久地保持友谊。友情需要距离,有距离才有吸引力,心灵也才能保持各自的空间。

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也许是因为压力太大,也许是因为太过孤单,因此就会与朋友走得特别近,恨不能一天有25个小时在一起。但是,交朋友是双方的事情,如果总由着自己的性子和对方黏在一起,朋友就会觉得有些不自在。毕竟,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人生经历都不同,因此必须保持适当的独立空间,不影响对方的生活。否则,你和朋友的友谊也很难长久。

李扬和孙乾是发小,从一个产房出生,在同一个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上学。正因为如此,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每天都会在一起,就连吃饭也不忘记喊上对方。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俩称作“影子兄弟”。

大学毕业后,两个人进了不同的公司,因此就有了一些距离。不过,李扬并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问题,还是每周都会去找孙乾,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喝酒,日子还是像过去那样。

一年后,孙乾经其他人介绍,找了一个女朋友。这样一来,他就不能总是和李扬在一起玩了。然而,李扬却没想到这个事情,还是每周都会去孙乾家。一开始,孙乾和女朋友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是时间一长,他们就感到了有些不自在。毕竟,谁愿意总有外人出现在自己的二人世界呢?因此,孙乾也向李扬婉转地说了此事。

然而,孙乾的话却没有引起李扬的注意,他还是老样子,一到周末就奔赴孙乾家。一个周六,孙乾因为和女友前一个晚上玩得很晚,所以早上没有起来。这时,李扬的敲门声响起来了。听到急促的声音,孙乾的女友生气了:“这个人怎么这样,一点不知道尊重人啊?最起码来之前,也该打个电话问一下情况!”

孙乾也是有点生气,于是板着脸打开门说:“李扬,今天我不能陪你了,我和女朋友才睡了三个小时,这会儿实在没精力。你先回家,明天我给你打电话好么?”

李扬一愣,只好下楼离开。回家的路上,他的心里很难受,他不明白:过去我找你,你从来没说过什么。可是为何有了女朋友,你却不让我进门了?

李扬之所以吃了闭门羹,更造成内心的沮丧,就在于他不懂得“再好的朋友也要有距离”的道理。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忘了这句话?我们误以为好友之间应该无话不谈,亲密无间,却不晓得过多了解别人的隐私,频繁介入别人的生活,这于人于己都是负担。

其实,无论你和朋友的关系多么亲密,都须明白尊重朋友的生活的道理,朋友最亲近的人是父母、子女、配偶,因此无论多要好的朋友,都不应该占用对方太多的时间,不要过多介入对方的家事,不要经常性地无事拜访或经常做不速之客。

一对真正的好朋友,会懂得保持一定距离,让对方感觉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过短。朋友之间保留一点神秘感,这有助于更好地吸引对方;而过分关心别人,甚至越俎代庖,只能使对方感觉腻味、厌烦。对方表面上作盛情难却状,内心里却掩藏着说不出的愤怒。引得朋友对你产生反感,那么你又怎能体会到友谊的美妙?

心理调节师

与朋友的关系再好,我们也要明白,他是独立的人,而不是我们的影子。别因为亲密,就肆无忌惮地出现在朋友的生活中,否则只会导致你们的友谊分崩离析。